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負壓式雙腔肛管引流器,包括負壓引流瓶、肛管、用于稀便引流的引流主管和用于注入藥液或稀釋液的并且與引流主管相連通的注液支管;所述引流主管的一端與負壓引流瓶相連接,另一端與肛管套接;所述肛管的入口端為卵圓頭的入口端,其卵圓頭的側壁設置有穿透孔;所述肛管在靠近入口端的位置設置有定位氣囊,該定位氣囊環繞在肛管的周部并位于卵圓頭的后端;所述肛管的后部設置有充氣囊,所述充氣囊通過注氣管與定位氣囊與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負壓式雙腔肛管引流器可用于病人的引流和用藥,定位效果好,使引流器不易脫出,并能夠有效的觀察便量,實現與醫生治療的有效配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
,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負壓式雙腔肛管引流器。
技術介紹
重型顱腦損傷的昏迷病人、多器官功能障礙、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危重病人,多出現大便失禁,大便長時間呈水樣或稀糊狀。大便失禁溢出的稀便為酸性或弱堿性物質,含有較多病菌,極易刺激肛門周圍的皮膚,引起局部紅腫、皮疹、水泡或潰爛等炎癥改變,因此對病人大便失禁進行有效的護理變得尤為重要。目前傳統的方法是:墊尿墊,便后擦洗肛門,更換尿墊、床單,藥物外涂等護理方法。然而在臨床工作中卻發現這種方法具有諸多缺點:1、如果持續稀便溢出,擦洗不當或經常擦洗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潰而引起感染,增加了病人痛苦和護理工作難度;2、增加了病人痛苦;3、大大增加了病人的治療費用;4、增加了護理工作難度及工作量;5、影響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因此,醫護工作者專利技術了肛管引流器,用于病人引流,保證病人會陰部和肛周皮膚清潔干燥。但現有技術的肛管引流器功能不全面,例如沒有稀釋大便的功效,當大便干結時,引流的效果就很不好;例如沒有注藥功能,不能對病人的挫傷和組織水腫進行康復治療;例如引流器容易脫出,不能固定在肛管內,有的雖然設計了定位氣囊,但由于引流器由軟性材料制成,定位氣囊不能真正起到定位作用;例如無可計量的負壓引流瓶設計,不能對病人的便量進行有效觀察,與醫生的治療配合不好,不能為醫生的治療提供更好的參考,不一而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多功能的負壓式雙腔肛管引流器,可用于病人的引流和用藥,定位效果好,引流效果好,引流器定位效果好,不易脫出,并能夠有效的觀察便量,實現與醫生治療的有效 配合,為醫生治療提供方便。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負壓式雙腔肛管引流器,包括負壓引流瓶、肛管、用于稀便引流的引流主管和用于注入藥液或稀釋液的并且與引流主管相連通的注液支管;所述引流主管在與注液支管連通的后端設置有支管夾,該引流主管的一端與負壓引流瓶相連接,另一端與肛管套接;所述肛管的入口端為卵圓頭的入口端,其卵圓頭的側壁設置有穿透孔;所述肛管在靠近入口端的位置設置有定位氣囊,該定位氣囊環繞在肛管的周部并位于卵圓頭的后端;所述肛管的后部設置有充氣囊,所述充氣囊通過注氣管與定位氣囊與相連通。本技術的負壓式雙腔肛管引流器功能全面,引流主管形成主管腔,其出口端接負壓引流瓶,利用持續負壓引流技術,將便液引入負壓引流瓶內,操作簡單,省人、省力、省材料;注液支管形成副管腔,通過灌腸器或注射器可以反復注入不同的藥物或液體,便秘病人可向直腸灌洗,保持大便通暢,灌洗后的液體也可以由負壓引流瓶引流收集,保證患者引便通暢,避免肛門水腫及內痔靜脈曲張,保證患者康復,腹脹病人可用于肛管排氣,降低腹內壓力,緩解癥狀,直腸肛門疾病患者可用于直腸給藥,昏迷、大便失禁、腸道菌類失調的重癥患者可用于大便引流;肛管卵圓頭的設置使肛管的導入更為方便,定位氣囊的設置使得肛管能夠固定,定位效果好,肛管不易脫出;充氣囊可以為定位氣囊加壓,保證定位氣囊的定位效果;支管夾的設置可以防止在加入藥物或液體時,藥物或液體流入負壓引流瓶。進一步的,所述注氣管的前端部分位于肛管的側壁中,后端部分裸露在肛管外,前端部分與定位氣囊相連通,后端部分與充氣囊相連通。進一步的,所述注液支管的端部設置管塞,根據情況需要可以將管塞塞入注液支管或從注液支管中撥出,注液支管根據需要或連接灌腸器或連接注射器,用于加藥或加入稀釋液體。進一步的,所述引流主管和注液支管為高分子材料管。該高分子材料管質 地柔軟,減輕病人的不適。進一步的,所述負壓引流瓶在遠離引流主管的位置設置有出液管,該出液管的出口設置有管塞。進一步的,所述負壓引流瓶設置有液位刻度,如此,可以精確的記錄便液量,給醫生治療提供更準確的信息,為治療提供方便。該負壓式雙腔肛管引流器的臨床意義是:1、灌腸、直腸灌洗,可保持大便通暢,減少毒素的吸收;2、肛管排氣,能有效降低腹內壓力,緩解腹脹癥狀;3、直腸給藥,有效提高療效;4、大便引流,能有效預防和減少失禁性皮炎的發生,降低尿路感染、壓瘡感染的風險;5、大便收集,保持病房環境整潔,避免大便污染和交叉感染;6、減輕護士工作負擔,同時有利于大便標本的采集;7、能準確記錄患者的排便性質、顏色和量,便于病情觀察。負壓瓶是不建議二十四小時給負壓的,一般是大便引不出來的時候捏一下看看,如果無大便引出就要用水沖洗一下,如果不沖洗的話要在半小時內松瓶蓋解除負壓。負壓瓶滿的話要進行更換,沒滿也建議每天更換。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和取得的進步是:本技術的負壓式雙腔肛管引流器可用于病人的引流和用藥,定位效果好,使引流器不易脫出,并能夠有效的觀察便量,實現與醫生治療的有效配合。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負壓式雙腔肛管引流器,包括負壓引流瓶4、肛管1、用于稀便引流的引流主管6和用于注入藥液或稀釋液的并且與引流主管6相連通的注液支管2;所述引流主管6在與注液支管2連通的后端設置有支管夾11,該引流主管6的一端與負壓引流瓶4相連接,另一端與肛管1套接;所述肛管1的入口端為卵圓頭的入口端,其卵圓頭的側壁設置有穿透孔 5;所述肛管1在靠近入口端的位置設置有定位氣囊7,該定位氣囊7環繞在肛管1的周部并位于卵圓頭的后端;所述肛管1的后部設置有充氣囊9,所述充氣囊9通過注氣管8與定位氣囊7與相連通。本技術的負壓式雙腔肛管引流器功能全面,引流主管6形成主管腔,其出口端接負壓引流瓶4,利用持續負壓引流技術,將便液引入負壓引流瓶4內,操作簡單,省人、省力、省材料;注液支管2形成副管腔,通過灌腸器或注射器可以反復注入不同的藥物或液體,便秘病人可向直腸灌洗,保持大便通暢,灌洗后的液體也可以由負壓引流瓶4引流收集,保證患者引便通暢,避免肛門水腫及內痔靜脈曲張,保證患者康復,腹脹病人可用于肛管排氣,降低腹內壓力,緩解癥狀,直腸肛門疾病患者可用于直腸給藥,昏迷、大便失禁、腸道菌類失調的重癥患者可用于大便引流;肛管1卵圓頭的設置使肛管1的導入更為方便,定位氣囊7的設置使得肛管1能夠固定,定位效果好,肛管1不易脫出;充氣囊9可以為定位氣囊7加壓,保證定位氣囊7的定位效果,穿透孔5的設置使得引流更為順暢。所述注氣管8的前端部分位于肛管1的側壁中,后端部分裸露在肛管1外,前端與定位氣囊7相連通,后端與充氣囊9相連通。所述注液支管2的端部設置管塞,根據情況需要可以將管塞塞入注液支管2或從注液支管2中撥出,注液支管2根據需要或連接灌腸器或連接注射器,用于加藥或加入稀釋液體。所述引流主管6和注液支管2為高分子材料管。該高分子材料管質地柔軟,減輕病人的不適。所述負壓引流瓶4在遠離引流主管6的位置設置有出液管10,該出液管10的出口設置有管塞。該出液管可以用于留取標本用,不用時將管塞入關閉出液管10。所述負壓引流瓶4設置有液位刻度,如此,可以精確的記錄便液量,給醫生治療提供更準確的信息,為治療提供方便。肛管部分可以長時間留置的,可以一個月才換。如果出現堵塞或引流不暢,無法疏通也可隨時更換。引流主管6、注液支管2可以和負壓引流瓶4做成一體或分體。大便不建議傾倒,負壓引流瓶4滿了就扔,沒滿也建議每天更換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負壓式雙腔肛管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負壓引流瓶、肛管、用于稀便引流的引流主管和用于注入藥液或稀釋液的并且與引流主管相連通的注液支管;所述引流主管在與注液支管連通的后端設置有支管夾,該引流主管的一端與負壓引流瓶相連接,另一端與肛管套接;所述肛管的入口端為卵圓頭的入口端,其卵圓頭的側壁設置有穿透孔;所述肛管在靠近入口端的位置設置有定位氣囊,該定位氣囊環繞在肛管的周部并位于卵圓頭的后端;所述肛管的后部設置有充氣囊,所述充氣囊通過注氣管與定位氣囊與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負壓式雙腔肛管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負壓引流瓶、肛管、用于稀便引流的引流主管和用于注入藥液或稀釋液的并且與引流主管相連通的注液支管;所述引流主管在與注液支管連通的后端設置有支管夾,該引流主管的一端與負壓引流瓶相連接,另一端與肛管套接;所述肛管的入口端為卵圓頭的入口端,其卵圓頭的側壁設置有穿透孔;所述肛管在靠近入口端的位置設置有定位氣囊,該定位氣囊環繞在肛管的周部并位于卵圓頭的后端;所述肛管的后部設置有充氣囊,所述充氣囊通過注氣管與定位氣囊與相連通。2.根據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沈鑫,
申請(專利權)人:沈鑫,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