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根莖作物收獲機,它包括與傳動箱體傳動連接的離合箱體;離合箱體內的傳動軸與機架活動連接;傳動軸的兩端與左、右轉軸連接;左轉軸底端的左主動輪與左松緊輪和左被動輪連接;右轉軸底端的右主動輪與右松緊輪和右被動輪連接;機架頂部的固定座與離合箱體活動連接;機架的前端分別設有扶秧桿和挖掘鏟;機架的底部設有分別與左、右鏈條對應的左、右滑軌;左、右滑軌在彈簧的彈性頂觸下將左、右鏈條擠壓貼合;機架的后部設有行走輪和倒秧桿;左、鏈條上分別設有夾持尖頭。扶秧桿和挖掘鏟進行扶起松土,再通過左、右鏈條的夾緊下不斷向后輸送;并最終通過倒秧桿向一側傾倒;機架與離合箱體的傾斜角度可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根莖作物收獲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根莖作物的收獲機。
技術介紹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人們對食物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根據作物中的大蒜、花生等作物其種植模式也由傳統的小范圍種植逐步轉變成大范圍農場式種植,同時采用大型設備來進行播種收獲,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在偏遠地區或不適合機械大范圍作業的地域,還是采用傳統的小范圍農戶式種植,大型設備無法在這種環境下使用操作,人們大多還是采用人工刨地的方式收獲大蒜或花生,這樣不僅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也很低;一些專利文獻雖然也公開適合小范圍作業的收獲設備,但是這些設備自身結構復雜,且操作不變,造價高;其次,不同根莖作物的高度各不相同,現有的收獲設備在拔秧時為水平輸送,拔秧輸送時的揚起角度無法調節,即拔秧過程中秧苗通過鏈條輸送時為水平輸送,這樣會造成秧苗難以完全拔離地面,造成秧苗連接泥土拔秧不徹底,還需人工手動拔秧,因此現有的設備不能完全滿足工作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人工收獲費時費力、設備結構復雜和拔秧不徹底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根莖作物收獲機,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一種根莖作物收獲機,它包括與傳動箱體相互連接的離合箱體;其要點是所述離合箱體內的傳動軸通過花鍵齒與離合齒輪連接,并且離合齒輪通過撥叉與傳動箱體內的傳動齒輪相互離合傳動連接;所述傳動軸與離合箱體兩側的軸承座相互連接,且軸承座分別通過套環與機架活動連接;所述傳動軸的兩端通過錐形齒輪分別與機架前部兩側的左轉軸和右轉軸相互同步傳動連接;所述左轉軸底端的左主動輪通過左鏈條與機架前后兩端的左松緊輪和左被動輪相互傳動連接;所述右轉軸底端的右主動輪通過右鏈條與機架前端和中部的右松緊輪和右被動輪相互傳動連接;所述機架的頂部固定設有帶調節螺栓Ⅰ的固定座,且調節螺栓Ⅰ通過調距絲桿與離合箱體上的調節螺栓Ⅱ相互反向絲接;所述機架的前端分別設有扶秧桿和挖掘鏟;所述扶秧桿通過上緊螺栓與機架限位連接;所述挖掘鏟通過六角套筒與機架固定連接,并通過上緊螺栓將其與六角套筒限位固定;所述機架的底部設有分別與左鏈條和右鏈條相互貼近處的內側水平對應的左滑軌和右滑軌,且左滑軌和右滑軌分別通過帶有彈簧的伸縮桿與機架相互彈性連接;所述左滑軌和右滑軌在彈簧的彈性頂觸下將左鏈條和右鏈條相互貼近處的外側進行擠壓貼合連接;所述機架后部的一側通過連桿與帶有手搖柄的升降桿固定連接,且升降桿的底端設有行走輪;所述機架的后部設有與行走輪相互反向對應的倒秧桿;所述左鏈條和右鏈條上分別均勻設有向外側延伸的夾持尖頭,且左鏈條和右鏈條上的夾持尖頭在貼合對應處相互交錯咬合連接;所述傳動軸兩端的錐形齒輪上設有護罩。本技術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扶秧桿和挖掘鏟可對根莖作物進行扶起松土,再通過左、右鏈條的夾緊下不斷向后輸送,夾持尖頭可保證作物牢固的與鏈條夾持不會掉落;并最終通過倒秧桿向一側傾倒;針對不同高度的根莖作物,可通過調整調距絲桿來控制機架的傾斜角度,作物向后輸送的同時其根部與土地脫離的越徹底,最終完全脫離后傾倒在一側,調節便利。本技術解決了現有技術人工收獲費時費力、設備結構復雜和拔秧不徹底的技術問題。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仰視圖。圖中1、固定座 2、調距絲桿 3、離合齒輪 4、離合箱體 5、傳動軸 6、軸承座 7、錐形齒輪 8、套環 9、護罩 10、手搖柄 11、升降桿 12、連桿 13、右轉軸 14、右主動輪 15、扶秧桿 16、挖掘鏟 17、行走輪 18、右鏈條 19、右松緊輪 20、左松緊輪 21、左鏈條 22、左主動輪 23、左轉軸 24、調節螺栓Ⅱ 25、調節螺栓Ⅰ 26、夾持尖頭 27、六角套筒 28、機架 29、左被動輪 30、倒秧桿 31、右被動輪 32、右滑軌 33、左滑軌 34、伸縮桿 35、彈簧 36、上緊螺栓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1參照圖1和圖2,本技術它包括與傳動箱體相互連接的離合箱體4;所述離合箱體4內的傳動軸5通過花鍵齒與離合齒輪3連接,并且離合齒輪3通過撥叉與傳動箱體內的傳動齒輪相互離合傳動連接;所述傳動軸5與離合箱體4兩側的軸承座6相互連接,且軸承座6分別通過套環8與機架28活動連接;所述傳動軸5的兩端通過錐形齒輪7分別與機架28前部兩側的左轉軸23和右轉軸13相互同步傳動連接;所述左轉軸23底端的左主動輪22通過左鏈條21與機架28前后兩端的左松緊輪20和左被動輪29相互傳動連接;所述右轉軸13底端的右主動輪14通過右鏈條18與機架28前端和中部的右松緊輪19和右被動輪31相互傳動連接;所述機架28的頂部固定設有帶調節螺栓Ⅰ25的固定座1,且調節螺栓Ⅰ25通過調距絲桿2與離合箱體4上的調節螺栓Ⅱ24相互反向絲接;所述機架28的前端分別設有扶秧桿15和挖掘鏟16;所述扶秧桿15通過上緊螺栓36與機架28限位連接;所述挖掘鏟16通過六角套筒27與機架28固定連接,并通過上緊螺栓將其與六角套筒27限位固定;所述機架28的底部設有分別與左鏈條21和右鏈條18相互貼近處的內側水平對應的左滑軌33和右滑軌32,且左滑軌33和右滑軌32分別通過帶有彈簧35的伸縮桿34與機架28相互彈性連接;所述左滑軌33和右滑軌32在彈簧35的彈性頂觸下將左鏈條21和右鏈條18相互貼近處的外側進行擠壓貼合連接;所述機架28后部的一側通過連桿12與帶有手搖柄10的升降桿11固定連接,且升降桿11的底端設有行走輪17;所述機架28的后部設有與行走輪17相互反向對應的倒秧桿30;所述左鏈條21和右鏈條18上分別均勻設有向外側延伸的夾持尖頭26,且左鏈條21和右鏈條18上的夾持尖頭26在貼合對應處相互交錯咬合連接;所述傳動軸5兩端的錐形齒輪7上設有護罩9。工作原理:離合箱體4內的離合齒輪3與傳動軸5上的花鍵齒相互嚙合,傳動箱體內的傳動齒輪帶動離合齒輪3轉動,從而帶動傳動軸5轉動;傳動軸5兩端通過錐形齒輪7帶動左、右轉軸23、13同步轉動,并帶動左、右主動輪22、14轉動;左、右主動輪22、14又分別通過左、右鏈條21、18與松緊輪和被動輪傳動連接,左、右鏈條21、18相互貼近的對應一側在彈簧35的作用下貼合,并在左、右滑軌的作用下導向轉動,左、右鏈條21、18上均勻分布的夾持尖頭26可相互交錯咬合連接,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夾持住秧苗并向后輸送;不同高度的秧苗可通過調距絲桿2來調整機架28與離合箱體4的角度,從而使秧苗在向后輸送的同時逐步脫離土地以致完全徹底的分離;秧苗最終通過倒秧桿向一側傾倒,完成脫離收獲。本技術中的扶秧桿可對秧苗進行扶起,以便能準確的對應鏈條,挖掘鏟可在鏈條夾持根莖作物前對作物進行松土,便于更好的將作物進行夾持;扶秧桿可通過上緊螺栓來調整與機架的位置關系;挖掘鏟可通過六角套筒來調整展開角度,以便適應不同深度和種植面的作物;調距絲桿的轉動會帶動調節螺栓Ⅰ和調節螺栓Ⅱ做對向貼合移動或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根莖作物收獲機,它包括與傳動箱體相互連接的離合箱體(4);其特征是所述離合箱體(4)內的傳動軸(5)通過花鍵齒與離合齒輪(3)連接,并且離合齒輪(3)通過撥叉與傳動箱體內的傳動齒輪相互離合傳動連接;所述傳動軸(5)與離合箱體(4)兩側的軸承座(6)相互連接,且軸承座(6)分別通過套環(8)與機架(28)活動連接;所述傳動軸(5)的兩端通過錐形齒輪(7)分別與機架(28)前部兩側的左轉軸(23)和右轉軸(13)相互同步傳動連接;所述左轉軸(23)底端的左主動輪(22)通過左鏈條(21)與機架(28)前后兩端的左松緊輪(20)和左被動輪(29)相互傳動連接;所述右轉軸(13)底端的右主動輪(14)通過右鏈條(18)與機架(28)前端和中部的右松緊輪(19)和右被動輪(31)相互傳動連接;所述機架(28)的頂部固定設有帶調節螺栓Ⅰ(25)的固定座(1),且調節螺栓Ⅰ(25)通過調距絲桿(2)與離合箱體(4)上的調節螺栓Ⅱ(24)相互反向絲接;所述機架(28)的前端分別設有扶秧桿(15)和挖掘鏟(16);所述扶秧桿(15)通過上緊螺栓(36)與機架(28)限位連接;所述挖掘鏟(16)通過六角套筒(27)與機架(28)固定連接,并通過上緊螺栓將其與六角套筒(27)限位固定;所述機架(28)的底部設有分別與左鏈條(21)和右鏈條(18)相互貼近處的內側水平對應的左滑軌(33)和右滑軌(32),且左滑軌(33)和右滑軌(32)分別通過帶有彈簧(35)的伸縮桿(34)與機架(28)相互彈性連接;所述左滑軌(33)和右滑軌(32)在彈簧(35)的彈性頂觸下將左鏈條(21)和右鏈條(18)相互貼近處的外側進行擠壓貼合連接;所述機架(28)后部的一側通過連桿(12)與帶有手搖柄(10)的升降桿(11)固定連接,且升降桿(11)的底端設有行走輪(17);所述機架(28)的后部設有與行走輪(17)相互反向對應的倒秧桿(30);所述左鏈條(21)和右鏈條(18)上分別均勻設有向外側延伸的夾持尖頭(26),且左鏈條(21)和右鏈條(18)上的夾持尖頭(26)在貼合對應處相互交錯咬合連接;所述傳動軸(5)兩端的錐形齒輪(7)上設有護罩(9)。...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根莖作物收獲機,它包括與傳動箱體相互連接的離合箱體(4);其特征是所述離合箱體(4)內的傳動軸(5)通過花鍵齒與離合齒輪(3)連接,并且離合齒輪(3)通過撥叉與傳動箱體內的傳動齒輪相互離合傳動連接;所述傳動軸(5)與離合箱體(4)兩側的軸承座(6)相互連接,且軸承座(6)分別通過套環(8)與機架(28)活動連接;所述傳動軸(5)的兩端通過錐形齒輪(7)分別與機架(28)前部兩側的左轉軸(23)和右轉軸(13)相互同步傳動連接;所述左轉軸(23)底端的左主動輪(22)通過左鏈條(21)與機架(28)前后兩端的左松緊輪(20)和左被動輪(29)相互傳動連接;所述右轉軸(13)底端的右主動輪(14)通過右鏈條(18)與機架(28)前端和中部的右松緊輪(19)和右被動輪(31)相互傳動連接;所述機架(28)的頂部固定設有帶調節螺栓Ⅰ(25)的固定座(1),且調節螺栓Ⅰ(25)通過調距絲桿(2)與離合箱體(4)上的調節螺栓Ⅱ(24)相互反向絲接;所述機架(28)的前端分別設有扶秧桿(15)和挖掘鏟(16);所述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展海榮,朱意友,凌棟梁,
申請(專利權)人:朱意友,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