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增壓壓縮機入口導葉調節裝置及方法,屬于離心壓縮機技術領域。所述增壓壓縮機入口導葉調節裝置包括:驅動柄;驅動柄傳動機構與驅動柄連接;安裝板與驅動柄傳動機構連接;驅動柄傳動密封機構與驅動柄傳動機構連接;導葉片轉動機構與導葉殼體連接;調節環一端與驅動柄傳動機構連接,另一端與導葉片轉動機構連接;導葉片轉動密封機構與導葉片轉動機構連接;導葉片與導葉片轉動機構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增壓壓縮機入口導葉調節裝置及方法可有效克服由高壓差產生的摩擦阻力,阻止高壓氣體外泄漏,提高壓縮機的安全可靠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離心壓縮機
,特別涉及一種增壓壓縮機入口導葉調節裝置及方法。
技術介紹
離心壓縮機的性能調節方法有:入口導葉調節、進出口閥門節流、可調葉片擴壓器調節和變轉速調節等,其中,入口導葉調節是通過改變葉輪進口前導葉的角度,使氣流產生預旋的調節方法。與其它調節方法相比,入口導葉調節具有能量損失小、調節范圍寬、在線實時調節等優點,利用伺服執行器還可實現自動調節。現有入口導葉調節裝置的傳動機構有曲柄連桿、齒輪傳動等形式,驅動柄和導葉片的轉動軸的軸承均采用無油干摩擦形式,根據多臺機組的運行情況統計,普遍存在的以下問題:(1)導葉調節器傳動機構卡澀或失靈,大氣環境或輸送介質中的粉塵或腐蝕性顆粒物進入干摩擦軸承時,會造成傳動軸腐蝕、軸承研傷,致使傳動機構卡澀失靈;(2)對于進口壓力高于大氣壓,或輸送介質為有毒有害氣體的壓縮機,導葉調節器的密封效果不佳,氣體泄漏影響壓縮機性能,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增壓壓縮機入口導葉調節裝置及方法,解決了或部分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大氣環境或輸送介質中的粉塵或腐蝕性顆粒物進入干摩擦軸承,致使傳動機構卡澀失靈,對于進口壓力高于大氣壓,或輸送介質為有毒有害氣體的壓縮機,導葉調節器的密封效果不佳,氣體泄漏影響壓
縮機性能,存在安全隱患的技術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增壓壓縮機入口導葉調節裝置包括:驅動柄;驅動柄傳動機構,與所述驅動柄連接;安裝板,與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連接;驅動柄傳動密封機構,與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連接;導葉殼體;導葉片轉動機構,與所述導葉殼體連接;調節環,一端與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連接,所述調節環將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的動力傳遞給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支架,與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連接;導葉片轉動密封機構,與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連接;導葉片,與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連接。進一步地,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包括:第一填料軸套,與所述安裝板連接;第一軸承,設置在所述第一填料軸套內;驅動柄傳動軸,與所述驅動柄連接,所述驅動柄傳動軸與所述第一軸承活動連接,所述驅動柄傳動軸在所述第一填料軸套內轉動。進一步地,所述驅動柄傳動密封機構包括:兩個第一彈簧蓄能密封圈,設置在所述第一填料軸套內,開口朝向相反。進一步地,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包括:支架,與所述調節環連接;第二填料軸套,與所述導葉殼體連接;第二軸承,設置在所述第二填料軸套內;導葉片轉動軸,與所述支架連接,所述導葉片轉動軸與所述第二軸承活動連接,所述導葉片轉動軸在所述第二填料軸套內轉動,所述導葉片轉動軸與所述導葉片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導葉片轉動密封機構包括:第二彈簧蓄能密封圈,設置在所述第二填料軸套內。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軸承及第二軸承包括聚四氟乙烯基自潤滑復合材料軸承。進一步地,所述調節裝置還包括:VD形橡膠密封圈,設置在所述驅動柄傳動軸處。基于相同的專利技術構思,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十萬空分增壓壓縮機入口導葉調節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驅動柄將動力傳遞給驅動柄傳動機構,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包括第一填料軸套、第一軸承及驅動柄傳動軸,所述第一填料軸套通過安裝板支撐,所述驅動柄傳動軸通過所述第一軸承在所述第一填料軸套內轉動;在所述第一填料軸套內設置驅動柄傳動密封機構,所述驅動柄傳動密封機構包括兩個第一彈簧蓄能密封圈;所述調節環一端與所述驅動柄傳動軸連接,外環與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連接,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包括:支架、第二填料軸套、第二軸承及導葉片轉動軸,所述導葉片轉動軸通過所述第二軸承在所述第二填料軸套內轉動;所述調節環將所述驅動柄傳動軸的動力通過所述支架傳遞給所述導葉片轉動軸;在所述第二填料軸套內設置導葉片轉動密封機構,所述導葉片轉動密封機構包括第一彈簧蓄能密封圈;所述導葉片轉動軸將動力傳遞給所述導葉片,帶動所述導葉片轉動。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軸承及第二軸承包括聚四氟乙烯基自潤滑復合材料軸承進一步地,所述調節方法還包括:VD形橡膠密封圈,設置在所述驅動柄傳動軸處。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十萬空分增壓壓縮機入口導葉調節方法通過驅動柄將動力傳遞給驅動柄傳動機構,驅動柄傳動軸通過所述第一軸承在第一填料軸套內轉動,在第一填料軸套內設置兩個第一彈簧蓄能密封圈,調節環將驅動柄傳動軸的動力通過支架傳遞給導葉片轉動軸,在第二填料軸套內設置第二彈簧蓄能密封圈,導葉片轉動軸將動力傳遞給導葉片,帶動導葉片轉動,可有效克服由高壓差產生的摩擦阻力,阻止高壓氣體外泄漏,提高壓縮機的安全可靠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增壓壓縮機入口導葉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I處放大示意圖;圖3為圖1中II處放大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3,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增壓壓縮機入口導葉調節裝置包括:驅動柄5、驅動柄傳動機構、安裝板4、驅動柄傳動密封機構、導葉殼體2、導葉片轉動機構、調節環14、導葉片轉動密封機構及導葉片15。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與所述驅動柄5連接。所述安裝板4與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連接。所述驅動柄傳動密封機構與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連接。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與所述導葉殼體2連接。所述調節環14一端與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連接,外環與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連接,所述調節環14將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的動力傳遞給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所述導葉片轉動密封機構與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連接。所述導葉片15與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連接。詳細介紹驅動柄傳動機構的結構。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包括:第一填料軸套6、第一軸承10及驅動柄傳動軸3。所述第一填料軸套6與所述安裝板4固定連接。具體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填料軸套6通過螺栓與所述安裝板4固定連接,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填料軸套6可通過其它方式如軸銷等與所述安裝板4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軸承10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填料軸套6內。具體地,在本實
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軸承10通過螺栓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填料軸套6內,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軸承10可通過其它方式如軸銷等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填料軸套6內。所述第一軸承10包括聚四氟乙烯基自潤滑復合材料軸承,減小了摩擦阻力。第一軸承10與所述第一填料軸套6過盈配合。所述驅動柄傳動軸3與所述驅動柄5固定連接。具體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驅動柄傳動軸3通過螺栓與所述驅動柄5固定連接,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所述驅動柄傳動軸3可通過其它方式如軸銷等與所述驅動柄5固定連接。所述驅動柄傳動軸3與所述第一軸承10活動連接,所述驅動柄傳動軸3在所述第一填料軸套6內轉動。詳細介紹驅動柄傳動密封機構的結構。所述驅動柄傳動密封機構包括:兩個第一彈簧蓄能密封圈11。所述第一彈簧蓄能密封圈11設置在所述第一填料軸套6內。具體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彈簧蓄能密封圈11通過螺栓設置在所述第一填料軸套6內,開口朝向相反,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彈簧蓄能密封圈11可通過其它方式如軸銷等設置在所述第一填料軸套6內。所述第一彈簧蓄能密封圈11阻止高壓氣體的泄漏。詳細介紹導葉片轉動機構的結構。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包括:支架13、第二填料軸套9、第二軸承7及導葉片轉動軸1。所述支架13與所述調節環14活動連接。具體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支架13通過連接板與所述調節環14活動連接,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所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增壓壓縮機入口導葉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驅動柄(5);驅動柄傳動機構,與所述驅動柄(5)連接;安裝板(4),與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連接;驅動柄傳動密封機構,與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連接;導葉殼體(2);導葉片轉動機構,與所述導葉殼體(2)連接;調節環(14),一端與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連接,外環與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連接,所述調節環(14)將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的動力傳遞給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導葉片轉動密封機構,與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連接;導葉片(15),與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增壓壓縮機入口導葉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驅動柄(5);驅動柄傳動機構,與所述驅動柄(5)連接;安裝板(4),與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連接;驅動柄傳動密封機構,與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連接;導葉殼體(2);導葉片轉動機構,與所述導葉殼體(2)連接;調節環(14),一端與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連接,外環與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連接,所述調節環(14)將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的動力傳遞給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導葉片轉動密封機構,與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連接;導葉片(15),與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柄傳動機構包括:第一填料軸套(6),與所述安裝板(4)連接;第一軸承(10),設置在所述第一填料軸套(6)內;驅動柄傳動軸(3),與所述驅動柄(5)連接,所述驅動柄傳動軸(3)與所述第一軸承(10)活動連接,所述驅動柄傳動軸(3)在所述第一填料軸套(6)內轉動。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柄傳動密封機構包括:兩個第一彈簧蓄能密封圈(11),設置在所述第一填料軸套(6)內,開口朝向相反。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葉片轉動機構包括:支架(13),與所述調節環(14)連接;第二填料軸套(9),與所述導葉殼體(2)連接;第二軸承(7),設置在所述第二填料軸套(9)內;導葉片轉動軸(1),與所述支架(13)連接,所述導葉片轉動軸(1)與所述第二軸承(7)活動連接,所述導葉片轉動軸(1)在所述第二填料軸套(9)內轉動,所述導葉片轉動軸(1)與所述導葉片(15)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葉片轉動密封機構包括:第二彈簧蓄能密封圈(8),設置在所述第二填料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鵬飛,張勇,汪創華,葛麗玲,韓亮,劉洋,趙志玲,
申請(專利權)人:沈陽透平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