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排氣清理系統(tǒng),其包括排氣處理系統(tǒng)以及旁通系統(tǒng),其中所述排氣處理系統(tǒng)包括排氣處理單元、分別位于所述排氣處理單元上、下游的第一、第二管道。所述旁通系統(tǒng)包括與所述第一管道相并聯的第三管道以及與所述第二管道相并聯的第四管道。所述排氣清理系統(tǒng)包括聯動閥。當第一管道被完全打開時,聯動閥將第三管道關閉;而當第一管道被關閉時,聯動閥將第三管道打開。所述排氣清理系統(tǒng)還包括安裝于第二管道內的屏蔽元件,以在所述旁通系統(tǒng)完全打開時,防止排氣進入第二管道,保障維修安全。另外,本發(fā)明專利技術還揭示了一種聯動閥在船機的排氣清理系統(tǒng)中的應用以及在發(fā)動機運行狀態(tài)下維修船機的排氣清理系統(tǒng)的方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排氣清理系統(tǒng)、聯動閥在船機的排氣清理系統(tǒng)中的應用以及在發(fā)動機運行狀態(tài)下維修船機的排氣清理系統(tǒng)的方法。
技術介紹
近年來,隨著各國排放法規(guī)的日趨嚴格,對發(fā)動機的排氣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業(yè)界已經出現了氧化型催化轉換器(DOC)、顆粒捕集器(DPF)以及選擇性催化還原劑(SCR)相組合的排氣處理系統(tǒng)解決方案。當這種排氣處理系統(tǒng)應用于汽車上時,如果其需要維修,在維修時可以將發(fā)動機關閉,不會影響維修。但是,如果這種排氣處理系統(tǒng)應用于船舶上,在維修時就會產生一定的問題。例如,船舶離岸之后,在其航線上需要保持航行,此時即使排氣處理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需要維修,也不能將發(fā)動機停機。由此帶來的問題是,發(fā)動機保持運轉就會產生有毒的排氣,如果不能將這種排氣隔離在維修區(qū)域之外,就會影響維修人員的健康。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方案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排氣清理系統(tǒng)、聯動閥在船機的排氣清理系統(tǒng)中的應用以及在發(fā)動機運行狀態(tài)下維修船機的排氣清理系統(tǒng)的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排氣清理系統(tǒng),其包括用以與發(fā)動機的排氣相連的排氣處理系統(tǒng)以及能夠將所述排氣處理系統(tǒng)進行旁通的旁通系統(tǒng);其中所述排氣處理系統(tǒng)包括排氣處理單元、位于所述排氣處理單元上游的第一管道以及位于所述排氣處理單元下游的第二管道;所述旁通系統(tǒng)連接在所述第一、第二管道的兩端,所述旁通系統(tǒng)包括與所述第一管道相并聯的第三管道以及與所述第二管道相并聯的第四管道;所述排氣清理系統(tǒng)包括安裝于所述第一管道以及所述第三管道內的聯動閥,當所述第一管道被完全打開時,所述聯動閥將所述第三管道關閉,而當所述第一管道被關閉時,所述聯動閥將所述第三管道打開;所述排氣清理系統(tǒng)還包括安裝于所述第二管道內的屏蔽元件,以在所述旁通系統(tǒng)完全打開時,防止排氣進入所述第二管道。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聯動閥包括能夠在所述第一管道內轉動的第一屏蔽門、能夠在所述第三管道內轉動的第二屏蔽門以及連接所述第一、第二屏蔽門的連桿,所述第一、第二屏蔽門能夠在所述連桿的帶動下進行同步運動。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連桿包括與所述第一屏蔽門相固定的第一連桿、與所述第二屏蔽門相固定的第二連桿以及與所述第一、第二連桿相樞接的第三連桿。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聯動閥還包括用以驅動所述第二屏蔽門轉動的驅動元件。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排氣清理系統(tǒng)包括安裝在所述第一管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屏蔽門下游的第一盲板法蘭,所述第一盲板法蘭包括第一實心板以及第一空心板;當所述第一屏蔽門打開時,所述第一空心板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內以讓排氣通過;當所述第一屏蔽門關閉時,所述第一實心板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內以截斷排氣。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屏蔽元件包括當所述第一屏蔽門關閉時,用以堵住所述第二管道的蝶閥。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屏蔽元件還包括位于所述蝶閥上游的第二盲板法蘭,所述第二盲板法蘭包括第二實心板以及第二空心板;當所述第一屏蔽門打開時,所述第二空心板位于所述第二管道內以讓排氣通過;當所述第一屏蔽門關閉時,所述第二實心板位于所述第二管道內以截斷排氣。本專利技術還揭示了一種聯動閥在船機的排氣清理系統(tǒng)中的應用,所述排氣清理系統(tǒng)為上述的排氣清理系統(tǒng)。本專利技術還揭示了一種在發(fā)動機運行狀態(tài)下維修船機的排氣清理系統(tǒng)的方法,其中所述排氣清理系統(tǒng)包括與發(fā)動機的排氣相連的排氣處理系統(tǒng)以及能夠將所述排氣處理系統(tǒng)進行旁通的旁通系統(tǒng);所述排氣處理系統(tǒng)包括排氣處理單元、位于所述排氣處理單元上游的第一管道以及位于所述排氣處理單元下游的第二管道;所述旁通系統(tǒng)連接在所述第一、第二管道的兩端,所述旁通系統(tǒng)包括與所述第一管道相并聯的第三管道以及與所述第二管道相并聯的第四管道;所述排氣清理系統(tǒng)包括安裝于所述第一管道以及所述第三管道內的聯動閥,所述聯動閥包括能夠在所述第一管道內轉動的第一屏蔽門、能夠在所述第三管道內轉動的第二屏蔽門以及連接所述第一、第二屏蔽門的連桿,所述第一、第二屏蔽門能夠在所述連桿的帶動下進行同步運動;所述排氣清理系統(tǒng)還包括安裝在所述第一管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屏蔽門下游的第一盲板法蘭、安裝在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二盲板法蘭以及安裝于所述第二管道內且位于所述第二盲板法蘭下游的屏蔽元件;所述第一盲板法蘭包括第一實心板以及第一空心板;所述第二盲板法蘭包括第二實心板以及第二空心板;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使所述聯動閥的第一屏蔽門關閉所述第一通道以截斷排氣,同時所述第二屏蔽門將所述第三通道打開以讓排氣通過;S2:關閉所述屏蔽元件,阻止排氣進入所述第二管道;S3:將所述第一盲板法蘭的第一實心板安裝于所述第一管道內以截斷排氣;將所述第二盲板法蘭的第二實心板安裝于所述第二管道內以截斷排氣;S4:對所述排氣處理單元進行維修。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聯動閥還包括用以驅動所述第二屏蔽門轉動的驅動元件,所述屏蔽元件為蝶閥。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通過設置聯動閥以及旁通系統(tǒng),能夠在發(fā)動機運行狀態(tài)下維修船機的排氣清理系統(tǒng)。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排氣清理系統(tǒng)的原理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聯動閥組件的立體示意圖。圖3是圖2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圖4是圖2再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圖5是圖2的部分立體分解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聯動閥組件的立體分解圖。圖7是圖4中畫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圖8是本專利技術的聯動閥組件在維修之前的立體圖。圖9是圖8中的聯動閥組件在擰出螺栓之后的部分分解圖。圖10是本專利技術的聯動閥組件在維修位置處的立體圖。圖11是本專利技術在發(fā)動機運行狀態(tài)下維修船機的排氣清理系統(tǒng)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揭示了一種排氣清理系統(tǒng),其包括用以與發(fā)動機200的排氣相連的排氣處理系統(tǒng)1以及能夠將所述排氣處理系統(tǒng)1進行旁通的旁通系統(tǒng)2。其中,所述排氣處理系統(tǒng)1包括排氣處理單元(EGCS) 10、位于所述排氣處理單元10上游的第一管道11以及位于所述排氣處理單元10下游的第二管道12。所述旁通系統(tǒng)2連接在所述第一、第二管道11、12的兩端,所述旁通系統(tǒng)2包括與所述第一管道11相并聯的第三管道21以及與所述第二管道12相并聯的第四管道22。所述排氣清理系統(tǒng)包括安裝于所述第一管道11以及所述第三管道21內的聯動閥3。當所述第一管道11被完全打開時,所述聯動閥3將所述第三管道21關閉,而當所述第一管道11被關閉時,所述聯動閥3將所述第三管道21打開。具體地,請參圖2至圖10所示,所述聯動閥3包括第一閥件31、第二閥件32以及連接所述第一閥件31與所述第二閥件32的連桿33。所述第一閥件31包括第一閥座311、安裝于所述第一閥座311內且可相對于所述第一閥座311進行轉動的第一屏蔽門312、與所述第一屏蔽門312相固定的第一樞軸313、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樞軸313一端的第一連接盒314。所述第一閥座311的內緣設有第一斜面315,所述第一屏蔽門312的外緣設有當所述第一屏蔽門312處于閉合位置時與所述第一斜面315相配合的第二斜面316。通過第一斜面315與第二斜面316的配合能夠增大密封面積,提高密封的可靠性。所述第二閥件32包括第二閥座321、安裝于所述第二閥座321內且可相對于所述第二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排氣清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清理系統(tǒng)包括用以與發(fā)動機的排氣相連的排氣處理系統(tǒng)以及能夠將所述排氣處理系統(tǒng)進行旁通的旁通系統(tǒng);其中所述排氣處理系統(tǒng)包括排氣處理單元、位于所述排氣處理單元上游的第一管道以及位于所述排氣處理單元下游的第二管道;所述旁通系統(tǒng)連接在所述第一、第二管道的兩端,所述旁通系統(tǒng)包括與所述第一管道相并聯的第三管道以及與所述第二管道相并聯的第四管道;所述排氣清理系統(tǒng)包括安裝于所述第一管道以及所述第三管道內的聯動閥,當所述第一管道被完全打開時,所述聯動閥將所述第三管道關閉,而當所述第一管道被關閉時,所述聯動閥將所述第三管道打開;所述排氣清理系統(tǒng)還包括安裝于所述第二管道內的屏蔽元件,以在所述旁通系統(tǒng)完全打開時,防止排氣進入所述第二管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排氣清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清理系統(tǒng)包括用以與發(fā)動機的排氣相連的排氣處理系統(tǒng)以及能夠將所述排氣處理系統(tǒng)進行旁通的旁通系統(tǒng);其中所述排氣處理系統(tǒng)包括排氣處理單元、位于所述排氣處理單元上游的第一管道以及位于所述排氣處理單元下游的第二管道;所述旁通系統(tǒng)連接在所述第一、第二管道的兩端,所述旁通系統(tǒng)包括與所述第一管道相并聯的第三管道以及與所述第二管道相并聯的第四管道;所述排氣清理系統(tǒng)包括安裝于所述第一管道以及所述第三管道內的聯動閥,當所述第一管道被完全打開時,所述聯動閥將所述第三管道關閉,而當所述第一管道被關閉時,所述聯動閥將所述第三管道打開;所述排氣清理系統(tǒng)還包括安裝于所述第二管道內的屏蔽元件,以在所述旁通系統(tǒng)完全打開時,防止排氣進入所述第二管道。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氣清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聯動閥包括能夠在所述第一管道內轉動的第一屏蔽門、能夠在所述第三管道內轉動的第二屏蔽門以及連接所述第一、第二屏蔽門的連桿,所述第一、第二屏蔽門能夠在所述連桿的帶動下進行同步運動。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排氣清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包括與所述第一屏蔽門相固定的第一連桿、與所述第二屏蔽門相固定的第二連桿以及與所述第一、第二連桿相樞接的第三連桿。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排氣清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聯動閥還包括用以驅動所述第二屏蔽門轉動的驅動元件。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排氣清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清理系統(tǒng)包括安裝在所述第一管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屏蔽門下游的第一盲板法蘭,所述第一盲板法蘭包括第一實心板以及第一空心板;當所述第一屏蔽門打開時,所述第一空心板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內以讓排氣通過;當所述第一屏蔽門關閉時,所述第一實心板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內以截斷排氣。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排氣清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元件包括當所述第一屏蔽門關閉時,用以堵住所述第二管道的蝶閥。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排氣清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元件還包括位于所述蝶閥上游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吳安舟,樊高峰,
申請(專利權)人:天納克蘇州排放系統(tǒng)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