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創造提供一種高強度的自行車架,包括車架主體,車架主體由水平放置的一根呈倒S型鋼管構成,鋼管的前端設有用于安裝自行車前車叉的前車叉連接管,鋼管的中間凸起位置設有車座安裝管,鋼管的尾部設有后車輪安裝管,前車叉連接管和車座安裝管之間的車架主體上固定設有前增強肋,前增強肋的數量至少為兩個,車座安裝管和后車輪安裝管之間的車架主體上固定設有后增強肋,前增強肋和后增強肋均為弧形彎管。本發明專利技術創造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車架主體設計為由一根鋼管構成,使得車架主體的焊縫數量減至最少,從而提高了車架主體的強度;因弧形彎管的承載能力比直管的大很多,所以通過將車架主體設計為平躺的倒S型使車架主體的承載力進一步提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創造涉及自行車
,尤其是涉及一種高強度的自行車架。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逐漸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為了使自行車具有較高的承載能力,所以自行車架的結構尤為重要。目前,生產自行車的技術人員多通過在自行車架上焊接相應的增強肋實現自行車架強度的增強。由于自行車的車架主體是通過至少兩根彎管焊接構成,而焊縫處的強度較低,所以這勢必會降低整個車架主體的強度,使車架的承受能力減弱。由此可見,如何研究出一種高強度的自行車架,能夠盡量減少車架主體焊縫的存在,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創造提供了一種高強度的自行車架。本專利技術創造一種高強度的自行車架,包括車架主體,所述車架主體由水平放置的一根呈倒S型鋼管構成,所述鋼管的前端設有用于安裝自行車前車叉的前車叉連接管,所述鋼管的中間凸起位置設有車座安裝管,所述鋼管的尾部設有后車輪安裝管,所述前車叉連接管和所述車座安裝管之間的所述車架主體上固定設有前增強肋,所述前增強肋的數量至少為兩個,所述車座安裝管和所述后車輪安裝管之間的所述車架主體上固定設有后增強肋,所述前增強肋和所述后增強肋均為弧形彎管。進一步地,所述前增強肋和所述后增強肋分別與所述車架主體通過焊接固定連接。進一步地,所述車座安裝管下方的所述車架主體之間焊接固定有連接管,靠近所述前增強肋一側的所述連接管上焊接有用于安裝腳踏板主軸的主
軸安裝管。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管的橫截斷面為倒三角形。進一步地,所述車座安裝管內設有用于固定自行車車座的內螺紋。本專利技術創造一種高強度的自行車架,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第一,該強度較高的自行車架中通過將所述車架主體設計為由一根鋼管構成,使得所述車架主體的焊縫數量減至最少,從而提高了所述車架主體的強度;由于弧形彎管的承受力遠大于直管的承受能力,所以通過將所述車架主體設計為平躺的倒S型使所述車架主體的承載力進一步提升,同理通過將所述前增強肋和所述后增強肋也設計為弧形彎管也是為了使所述車架主體的強度再次提升;由于所述車座安裝管與所述前車叉連接管之間的所述車架主體承受人體大部分的重量,所以將所述前增強肋設計為至少兩個。綜上所述,該設計通過對多個結構進行優化最終促使自行車架的強度大幅增強。第二,該強度較高的自行車架中所述前增強肋和所述后增強肋分別與所述車架主體通過焊接固定連接。由于焊接固定的連接強度較高,所以該設計是為了使所述前增強肋和所述后增強肋與所述車架主體的連接更加牢固。第三,該強度較高的自行車架中所述車座安裝管下方的所述車架主體之間焊接固定有連接管,靠近所述前增強肋一側的所述連接管上焊接有用于安裝腳踏板主軸的主軸安裝管。該設計一方面通過所述連接管與所述車座安裝管下方的所述車架主體形成一個封閉環管結構,且所述封閉環管結構與三角形近似,因三角形具有結構穩定的特點,所以該設計增強了所述車架主體的穩固性;另一方面該設計還為所述腳踏板主軸的組裝提供了良好的固定位置。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創造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創造的主視圖。圖中:1、前車叉連接管 2、車架主體 3、前增強肋4、車座安裝管 5、后增強肋 6、后車輪安裝管7、主軸安裝管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好的理解本專利技術創造,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創造進行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2所示,一種高強度的自行車架,包括車架主體2,所述車架主體2由水平放置的一根呈倒S型鋼管構成。所述鋼管的前端設有用于安裝自行車前車叉的前車叉連接管1,所述鋼管的中間凸起位置設有車座安裝管4,所述鋼管的尾部設有后車輪安裝管6。所述前車叉連接管1和所述車座安裝管4之間的所述車架主體2上固定設有前增強肋3,所述前增強肋3的數量至少為兩個。所述車座安裝管4和所述后車輪安裝管6之間的所述車架主體2上固定設有后增強肋5,所述前增強肋3和所述后增強肋5均為弧形彎管。本實施例中,通過將所述車架主體2設計為由一根鋼管構成,使得所述車架主體2的焊縫數量減至最少,從而提高了所述車架主體2的強度。由于弧形彎管的承受力遠大于直管的承受能力,所以通過將所述車架主體2設計為平躺的倒S型使所述車架主體2的承載力進一步提升,同理通過將所述前增強肋3和所述后增強肋5設計為弧形彎管也是為了使所述車架主體2的強度再次提升。由于所述車座安裝管4與所述前車叉連接管1之間的所述車架主體2承受人體大部分的重量,所以將所述前增強肋3設計為至少兩個。綜上所述,該設計通過對多個結構進行優化最終促使自行車架的強度大幅增強。所述前增強肋3和所述后增強肋5分別與所述車架主體2通過焊接固定連接。由于焊接固定的連接強度較高,所以該設計是為了使所述前增強肋3和所述后增強肋5與所述車架主體2的連接更加牢固。為了使所述前增強肋3和所述后增強肋5的增強能力進一步提升,所以將所述車架主體2的弧度彎曲方向設置為與所述前增強肋3和所述后增強肋5的弧度彎曲方向相反,即形似柳葉或梭形。如此設計是為了使所述車架主體2與所述前增強肋3和所述后增強肋5從上下兩個方向施加固定力,有效防止所述車架主體2因受壓力過大而發生形變,實現了所述車架主體2強度的進一步提升。所述車座安裝管4下方的所述車架主體2之間焊接固定有連接管,靠近所述前增強肋3一側的所述連接管上焊接有用于安裝腳踏板主軸的主軸安裝管7。該設計一方面通過所述連接管與所述車座安裝管4下方的所述車架主體2形成一個封閉環管結構,且所述封閉環管結構與具有穩定性很強這一特點的三角形近似,所以該設計增強了所述車架主體2的強度;另一方面該設計還為所述腳踏板主軸的組裝提供了良好的固定位置。為了使所述連接管的機械強度更高,所以將所述連接管的橫截斷面為倒三角形。為了使所述自行車的車座與所述車架主體2組裝更加便利,所以在所述車座安裝管4內設有用于固定自行車車座的內螺紋。該連接方式屬于簡單的可拆卸連接方式之一,既便于加工,又便于所述自行車車座的安裝與拆卸。以上對本專利技術創造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專利技術創造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創造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專利技術創造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專利涵蓋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強度的自行車架,包括車架主體(2),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主體(2)由水平放置的一根呈倒S型鋼管構成,所述鋼管的前端設有用于安裝自行車前車叉的前車叉連接管(1),所述鋼管的中間凸起位置設有車座安裝管(4),所述鋼管的尾部設有后車輪安裝管(6),所述前車叉連接管(1)和所述車座安裝管(4)之間的所述車架主體(2)上固定設有前增強肋(3),所述前增強肋(3)的數量至少為兩個,所述車座安裝管(4)和所述后車輪安裝管(6)之間的所述車架主體(2)上固定設有后增強肋(5),所述前增強肋(3)和所述后增強肋(5)均為弧形彎管。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強度的自行車架,包括車架主體(2),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主體(2)由水平放置的一根呈倒S型鋼管構成,所述鋼管的前端設有用于安裝自行車前車叉的前車叉連接管(1),所述鋼管的中間凸起位置設有車座安裝管(4),所述鋼管的尾部設有后車輪安裝管(6),所述前車叉連接管(1)和所述車座安裝管(4)之間的所述車架主體(2)上固定設有前增強肋(3),所述前增強肋(3)的數量至少為兩個,所述車座安裝管(4)和所述后車輪安裝管(6)之間的所述車架主體(2)上固定設有后增強肋(5),所述前增強肋(3)和所述后增強肋(5)均為弧形彎管。2.根據權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勇,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百事達自行車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