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顯示參數的調整方法及終端設備,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實施例應用于終端設備,終端設備包括主屏和副屏,方法包括:在主屏顯示副屏的顯示參數的調整界面;接收用戶對副屏的顯示參數的調整指令;根據調整指令將主屏的顯示參數的取值調整為第一參數值,并將副屏的顯示參數的取值調整為第二參數值,主屏的顯示參數與副屏的顯示參數對應,并且第二參數值與第一參數值正相關。本發明專利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終端,通過在主屏上接收調整副屏的顯示參數指令的同時,相應的調整主屏的顯示參數,方便用戶直觀的對副屏的顯示參數進行調節。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終端控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顯示參數的調整方法及終端設備。
技術介紹
隨著電視、電腦、手機等終端設備的迅速發展,人們不僅注重終端設備的處理速度,還注重于良好的人機交互體驗,而終端設備屏幕的顯示效果直接影響到用戶的視覺感受。為了滿足用戶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個性化要求,現有的終端設備可以為用戶提供顯示參數的手動調節功能。但是,用戶通常對顯示參數對應的屏幕顯示效果沒有準確的概念,為了方便用戶確定適合的顯示參數,以將屏幕的顯示效果調整至自己滿意的狀態,終端設備通常支持直觀的顯示參數調節方式。例如,在屏幕上顯示亮度值的調節區間為0~50,當前亮度值為30,用戶可以在當前亮度值的基礎上進行亮度值的增減操作,終端設備按照用戶的亮度值增減指令,實時的對屏幕亮度進行相應調整,使得用戶在調整亮度值的同時,能夠看到調整后的屏幕顯示效果。終端設備通常只有一個顯示屏,為了擴展終端設備的功能,提高用戶體驗,商家紛紛推出雙屏或多屏的終端設備。原本的顯示屏通常稱作主屏,新增添的顯示屏通常稱作副屏。一般情況下,主屏用于實現更多的功能,并且由于副屏的尺寸一般較小,因此,對于雙屏或多屏的終端設備,副屏的顯示參數的手動調節一般在主屏上進行,終端設備可以根據用戶在主屏進行的亮度值增減操作,實時的對副屏亮度進行相應調整。但是,若副屏和主屏設置在終端設備的不同面,使得用戶無法同時看到主屏和副屏,那么用戶無法直觀的確定適合的副屏的顯示參數,降低用戶體驗。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參數的調整方法及終端設備,用于方便用戶在主屏對副屏的顯示參數進行調整。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顯示參數的調整方法,所述方法應用于終端設備,所述終端設備包括主屏和副屏,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主屏顯示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調整界面;接收用戶對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調整指令;根據所述調整指令將所述主屏的顯示參數的取值調整為第一參數值,并將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取值調整為第二參數值,所述主屏的顯示參數與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對應,并且所述第二參數值與所述第一參數值正相關。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接收用戶對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調整指令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獲取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取值,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取值為第三參數值;根據所述第三參數值將所述主屏的顯示參數調整為第四參數值,所述第四參數值與所述第三參數值正相關。結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調整界面包括副屏模擬區域。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根據所述調整指令將所述主屏的顯示參數的取值調整為第一參數值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根據所述第一參數值在所述副屏模擬區域進行顯示,在所述主屏上所述副屏模擬區域以外的其他區域不按照所述第一參數值進行顯示。結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和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之中任一種,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參數值與所述第二參數值相同。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所述終端設備包括主屏和副屏,所述終端設備包括:第一顯示模塊,用于在所述主屏顯示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調整界面;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用戶對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調整指令;第一調整模塊,用于根據所述調整指令將所述主屏的顯示參數的取值調整為第一參數值;第二調整模塊,用于將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取值調整為第二參數值,所述主屏的顯示參數與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對應,并且所述第二參數值與所述第一參數值正相關。結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還包括:獲取模塊,用于獲取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取值,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取值為第三參數值;第三調整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三參數值將所述主屏的顯示參數調整為第四參數值,所述第四參數值與所述第三參數值正相關。結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調整界面包括副屏模擬區域。結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還包括:第二顯示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一參數值在所述副屏模擬區域進行顯示,在所述主屏上所述副屏模擬區域以外的其他區域不按照所述第一參數值進行顯示。結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和第二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之中任一種,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參數值與所述第二參數值相同。從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具有以下優點:本專利技術在主屏顯示副屏的顯示參數的調整界面,并接收用戶對副屏的顯示參數的調整指令,該指令用于指示將副屏的顯示參數的取值調整為第一參數值,之后,能夠根據所述第一參數值對主屏的顯示參數進行正相關的調整,并根據調整后的主屏的顯示參數顯示主屏。這樣,用戶在主屏上調整副屏的顯示參數的同時,能夠在主屏上看到屏幕顯示效果的變化,通過本專利技術提供
的方法,即使副屏和主屏設置在終端設備的不同面,用戶也能夠直觀的確定適合的副屏的顯示參數,提高了用戶體驗。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顯示參數的調整方法一個實施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顯示參數的調整方法另一個實施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顯示參數的調整方法另一個實施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終端設備一個實施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終端設備另一個實施例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終端設備另一個實施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參數的調整方法及終端設備,用于方便用戶對副屏的顯示參數進行調節。為了使本
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的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本專利技術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區別類似的對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順序或先后次序。應該理解這樣使用的數據在適當情況下可以互換,以便這里描述的實施例能夠以除了在這里圖示或描述的內容以外的順序實施。此外,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他們的任何變形,意圖在于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單元的過程、方法、系統、產品或設備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驟或單元,而是可包括沒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對于這些過程、方法、產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步驟或單元。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的具體實現過程進行說明。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顯示參數的調整方法應用于終端設備,終端設備可以包括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上設置有主屏和副屏,主屏設置于終端設備的正面,副屏可以設置于終端設備的正面,也可以設置于終端設備的其他面,比如背面。對于上述的雙屏終端設備,在現有技術中,當用戶對主屏顯示參數進行調整時,終端設備可以按照用戶的調整指令,實時的調整主屏顯示參數,使得用戶在調整主屏顯示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顯示參數的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應用于終端設備,所述終端設備包括主屏和副屏,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主屏顯示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調整界面;接收用戶對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調整指令;根據所述調整指令將所述主屏的顯示參數的取值調整為第一參數值,并將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取值調整為第二參數值,所述主屏的顯示參數與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對應,并且所述第二參數值與所述第一參數值正相關。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顯示參數的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應用于終端設備,所述終端設備包括主屏和副屏,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主屏顯示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調整界面;接收用戶對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調整指令;根據所述調整指令將所述主屏的顯示參數的取值調整為第一參數值,并將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取值調整為第二參數值,所述主屏的顯示參數與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對應,并且所述第二參數值與所述第一參數值正相關。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參數的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用戶對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調整指令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獲取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取值,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取值為第三參數值;根據所述第三參數值將所述主屏的顯示參數調整為第四參數值,所述第四參數值與所述第三參數值正相關。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顯示參數的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屏的顯示參數的調整界面包括副屏模擬區域。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參數的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據所述調整指令將所述主屏的顯示參數的取值調整為第一參數值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根據所述第一參數值在所述副屏模擬區域進行顯示,在所述主屏上所述副屏模擬區域以外的其他區域不按照所述第一參數值進行顯示。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顯示參數的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參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賈雨,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