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室內定位系統,包括移動設備、WiFi定位裝置、藍牙定位裝置,所述WiFi定位裝置包括第一信號發射器,所述藍牙定位裝置包括第二信號發射器,所述移動設備分別通過所述第一信號發射器、所述第二信號發射器與所述WiFi定位裝置、藍牙定位裝置通信連接,所述移動設備通過獲取第一信號發射器發送的WiFi信號進行首次定位后,根據獲取的第二信號發射器發射的藍牙信號進行再次定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移動設備與所述WiFi定位裝置的通信連接對當前用戶進行初次定位后,再根據與所述藍牙定位裝置的通信連接對用戶進行再次定位,從而提高室內定位的精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導航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室內定位系統。
技術介紹
室內定位技術是指在室內環境中實現位置定位,通常采用信號強度測量法實現人員、物體等在室內空間中的位置監控。信號強度測量法使用基于RSS的傳輸損耗或位置指紋技術。終端發送的無線電波經過反射和折射,產生與周圍環境密切相關的特定模式的多徑信號,這樣的多徑特征可以認為是該位置的“指紋”。目前主流的室內定位主要是通過iBeacon(低功耗藍牙定位裝置)和wifi完成的。其中,通過iBeacon定位需要在室內部署iBeacon;而通過wifi定位方式則需要在室內采集wifi指紋(即訓練序列)。因此大部分多源融合定位邏輯中,當藍牙和wifi信號同時存在時,會優先選用藍牙信號進行定位,因此部署了iBeacon節點的區域,尤其是建筑由于iBeacon的信號覆蓋,導致距離覆蓋區的遠距離位置仍然能夠接收到信號,從而導致定位精度降低。同時,當前采用當藍牙和wifi信號同時存在時定位方法,通常是通過將兩種信號進行綜合處理來實現室內定位,這種方式算法復雜,運算滿。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室內定位精度低的技術缺陷,本技術通過WiFi定位裝置進行初次定位后,再根據藍牙定位裝置進行二次定位,提高室內定位的精確度。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室內定位系統,包括移動設備、WiFi定位裝置、藍牙定位裝置,所述WiFi定位裝置包括第一信號發射器,所述藍牙定位裝置包括第二信號發射器,所述移動設備分別通過所述第一信號發射器、所述第二信號發射器與所述WiFi定位裝置、藍牙定位裝置通信連接,所述移動設備通過獲取第一信號發射器發送的WiFi信號進行首次定位后,根據獲取的第二信號發射器發射的藍牙信號進行再次定位。本技術所述的室內定位系統中,所述WIFI定位裝置還包括與所述第一信號發射器連接的第一故障檢測電路、第一處理器、第一報警器、以及為所述WiFi定位裝置供電的第一電源,所述處理器分別與所述故障檢測電路、所述報警器連接。本技術所述的室內定位系統中,所述藍牙定位裝置還包括與所述第二信號發射器連接的第二故障檢測電路、第二處理器、第二報警器、以及為所述藍牙定位裝置供電的第二電源,所述第二處理器分別與所述第二故障檢測電路、所述第二報警器連接。本技術所述的室內定位系統中,所述WiFi定位裝置部署在所述藍牙定位裝置通信范圍外。本技術所述的室內定位系統中,所述系統還包括GIS子系統,用于與所述移動設備通信連接,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當前用戶所述建筑的的位置及其平面位置圖。本技術所述的室內定位系統中,所述GIS子系統包括通信芯片、預設建筑平面位置圖的處理器,所述處理器與所述通信芯片連接。本技術所述的室內定位系統中,所述移動設備包括信號接收器、預設定位數據庫的定位處理器、定位芯片,所述定位處理器分別與信號接收器、定位芯片連接。綜上,本技術通過移動設備與所述WiFi定位裝置的通信連接對當前用戶進行初次定位后,再根據與所述藍牙定位裝置的通信連接對用戶進行再次定位,從而提高室內定位的精度。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所述的室內定位系統的流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所述的WIFI定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所述的藍牙定位裝置的姐哦股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首先通過WiFi定位裝置實現初次定位,之后再根據藍牙定位裝置進行再次定位,先后通過WiFi、藍牙對定位結果進行校準,提高定位的精確度,相比較其他融合WiFi及藍牙定位裝置的定位技術,本技術不需要復雜的定位融合計算,通過簡單的兩次WiFi定位裝置及藍牙定位裝置的定位判斷,實現精確定位,同時又不增加現有定位方法操作難度。因此本技術通過所述移動設備(具體實施時,可選的智能手機、iPad等智能設備)定位的方式進行設置。大部分多源融合定位系統均是通過對藍牙和wifi信號進行融合處理提高定位的精確度。而本專利技術則是通過設置WiFi定位裝置因此部署了藍牙定位裝置節點的區域,尤其是建筑由于藍牙定位裝置的信號覆蓋,導致距離覆蓋區的遠距離位置仍然能夠接收到信號,從而導致定位精度降低。為了解決利用藍牙定位裝置優先定位導致的定位精度低且定位復雜的技術缺陷,本技術首先通過WiFi定位裝置進行定位。為此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室內定位系統。所述系統包括包括移動設備100、WiFi定位裝置200、藍牙定位裝置300。其中,所述WiFi定位裝置包括第一信號發射器,所述藍牙定位裝置包括第二信號發射器,所述移動設備分別通過所述第一信號發射器、所述第二信號發射器與所述WiFi定位裝置、藍牙定位裝置通信連接,所述移動設備通過獲取第一信號發射器發送的WiFi信號進行首次定位后,根據獲取的第二信號發射器發射的藍牙信號進行再次定位。具體實施時,如圖2所示,所述WIFI定位裝置還可選的包括與所述第一信號發射器202連接的第一故障檢測電路203、第一處理器201、第一報警器204、以及為所述WiFi定位裝置供電的第一電源205,所述處理器分別與所述故障檢測電路、所述報警器連接。如圖3所示,所述藍牙定位裝置還可選的包括與所述第二信號發射器302連接的第二故障檢測電路303、第二處理器301、第二報警器304、以及為所述藍牙定位裝置供電的第二電源305,所述第二處理器分別與所述第二故障檢測電路、所述第二報警器連接。具體應用時,所述WIFI定位裝置通過所述第一檢測電路實施檢測所述第一信號發射器的電路信號,所述第一處理器通過電路信號判斷所述第一信號發射器的故障,并通過在所述第一信號發射器發生故障后通過所述第一報警器進行報警。具體實施時,所述報警器還可選的由蜂鳴器代替。所述藍牙定位裝置的工作原理與所述WIFI定位裝置一致,在此不再詳細說明。進一步,所述WiFi定位裝置部署在所述藍牙定位裝置通信范圍外。具體實施時,用戶通過所述移動設備獲取所述WiFi定位裝置、藍牙定位裝置發送的信號,首先移動設備通過接收到的第一信號發送器發送的信號進行首次定位,在通過接收到的第二信號發射器發射的信號進行再次定位。具體實施時,所述移動設備包括信號接收器、預設定位數據庫的定位處理器、定位芯片,所述定位處理器分別與信號接收器、定位芯片連接。所述移動設備通過所述信號接收器接收所述第一信號發射器、第二信號發射器發送的信號后,預設定位數據庫的處理器將接收到的信號與所述定位數據庫進行匹配判斷當前用的位置。需要說明的是,具體實施時,所述移動設備的信號接收器可選設置WiFi天線、藍牙天線實現既能接收WiFi信號又能接收藍牙信號的目的。進一步,所述系統還包括GIS子系統,用于與所述移動設備通信連接,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當前用戶所述建筑的的位置及其平面位置圖。所述GIS子系統包括通信芯片、預設建筑平面位置圖的處理器,所述處理器與所述通信芯片連接。所述移動終端通過與所述所述GIS子系統的通信連接確定當前用戶所處的建筑,并向所述移動設備發送該建筑的平面位置圖。所述移動設備通過接收到到的所述第一信號發射器后查詢預設定位數據庫查詢當前用戶在該建筑室內所處的首次位置后,再根據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號發射器的信號查詢預設數據庫后對所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室內定位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動設備、WiFi定位裝置、藍牙定位裝置,其中,所述WiFi定位裝置包括第一信號發射器,所述藍牙定位裝置包括第二信號發射器,所述移動設備分別通過所述第一信號發射器、所述第二信號發射器與所述WiFi定位裝置、藍牙定位裝置通信連接,所述移動設備通過獲取第一信號發射器發送的WiFi信號進行首次定位后,根據獲取的第二信號發射器發射的藍牙信號進行再次定位。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室內定位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動設備、WiFi定位裝置、藍牙定位裝置,其中,所述WiFi定位裝置包括第一信號發射器,所述藍牙定位裝置包括第二信號發射器,所述移動設備分別通過所述第一信號發射器、所述第二信號發射器與所述WiFi定位裝置、藍牙定位裝置通信連接,所述移動設備通過獲取第一信號發射器發送的WiFi信號進行首次定位后,根據獲取的第二信號發射器發射的藍牙信號進行再次定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定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定位裝置還包括與所述第一信號發射器連接的第一故障檢測電路、第一處理器、第一報警器、以及為所述WiFi定位裝置供電的第一電源,所述處理器分別與所述故障檢測電路、所述報警器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定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藍牙定位裝置還包括與所述第二信號發射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磊,張能元,王文杰,劉文龍,徐連明,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智慧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