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濕型鑄造澆口銑刀工藝,包括如下步驟:原料準備、制作、澆注、冷卻、打磨和檢測,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這樣的濕型鑄造工藝使得澆口銑刀的表面更加光潔,不但棱角清晰而且尺寸精確;該工藝生產率高,生產周期短,便于組織流水生產,易于實現生產過程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材料成本低;節省了烘干設備、燃料、電力及車間生產面積;澆口銑刀采用SKH?51型號高速鋼,它在高速切削產生高熱情況下仍能保持高的硬度,使得在澆口銑刀使用時能夠保持穩定狀態,從而更好的進行削切工作;通過超聲波檢測可以檢側出澆口銑刀的內部情況,從而可以準確的篩選出不良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銑刀工藝領域,具體為一種濕型鑄造澆口銑刀工藝。
技術介紹
隨著,濕型鑄造高壓自動造型線的廣泛使用,澆口銑刀的設計、制作顯得尤為重要,銑刀的結構決定澆口杯的形狀,將直接關系鑄件的質量和鑄件的生產效率。而鑄造澆口銑刀時多采用濕型鑄造法,濕型鑄造法的基本特點是砂型和砂芯無需烘干,不存在硬化過程。其主要優點是生產靈活性大,生產率高,生產周期短,便于組織流水生產,易于實現生產過程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材料成本低;節省了烘干設備、燃料、電力及車間生產面積;延長了砂箱使用壽命等。但是,采用濕型鑄造,也容易使鑄件產生一些鑄造缺陷,如:夾砂、結疤、鼠尾、粘沙、氣孔、砂眼、脹砂等。隨著鑄造科學技術的發展,對金屬與鑄型相互作用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刻;對型砂質量的控制更為有效;加上現代化砂處理設備使型砂質量得到了一定保證;先進的造型機械使型砂緊實均勻,起模平穩,鑄型的質量較高,促進了濕型鑄造方法應用范圍的擴大,但是現有的澆口銑刀制造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制造不精確而導致在其使用時,澆口的形狀不能達到預先設置的尺寸,為此,提出一種濕型鑄造澆口銑刀工藝。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濕型鑄造澆口銑刀工藝,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濕型鑄造澆口銑刀工藝,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原料準備,準備型砂、涂料、高速鋼溶液和砂箱,型砂配方如下:舊砂65%-70%、石英砂25%-30%、膨潤土6%-8%、煤粉1%以上和適量水份,其中舊砂各組分含量如下:膨潤土7-9%,灼減量3-6%,含水量1-2%以上,石英砂余量;涂料配方如下:黑石墨70%-75%、白石墨20%-25%、陶土5%-6%和適量水份;高速鋼采用SKH-51型號;第二步、制作,首先制成澆口銑刀圖紙,然后根據圖紙制作澆口銑刀模型;將型砂進行均勻攪拌,并根據澆口銑刀模型進行造型和造芯;在模型和模芯的表面粉刷涂料2次,涂料厚度約1mm,然后將模型和模芯表干,并進行合箱;第三步、澆注,將高速鋼溶液從箱體的澆口處緩緩注入型腔中,澆注采用兩只澆包對澆,澆注時間控制在90-110秒,澆注系統采用扁薄形內澆口,澆道比為F直:F橫:F內=1.2:1:1.5;第四步、冷卻,澆注后保溫20小時以上再打箱并取出澆口銑刀鑄件;第五步、打磨,使用打磨機將澆口銑刀的表面多余毛刺部分打磨消除;第六步、檢測,通過超聲波進行探測澆口銑刀內部是否有空隙,若有則為不合格品。優選的,所述澆注時通過引流棒進行導流,在操作過程中人員必須穿戴防護護具。優選的,所述澆注操作過程采用慢--快--慢,并保持連續澆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采用這樣的濕型鑄造工藝使得澆口銑刀的表面更加光潔,不但棱角清晰而且尺寸精確;該工藝生產率高,生產周期短,便于組織流水生產,易于實現生產過程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材料成本低;節省了烘干設備、燃料、電力及車間生產面積;澆口銑刀采用SKH-51型號高速鋼,它在高速切削產生高熱情況下仍能保持高的硬度,使得在澆口銑刀使用時能夠保持穩定狀態,從而更好的進行削切工作;通過超聲波檢測可以檢側出澆口銑刀的內部情況,從而可以準確的篩選出不良品。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具體說明,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诒緦@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一一種濕型鑄造澆口銑刀工藝,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原料準備,準備型砂、涂料、高速鋼溶液和砂箱,型砂配方如下:舊砂65%、石英砂25%、膨潤土8%、煤粉2%和適量水份,其中舊砂各組分含量如下:膨潤土9%,灼減量3%,含水量2%,石英砂余量;涂料配方如下:黑石墨70%、白石墨25%、陶土5%和適量水份;高速鋼采用SKH-51型號;第二步、制作,首先制成澆口銑刀圖紙,然后根據圖紙制作澆口銑刀模型;將型砂進行均勻攪拌,并根據澆口銑刀模型進行造型和造芯;在模型和模芯的表面粉刷涂料2次,涂料厚度約1mm,然后將模型和模芯表干,并進行合箱;第三步、澆注,將高速鋼溶液從箱體的澆口處緩緩注入型腔中,澆注采用兩只澆包對澆,澆注時間控制在90-110秒,澆注系統采用扁薄形內澆口,澆道比為F直:F橫:F內=1.2:1:1.5;第四步、冷卻,澆注后保溫22小時再打箱并取出澆口銑刀鑄件;第五步、打磨,使用打磨機將澆口銑刀的表面多余毛刺部分打磨消除;第六步、檢測,通過超聲波進行探測澆口銑刀內部是否有空隙,若有則為不合格品。實施例二一種濕型鑄造澆口銑刀工藝,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原料準備,準備型砂、涂料、高速鋼溶液和砂箱,型砂配方如下:舊砂66%、石英砂25%、膨潤土8%、煤粉1%和適量水份,其中舊砂各組分含量如下:膨潤土7%,灼減量5%,含水量2.5%,石英砂余量;涂料配方如下:黑石墨72%、白石墨22%、陶土6%和適量水份;高速鋼采用SKH-51型號;第二步、制作,首先制成澆口銑刀圖紙,然后根據圖紙制作澆口銑刀模型;將型砂進行均勻攪拌,并根據澆口銑刀模型進行造型和造芯;在模型和模芯的表面粉刷涂料2次,涂料厚度約1mm,然后將模型和模芯表干,并進行合箱;第三步、澆注,將高速鋼溶液從箱體的澆口處緩緩注入型腔中,澆注采用兩只澆包對澆,澆注時間控制在90-110秒,澆注系統采用扁薄形內澆口,澆道比為F直:F橫:F內=1.2:1:1.5;第四步、冷卻,澆注后保溫23小時以上再打箱并取出澆口銑刀鑄件;第五步、打磨,使用打磨機將澆口銑刀的表面多余毛刺部分打磨消除;第六步、檢測,通過超聲波進行探測澆口銑刀內部是否有空隙,若有則為不合格品。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專利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及其專利技術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濕型鑄造澆口銑刀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原料準備,準備型砂、涂料、高速鋼溶液和砂箱,型砂配方如下:舊砂65%?70%、石英砂25%?30%、膨潤土6%?8%、煤粉1%以上和適量水份,其中舊砂各組分含量如下:膨潤土7?9%,灼減量3?6%,含水量1?2%以上,石英砂余量;涂料配方如下:黑石墨70%?75%、白石墨20%?25%、陶土5%?6%和適量水份;高速鋼采用SKH?51型號;第二步、制作,首先制成澆口銑刀圖紙,然后根據圖紙制作澆口銑刀模型;將型砂進行均勻攪拌,并根據澆口銑刀模型進行造型和造芯;在模型和模芯的表面粉刷涂料2次,涂料厚度約1mm,然后將模型和模芯表干,并進行合箱;第三步、澆注,將高速鋼溶液從箱體的澆口處緩緩注入型腔中,澆注采用兩只澆包對澆,澆注時間控制在90?110秒,澆注系統采用扁薄形內澆口,澆道比為F直:F橫:F內=1.2:1:1.5;第四步、冷卻,澆注后保溫20小時以上再打箱并取出澆口銑刀鑄件;第五步、打磨,使用打磨機將澆口銑刀的表面多余毛刺部分打磨消除;第六步、檢測,通過超聲波進行探測澆口銑刀內部是否有空隙,若有則為不合格品。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濕型鑄造澆口銑刀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原料準備,準備型砂、涂料、高速鋼溶液和砂箱,型砂配方如下:舊砂65%-70%、石英砂25%-30%、膨潤土6%-8%、煤粉1%以上和適量水份,其中舊砂各組分含量如下:膨潤土7-9%,灼減量3-6%,含水量1-2%以上,石英砂余量;涂料配方如下:黑石墨70%-75%、白石墨20%-25%、陶土5%-6%和適量水份;高速鋼采用SKH-51型號;第二步、制作,首先制成澆口銑刀圖紙,然后根據圖紙制作澆口銑刀模型;將型砂進行均勻攪拌,并根據澆口銑刀模型進行造型和造芯;在模型和模芯的表面粉刷涂料2次,涂料厚度約1mm,然后將模型和模芯表干,并進行合箱;第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承標,滿鵬,徐忠雨,董曉光,張印,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全柴天和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