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圖像加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云模型和超混沌系統的DNA圖像加密方法。
技術介紹
數字圖像是目前最流行的多媒體形式之一,在政治、經濟、國防、教育等方面均有廣泛應用。對于某些特殊領域,如軍事、商業和醫療,數字圖像還有較高的保密要求。為了實現數字圖像保密,實際操作中一般先將二維圖像轉換成一維數據,再采用傳統加密算法進行加密。與普通的文本信息不同,圖像和視頻具有時間性、空間性、視覺可感知性,還可進行有損壓縮,這些特性使得為圖像設計更加高效、安全的加密算法成為可能。自上世紀90年代起,研究者利用這些特性提出了多種圖像加密算法。總結起來,圖像加密技術的概念是:利用數字圖像的特性設計加密算法,以提高加密的安全性和運算效率的一種技術。根據加密與解密中使用的密鑰情況,傳統的加密技術分為對稱加密與非對稱加密,或稱為私鑰加密與公鑰加密。對稱加密指的是在加密與解密時使用相同的密鑰,并且密鑰只有通信雙方知道;而非對稱加密中的加密密鑰與解密密鑰是不同的,加密密鑰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知道,而解密密鑰只有解密者才有。從本質上講,圖像在計算機中的表示仍然是數字,完全可以采用傳統的加密技術對圖像文件進行加密,但是由于圖像是用二維或三維數據格式進行表示的,若采用傳統的加密技術對圖像文件加密,加密時首先要把圖像數據轉換為一維的,解密時還要把其轉換為二維或三維數據。同時由于圖像數據還具有信息量大冗余度高的特性,因此采用上述方法對圖像文件加密和解密,不但效率較低,而且安全性差。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國內外學者研究了許多專用的圖像加密方案。目前常見的圖像加密技術包括基于像素位置變換的加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云模型和超混沌系統的DNA圖像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將彩色圖像A(m,n,3)分解成三種顏色通道的圖像,分別是紅R(m,n),綠G(m,n)和藍B(m,n),其中m,n是圖像的長和寬;S2:將R(m,n)、G(m,n)、B(m,n)轉化為二值矩陣,然后按照DNA序列的編碼準則對二值矩陣進行編碼,最后得到3個已經變換的矩陣R、G、B;S3:在初始值x0,y0,z0,q0和超混沌Chen系統控制參數a,b,c,d,r的條件下,利用Chen混沌映射產生混沌序列分別是:x={x1,x2,x3,…,xm×2}y={y1,y2,y3,…,yn×4}z={z1,z2,z3,…,zm×2}q={q1,q2,q3,…,qn×4}利用排序數對三條混沌序列x,y,z進行排序操作:[lx,fx]=sort(x)[ly,fy]=sort(y)[lz,fz]=sort(z)[lq,fq]=sort(q)]]>其中[lx?fx]=sort(x)是排序的索引函數,fx是對x升序排列后得到的新序列,lx是fx的索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云模型和超混沌系統的DNA圖像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將彩色圖像A(m,n,3)分解成三種顏色通道的圖像,分別是紅R(m,n),綠G(m,n)和藍B(m,n),其中m,n是圖像的長和寬;S2:將R(m,n)、G(m,n)、B(m,n)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熊盛武,鄭文博,段鵬飛,于笑寒,周姜煒,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