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現代智能農業裝備和精準農業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針對玉米類高桿作物的株間鋤草時,作物定位和作物行位置檢測的裝置及方法。
技術介紹
我國目前常用的除草方式有人工鋤草和化學除草。人工鋤草占用大量的勞動力且鋤草效率低;化學除草劑會帶來農田雜草種群更替、除草劑藥害頻發、雜草抗藥性增強、食物中殘留積聚及環境污染等問題。加之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及對綠色食品的需求,高效、環保的機械鋤草越來越受到關注。在株間機械鋤草中,苗草信息識別定位是技術難點,國內外多采用機器視覺技術和GPS技術對作物苗和作物行進行識別和定位,通過單棵作物定位信息可控制株間鋤草刀的“避苗鋤草”運動,通過作物行定位信息可控制機具實時沿作物行作業。但是機器視覺和GPS技術均成本較高,難度較大,研制周期較長。玉米類高桿作物是中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加之玉米子葉的形狀特征,采用機器視覺技術對玉米進行識別并對根部位置進行定位較為困難,算法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玉米類高桿作物定位和作物行位置檢測的裝置,通過采用低成本傳感器,實現對單棵玉米類高桿作物的定位及其作物的行偏差檢測。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玉米類高桿作物定位和作物行位置檢測的方法。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玉米類高桿作物定位和作物行位置檢測的裝置,該裝置包括第一激光傳感器支架10、第二激光傳感器支架11、激光發射傳感器14和激光接收傳感器15;第一激光傳感器支架10和第二激光傳感器支架11均為“門”狀支架結構,具有水平方向布置的上橫梁和豎直方向布置的左側板以及右側板;第一激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玉米類高桿作物定位和作物行位置檢測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第一激光傳感器支架(10)、第二激光傳感器支架(11)、激光發射傳感器(14)和激光接收傳感器(15);第一激光傳感器支架(10)和第二激光傳感器支架(11)均為“門”狀支架結構,具有水平方向布置的上橫梁和豎直方向布置的左側板以及右側板;第一激光傳感器支架(10)與第二激光傳感器支架(11)具有相同的高度和寬度,二者的上橫梁在同一平面內,并在中點相交叉,兩個上橫梁之間具有一個夾角α,10度≤α≤30度;沿第一激光傳感器支架(10)和第二激光傳感器支架(11)的左側板布置有多個激光接收傳感器(15);沿第一激光傳感器支架(10)和第二激光傳感器支架(11)的右側板布置有多個與激光接收傳感器(15)一一對應的激光發射傳感器(14);第一激光傳感器支架(10)或第二激光傳感器支架(11)其中一個的上橫梁與該裝置運動方向垂直,即與作物行垂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玉米類高桿作物定位和作物行位置檢測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第一激光傳感器支架(10)、第二激光傳感器支架(11)、激光發射傳感器(14)和激光接收傳感器(15);第一激光傳感器支架(10)和第二激光傳感器支架(11)均為“門”狀支架結構,具有水平方向布置的上橫梁和豎直方向布置的左側板以及右側板;第一激光傳感器支架(10)與第二激光傳感器支架(11)具有相同的高度和寬度,二者的上橫梁在同一平面內,并在中點相交叉,兩個上橫梁之間具有一個夾角α,10度≤α≤30度;沿第一激光傳感器支架(10)和第二激光傳感器支架(11)的左側板布置有多個激光接收傳感器(15);沿第一激光傳感器支架(10)和第二激光傳感器支架(11)的右側板布置有多個與激光接收傳感器(15)一一對應的激光發射傳感器(14);第一激光傳感器支架(10)或第二激光傳感器支架(11)其中一個的上橫梁與該裝置運動方向垂直,即與作物行垂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類高桿作物定位和作物行位置檢測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角α為15度。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類高桿作物定位和作物行位置檢測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將一個激光發射傳感器(14)和一個激光接收傳感器(15)稱為一對激光傳感器,第一激光傳感器支架(10)和第二激光傳感器支架(11)上均豎直安裝4~6對激光傳感器。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類高桿作物定位和作物行位置檢測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激光傳感器支架側板上最高的激光傳感器的高度低于玉米類高桿作物(3)的高度,且高于雜草高度。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類高桿作物定位和作物行位置檢測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仿形單元,仿形單元包括機架(5)、上連架桿(6)、連桿(7)、下連架桿(8)、仿形輪支架連接板(9)、左仿形輪支架(1)、右仿形輪支架(12)和仿形輪(13);其中,機架(5)與連桿(7)之間通過上連架桿(6)和下連架桿(8)連接并形成轉動副,構成平行四邊形仿形機構;仿形輪支架連接板(9)與連桿(7)相連接;仿形輪支架連接板(9)左右兩端縱向位置分別設置有多個安裝孔,分別連接左仿形輪支架(1)和右仿形輪支架(12);兩個仿形輪(13)分別安裝在左仿形輪支架(1)和右仿形輪支架(12)上;第一激光傳感器支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春龍,孫成龍,陳子文,李南,孫哲,李偉,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農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