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色母用混色裝置,包括支架、混色桶本體、進料口、出料口、攪拌組件、回收結構、鼓風機、驅動組件,所述混色桶本體置于支架上;所述進料口設置在混色桶本體的上部且設置與之相匹配的蓋體結構,所述出料口設置在混色桶本體的下部且設置與之相匹配的蓋體結構;所述攪拌組件至少包括設置在混色桶本體正中間的且與混色桶本體進料口平面相垂直的第一轉動軸,與所述第一轉動軸上設置與第一轉動軸垂直的第一攪拌葉與第二攪拌葉;所述回收結構設置在第一轉動軸的下方,且與第一轉動軸可拆卸連接;所述鼓風機設置在回收結構的下方,通過鼓風機對色母粒進行干燥;所述驅動組件設置在混色桶本體的下方。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色母粒生產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色母用混色裝置。
技術介紹
色母粒,也叫色種、色母,是一種新型高分子材料專用著色劑,亦稱顏料制備物。色母粒主要用在塑料上。色母粒由顏料或染料、載體和添加劑三種基本要素所組成,是把超常量的顏料均勻載附于樹脂之中而制得的聚集體,可稱顏料濃縮物,所以它的著色力高于顏料本身。加工時用少量色母粒和未著色樹脂摻混,就可達到設計顏料濃度的著色樹脂或制品。據相關資料獲悉,亞洲地區的其他國家對色母的年均需求增長率約7%-9%,可我國對色母的年均需求增長率為20%左右。預計中國將成為色母需求量增長最快的市場。特別是彩色和添加母粒,我國要依賴進口。我國已成了亞洲地區色母市場的最大生產國和消耗國。我國有330家生產色母的企業,其中塑料級色母廠已經達到了300家,纖維級色母廠為30家,這些色母生產廠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山東、浙江、江蘇、上海、遼寧、天津、北京、河北等省市。我國色母粒年生產能力在1000噸以上的企業有將近50家,全國色母生產能力為每年30萬噸,2001年我國色母的需求量不到12萬噸。生產能力嚴重過剩,導致國內色母行業普遍開工不足,除新建生產裝置增速過快,產品訂單不足等因素外;其中重要因素是國產色母產品結構單一,品種不全,通用型產品占很大比重,而高濃度和超高濃度、多功能性色母及細纖維用色母所占比重較少。反觀色母技術水平較高的國家,顏料、分散劑等原材料品種齊全,已形成了系列化和專業化產品結構。在品種開發方面,我國色母生產廠家已經開發出了纖維用色母、薄膜用色母、電線電纜用色母、聚烯烴色母、PVC色母、注塑制品用色母。有關專家認為,未來色母將朝著多功能化、高顏色含量和高技術含量方向發展,色母的發展伴隨著對生產技術的提高。混色機是一種攪拌、混色、拌料設備,用于顏色的混合,現有使用的涂料混色機,其結構包括箱體、電機、傳動裝置、減速裝置,攪拌棒,使用時,將需混色材料倒入箱體內,啟動電機,電機經減速裝置后帶動攪拌軸旋轉,帶動固定在攪拌軸上的各根攪拌棒轉動,實現對箱體內的混色材料進行攪拌混色,但這種混色機的混色不均勻、液體顏料易污染設備且干燥效果差,因而非常有必要研發一種具有混色均勻、可回收顏料且干燥效果好的色母用混色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色母用混色裝置,包括支架、混色桶本體、進料口、出料口、攪拌組件、回收結構、鼓風機、驅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色桶本體置于支架上;所述進料口設置在混色桶本體的上部且設置與之相匹配的蓋體結構,所述出料口設置在混色桶本體的下部且設置與之相匹配的蓋體結構;所述攪拌組件至少包括設置在混色桶本體正中間的且與混色桶本體進料口平面相垂直的第一轉動軸,所述第一轉動軸具有中空結構,所述第一轉動軸的軸壁上設置第一通孔結構,所述第一通孔結構上設置與第一通孔結構相匹配的篩網;與所述第一轉動軸上設置與第一轉動軸垂直的第一攪拌葉與第二攪拌葉;所述第一攪拌葉具有中空結構,所述第一攪拌葉的葉壁上設置第二通孔結構,所述第二通孔結構上設置與通孔結構相匹配的篩網;所述第一攪拌葉包括第一橫向葉片以及與第一橫向葉片夾角呈直角或鈍角的第二葉片,所述第二葉片的數量至少為一個;所述第二攪拌葉上設置凸起結構;所述第一轉動軸帶動第一攪拌葉與第二攪拌葉轉動;所述回收結構設置在第一轉動軸的下方,且與第一轉動軸可拆卸連接;所述鼓風機設置在回收結構的下方,回收結構拆卸后,通過鼓風機對色母粒進行干燥;所述驅動組件設置在混色桶本體的下方,用以驅動攪拌組件旋轉。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架的底部設置萬向輪。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轉動軸的橫切面選自: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八邊形中的任意一種。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通孔結構的形狀為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八邊形中的任意一種。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攪拌葉的數量為1~10個。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攪拌葉中,第一橫向葉片與第二葉片的夾角為90~135度。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橫向葉片與第二葉片的夾角為120度。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葉片的數量為1~4個。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攪拌葉的數量為3~15個。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攪拌葉上凸起結構的數量為3~15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的色母用混色裝置帶有攪拌組件,攪拌組件包含有第一轉動軸以及第一攪拌葉與第二攪拌葉,且第一攪拌葉與第二攪拌葉具有完全不同的結構,設置這樣的攪拌組件可以使得母粒與顏料的均勻混合,提高混色均勻度。第二個方面攪拌組件為中空結構,且在壁上設置通孔結構,通孔結構上設置與通孔結構相匹配的篩網,這種結構一方面可以在母粒與液體顏料著色劑混合的過程,可以使得過多的液體顏料通過篩網進入中空轉動軸內部,一部分液體顏料可以通過其他的篩網流出,起到混合均勻母粒著色作用,還有另一部分液體顏料流向回收結構,回收結構可從第一轉動軸上拆卸下來,以備液體顏料回收利用。在回收結構的下方設置鼓風機,當著色完畢后,拆卸下,回收結構,起動鼓風機,風可以從中空結構流經各個通孔結構,進而對母粒進行干燥烘干,可以將混色與烘干變成一體化,節省了時間和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色母用混色裝置示意圖1:支架;2:混色桶本體;3:進料口;4:進料口蓋體;5:第一轉動軸;6:第一攪拌葉;7:第二攪拌葉;8:驅動組件;9:鼓風機;10:回收結構;11:出料口;12:出料口蓋體;圖2:第一轉動軸示意圖5:第一轉動軸;51:第一通孔結構;6:第一攪拌葉;61:第一橫向葉片;62:第二葉片; 7:第二攪拌葉;71:凸起結構;圖3:第一通孔結構示意圖51:第一通孔結構;52:篩網。具體實施方式參選以下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法的詳述以及包括的實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技術的內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術以及科學術語具有與本專利技術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義。當存在矛盾時,以本說明書中的定義為準。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本
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義,這里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技術所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義。還應該理解的是,諸如通用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該被理解為具有與現有技術的上下文中的意義一致的意義,并且除非像這里一樣定義,不會用理想化或過于正式的含義來解釋。本技術中所述的“和/或”的含義指的是各自單獨存在或兩者同時存在的情況均包括在內。本技術中所述的“內、外”的含義指的是相對于設備本身而言,指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色母用混色裝置,包括支架、混色桶本體、進料口、出料口、攪拌組件、回收結構、鼓風機、驅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色桶本體置于支架上;所述進料口設置在混色桶本體的上部且設置與之相匹配的蓋體結構,所述出料口設置在混色桶本體的下部且設置與之相匹配的蓋體結構;所述攪拌組件至少包括設置在混色桶本體正中間且與混色桶本體進料口水平面相垂直的第一轉動軸,所述第一轉動軸具有中空結構,所述第一轉動軸的軸壁上設置第一通孔結構,所述第一通孔結構上設置與第一通孔結構相匹配的篩網;與所述第一轉動軸上設置與第一轉動軸垂直的第一攪拌葉與第二攪拌葉;所述第一攪拌葉具有中空結構,所述第一攪拌葉的葉壁上設置第二通孔結構,所述第二通孔結構上設置與通孔結構相匹配的篩網;所述第一攪拌葉包括第一橫向葉片以及與第一橫向葉片夾角呈直角或鈍角的第二葉片,所述第二葉片的數量至少為一個;所述第二攪拌葉上設置凸起結構;所述第一轉動軸帶動第一攪拌葉與第二攪拌葉轉動;所述回收結構設置在第一轉動軸的下方,且與第一轉動軸可拆卸連接;所述鼓風機設置在回收結構的下方,回收結構拆卸后,通過鼓風機對色母粒進行干燥;所述驅動組件設置在混色桶本體的下方,用以驅動攪拌組件旋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色母用混色裝置,包括支架、混色桶本體、進料口、出料口、攪拌組件、回收結構、鼓風機、驅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色桶本體置于支架上;所述進料口設置在混色桶本體的上部且設置與之相匹配的蓋體結構,所述出料口設置在混色桶本體的下部且設置與之相匹配的蓋體結構;所述攪拌組件至少包括設置在混色桶本體正中間且與混色桶本體進料口水平面相垂直的第一轉動軸,所述第一轉動軸具有中空結構,所述第一轉動軸的軸壁上設置第一通孔結構,所述第一通孔結構上設置與第一通孔結構相匹配的篩網;與所述第一轉動軸上設置與第一轉動軸垂直的第一攪拌葉與第二攪拌葉;所述第一攪拌葉具有中空結構,所述第一攪拌葉的葉壁上設置第二通孔結構,所述第二通孔結構上設置與通孔結構相匹配的篩網;所述第一攪拌葉包括第一橫向葉片以及與第一橫向葉片夾角呈直角或鈍角的第二葉片,所述第二葉片的數量至少為一個;所述第二攪拌葉上設置凸起結構;所述第一轉動軸帶動第一攪拌葉與第二攪拌葉轉動;所述回收結構設置在第一轉動軸的下方,且與第一轉動軸可拆卸連接;所述鼓風機設置在回收結構的下方,回收結構拆卸后,通過鼓風機對色母粒進行干燥;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紅,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宏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