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育秧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葡萄架下微噴灌育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a、葡萄園整地;b、微噴灌溉系統安裝;c、浸種催芽;d、擺盤播種;e、苗期管理:視秧苗狀況噴水灌溉。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葡萄架下微噴灌育秧方法在傳統的葡萄架下方地面開設圍溝和秧溝,然后在秧溝兩側擺放具有秧板的秧盤,利用水泵和輸配水管網將灌溉用水通過葡萄架上的頂置支管傳導到毛管內部,然后通過懸掛式旋轉噴頭給底部秧板噴灌,大大提升土地利用率,提升經濟性,育秧效率高,浪費很少,十分利于推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育秧
,尤其是一種葡萄架下微噴灌育秧方法。
技術介紹
機插秧是水稻生產的主推技術之一,秧苗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栽插質量、活棵數量及群體質量,是決定產量的關鍵環節。不同于手栽稻,機插秧苗在秧盤中生長而不是直接生長在秧床上,由于秧盤保水的性能較差(基質育秧更是如此),適用于手栽稻的旱育秧技術在機插育秧上操作難度較大,因此機插育秧普遍采用的是漫灌濕潤育秧模式。近幾年的實踐表明,機插稻漫灌濕潤育秧技術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一是對秧板平整度要求過高,費工費時。若秧板平整度不夠,則灌水時會出現深淺不一,有的地方已經淹苗,有的地方還沒上到水,大的秧田這種問題更突出,這必將造成秧苗生長參差不齊,甚至不出芽、爛芽、干種等現象,嚴重影響秧苗質量;而高標準的秧板必須要經過“上水驗平”、“反復耱平”等繁瑣工序,灌水時還要經常揭布查看,水分管理難度大,費工費時;二是采用有機基質育秧時容易出現秧毯浮出秧盤的浮秧現象。由于育秧基質多采用農業有機廢棄物制成,容重低,在含水量不足的情況下灌水(漫灌),如果速度過快或水位過高,就會造成秧塊浮出秧盤的情況,水位下降后易缺水受旱;三是上水速度慢,效率低,費工費時;四是長期泡水使秧板泥濘、陷腳,不利田間作業;五是水資源消耗大,利用率低。而工廠化育秧、硬地育秧等旱育秧方式雖然育秧效果較好,但成本高,難以大面積推行。因此,探索更為輕簡、高效、節水、節本的機插育秧灌溉技術勢在必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改進的葡萄架下微噴灌育秧方法,解決普通的育秧方法功能單一,土地利用率不高,水資源浪費大,成本高,效率低下的問題。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葡萄架下微噴灌育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a、葡萄園整地:葡萄園平整土地,栽種葡萄,適當稀植,每株間隔2米左右,離葡萄主莖1.2米處一邊預留操作通道,另一邊開設排水溝,并在外圍開好圍溝;b、微噴灌溉系統安裝:葡萄園安裝首部樞紐、輸配水管網、懸掛式旋轉微噴頭;c、浸種催芽;d、擺盤播種:播種后擺放秧盤或擺放秧盤后播種,采用育秧播種流水線播種的,播種后擺放秧盤到秧板上,采用手工播種的,擺放秧盤到秧板上后播種,擺放秧盤時以吊著的旋轉微噴頭為中心,兩邊各平鋪兩張秧盤,每塊秧板上橫向擺四排秧盤,兩排為一組,組內靠緊,每塊秧板上的兩組秧盤之間設有鋪設支管和懸掛式旋轉微噴頭的間隔;e、苗期管理:視秧苗狀況噴水灌溉。優選地,為了提升噴灌范圍,所述的微噴灌溉系統包括首部樞紐、輸配水管網以及懸掛式旋轉微噴頭。優選地,為了防止水管堵塞,所述的首部樞紐主要包括水泵和過濾器,所述的過濾器與輸配水管網連接。優選地,為了方便鋪設使用,所述的輸配水管網包括干管和支管,所述的干管兩端分別與首部樞紐、支管連接,所述的干管沿葡萄園長邊展開,所述的支管垂直干管鋪設于葡萄主莖中央,所述的支管上開設有便于插入旁通軸的接口,所述的干管和支管的末端均為密封結構。優選地,為了方便供水,所述的懸掛式旋轉微噴頭包括微噴頭、毛管和旁通軸,所述的毛管下端與微噴頭相連,上端與旁通軸相連。優選地,為了提升噴灌效率,所述的微噴頭為單側輪旋轉微噴頭或雙側輪旋轉微噴頭。優選地,為了方便獨立控制,所述的支管與干管連接處設有支管閥門。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的葡萄架下微噴灌育秧方法的優點:1、克服了漫灌濕潤育秧對秧板平整度要求過高的不足,由于是噴灌,水滴自上而下,即使秧板不夠平整,也不會出現灌水不勻的現象,秧板制作時省去了“上水驗平”、“反復耱平”等繁瑣工序,節省了用工成本;2、克服了漫灌濕潤育秧會出現“浮秧”現象的不足。由于是噴灌,水滴自上而下,采用有機基質育秧時,即使秧毯較干,也不會出現浮出秧盤的情況;3、與漫灌濕潤育秧相比,灌水速度快,可采用少量多次的灌溉方式,避免秧板因長期泡水而變得泥濘、陷腳、板硬,方便打藥、搬秧等田間作業;4、微噴灌溉屬節水灌溉技術,水資源利用率高,浪費少;5、在葡萄架下育秧,充分利用土地資源;6、灌溉效果好,出苗安全,秧苗素質高、整齊度好,根系發達、盤結緊密,
秧毯與插秧機的兼容性好。在傳統的葡萄架下方地面開設圍溝和秧溝,然后在秧溝兩側擺放具有秧板的秧盤,利用水泵和輸配水管網將灌溉用水通過葡萄架上的頂置支管傳導到毛管內部,然后通過懸掛式旋轉噴頭給底部秧板噴灌,大大提升土地利用率,提升經濟性,育秧效率高,浪費很少,十分利于推廣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左視圖。圖中:1.首部樞紐,1-1.水泵,1-2.過濾器,2.干管,3.支管,4.支管閥門,5.懸掛式旋轉微噴頭,5-1.微噴頭,5-2.毛管,5-3.旁通軸,6.秧田,7.秧板,8.秧盤,9.圍溝,10.秧溝,11.輸配水管網。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專利技術有關的構成。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葡萄架下微噴灌育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a、葡萄園整地:葡萄園平整土地,栽種葡萄,適當稀植,每株間隔2米左右,離葡萄主莖1.2米處一邊預留操作通道,另一邊開設排水溝,并在外圍開好圍溝;b、微噴灌溉系統安裝:葡萄園安裝首部樞紐、輸配水管網、懸掛式旋轉微
噴頭;c、浸種催芽;d、擺盤播種:播種后擺放秧盤或擺放秧盤后播種,采用育秧播種流水線播種的,播種后擺放秧盤到秧板上,采用手工播種的,擺放秧盤到秧板上后播種,擺放秧盤時以吊著的旋轉微噴頭為中心,兩邊各平鋪兩張秧盤,每塊秧板上橫向擺四排秧盤,兩排為一組,組內靠緊,每塊秧板上的兩組秧盤之間設有鋪設支管和懸掛式旋轉微噴頭的間隔;e、苗期管理:視秧苗狀況噴水灌溉。優選地,為了提升噴灌范圍,微噴灌溉系統包括首部樞紐1、輸配水管網11以及懸掛式旋轉微噴頭5;優選地,為了防止水管堵塞,首部樞紐1主要包括水泵1-1和過濾器1-2,過濾器1-2與輸配水管網11連接;優選地,為了方便鋪設使用,輸配水管網11包括干管2和支管3,干管2兩端分別與首部樞紐1、支管3連接,干管2沿葡萄園長邊展開,支管3垂直干管2鋪設于葡萄主莖中央,支管3上開設有便于插入旁通軸5-3的接口,干管2和支管3的末端均為密封結構;優選地,為了方便供水,懸掛式旋轉微噴頭5包括微噴頭5-1、毛管5-2和旁通軸5-3,毛管5-2下端與微噴頭5-1相連,上端與旁通軸5-3相連;優選地,為了提升噴灌效率,微噴頭5-1為單側輪旋轉微噴頭或雙側輪旋轉微噴頭;優選地,為了方便獨立控制,支管3與干管2連接處設有支管閥門4,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的葡萄架下微噴灌育秧方法的優點:1、克服了漫灌濕潤育秧對秧板平整度要求過高的不足,由于是噴灌,水滴自上而下,即使秧板不夠平整,也不會出現灌水不勻的現象,秧板制作時省去了“上水驗平”、“反復耱平”等繁瑣工序,節省了用工成本;2、克服了漫灌濕潤育秧會出現“浮秧”現象的不足。由于是噴灌,水滴自上而下,采用有機基質育秧時,即使秧毯較干,也不會出現浮出秧盤的情況;3、與漫灌濕潤育秧相比,灌水速度快,可采用少量多次的灌溉方式,避免秧板因長期泡水而變得泥濘、陷腳、板硬,方便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葡萄架下微噴灌育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a、葡萄園整地:葡萄園平整土地,栽種葡萄,適當稀植,每株間隔2米左右,離葡萄主莖1.2米處一邊預留操作通道,另一邊開設排水溝,并在外圍開好圍溝;b、微噴灌溉系統安裝:葡萄園安裝首部樞紐、輸配水管網、懸掛式旋轉微噴頭;c、浸種催芽;d、擺盤播種:播種后擺放秧盤或擺放秧盤后播種,采用育秧播種流水線播種的,播種后擺放秧盤到秧板上,采用手工播種的,擺放秧盤到秧板上后播種,擺放秧盤時以吊著的旋轉微噴頭為中心,兩邊各平鋪兩張秧盤,每塊秧板上橫向擺四排秧盤,兩排為一組,組內靠緊,每塊秧板上的兩組秧盤之間設有鋪設支管和懸掛式旋轉微噴頭的間隔;e、苗期管理:視秧苗狀況噴水灌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葡萄架下微噴灌育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a、葡萄園整地:葡萄園平整土地,栽種葡萄,適當稀植,每株間隔2米左右,離葡萄主莖1.2米處一邊預留操作通道,另一邊開設排水溝,并在外圍開好圍溝;b、微噴灌溉系統安裝:葡萄園安裝首部樞紐、輸配水管網、懸掛式旋轉微噴頭;c、浸種催芽;d、擺盤播種:播種后擺放秧盤或擺放秧盤后播種,采用育秧播種流水線播種的,播種后擺放秧盤到秧板上,采用手工播種的,擺放秧盤到秧板上后播種,擺放秧盤時以吊著的旋轉微噴頭為中心,兩邊各平鋪兩張秧盤,每塊秧板上橫向擺四排秧盤,兩排為一組,組內靠緊,每塊秧板上的兩組秧盤之間設有鋪設支管和懸掛式旋轉微噴頭的間隔;e、苗期管理:視秧苗狀況噴水灌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架下微噴灌育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微噴灌溉系統包括首部樞紐(1)、輸配水管網(11)以及懸掛式旋轉微噴頭(5)。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架下微噴灌育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首部樞紐(1)主要包括水泵(1-1)和過濾器(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宇光,張秋燕,王建明,何曉艷,嚴德翼,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市武進區農業技術推廣站,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