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高效熱泵制暖系統外機,包括呈同心圓狀設置的環形散熱翅片、固定于所述環形散熱翅片上的換熱銅管;所述環形散熱翅片的一側設有由電機驅動的主風扇,所述環形散熱翅片的另一側設有與所述主風扇相互正對的副風扇;最內層的所述環形散熱翅片所圍成的空間內,設有由非導磁材料構成的環形框,所述環形框上周向均布有沿環形散熱翅片的直徑方向磁化的永磁體;所述副風扇與環形框相互固定,且與所述主風扇相互獨立。該外機可以在工作過程中,進一步利用氣流的動能,以提高能量利用率,節約能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熱泵系統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熱泵制暖系統外機。
技術介紹
熱泵系統是目前較為基礎的暖通設備,其包括冷凝器和蒸發器兩個換熱端;對于從外界抽取熱量的熱泵系統,其蒸發器即為系統外機,如空調外機、空氣能熱水器外機等等;而目前的制暖系統外機,主要為翅片式換熱器,包括散熱翅片及與其固定的換熱銅管,并且配有風扇,通過風扇形成連續通過換熱器的氣流,從而連續地從空氣中抽取熱量。然而,在空氣連續流過換熱器的過程中,僅被抽取氣體的內能,其動能完全耗盡,風扇轉速越大,能量浪費越嚴重。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熱泵制暖系統外機,該外機可以在工作過程中,進一步利用氣流的動能,以提高能量利用率,節約能耗。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高效熱泵制暖系統外機包括呈同心圓狀設置的環形散熱翅片、固定于所述環形散熱翅片上的換熱銅管;所述環形散熱翅片的一側設有由電機驅動的主風扇,所述環形散熱翅片的另一側設有與所述主風扇相互正對的副風扇;最內層的所述環形散熱翅片所圍成的空間內,設有由非導磁材料構成的環形框,所述環形框上周向均布有沿環形散熱翅片的直徑方向磁化的永磁體;所述副風扇與環形框相互固定,且與所述主風扇相互獨立。作為優選,所述環形散熱翅片由鐵片構成,以對所述永磁體的磁場形成增強效應。作為優選,所述換熱銅管徑向穿過各所述環形散熱翅片,且換熱銅管不與環形散熱翅片接觸的部分外表面包裹有鐵管;所述換熱銅管沿所述環形散熱翅片軸向等距分布有兩組以上,各組換熱銅管關于環形散熱翅片的軸線蜿蜒成中心對稱圖案;所述永磁體的組數與所述換熱銅管的組數相等,且亦沿著環形散熱翅片的軸線等距分布,各組永磁體中所包含的永磁體繞環形散熱翅片的軸線周向均布;并且,各組換熱銅管所在的平面與一組永磁體的旋轉平面重合,使環形框在旋轉一周的過程中,各永磁體依次與各散熱銅管正對;從而使永磁體的磁場被各換熱銅管外部的鐵管徑向向外傳遞至較外層的環形換熱翅片,并在各換熱銅管及鐵管上形成較大的渦電流,直接為換熱銅管內的循環介質提供熱量,同時,又不影響換熱銅管與環形散熱翅片之間的熱傳導效率。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該高效熱泵制暖系統外機在工作時,由主風扇形成的氣流在流經環形散熱翅片后,推動所述副風扇旋轉,從而帶動所述環形框旋轉;而環形框中的永磁體在旋轉過程中,在環形散熱翅片的表面形成連續的渦電流,從而使環形散熱翅片升溫;即,該外機可將已經流過環形散熱翅片后的氣流的動能,進一步轉化為熱能,從而提高對于氣流的能量利用率,以節約能耗。附圖說明圖1是本高效熱泵制暖系統外機的示意圖。圖2是本高效熱泵制暖系統外機中,環形散熱翅片與環形框的實施例一的正視圖。圖3是本高效熱泵制暖系統外機中,環形散熱翅片與環形框的實施例二的正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在圖1、圖2所示的實施例一中,該高效熱泵制暖系統外機包括外殼1,外殼1內包含呈同心圓狀設置的環形散熱翅片2、固定于所述環形散熱翅片2上的換熱銅管3;所述環形散熱翅片2的一側設有由電機4驅動的主風扇5,所述環形散熱翅片2的另一側設有與所述主風扇5相互正對的副風扇6;最內層的所述環形散熱翅片2所圍成的空間內,設有由非導磁材料構成的環形框7,所述環形框7上周向均布有沿環形散熱翅片的直徑方向磁化的永磁體71;所述副風扇6與環形框7相互固定,且與所述主風扇7相互獨立。本實施例一中,所述換熱銅管3沿所述環形散熱翅片2軸向等距分布有三組,各組換熱銅管3如圖2所示,關于環形散熱翅片2的軸線蜿蜒成中心對稱圖案,各換熱銅管3徑向穿過各所述環形散熱翅片2,且各組換熱銅管3相互串接;所述永磁體71的組數與所述換熱銅管3的組數相等,且亦沿著環形散熱翅片2的軸線等距分布,各組永磁體3中所包含的永磁體繞環形散熱翅片2的軸線周向均布;并且,各組換熱銅管3所在的平面與一組永磁體71的旋轉平面重合,使環形框7在旋轉一周的過程中,各永磁體71依次與各散熱銅管正對。另外,所述環形散熱翅片2由鐵片構成,以對所述永磁體71的磁場形成增強效應。上述高效熱泵制暖系統外機在工作時,由主風扇5形成的氣流在流經環形散熱翅片2后,推動所述副風扇6旋轉,從而帶動所述環形框7旋轉;而環形框7中的永磁體71在旋轉過程中,在環形散熱翅片2的表面形成連續的渦電流,具體地,在永磁體71旋轉過程中,對于環形散熱翅片2表面所有有機會與各永磁體正對的區域,穿過該區域的磁通量由小至大,在從大至小變化,即,各永磁體旋轉接近該區域時,磁通量變大,旋轉離開該區域時,磁通量變小,從而形成感應電流,即渦電流。該從而使環形散熱翅片2升溫;即,該外機可將已經流過環形散熱翅片2后的氣流的動能,進一步轉化為熱能,從而提高對于氣流的能量利用率,以節約能耗。實施例二:對于圖1、圖3所示的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換熱銅管3不與環形散熱翅片2接觸的部分外表面包裹有鐵管31。按照實施例二,可使永磁體71的磁場被各換熱銅管3外部的鐵管31徑向向外傳遞至較外層的環形換熱翅片,并在各換熱銅管3及鐵管31上形成較大的渦電流,直接為換熱銅管3內的循環介質提供熱量,同時,又不影響換熱銅管3與環形散熱翅片2之間的熱傳導效率。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效熱泵制暖系統外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同心圓狀設置的環形散熱翅片(2)、固定于所述環形散熱翅片(2)上的換熱銅管(3);所述環形散熱翅片(2)的一側設有由電機驅動的主風扇(5),所述環形散熱翅片(2)的另一側設有與所述主風扇(5)相互正對的副風扇(6);最內層的所述環形散熱翅片(2)所圍成的空間內,設有由非導磁材料構成的環形框(7),所述環形框(7)上周向均布有沿環形散熱翅片(2)的直徑方向磁化的永磁體(71);所述副風扇(6)與環形框(7)相互固定,且與所述主風扇(5)相互獨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效熱泵制暖系統外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同心圓狀設置的環形散熱翅片(2)、固定于所述環形散熱翅片(2)上的換熱銅管(3);所述環形散熱翅片(2)的一側設有由電機驅動的主風扇(5),所述環形散熱翅片(2)的另一側設有與所述主風扇(5)相互正對的副風扇(6);最內層的所述環形散熱翅片(2)所圍成的空間內,設有由非導磁材料構成的環形框(7),所述環形框(7)上周向均布有沿環形散熱翅片(2)的直徑方向磁化的永磁體(71);所述副風扇(6)與環形框(7)相互固定,且與所述主風扇(5)相互獨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熱泵制暖系統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散熱翅片(2)由鐵片構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振強,
申請(專利權)人:胡振強,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