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1)設置有無級變速器裝置(20、40)和電子控制單元(200),該電子控制單元(200)控制發動機(10)、電動發電機(30)和無級變速器裝置(20、40)。電子控制單元(200)選擇在駕駛員的加速器操作量和控制節氣門開度之間具有不同對應關系的多種操作模式中的任一種操作模式,以適合駕駛員的要求,并且在控制節氣門開度超過預定閾值的情況下,根據從車速增大的時間點起經過的時間以及從加速要求的時間點起經過的時間中的至少一個,執行用于增大發動機轉速的轉數增大控制。電子控制單元(200)在控制節氣門開度響應于操作模式的變化而跨越預定閾值變化的情況下,控制發動機(10),以抑制操作模式變化導致的發動機轉速變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設置有無級變速器裝置的車輛,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設置有無級變速器裝置的混合動力車輛。
技術介紹
日本專利申請公開號2002-243031(JP 2002-243031 A)公開了一種用于自動變速器的換擋控制裝置。該控制裝置從節氣門開度和車速確定的運行點獲取換擋目標值,并且執行用于控制自動變速器變速比的無級變速比控制。已經對設有無級變速器(下文也稱為“無級變速器裝置”)的車輛研究了用于取決于控制節氣門開度是否等于或者高于預定閾值而確定是否執行固定變速比控制或者最佳燃料效率控制的技術。同樣地,已經已知用于控制具有多種模式的車輛的技術,所述多種模式諸如動力模式和經濟模式,代表駕駛員的加速器操作量和控制節氣門開度之間的關系并且允許駕駛員的模式切換。研究了其中組合地執行這些控制的車輛。駕駛員進行的模式切換引起加速器操作量和控制節氣門開度之間的關系切換。然后,即使駕駛員進行的加速器操作量不變化,控制節氣門開度也通過模式切換操作跨越預定閾值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控制切換可以在固定變速比控制和最佳燃料效率控制之間發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在固定變速比控制的發動機轉速和最佳燃料效率控制的發動機轉速彼此偏離的狀態下,在固定變速比控制和最佳
燃料效率控制之間發生控制切換,則發動機轉速可能波動,并且駕駛員可能感覺到不適感。
技術實現思路
考慮到上文做出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設有在模式切換操作期間抑制駕駛員的不適感的無級變速器裝置的車輛。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通過使用發動機和電動發電機中至少任一個的動力而行駛的車輛。該車輛設有無級變速器裝置和電子控制單元。無級變速器裝置被設置在車輛的發動機和驅動輪之間。電子控制單元被構造成控制發動機、電動發電機和無級變速器裝置。電子控制單元被構造成選擇多種操作模式中的任何一種操作模式,以適合駕駛員的要求,該多種操作模式在駕駛員的車輛加速器操作量和車輛的控制節氣門開度之間具有不同的對應關系。電子控制單元被構造成在控制節氣門開度超過預定閾值的情況下,根據從車速增大和加速要求的時間點起經過的時間中一個時間或每個時間,執行用于增大發動機轉速的轉數增大控制。電子控制單元被構造成在控制節氣門開度響應于操作模式的變化而跨越預定閾值變化的情況下,控制發動機以抑制由于操作模式變化導致的發動機轉速的變化。根據具有上述構造的車輛,當由車輛中的駕駛員執行允許執行轉數增大控制的模式切換操作時,能夠抑制不適感,諸如發動機轉速的突然變化。在這種車輛中,電子控制單元可以被構造成:在控制節氣門開度未超過預定閾值的情況下,執行燃料效率優先發動機控制,所述燃料效率優先發動機控制用于與轉數增大控制相比,更重視燃料效率改善。電子控制單元可以被構造成在控制節氣門開度響應操作模式的變化而跨越閾值變化的情況下,暫停轉數增大控制和燃料效率優先發動機控制之間的控制切換。電子控制單元可以被構造成在控制節氣門開度響
應操作模式的變化而跨越閾值變化的情況下,當轉數增大控制確定的發動機的轉速和燃料效率優先發動機控制確定的發動機的轉速彼此相等時執行控制切換。當在允許執行轉數增大控制的車輛中由駕駛員執行模式切換操作時,發動機轉速能夠根據具有上述構造的車輛平穩地變化,而與模式變化無關,因為切換是在發動機轉速不突然變化的狀態之后執行的。換句話說,能夠在駕駛員感覺不到不適感的情況下執行轉數增大控制和燃料效率優先發動機控制之間的控制切換。多種操作模式可以包括燃料效率優先模式。電子控制單元可以被構造成,在執行轉數增大控制期間的發動機轉速低于燃料效率優先發動機控制確定的發動機轉速的狀態下,在控制節氣門開度響應于操作模式向燃料效率優先模式變化而跨越預定閾值變化的情況下,選擇由轉數增大控制確定的發動機轉速作為發動機的發動機轉速指令值。例如,與動力模式相比,正常模式和經濟模式對應于燃料效率優先模式,并且與正常模式相比,經濟模式對應于燃料效率優先模式。根據具有上述構造的車輛,在發動機轉速可以通過駕駛員將模式切換為燃料效率優先模式而突然增大的情況下,抑制發動機轉速變化,并且駕駛員能夠避免不適感。多種操作模式可以包括燃料效率優先模式。電子控制單元可以被構造成,在執行燃料效率優先發動機控制期間的發動機轉速高于轉數增大控制確定的發動機轉速的情況下,在通過取消燃料效率優先模式而使控制節氣門開度跨越預定閾值變化的狀態下,選擇燃料效率優先發動機控制確定的發動機轉速作為發動機的發動機轉速指令值。例如,與動力模式相比,正常模式和經濟模式對應于燃料效率優先模式,并且與正常模式相比,經濟模式對應于燃料效率優先模式。
根據上述構造,在可以通過駕駛員用于解除燃料效率優先模式的模式切換而使發動機轉速突然降低的情況下,抑制發動機轉速變化,并且駕駛員能夠避免不適感。在上述車輛中,無級變速器裝置可以包括除了所述電動發電機之外的另一電動發電機。電子控制單元可以被構造成在關于轉數增大控制期間的駕駛員功率需求而產生過量或者不足的情況下,執行用于通過另一電動發電機的功率吸收或者輸出而滿足功率需求的控制。根據具有上述構造的車輛,能夠在關于轉數增大控制期間的駕駛員功率需求而產生過量或者不足的情況下,通過另一電動發電機的功率吸收或者輸出而滿足駕駛員的功率需求。在上述車輛中,電動發電機和另一電動發電機中的每一個電動發電機都可以設有溫度檢測傳感器。電子控制單元可以被構造成在至少一個溫度檢測傳感器檢測的電動發電機或者另一電動發電機的溫度超過預定閾值溫度時,限制電動發電機和另一電動發電機上的負荷。根據具有上述構造的車輛,當電動發電機和另一電動發電機的溫度超過預定閾值溫度時,電動發電機和另一電動發電機上的負荷受限,并且因而能夠抑制電動發電機和另一電動發電機的過熱。根據本專利技術,在允許執行轉數增大控制的車輛中,在駕駛員執行模式切換操作期間,能夠抑制由于車輛的發動機轉速變化而導致的駕駛員的不適感。附圖說明下面將參考附圖描述本專利技術的例證性實施例的特征、優點以及技術和工業意義,其中相同標記指示相同元件,并且其中:圖1是示出根據實施例的車輛的整體構造的視圖;圖2是用于描述用于車輛的最佳燃料效率控制和加速感產生控制的波形圖;圖3是示出在根據該實施例的電子控制單元控制車輛驅動力的情況下執行的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圖4是詳細地示出圖3中的步驟S1中的處理的流程圖;圖5是詳細地示出圖3中的步驟S2中的一部分處理(該部分是在執行用于車輛的最佳燃料效率控制的情況下計算發動機轉速;參考步驟S2A)的流程圖;圖6是示出通過用于車輛的最佳燃料效率控制而計算最佳燃料效率轉速和最佳燃料效率轉矩的技術的示意圖;圖7是詳細地示出圖3中的步驟S2中的處理的另一部分(該部分是在執行用于車輛的加速感產生控制的情況下計算發動機轉速;參考步驟S2B)的流程圖;圖8是示出通過加速感產生控制而設定指令發動機轉速和指令發動機轉矩的技術的示意圖;圖9是被用于描述圖3中的步驟S3中的處理的一部分(在執行加速感產生控制期間:參考步驟S3A)的流程圖;圖10是被用于描述其中控制節氣門開度變為超過預定閾值,并且根據該實施例通過模式切換開關的操作而取消加速感產生控制的狀態的曲線圖;圖11是被用于描述根據本實施例的其中由經濟開關設定經濟模式的情況下的發動機轉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輛,所述車輛能夠通過使用發動機或電動發電機中的至少任一個的動力來行駛,所述車輛包括:無級變速器裝置,所述無級變速器裝置被設置在所述發動機和所述車輛的驅動輪之間;和電子控制單元,所述電子控制單元被構造成:(a)控制所述發動機、所述電動發電機和所述無級變速器裝置,(b)選擇多種操作模式中的任一種操作模式以適合駕駛員的要求,所述多種操作模式在用于所述車輛的駕駛員的加速器操作量和所述車輛的控制節氣門開度之間具有不同的對應關系,(c)在所述控制節氣門開度超過預定閾值的情況下,根據從車速增大的時間點起經過的時間或從加速要求的時間點起經過的時間中的至少一個,執行用于增大所述發動機的轉速的轉數增大控制,并且(d)在所述控制節氣門開度響應于所述操作模式的變化而跨越所述預定閾值變化的情況下,控制所述發動機以抑制由于所述操作模式的變化導致的所述發動機的轉速的變化。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4.01.15 JP 2014-0049011.一種車輛,所述車輛能夠通過使用發動機或電動發電機中的至少任一個的動力來行駛,所述車輛包括:無級變速器裝置,所述無級變速器裝置被設置在所述發動機和所述車輛的驅動輪之間;和電子控制單元,所述電子控制單元被構造成:(a)控制所述發動機、所述電動發電機和所述無級變速器裝置,(b)選擇多種操作模式中的任一種操作模式以適合駕駛員的要求,所述多種操作模式在用于所述車輛的駕駛員的加速器操作量和所述車輛的控制節氣門開度之間具有不同的對應關系,(c)在所述控制節氣門開度超過預定閾值的情況下,根據從車速增大的時間點起經過的時間或從加速要求的時間點起經過的時間中的至少一個,執行用于增大所述發動機的轉速的轉數增大控制,并且(d)在所述控制節氣門開度響應于所述操作模式的變化而跨越所述預定閾值變化的情況下,控制所述發動機以抑制由于所述操作模式的變化導致的所述發動機的轉速的變化。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其中:所述電子控制單元被構造成:在所述控制節氣門開度未超過所述預定閾值的情況下,執行燃料效率優先發動機控制,所述燃料效率優先發動機控制用于與所述轉數增大控制相比更重視燃料效率改善,所述電子控制單元被構造成:在所述控制節氣門開度響應于所述操作模式的變化而跨越所述預定閾值變化的情況下,暫停所述轉數增大控制和所述燃料效率優先發動機控制之間的控制切換,并且所述電子控制單元被構造成:在所述控制節氣門開度響應于所述操作模式的變化而跨越所述預定閾值變化的情況下,當由所述轉數增大控制確定的所述發動機的轉速和由所述燃料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鶴田義明,馬場正幸,
申請(專利權)人: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