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板簧固定架,包括固定板,用于安裝板簧的安裝座,所述固定板的一側設有水平的中間板,所述安裝座安裝在所述中間板的底部;所述固定板上開設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正對所述中間板的一側設置;所述安裝座的底部開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正對所述中間板的另一側設置,且連接孔的中心水平方向與所述固定孔的中心具有預設距離。相適應的,還提供一種板簧固定架安裝結構;本方案通過對板簧固定架的整體固定結構以及板簧固定結構分別進行優化,使其在一款車型上能夠選裝不同平直長度的鋼板彈簧,而不需要改變固定架結構和固定孔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板簧固定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板簧固定架及其安裝結構。
技術介紹
懸架系統是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懸架系統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整車的平順性、操控性及可靠性等。目前汽車上使用的懸架類型很多,按導向元件可將所有的懸架系統分為兩大類:獨立懸架和非獨立懸架。鋼板彈簧非獨立懸架是非獨立懸架中的一種。因鋼板彈簧懸架輪胎定位參數變化較小、結構簡單、可靠,易損件少,保養和維修成本低等優點,使其廣泛應用在商用車上懸架系統及部分低端乘用車的后懸架上。鋼板彈簧的平直長度(板簧兩端的水平距離)對鋼板彈簧的剛度及整車的平順性有重要的影響。若鋼板彈簧的寬度和厚度一定,則:平直長度越大,剛度越小,整車的平順性越好;平直長度越小,剛度越大,整車的平順性越差。現有的板簧固定架,如圖1所示,包括頂部的固定板1a,中間的中間板2a,及底部的安裝座3a,現有的板簧固定架如果要改變板簧平直長度必須改變板簧固定架的安裝座位置,也就是,現有的板簧固定架只能滿足一種平直長度的板簧的固定安裝,如果改變板簧固定架整體的固定位置,需要在車架縱梁另外開設固定孔,以更改板簧的固定位置。變“硬點(板簧固定點)”需要改變車架上相應的固定孔位、橫梁等及“硬點”周邊的其他零部件,對于整車開發增加很大難度;對于客戶來說,如果需要平順性好的車,就只能買大的車型;如果需要剛度大的車,
就只能買較小的車型。不能夠通過一種車型滿足不同的板簧平直長度選裝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板簧固定架及其安裝結構,以期能適應不同平直長度的板簧安裝而不需要在車架上另開設孔位。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板簧固定架,包括固定板,用于安裝板簧的安裝座,所述固定板的一側設有水平的中間板,所述安裝座安裝在所述中間板的底部;所述固定板上開設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正對所述中間板的一側設置;所述安裝座的底部開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正對所述中間板的另一側設置,且連接孔的中心水平方向與所述固定孔的中心具有預設距離。優選地,設在所述中間板一側的固定孔為三個,包括:中部的定位孔和對稱的設在所述定位孔兩側的螺栓安裝孔;設在所述中間板另一側的連接孔為沿所述定位孔中心向中間板的另一側水平偏移預設距離處開設。優選地,還包括設在所述固定板及所述安裝座外部的加強筋,所述加強筋垂設在所述固定板及所述安裝座的外表面。優選地,所述板簧固定架為整體鑄造而成。本方案還提供一種板簧固定架安裝結構,包括間隔開設在車架縱梁上的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所述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處分別安裝有上述板簧固定架,兩所述板簧固定架相對或背向的分別安裝在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處。本技術的效果在于:本方案通過對板簧固定架的整體固定結構以及板簧固定結構分別進行優化,使其在一款車型上能夠選裝不同平直長度的鋼板彈簧,而不需要改變固定架結構和固定孔位,同時本裝置結構簡單,加工制造方便。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現有技術中板簧固定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為本技術實施例中板簧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施例中提供的板簧固定架的裝配圖。圖4為本實施例中提供的板簧固定架另一種裝配圖。現有技術圖中:1a-固定板 2a-中間板 3a-安裝座本實施例圖中:1-固定板 12-定位孔 13-螺栓安裝孔 2-安裝座 21-連接孔 3-板簧 4-中間板 5-加強筋 6-車架縱梁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介紹。參見圖2-圖4所示,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板簧固定架,包括固定板1,用于安裝板簧3的安裝座2,其中在固定板1的一側設有水平的中間板4,安裝座2安裝在所述中間板4的底部,此結構與現有技術一致;本實施例中的改進在于,在固定板1上開設有固定孔,其中,固定孔正對所述中間板4的一側設置;在安裝座2的底部開設有連接孔21,連接孔21正對所述中間板4的另一側設置,且連接孔21的中心水平方向與所述固定孔的中心具有預設距離。這樣,在安裝使用時,其可在車架縱梁上選擇正裝(安裝座在中間板內側)或反裝(安裝座在中間板外側),來適應兩種具有兩種不同平直長度板簧3的安裝,實際上通過對鋼板彈簧懸架系統的板簧固定架進行優化設計,使其在一款車型上能夠選裝不同平直長度的鋼板彈簧以獲得所需的剛度更大或平順性更好的車型。具體地,通常來說,設在中間板4一側的固定孔為三個,以使固定更穩固,包括中部的定位孔12;對稱的設在定位孔兩側的螺栓安裝孔13;其中,
設在中間板4另一側的連接孔21為沿所述定位孔12中心向中間板4的另一側水平偏移預設距離處開設,偏移量可根據兩板簧平直長度進行設計。為了提升本實施例提供的板簧固定架整體的強度,本方案在固定板1及安裝座2外部設置加強筋5,其中,加強筋5垂設在所述固定板1及所述安裝座2的外表面。同樣,為了便于加工制造,板簧固定架在制造時,優選地采用整體鑄造而成。本方案配套的,還提供一種板簧固定架安裝結構,其包括間隔開設在車架縱梁6上的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其中,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處分別安裝有上述方案的板簧固定架,兩板簧固定架相對或背向的分別安裝在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處(如圖3和圖4所示)。其中需要說明的是,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只是一個指代,實際使用時,其根據板簧固定架的固定孔進行適應性增減。下面,以特定尺寸對本方案進行進一步闡述。假設在某一板簧非獨立懸架,懸架系匹配平直長度為L2的鋼板彈簧(即板簧固定架在車架縱梁上的兩固定處水平距離為L2),以平直長度L1的較短的鋼板彈簧為標量。為使整車軸距、轉向系統零部件及轉向性能等保持不變:見圖3:將單個板簧固定架上的板簧固定端連接孔21相對中間的定位孔12向內水平偏移(L2-L1)/2的距離;此時即安裝平直長度為相對L2向內收縮L2-L1的鋼板彈簧的狀態,即兩板簧固定架底部固定座連接孔距為(L2-L1)/2。見圖4:為圖3中的板簧固定架反向裝配,其固定位置均不變,此時,安裝平直長度為相對L2向外擴張L2-L1距離的鋼板彈簧的狀態。這樣即可將鋼板彈簧非獨立懸架系統中平直長度向內收縮L2-L1鋼板彈簧全部更換為平直長度為向外擴張L2-L1的鋼板彈簧而不會造成其它部分的變動,只需要背向安裝即可。也就是,本方案在不改變板簧固定架固定點、不更換板簧固定架的情況下即可選裝不同平直長度的鋼板彈簧;同一款車型,可以帶給顧客更多的選裝要求,提高產品力。以上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術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偏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不應理解為對本技術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板簧固定架,包括固定板,用于安裝板簧的安裝座,所述固定板的一側設有水平的中間板,所述安裝座安裝在所述中間板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開設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正對所述中間板的一側設置;所述安裝座的底部開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正對所述中間板的另一側設置,且連接孔的中心水平方向與所述固定孔的中心具有預設距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板簧固定架,包括固定板,用于安裝板簧的安裝座,所述固定板的一側設有水平的中間板,所述安裝座安裝在所述中間板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開設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正對所述中間板的一側設置;所述安裝座的底部開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正對所述中間板的另一側設置,且連接孔的中心水平方向與所述固定孔的中心具有預設距離。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固定架,其特征在于:設在所述中間板一側的固定孔為三個,包括:中部的定位孔和對稱的設在所述定位孔兩側的螺栓安裝孔;設在所述中間板另一側的連接孔為沿所述定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論意,吳江,方亮,郭雷,李林森,江騰飛,王連連,范平麗,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