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耐熱軟管用丙烯酸類橡膠組合物和耐熱軟管及其制法,提供高電阻、高強度、且軟管制造時的氣泡痕跡的發生抑制優異的、耐熱軟管用丙烯酸類橡膠組合物和使用其的耐熱軟管、以及耐熱軟管的制法。使用含有下述的(A)成分~(C)成分、該(A)成分與(B)成分的含有比例以重量比計為(A)/(B)=95/5~45/55的耐熱軟管用丙烯酸類橡膠組合物,形成耐熱軟管的最內層。(A)乙烯丙烯酸酯橡膠(AEM)。(B)除了(A)成分的丙烯酸酯橡膠(ACM)。(C)碘吸附量(mg/g)×DBP吸收量(cm3/100g)的值為1500~7200的炭黑。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耐熱軟管用丙烯酸類橡膠組合物和使用其的耐熱軟管、以及耐熱軟管的制法,詳細而言,涉及可用作汽車等輸送機中的自動變速機用油冷卻器軟管等油系軟管、渦輪式空氣軟管等空氣系軟管的材料的耐熱軟管用丙烯酸類橡膠組合物和使用其的耐熱軟管、以及耐熱軟管的制法。
技術介紹
一直以來,汽車用自動變速機(AT(自動變速機)、CVT(無級變速機))用油冷卻器軟管、汽車用渦輪式空氣軟管等這樣的耐熱軟管的形成材料主要使用了耐熱性優異的丙烯酸類橡膠(參照專利文獻1~3)。對于上述那樣的軟管安裝至發動機箱內的各裝置,通常是通過將上述各裝置中具備的大致筒狀的軟管管頭插入至上述軟管的端部開口來進行的。此處已知的是,若上述軟管的最內層的導電性高,則由汽車的行駛而產生的靜電、由在軟管內部流動的流體而產生的靜電、或來自蓄電池的漏電等所導致的通電成為原因,會導致軟管的破壞、軟管最內層和軟管管頭界面處的金屬腐蝕的發生等。因此,上述那樣的用途的耐熱軟管中,為了防止軟管破壞、金屬腐蝕的發生,已知有效的是對于該軟管最內層材料以防止通電的目的而賦予高電阻性。因此,上述軟管的最內層材料中可以使用作為填充材料(加強材料)的高電阻的炭黑。另外,作為上述軟管的最內層材料的聚合物,從強度高的方面出發,期望使用乙烯丙烯酸酯橡膠(AEM)。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3587221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5252774號公報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2-207748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然而,高電阻的炭黑、即表面積大的炭黑對于橡膠組合物的加強性較弱、也有降低橡膠組合物的粘度的作用。此外,上述AEM的粘度較低。由此情況,由在AEM聚合物中配混高電阻的炭黑而成的高電阻配混的丙烯酸類橡膠組合物形成軟管最內層時,有在軟管內周面產生凹凸狀的氣泡痕跡(坑洼)的問題。即,軟管制造時使用的芯棒與軟管最內層之間積存的水分和脫模劑蒸發,該蒸發力強于橡膠的彈性力,從而產生上述那樣的氣泡痕跡。本專利技術是鑒于這樣的情況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為高電阻、高強度、且軟管制造時的氣泡痕跡的發生抑制優異的、耐熱軟管用丙烯酸類橡膠組合物和使用其的耐熱軟管、以及耐熱軟管的制法。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的第一主旨在于,一種耐熱軟管用丙烯酸類橡膠組合物,其含有下述的(A)成分~(C)成分,該(A)成分與(B)成分的含有比例以重量比計為(A)/(B)=95/5~45/55。(A)乙烯丙烯酸酯橡膠(AEM)。(B)除了(A)成分的丙烯酸酯橡膠(ACM)。(C)碘吸附量(mg/g)×DBP吸收量(cm3/100g)的值為1500~7200的炭黑。另外,本專利技術的第二主旨在于,一種耐熱軟管,其具備至少1層構成層,所述耐熱軟管的最內層由上述第一主旨的丙烯酸類橡膠組合物形成。另外,本專利技術的第三主旨在于,一種耐熱軟管的制法,其為上述第二主
旨的耐熱軟管的制法,其具備如下工序:在芯棒上將上述第一主旨的丙烯酸類橡膠組合物擠出成型為軟管狀的工序;使經過上述擠出成型的未硫化橡膠軟管通過加壓蒸汽硫化的工序;和將經過硫化成型的橡膠軟管從芯棒抽出的工序。即,本專利技術人等為了解決前述問題而反復深入研究。在該研究的過程中,本專利技術人等發現:作為軟管的最內層形成用的橡膠組合物,使用在將丙烯酸酯橡膠(ACM)和強度、耐熱性等優異的乙烯丙烯酸酯橡膠(AEM)以特定的比例配混而成的聚合物中配混碘吸附量(mg/g)×DBP吸收量(cm3/100g)的值為1500~7200的炭黑而得到的組合物。其結果,可以消除上述炭黑、AEM所導致的粘度降低的問題,進而,通過以上述特定的比例進行配混從而可以良好地體現ACM所帶來的吸水性,因此,芯棒和軟管最內層之間積存的水分的蒸發力變弱,可以抑制氣泡痕跡的發生,從而完成了本專利技術。專利技術的效果如上那樣,本專利技術的耐熱軟管用丙烯酸類橡膠組合物中,以特定的比例含有AEM和ACM,并且作為其填充材料含有特定的炭黑。因此,為高電阻、高強度、且由芯棒使用導致的軟管制造時的氣泡痕跡的發生抑制優異。根據這些特性,可以作為汽車等輸送機中的自動變速機(AT、CVT)用油冷卻器軟管等油系軟管、渦輪式空氣軟管等空氣系軟管的最內層材料發揮優異的性能。具體實施方式接著,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的耐熱軟管用丙烯酸類橡膠組合物含有下述的(A)成分~(C)成分,該(A)成分與(B)成分的含有比例以重量比計為(A)/(B)=95/5~45/55。另外,本專利技術的耐熱軟管可以為單層結構,也可以為層疊有2層以上的層的
多層結構,沒有特別限定,至少其最內層(單層結構的情況下即為該層)由上述丙烯酸類橡膠組合物形成。(A)乙烯丙烯酸酯橡膠(AEM)。(B)除了(A)成分的丙烯酸酯橡膠(ACM)。(C)碘吸附量(mg/g)×DBP吸收量(cm3/100g)的值為1500~7200的炭黑。《乙烯丙烯酸酯橡膠(A成分)和丙烯酸酯橡膠(B成分)》上述A成分的乙烯丙烯酸酯橡膠(AEM)是以(甲基)丙烯酸類單體的1種或2種以上作為主要成分,向其中導入了乙烯單體而成的。另外,上述B成分的丙烯酸酯橡膠(ACM)是除了上述A成分以外的丙烯酸酯橡膠,因此,以不導入乙烯單體、或以對特性不造成影響的程度導入(即,以小于5重量%導入)的、(甲基)丙烯酸類單體的1種或2種以上作為主要成分。需要說明的是,本專利技術中,(甲基)丙烯酸類單體是指,丙烯酸類單體或甲基丙烯酸類單體。作為上述丙烯酸類單體,例如可以舉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正辛酯,甲氧基丙烯酸甲酯,甲氧基丙烯酸乙酯,乙氧基丙烯酸乙酯等丙烯酸酯。另外,作為上述甲基丙烯酸類單體,可以舉出與上述丙烯酸類單體對應的甲基丙烯酸酯。另外,上述乙烯丙烯酸酯橡膠(A成分)和丙烯酸酯橡膠(B成分)具有上述單體組成,是與交聯單體通過乳液聚合、懸浮聚合、溶液聚合、本體聚合等公知的方法共聚而得到的。對上述交聯單體的種類和摩爾比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2-氯乙基乙烯基醚、氯乙酸乙烯酯等活性氯系、丁烯二酸單烷基酯,詳細地可以舉出:馬來酸單烷基酯、富馬酸單烷基酯、衣康酸單烷基酯等羧基系、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烯丙基縮水甘油醚、甲基烯丙基縮水甘油醚等環氧系的單體,可以以0.5~2重量%的比率進行共聚。而且,本專利技術的耐熱軟管用丙烯酸類橡膠組合物中,乙烯丙烯酸酯橡膠
(A成分)和丙烯酸酯橡膠(B成分)的含有比例〔A/B〕以重量比計為A/B=95/5~45/55的范圍,優選為A/B=93/7~70/30的范圍。即,這是由于,乙烯丙烯酸酯橡膠的比例過少(丙烯酸酯橡膠的比例過多)時,由于吸水過多而在軟管層內產生發泡,這是由于,乙烯丙烯酸酯橡膠的比例過多(丙烯酸酯橡膠的比例過少)時,在通過使用芯棒制造軟管時,在軟管內周面產生凹凸狀的氣泡痕跡(坑洼)。《炭黑(C成分)》對于本專利技術的耐熱軟管用丙烯酸類橡膠組合物中使用的炭黑,可以使用碘吸附量(mg/g)×DBP吸收量(cm3/100g)的值為1500~7200的炭黑。優選使用碘吸附量(mg/g)×DBP吸收量(cm3/100g)的值為1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耐熱軟管用丙烯酸類橡膠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的(A)成分~(C)成分,該(A)成分與(B)成分的含有比例以重量比計為(A)/(B)=95/5~45/55,(A)乙烯丙烯酸酯橡膠AEM、(B)除了(A)成分的丙烯酸酯橡膠ACM、(C)碘吸附量(mg/g)×DBP吸收量(cm3/100g)的值為1500~7200的炭黑。
【技術特征摘要】
2015.02.18 JP 2015-0295281.一種耐熱軟管用丙烯酸類橡膠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的(A)成分~(C)成分,該(A)成分與(B)成分的含有比例以重量比計為(A)/(B)=95/5~45/55,(A)乙烯丙烯酸酯橡膠AEM、(B)除了(A)成分的丙烯酸酯橡膠ACM、(C)碘吸附量(mg/g)×DBP吸收量(cm3/100g)的值為1500~7200的炭黑。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熱軟管用丙烯酸類橡膠組合物,其中,所述(C)成分的含量相對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含量的總和100重量份為40~90重量份。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熱軟管用丙烯酸類橡膠組合物,其中,(A)成分和(B)成分的含有比例以重量比計為(A)/(B)=93/7~70/30。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耐熱軟管用丙烯酸類橡膠組合物,其中,炭黑(C)是碘吸附量(mg...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坂上弘晃,平戶元基,野田將司,
申請(專利權)人:住友理工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