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夯土機,旨在解決現有的自動夯土機上升距離有限、夯土效果不佳的缺陷,其技術方案要點是:一種夯土機,包括壓板、滑桿和滑塊,還包括固定在所述滑桿上的齒條、固定在所述滑塊上的支撐座、轉動連接在所述支撐座上且與所述齒條嚙合的行走齒輪、轉動連接在所述支撐座上且與所述行走齒輪位于同一軸線的動力傳動軸、滑動套接在所述動力傳動軸內以驅動所述動力傳動軸往復滑移的伸縮機構、固定在所述動力傳動軸端部并與所述行走齒輪相卡接以實現動力傳輸的卡合機構、滑動套接在所述動力傳動軸上的驅動齒輪以及驅動所述驅動齒輪轉動的驅動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夯土機可以增加上升高度、提高夯土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園林綠化設備
,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夯土機。
技術介紹
在園林施工過程中往往需要用到夯土機夯實施工的土體,現有技術中多采用人工夯實或者液壓夯實。然而人工夯實費時費力,液壓夯實裝置結構復雜,體積大,搬運不便。針對上述問題,目前,公開號為CN204803872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自動夯土機,其技術方案要點是:一種自動夯土機,具有壓板,該壓板上方的中心位置固定一豎直向上的滑桿,滑桿頂部設置頂板,所述滑桿套有環形滑塊,該環形滑塊上表面沿滑桿設有一圈滑輪,滑輪經安裝座固定于環形滑塊,所述環形滑塊上設有電機,該電機輸出軸經機械傳動機構連接滑輪,環形滑塊上與電機對稱位置設置與電機重量相同的配重塊;所述滑輪外緣與滑桿相接觸,沿滑輪外緣貼有半圈摩擦片;所述環形滑塊由下而上分為下滑塊、上滑塊和墊于上、下滑塊之間的減震墊,上、下滑塊經螺栓固定。這種自動夯土機通過滑輪上的半圈摩擦片與滑桿之間的摩擦力帶動滑塊上升,摩擦片與滑桿脫離后滑塊下降,對壓板產生沖擊,從而將土地壓實,但是滑塊只能上升半圈摩擦片的高度,上升距離較小,夯土效果不佳;如果要增加上升的高度,只有通過增大摩擦片的直徑來實現,這將導致整臺夯土機體積的增大。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夯土機,通過設置伸縮機構驅動動力傳動軸的往復滑移,并通過卡合機構實現動力傳動軸與行走齒輪的動力傳輸,從而可以使滑塊上升更高的高度后再下降,提高了夯土效果,同時無需增加夯土機的體積。本技術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夯土機,包括壓板、豎直固定在所述壓板中心的滑桿、套設于所述滑桿的滑塊,還包括固定在所述滑桿上的齒條、固定在所述滑塊上的支撐座、轉動連接在所述支撐座上且與所述齒條嚙合的行走齒輪、轉動連接在所述支撐座上且與所述行走齒輪位于同一軸線的動力傳動軸、滑動套接在所述動力傳動軸內以驅動所述動力傳動軸往復滑移的伸縮機構、固定在所述動力傳動軸端部并與所述行走齒輪相卡接以實現動力傳輸的卡合機構、滑動套接在所述動力傳動軸上的驅動齒輪以及驅動所述驅動齒輪轉動的驅動機構。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啟動驅動機構帶動驅動齒輪轉動,動力傳動軸在驅動齒輪的帶動下轉動,此時動力傳動軸與行走齒輪通過卡合機構相卡接,從而動力傳動軸動力傳遞至行走齒輪,行走齒輪轉動,由于行走齒輪與齒條相嚙合,在行走齒輪轉動的過程中,帶動滑塊上升;當滑塊上升至預設高度時,控制伸縮機構收縮,動力傳動軸在伸縮機構的帶動下后移,從而使卡合機構脫離行走齒輪,動力傳動軸的動力無法傳遞到行走齒輪,滑塊與驅動機構的重力作用下向下運動,從而對壓板產生沖擊力,將壓板下方的土地壓實;滑塊撞擊壓板時,伸縮機構再次伸出,將動力傳動軸向前推移,使卡合機構與行走齒輪相卡合,滑塊再次上升;循環重復這一動作,即可實現持續不斷的夯土工作了;通過設置伸縮機構驅動動力傳動軸的往復滑移,并通過卡合機構實現動力傳動軸與行走齒輪的動力傳輸,從而可以使滑塊上升更高的高度后再下降,提高了夯土效果,同時無需增加夯土機的體積。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伸縮機構包括固定在所述滑塊上的氣缸、固定在所述氣缸的活塞桿端部且套接于所述動力傳動軸的凸塊、位于所述凸塊兩側且固定在所述動力傳動桿內以限制所述凸塊滑移的限位塊。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氣缸活塞桿伸縮時,由于凸塊受限位塊的限制,動力傳動軸會隨著氣缸活塞桿的伸縮而前后滑移,從而實現了卡合機構與行走齒輪的卡接和脫離。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固定在所述滑塊上的電機以及固定在所述電機的轉軸上且與所述驅動齒輪相嚙合的傳動齒輪。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電機轉動帶動傳動齒輪的轉動,由于傳動齒輪與驅動齒輪相嚙合,傳動齒輪的驅動力傳遞到驅動齒輪,從而帶動了驅動齒輪的轉動。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卡合機構包括多個固定在所述動力傳動軸的表面且均勻分布的凸棱以及開設在所述行走齒輪上且與所述凸棱相配合的槽口。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凸棱與槽口相配合時,動力傳動軸的動力經凸棱和槽口傳遞到行走齒輪,從而帶動行走齒輪轉動;動力傳動軸向后滑移時,凸棱與槽口相脫離,從而動力傳動軸上的驅動力無法傳遞至行走齒輪;動力傳動軸向前滑移時,凸棱插入槽口,形成動力傳動軸與行走齒輪的動力傳輸;由于動力傳動軸在移動的過程中還在驅動齒輪的帶動下轉動,因而凸棱能夠輕易的卡入槽口內。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槽口的寬度大于所述凸棱的寬度。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槽口的寬度大于凸棱的寬度,這樣凸棱卡入槽口更加方便快捷。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凸棱端部的兩側邊與所述槽口端部的兩側邊均設有圓角。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凸棱的端部和槽口的端部均設有圓角,從而在凸棱的端部形成縮口段,在槽口的端部形成擴口段,使凸棱更容易插入槽口內,同時圓角的設置可以減少凸棱對槽口側邊的撞擊。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卡合機構包括固定在所述動力傳動軸端面上且繞所述動力傳動軸的軸線均勻分布一周的卡齒以及開設在所述行走齒輪端面上與所述卡齒相配合的卡槽。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卡齒嵌入卡槽內時,動力傳動軸抵緊在行走齒輪的端面,動力傳動軸的動力經卡齒和卡槽傳遞到行走齒輪,從而帶動行走齒輪轉動;動力傳動軸向后滑移時,卡齒與卡槽相脫離,從而動力傳動軸上的驅動力無法傳遞至行走齒輪;動力傳動軸向前滑移時,卡齒插入卡槽內,形成動力傳動軸與行走齒輪的動力傳輸;由于動力傳動軸在移動的過程中還在驅動齒輪的帶動下轉動,因而凸棱能夠輕易的卡入槽口內。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卡齒的截面呈三角形。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卡齒的截面呈三角形,從而卡槽也成與卡齒相配合的三角形,這樣卡齒卡入卡槽更加方便快捷。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滑塊還轉動連接有多個繞所述滑桿均勻分布且與所述滑桿相抵觸的壓緊輪。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滑塊在上升的過程中,滑塊會抵緊在滑桿上,使滑塊與滑桿之間產生較大的摩擦力,影響滑塊的升降,且會對滑桿產生較大的磨損;通過壓緊輪抵緊滑桿,將滑塊與滑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轉變成滾動摩擦力,摩擦力更小,方便了滑塊的升降,減小了滑桿的磨損;同時多個壓緊輪均勻分布在滑桿周圍,防止滑塊在移動的過程中發生偏移。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滑塊上與所述電機對稱的位置設有配重塊。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配重,使滑塊整體保持平衡,避免滑塊在升降的過程中形成向一側偏移的力;同時配重可以增加滑塊下降的動能,提高夯土效果。綜上所述,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通過設置伸縮機構驅動動力傳動軸的往復滑移,并通過卡合機構實現動力傳動軸與行走齒輪的動力傳輸,從而可以使滑塊上升更高的高度后再下降,提高了夯土效果,同時無需增加夯土機的體積;其二,設置氣缸、凸塊和限位塊,實現了動力傳動軸的伸縮;其三,設置凸棱與槽口,形成了動力傳動齒輪與行走齒輪的卡合,實現動力傳輸;其四,設置卡齒與卡槽,形成了動力傳動齒輪與行走齒輪的卡合,實現動力傳輸;其五,設置多個壓緊輪,方便了滑塊的升降,減小了滑桿的磨損,防止滑塊在移動的過程中發生偏移;其六,設置配重,避免滑塊在升降的過程中形成向一側偏移的力,同時提高了夯土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部放大圖,用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夯土機,包括壓板(1)、豎直固定在所述壓板(1)中心的滑桿(3)、套設于所述滑桿(3)的滑塊(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在所述滑桿(3)上的齒條(31)、固定在所述滑塊(2)上的支撐座(21)、轉動連接在所述支撐座(21)上且與所述齒條(31)嚙合的行走齒輪(4)、轉動連接在所述支撐座(21)上且與所述行走齒輪(4)位于同一軸線的動力傳動軸(5)、滑動套接在所述動力傳動軸(5)內以驅動所述動力傳動軸(5)往復滑移的伸縮機構(6)、固定在所述動力傳動軸(5)端部并與所述行走齒輪(4)相卡接以實現動力傳輸的卡合機構(51)、滑動套接在所述動力傳動軸(5)上的驅動齒輪(52)以及驅動所述驅動齒輪(52)轉動的驅動機構(7)。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夯土機,包括壓板(1)、豎直固定在所述壓板(1)中心的滑桿(3)、套設于所述滑桿(3)的滑塊(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在所述滑桿(3)上的齒條(31)、固定在所述滑塊(2)上的支撐座(21)、轉動連接在所述支撐座(21)上且與所述齒條(31)嚙合的行走齒輪(4)、轉動連接在所述支撐座(21)上且與所述行走齒輪(4)位于同一軸線的動力傳動軸(5)、滑動套接在所述動力傳動軸(5)內以驅動所述動力傳動軸(5)往復滑移的伸縮機構(6)、固定在所述動力傳動軸(5)端部并與所述行走齒輪(4)相卡接以實現動力傳輸的卡合機構(51)、滑動套接在所述動力傳動軸(5)上的驅動齒輪(52)以及驅動所述驅動齒輪(52)轉動的驅動機構(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夯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機構(6)包括固定在所述滑塊(2)上的氣缸(61)、固定在所述氣缸(61)的活塞桿端部且套接于所述動力傳動軸(5)的凸塊(62)、位于所述凸塊(62)兩側且固定在所述動力傳動桿內以限制所述凸塊(62)滑移的限位塊(63)。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夯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7)包括固定在所述滑塊(2)上的電機(71)以及固定在所述電機(71)的轉軸上且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鶯,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省林科院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