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驅動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基于濾波放大式過壓保護電路的LED調光驅動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思想也得到了充分的解放,現在的人都非常的個性化,對實物的認知都有個人獨到的見解,對事物的需求也都各不相同,對光的敏感程度也不一定相同。并且,由于現在電子產品的日益豐富,人們用眼過度的情況也日益嚴重,眼睛受損程度不同,對光的敏感程度也不盡相同。目前市場上出現的LED光源大多不能調光,因此不能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市場上出現的LED光源大多不能調光的缺陷,提供一種不僅結構簡單,而且能在調光,從而能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的基于濾波放大式過壓保護電路的LED調光驅動系統。本專利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基于濾波放大式過壓保護電路的LED調光驅動系統,主要由驅動芯片U1,P極經電阻R5后與驅動芯片U1的TRIAC管腳相連接、N極與驅動芯片U1的VCC管腳相連接的二極管D1,分別與二極管D1的P極和驅動芯片U1的DIM管腳相連接的場效應管電源電路,P極順次經電阻R6和濾波放大電路后與驅動芯片U1的DIM管腳相連接、N極與驅動芯片U1的GATE管腳相連接的二極管D3,分別與二極管D3的P極和N極以及驅動芯片U1的FB管腳相連接的三極管驅動電路,以及正極經過壓保護電路后與驅動芯片U1的VCC
管腳相連接、負極與三極管驅動電路相連接的電容C4組成;所述驅動芯片U1的HCD管腳與DIM管腳相連接,CS管腳與FB管腳相連接,GND管腳接地。進一步的,所述濾波放大電路由運算放大器P1,運算 ...
【技術保護點】
基于濾波放大式過壓保護電路的LED調光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驅動芯片U1,P極經電阻R5后與驅動芯片U1的TRIAC管腳相連接、N極與驅動芯片U1的VCC管腳相連接的二極管D1,分別與二極管D1的P極和驅動芯片U1的DIM管腳相連接的場效應管電源電路,P極順次經電阻R6和濾波放大電路后與驅動芯片U1的DIM管腳相連接、N極與驅動芯片U1的GATE管腳相連接的二極管D3,分別與二極管D3的P極和N極以及驅動芯片U1的FB管腳相連接的三極管驅動電路,以及正極經過壓保護電路后與驅動芯片U1的VCC管腳相連接、負極與三極管驅動電路相連接的電容C4組成;所述驅動芯片U1的HCD管腳與DIM管腳相連接,CS管腳與FB管腳相連接,GND管腳接地。
【技術特征摘要】
1.基于濾波放大式過壓保護電路的LED調光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驅動芯片U1,P極經電阻R5后與驅動芯片U1的TRIAC管腳相連接、N極與驅動芯片U1的VCC管腳相連接的二極管D1,分別與二極管D1的P極和驅動芯片U1的DIM管腳相連接的場效應管電源電路,P極順次經電阻R6和濾波放大電路后與驅動芯片U1的DIM管腳相連接、N極與驅動芯片U1的GATE管腳相連接的二極管D3,分別與二極管D3的P極和N極以及驅動芯片U1的FB管腳相連接的三極管驅動電路,以及正極經過壓保護電路后與驅動芯片U1的VCC管腳相連接、負極與三極管驅動電路相連接的電容C4組成;所述驅動芯片U1的HCD管腳與DIM管腳相連接,CS管腳與FB管腳相連接,GND管腳接地。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濾波放大式過壓保護電路的LED調光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波放大電路由運算放大器P1,運算放大器P2,場效應管Q2,一端與驅動芯片U1的DIM管腳相連接、另一端與運算放大器P1的正輸入端相連接的電感L1,正極與運算放大器P1的正輸入端相連接、負極與運算放大器P1的輸出端相連接的電容C6,正極與運算放大器P2的正輸入端相連接、負極與運算放大器P2的輸出端相連接的電容C7,正極經電阻R12后與運算放大器P1的負輸入端相連接、負極接地的電容C8,正極經電阻R13后與運算放大器P2的負輸入端相連接、負極接地的電容C9,P極與電容C8的正極相連接、N極與電容C9的正極相連接的二極管D6,P極經電阻R14后與電容C9的正極相連接、N極與場效應管Q2的漏極相連接的二極管D7,一端與運算放大器P2的輸出端相連接、另一端與場效應管Q2的源極相連接的電阻R15,以及P極與場效應管Q2的柵極相連接、N極經電阻R16后與運算放大器P2的輸出端相連接的二極管D8組成;所述運算放大器P2的正輸入端
\t與運算放大器P1的輸出端相連接,所述場效應管Q2的柵極經電阻R6后與二極管D3的P極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濾波放大式過壓保護電路的LED調光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過壓保護電路由場效應管Q3,三極管VT3,正極經電阻R19后與場效應管Q3的源極相連接、負極接地的電容C12,P極經電感L2后與場效應管Q3的柵極相連接、N極經電阻R20后與電容C12的正極相連接的二極管D9,正極依次經電阻R17后電容C10后與場效應管Q3的柵極相連接、負極與三極管VT3的集電極相連接的電容C11,P極與電容C1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翰興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