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釣魚用具,具體地說,是一種可準確定點投餌的簡易釣魚打窩器。
技術介紹
在日常釣魚中,人們都會在釣魚處撒魚餌,用于引誘魚集中在該位置附近,俗稱打窩。傳統的打窩是采用人工用手直接撒魚餌的方法,這種方法的缺點在于魚餌不集中,比較分散,從而造成魚餌的浪費,往往達不到打窩的效果。目前市場上也有不少打窩器,能做到定點打窩,但是現有的打窩器,大部分成本比較高,操作也比較費力,不易于被推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低成本、操作方便且能準確定點投餌的簡易釣魚打窩器。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簡易釣魚打窩器,包括用于放置誘餌的殼體,所述殼體呈倒瓶狀,在殼體頂部設有用于放置誘餌的進口,兩側分別設有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底部內側設有封堵殼體出口的浮塊,第一連接孔內側設有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孔內側設有第二連接件,任意連接件內側通過連接線與浮塊連接,第一連接件外側通過連接線穿過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與第二連接件外側連接,第一連接孔與第二連接孔之間的連接線中央與魚竿掛鉤連接。作為改進,所述連接線為細繩。作為改進,所述掛環底部還設有用于防止掛環脫落的卡扣。作為改進,所述浮塊為浮球。本技術在殼體的底部設置出口,當殼體未入水時,浮力塊在重力作用下堵住出口,當殼體被放置于水中時,浮力塊在浮力作用下浮起,即將殼體底部的出口被打開,從而實現散魚餌的打窩目的,且打窩器中的魚餌散口設置在殼體的底部,提高了打窩的準確度。本技術可以采用廢棄的飲料瓶和乒乓球,體積小、重量輕、易組裝、方便存放與攜帶,所用零部件全部由廢舊物組成,低碳環保,易于推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簡易釣魚打窩器,包括用于放置誘餌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呈倒瓶狀,在殼體頂部設有用于放置誘餌的進口,兩側分別設有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底部內側設有封堵殼體出口的浮塊,第一連接孔內側設有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孔內側設有第二連接件,任意連接件內側通過連接線與浮塊連接,第一連接件外側通過連接線穿過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與第二連接件外側連接,第一連接孔與第二連接孔之間的連接線中央與魚竿掛鉤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簡易釣魚打窩器,包括用于放置誘餌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呈倒瓶狀,在殼體頂部設有用于放置誘餌的進口,兩側分別設有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底部內側設有封堵殼體出口的浮塊,第一連接孔內側設有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孔內側設有第二連接件,任意連接件內側通過連接線與浮塊連接,第一連接件外側通過連接線穿過第一連接孔、第二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郝澤原,張國禎,范世英,張毅,
申請(專利權)人:太原市尖草坪區科技實驗小學校,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西;1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