•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閉式干濕兩項同程冷卻塔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3594080 閱讀: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6 08:02
    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冷卻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閉式干濕兩項同程冷卻塔,包括冷卻塔本體,冷卻塔本體底部設置集水槽,集水槽頂板沿長度方向貫穿設置上下兩組一次換熱器,兩組一次換熱器相互連通,冷卻塔本體內腔下部后壁與一次換熱器之間沿長度方向貫穿設置二次換熱器;冷卻塔本體左端的介質入口,一次換熱器的進液端連接具有分流作用的匯接抱管,介質入口經過第一進口由匯接抱管連通一次換熱器,匯接抱管的第一出口經過二次換熱器連接口連通二次換熱器,二次換熱器具有第二出口。該冷卻塔同時具備兩種不同冷卻方式進行換熱,該塔集齊了水蒸發換熱和空冷換熱的兩項優點,使一臺冷卻塔同時存在濕式冷卻裝置和干式冷卻裝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冷卻設備
    ,涉及一種閉式干濕兩項同程冷卻塔
    技術介紹
    現有閉式冷卻塔在循環水冷卻系統中,依靠冷卻噴淋水灑在換熱盤管表面產生蒸發換熱,而散熱風機及時將熱空氣抽出閉式冷卻塔體內排放至大氣中,同時由冷卻塔側吸入常溫空氣以進行散熱交替。散熱風機一般的安裝方式為頂置式,進風方式為側進上出排熱。現型閉式冷卻塔為一次濕式間接換熱達到冷卻目的,冷卻需求以調節風機轉速或啟停風機數量引導風量和啟停噴淋泵的方式進行控制。出口以收水填料作為依托對噴淋水進行收集控制噴淋水損失。目前的閉式冷卻塔運行時水資源消耗較大造成運營成本居高不下;換熱造成的水霧嚴重,對使用周邊造成了難以克服的環境損壞及無法實現廠房內使用的缺陷;循環介質溫度的恒定控制比較困難且幅度偏離難以控制,對使用單位造成諸多不良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閉式干濕兩項同程冷卻塔,該冷卻塔同時具備兩種不同冷卻方式進行換熱,該塔集齊了水蒸發換熱和空冷換熱的兩項優點,使一臺冷卻塔同時存在濕式冷卻裝置和干式冷卻裝置。按照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一種閉式干濕兩項同程冷卻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卻塔本體,冷卻塔本體底部設置集水槽,集水槽頂板沿長度方向貫穿設置上下兩組一次換熱器,兩組一次換熱器相互連通,冷卻塔本體內腔下部后壁與一次換熱器之間沿長度方向貫穿設置二次換熱器;冷卻塔本體左端的介質入口,一次換熱器的進液端連接具有分流作用的匯接抱管,介質入口經過第一進口由匯接抱管連通一次換熱器,匯接抱管的第一出口經過二次換熱器連接口連通二次換熱器,二次換熱器具有第二出口,第二出口與冷卻塔本體上的冷卻介質出口相連接;集水槽的右端設置噴淋水泵,噴淋水泵的進水口與集水槽相連通,噴淋水泵的出水口經過管道與冷卻塔本體頂部的水流分配總管相連接,水流分配總管沿管體長度方向均布設置四個支管,每個支管均連接一個噴淋水槽,所述噴淋水槽的出水口置于二次冷卻器上方,每個支管上均設置一個噴淋電磁閥,所述冷卻塔本體上部側面設置冷卻風機。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每組一次換熱器中均包括兩個一次換熱器。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二次換熱器設有第二進口,所述第二進口連通二次換熱器連接口。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一次換熱器包括第一盤管及翅片。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二次換熱器包括第二盤管,第二進口、第二出口分別設置于第二盤管的兩個端部。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一次換熱器還連接排氣管道,并在排氣管道的出氣端連接自動排氣閥。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冷卻塔本體上設有用于探測集水槽中水質的水質探測儀,并在集水槽的端部設置自動補水閥及溢流口,集水槽的底部設置排水閥。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水流分配總管上還連接有用于對二次換熱器的表面進行清洗的支路管道,并在支路管道上設置自沖洗電磁閥。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一次換熱器的連接管道上設置壓力變送器。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冷卻介質出口的管道上設置溫度傳感器。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效果在于:本專利技術采用二項換熱器分段同程冷卻,增加設備換熱能力;大氣一次側薄壁片盤管空氣換熱,極大的降低出口霧化;風機橫向設置,二項冷卻同向進風免除熱空氣回流保證換熱效率;緊湊型拼接安裝,節約占地空間;噴淋水分段控制,大大節約用水量;沖洗采用電磁自動控制閥,設備停機時自動沖洗薄壁片盤管換熱器,緩解結垢,增長使用壽命;采用水質探測儀監控水質,保持用水清潔自動更換;可實現廠房內放置,緩解塔體加速老化;使用中使周邊環境得到極大改善。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去掉風機面板后的示意圖。圖3為圖1的A向視圖。圖4為圖1的B向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中一次換熱器的主視圖。圖6為圖5的俯視圖。圖7為圖5的左視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中二次換熱器的主視圖。圖9為圖8的右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9中,包括二次換熱器1、自動排氣閥2、一次換熱器3、冷卻風機4、介質入口5、集水槽6、自動排水閥7、水質探測儀8、檢修通道9、溫度傳感器10、冷卻介質出口11、二次換熱器連接口12、自動補水閥13、溢流口14、噴淋水泵15、壓力變送器16、噴淋電磁閥17、自沖洗電磁閥18、分段噴淋槽19、第一出口20、匯接抱管21、第一進口22、第一盤管23、翅片24、第二出口25、第二盤管26、第二進口27、水流分配總管28、進風口29等。如圖1~9所示,本專利技術是一種閉式干濕兩項同程冷卻塔,包括冷卻塔本體,冷卻塔本體底部設置集水槽6,集水槽6頂板沿長度方向貫穿設置上下兩組一次換熱器3,兩組一次換熱器3相互連通,冷卻塔本體內腔下部后壁與一次換熱器3之間沿長度方向貫穿設置二次換熱器1;冷卻塔本體左端的介質入口5,一次換熱器3的進液端連接具有分流作用的匯接抱管21,介質入口5經過第一進口22由匯接抱管21連通一次換熱器3,匯接抱管21的第一出口20經過二次換熱器連接口12連通二次換熱器1,二次換熱器1具有第二出口25,第二出口25與冷卻塔本體上的冷卻介質出口11相連接;集水槽6的右端設置噴淋水泵15,噴淋水泵15的進水口與集水槽6相連通,噴淋水泵15的出水口經過管道與冷卻塔本體頂部的水流分配總管28相連接,水流分配總管28沿管體長度方向均布設置四個支管,每個支管均連接一個噴淋水槽19,所述噴淋水槽19的出水口置于二次冷卻器1上方,每個支管上均設置一個噴淋電磁閥17,所述冷卻塔本體上部側面設置冷卻風機4。每組一次換熱器3中均包括兩個一次換熱器。二次換熱器1設有第二進口27,所述第二進口27連通二次換熱器連接口12。一次換熱器3包括第一盤管23及翅片24。二次換熱器1包括第二盤管26,第二進口27、第二出口25分別設置于第二盤管26的兩個端部。一次換熱器3還連接排氣管道,并在排氣管道的出氣端連接自動排氣閥2。冷卻塔本體上設有用于探測集水槽6中水質的水質探測儀8,并在集水槽6的端部設置自動補水閥13及溢流口14,集水槽6的底部設置排水閥7。水流分配總管28上還連接有用于對二次換熱器1的表面進行清洗的支路管道,并在支路管道上設置自沖洗電磁閥18。一次換熱器3的連接管道上設置壓力變送器16。冷卻介質出口11的管道上設置溫度傳感器10。本專利技術的工作過程如下:介質自介質入口5經過第一進口22由匯接管21分流進入一次換熱器3,介質在第一盤管23內通過管壁及翅片24傳熱至空氣中;介質經一次換熱器3循環換熱后自第一出口20流過二次換熱器連接口12通過第二進口27進入二次換熱器1的第二盤管26,介質通過管束將熱量傳遞至空氣中。同時,噴淋水泵15抽取噴淋水集水槽6內的噴淋水經過噴淋電磁閥17分散至四個分段噴淋水槽19灑落在二次換熱器1的盤管束上,噴淋水與熱的盤管壁接觸產生蒸發吸收熱量,而蒸發換熱形成的熱空氣由冷卻風機4傳送至大氣中,則盤管內介質得以冷卻;冷卻后,介質由二次換熱器1的第二出口25供送至使用設備;注:二次冷卻器1為風、水對流換熱作用對冷卻介質進行冷卻,冷卻風機4抽取大氣由二次換熱器1側的進風口29進入冷卻塔,冷卻由四只噴淋水電磁閥17分別進入分段噴淋水槽19灑下的噴淋水,同時帶走噴淋水在二次換熱器盤管上蒸發換熱的濕熱空氣;當濕熱空氣經過一次薄壁片盤管換熱器3時,水蒸汽與縫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閉式干濕兩項同程冷卻塔

    【技術保護點】
    一種閉式干濕兩項同程冷卻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卻塔本體,冷卻塔本體底部設置集水槽(6),集水槽(6)頂板沿長度方向貫穿設置上下兩組一次換熱器(3),兩組一次換熱器(3)相互連通,冷卻塔本體內腔下部后壁與一次換熱器(3)之間沿長度方向貫穿設置二次換熱器(1);冷卻塔本體左端的介質入口(5),一次換熱器(3)的進液端連接具有分流作用的匯接抱管(21),介質入口(5)經過第一進口(22)由匯接抱管(21)連通一次換熱器(3),匯接抱管(21)的第一出口(20)經過二次換熱器連接口(12)連通二次換熱器(1),二次換熱器(1)具有第二出口(25),第二出口(25)與冷卻塔本體上的冷卻介質出口(11)相連接;集水槽(6)的右端設置噴淋水泵(15),噴淋水泵(15)的進水口與集水槽(6)相連通,噴淋水泵(15)的出水口經過管道與冷卻塔本體頂部的水流分配總管(28)相連接,水流分配總管(28)沿管體長度方向均布設置四個支管,每個支管均連接一個噴淋水槽(19),所述噴淋水槽(19)的出水口置于二次冷卻器(1)上方,每個支管上均設置一個噴淋電磁閥(17),所述冷卻塔本體上部側面設置冷卻風機(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閉式干濕兩項同程冷卻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卻塔本體,冷卻塔本體底部設置集水槽(6),集水槽(6)頂板沿長度方向貫穿設置上下兩組一次換熱器(3),兩組一次換熱器(3)相互連通,冷卻塔本體內腔下部后壁與一次換熱器(3)之間沿長度方向貫穿設置二次換熱器(1);冷卻塔本體左端的介質入口(5),一次換熱器(3)的進液端連接具有分流作用的匯接抱管(21),介質入口(5)經過第一進口(22)由匯接抱管(21)連通一次換熱器(3),匯接抱管(21)的第一出口(20)經過二次換熱器連接口(12)連通二次換熱器(1),二次換熱器(1)具有第二出口(25),第二出口(25)與冷卻塔本體上的冷卻介質出口(11)相連接;集水槽(6)的右端設置噴淋水泵(15),噴淋水泵(15)的進水口與集水槽(6)相連通,噴淋水泵(15)的出水口經過管道與冷卻塔本體頂部的水流分配總管(28)相連接,水流分配總管(28)沿管體長度方向均布設置四個支管,每個支管均連接一個噴淋水槽(19),所述噴淋水槽(19)的出水口置于二次冷卻器(1)上方,每個支管上均設置一個噴淋電磁閥(17),所述冷卻塔本體上部側面設置冷卻風機(4)。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閉式干濕兩項同程冷卻塔,其特征在于:每組一次換熱器(3)中均包括兩個一次換熱器。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閉式干濕兩項同程冷卻塔,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雙喜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市科巨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JAVA性无码HD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人妻丰满熟妇aⅴ无码|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 无码av中文一二三区|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无码专区HEYZO色欲AV|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国产精品无码国模私拍视频|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日日摸夜夜添无码AVA片|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国产午夜无码片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蕾丝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色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新无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