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鋼結構路面構件及其組裝的鋼結構路面,鋼結構路面構件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頂板;槽鋼背筋;鋼板背筋;底板,底板與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焊接連接;吊裝件,吊裝件包括擋板和吊裝板,吊裝板與擋板焊接連接;吊裝板上設有吊孔;吊裝件安裝在頂板的吊裝孔下方;連接板,連接板上設有槽鋼連接孔,利用連接板將相鄰鋼結構路面構件的槽鋼連接為一體。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鋼結構路面中,鋼結構路面構件的槽鋼位于側面,通過連接件將槽鋼連接,既能保證穩定性,又不影響鋼結構路面的平整度;采用隱藏式吊裝件,吊裝時伸出鋼箱表面,作為鋼結構路面使用時隱藏在頂板下方,確保鋼結構路面平整。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臨時鋼結構路面鋪設
,特別是涉及一種鋼結構路面構件及其組裝的鋼結構路面。
技術介紹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臨時施工鋼結構路面作為重要的施工紐帶被人們所重視,為進出車輛、運載貨物提供重要的保障。現有的臨時施工鋼結構路面采用現澆混凝土路,水泥混凝土鋼結構路面由墊層、基層及面層構成。墊層,在溫度和濕度狀況不良的城鎮鋼結構路面道路上,應設置墊層。以改善鋼結構路面結構的使用性能。基層,基層應具有足夠的抗沖刷能力和較大的剛度且抗變形能力強且堅實、平整、整體性好。面層,水泥混凝土面層應具有足夠的強度、耐久度、表面抗滑、耐磨、平整。現澆混凝土路存在施工步驟多,成本高的缺陷。道路變更時需要將原有道路破除,重新澆筑,造成大量浪費。采用鋼板路,為保證穩定需采用鋼筋將鋼板連接在一起,連接鋼筋突出鋼結構路面,使鋼結構路面不平整,拆除時需要氣焊將連接鋼筋除掉,會影響鋼板原材,不利于循環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鋼結構路面構件。本專利技術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種鋼結構路面。為了實現上述第一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鋼結構路面構件,用于組裝鋼結構路面;所述鋼結構路面構件包括: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第一槽鋼、第二槽鋼的兩端分別設有螺紋孔;所述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相互平行設置;頂板,所述頂板為矩形,頂板與鋼結構路面長度方向相同的兩條邊為長邊,與長邊垂直的兩條邊為寬邊;所述頂板與所述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焊接連接;頂板上設置有至少三個吊裝孔;槽鋼背筋,所述槽鋼背筋的一端與第一槽鋼焊接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槽鋼焊接連接;相鄰的槽鋼背筋之間相互平行設置;鋼板背筋,所述鋼板背筋的一端與槽鋼背筋焊接連接,另一端與相鄰的槽鋼背筋焊接連接;相鄰的鋼板背筋之間相互平行設置;底板,所述底板的結構與頂板相同,與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焊接連接;吊裝件,所述吊裝件包括擋板和吊裝板,所述吊裝板與所述擋板焊接連接;所述吊裝板上設有吊孔;吊裝件安裝在頂板的吊裝孔下方;進行鋼結構路面構件吊裝時將吊裝板由吊裝孔取出,吊裝完成時取下吊鉤,吊裝板落入吊裝孔下方的空腔。本專利技術如上所述的鋼結構路面構件,進一步,所述擋板開設有與吊裝板的與其長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狀相同的開孔,將吊裝板插入擋板的開孔,擋板與吊裝板的銜接處焊接連接。本專利技術如上所述的鋼結構路面構件,進一步,頂板上吊裝孔的數量為四個,分別位于頂板的四個邊角位置。本專利技術如上所述的鋼結構路面構件,進一步,所述槽鋼背筋與頂板接觸并焊接連接,所述鋼板背筋與頂板接觸并焊接連接。本專利技術如上所述的鋼結構路面構件,進一步,所述頂板的長邊長度為4000~5000mm,寬邊的長度為2600~3500mm;優選地,所述頂板的長邊長度為4400mm,寬邊的長度為3000mm。為了實現上述第二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鋼結構路面,所述鋼結構路面由多個鋼結構路面構件利用連接板連接組成;所述鋼結構路面構件為如上任一項所述的鋼結構路面構件;所述連接板上設有槽鋼連接孔,利用連接板將相鄰鋼結構路面構件的第一槽鋼與第一槽鋼,第二槽鋼與第二槽鋼連接為一體。本專利技術如上所述的鋼結構路面,進一步,所述連接板上設有兩個間隔的槽鋼連接孔,兩個連接孔分別用于連接相鄰的鋼結構路面構件。本專利技術如上所述的鋼結構路面,進一步,所述連接板上設有兩排相鄰的槽鋼連接孔,兩排連接孔分別用于連接相鄰的鋼結構路面構件。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現場臨時道路采用的本專利技術鋼結構路面具有隱藏式的連接件和吊裝件,鋼結構路面構件的槽鋼位于路的側面,槽鋼之間通過連接件和螺栓連接,既能保證穩定性,又不影響鋼結構路面的平整度;采用隱藏式吊裝件,組裝、拆卸時吊件伸出鋼箱表面,作為鋼結構路面使用時吊裝件隱藏在頂板下方,確保鋼結構路面平整。使用鋼結構路面構件鋪設臨時路,可多次周轉使用,符合綠色節能理念。施工現場臨時道路以前基本都采用現澆混凝土路,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局部破損,需要定期維護,使用完后需破除外運,浪費資源。此外,本專利技術鋼結構路面施工時拆裝方便,避免焊接,減少工作量,避免材料浪費。附圖說明通過結合以下附圖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優點將變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這些附圖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專利技術,其中: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實施例的鋼結構路面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實施例的吊裝件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實施例的鋼結構路面構件吊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實施例的相鄰兩個鋼結構路面構件連接示意圖。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第一槽鋼;2、第二槽鋼;3、頂板,31、吊裝孔;4、槽鋼背筋;5、鋼板背筋;6、底板;7、吊裝件,71、擋板,72、吊裝板,73、吊孔,74、焊縫;8、連接板;9、螺栓;10、頂板連接縫;11、吊裝設備。具體實施方式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描述本專利技術的鋼結構路面構件及其組裝的鋼結構路面的實施例。在此記載的實施例為本專利技術的特定的具體實施方式,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構思,均是解釋性和示例性的,不應解釋為對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及本專利技術范圍的限制。除在此記載的實施例外,本領域技術人員還能夠基于本申請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采用顯而易見的其它技術方案,這些技術方案包括采用對在此記載的實施例的做出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和修改的技術方案。本說明書的附圖為示意圖,輔助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構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狀及其相互關系。請注意,為了便于清楚地表現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各部件的結構,各附圖之間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繪制。相同的參考標記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圖1示出本專利技術一種實施例的鋼結構路面,所述鋼結構路面由多個鋼結構路面構件通過連接板依次連接組成;所述鋼結構路面構件包括:第一槽鋼1和第二槽鋼1,第一槽鋼1、第二槽鋼2的兩端分別設有螺紋孔;所述第一槽鋼1和第二槽鋼2相互平行設置;頂板3,所述頂板為矩形,頂板與鋼結構路面長度方向相同的兩條邊為長邊,與長邊垂直的兩條邊為寬邊;所述頂板與所述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焊接連接;頂板上設置有至少三個吊裝孔31;在如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頂板上吊裝孔31的數量為四個,分別位于頂板的四個邊角位置。吊裝孔的數量低于三個時不能形成穩定性高的吊裝結構,鋼結構路面構件容易側傾,不容易控制吊裝位置,給施工造成困難。槽鋼背筋4,所述槽鋼背筋4的一端與第一槽鋼1焊接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槽鋼2焊接連接;相鄰的槽鋼背筋之間相互平行設置;為了進一步提高頂板的抗壓程度,防止頂板收到重壓時凹陷,所述槽鋼背筋與頂板接觸并焊接連接。鋼板背筋5,所述鋼板背筋5的一端與槽鋼背筋4焊接連接,另一端與相鄰的槽鋼背筋焊4接連接;相鄰的鋼板背筋5之間相互平行設置;為了進一步提高頂板的抗壓程度,防止頂板收到重壓時凹陷,所述鋼板背筋與頂板接觸并焊接連接。底板6,所述底板6的結構與頂板3相同,與第一槽鋼1和第二槽鋼2焊接連接;吊裝件7,如圖2所示,所述吊裝件包括擋板71和吊裝板72,所述吊裝板72與所述擋板71焊接連接;所述吊裝板72上設有吊孔73;吊裝件7安裝在頂板3的吊裝孔31下方;進行鋼結構路面構件吊裝時將吊裝板72由吊裝孔31取出,吊裝完成時取下吊鉤,吊裝板72落入吊裝孔31下方的空腔;連接板8,所述連接板8上設有槽鋼連接孔,利用連接板8將相鄰鋼結構路面構件的第一槽鋼1與第一槽鋼1,第二槽鋼2與第二槽鋼2連接為一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結構路面構件,用于組裝鋼結構路面;其特征在于,鋼結構路面構件包括: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第一槽鋼、第二槽鋼的兩端分別設有螺紋孔;所述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相互平行設置;頂板,所述頂板為矩形,頂板與鋼結構路面長度方向相同的兩條邊為長邊,與長邊垂直的兩條邊為寬邊;所述頂板與所述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焊接連接;頂板上設置有至少三個吊裝孔;槽鋼背筋,所述槽鋼背筋的一端與第一槽鋼焊接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槽鋼焊接連接;相鄰的槽鋼背筋之間相互平行設置;鋼板背筋,所述鋼板背筋的一端與槽鋼背筋焊接連接,另一端與相鄰的槽鋼背筋焊接連接;相鄰的鋼板背筋之間相互平行設置;底板,所述底板的結構與頂板相同,與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焊接連接;吊裝件,所述吊裝件包括擋板和吊裝板,所述吊裝板與所述擋板焊接連接;所述吊裝板上設有吊孔;吊裝件安裝在頂板的吊裝孔下方;進行鋼結構路面構件吊裝時將吊裝板由吊裝孔取出,吊裝完成時取下吊鉤,吊裝板落入吊裝孔下方的空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鋼結構路面構件,用于組裝鋼結構路面;其特征在于,鋼結構路面構件包括: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第一槽鋼、第二槽鋼的兩端分別設有螺紋孔;所述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相互平行設置;頂板,所述頂板為矩形,頂板與鋼結構路面長度方向相同的兩條邊為長邊,與長邊垂直的兩條邊為寬邊;所述頂板與所述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焊接連接;頂板上設置有至少三個吊裝孔;槽鋼背筋,所述槽鋼背筋的一端與第一槽鋼焊接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槽鋼焊接連接;相鄰的槽鋼背筋之間相互平行設置;鋼板背筋,所述鋼板背筋的一端與槽鋼背筋焊接連接,另一端與相鄰的槽鋼背筋焊接連接;相鄰的鋼板背筋之間相互平行設置;底板,所述底板的結構與頂板相同,與第一槽鋼和第二槽鋼焊接連接;吊裝件,所述吊裝件包括擋板和吊裝板,所述吊裝板與所述擋板焊接連接;所述吊裝板上設有吊孔;吊裝件安裝在頂板的吊裝孔下方;進行鋼結構路面構件吊裝時將吊裝板由吊裝孔取出,吊裝完成時取下吊鉤,吊裝板落入吊裝孔下方的空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結構路面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開設有與吊裝板的與其長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狀相同的開孔,將吊裝板插入擋板的開孔,擋板與吊裝板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段先軍,張顯達,周鍇,劉鑄瑋,陳弋莘,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