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木飾面插槽式安裝結構,其包括:基層部,其固定安裝于建筑墻面上;木飾面板體部,其包括多塊板體單元,相鄰的兩塊板體單元之間,其中一塊板體單元的連接側具有凸起部,另外一塊板體單元的連接側具有凹槽部,該相鄰的兩塊板體單元之間通過凸起部和凹槽部進行拼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可以有效地解決傳統木飾面安裝結構的拼縫不直、拼角不直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墻面裝修領域的木飾面安裝結構,具體涉及一種木飾面插槽式安裝結構。
技術介紹
隨著裝飾行業的發展,木飾面在現代室內裝飾中使用越來越頻繁,木飾面造型多變,色彩、紋路多樣,可極大的豐富室內的裝飾效果。然而,傳統木飾面施工工藝為拼接式施工,后期容易導致木飾面造型拼角處出現偏差,難以美觀的控制每一條線的順直,從而造成拼縫和拼角的不直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可以解決拼縫和拼角的不直問題的木飾面插槽式安裝結構。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木飾面插槽式安裝結構,其包括:基層部,其固定安裝于建筑墻面上;木飾面板體部,其包括多塊板體單元,相鄰的兩塊板體單元之間,其中一塊板體單元的連接側具有凸起部,另外一塊板體單元的連接側具有凹槽部,該相鄰的兩塊板體單元之間通過凸起部和凹槽部進行拼接。本技術的木飾面插槽式安裝結構主要包括了基層部和木飾面板體部,通過在相鄰的兩塊板體單元上分別設置凸起部和凹槽部,利用凸起部和凹槽部的拼接后在寬度方向和長度方向上兩個方向上的鎖定作用,使得兩塊板體單元之間的拼縫和拼角的不直現象得以消除。因此,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可以有效地解決傳統木飾面安裝結構的拼縫不直、拼角不直的問題。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技術還可以作如下改進:作為優選的方案,上述的凹槽部的兩側為一側高而相對的另一側低的結構。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可以便于形成兩塊板體單元之間的拼縫。作為優選的方案,上述的凸起部的頂部形成向凸起部的側面過渡的斜坡。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可以便于對板體單元的安裝位置進行360度的微調,使得在直度上的誤差可以通過后期的調整去克服。作為優選的方案,上述的凸起部的頂部插至凹槽部的底部。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可以保證安裝的穩固性。作為優選的方案,上述的基層部包括:底架,其固定安裝于建筑墻面上;阻燃層,其固定安裝于底架上,木飾面板體部固定安裝于阻燃層上。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可以提高更為穩固的基層部。作為優選的方案,上述的底架為木方。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可以進一步地提高基層部安裝的穩固性。作為優選的方案,上述的木飾面板體部與阻燃層之間還設置有黏膠層。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可以保證木飾面板體部與阻燃層之間連接的穩固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木飾面插槽式安裝結構的立體圖。圖2為本技術的木飾面插槽式安裝結構的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木飾面插槽式安裝結構中所涉及的板體單元的連接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木飾面插槽式安裝結構中所涉及的基層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建筑墻面 2.基層部 21.底架 22.阻燃層 23.黏膠層 3.木飾面板體部 31.板體單元 32.凸起部 33.凹槽部 34.斜坡。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為了達到本技術的目的,如圖1-4所示,在本技術的木飾面插槽式安裝結構的其中一些實施方式中,其包括:基層部2,其固定安裝于建筑墻面1上;木飾面板體部3,其包括多塊板體單元31,相鄰的兩塊板體單元31之間,其中一塊板體單元31的連接側具有凸起部32,另外一塊板體單元31的連接側具有凹槽部33,該相鄰的兩塊板體單元31之間通過凸起部32和凹槽部33進行拼接。其中,在一個具體的實施方式下,木飾面板體部3還具體可以由12mm密度板和木飾面組成。本實施例的木飾面插槽式安裝結構主要包括了基層部和木飾面板體部,通過在相鄰的兩塊板體單元上分別設置凸起部和凹槽部,利用凸起部和凹槽部的拼接后在寬度方向和長度方向上兩個方向上的鎖定作用,使得兩塊板體單元之間的拼縫和拼角的不直現象得以消除。因此,本實施例與現有技術相比,可以有效地解決傳統木飾面安裝結構的拼縫不直、拼角不直的問題。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技術的實施效果,如圖1-4所示,在本技術的木飾面插槽式安裝結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凹槽部33的兩側為一側高而相對的另一側低的結構。采用該實施方式的方案,可以便于形成兩塊板體單元之間的拼縫。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技術的實施效果,如圖1-4所示,在本技術的木飾面插槽式安裝結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凸起部32的頂部形成向凸起部32的側面過渡的斜坡34。采用該實施方式的方案,可以便于對板體單元的安裝位置進行
360度的微調,使得在直度上的誤差可以通過后期的調整去克服。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技術的實施效果,如圖1-4所示,在本技術的木飾面插槽式安裝結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凸起部32的頂部插至凹槽部33的底部。采用該實施方式的方案,可以保證安裝的穩固性。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技術的實施效果,如圖1-4所示,在本技術的木飾面插槽式安裝結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基層部2包括:底架21,其固定安裝于建筑墻面1上;阻燃層22,其固定安裝于底架21上,木飾面板體部3固定安裝于阻燃層22上。采用該實施方式的方案,可以提高更為穩固的基層部。其中,在一個具體的實施方式下,底架21具體可以采用20*40的木方(防腐、防火處理),阻燃層22可以采用12mm阻燃板。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技術的實施效果,如圖1-4所示,在本技術的木飾面插槽式安裝結構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木飾面板體部3與阻燃層22之間還設置有黏膠層23。采用該實施方式的方案,可以保證木飾面板體部與阻燃層之間連接的穩固性。下面介紹本實施例的具體安裝方法:將20*40木方(防腐、防火處理)的底架21在建筑墻面1進行固定牢固,12mm阻燃板的阻燃層22固定在底架21上;在后場將木飾面包裹在12mm密度板上形成木飾面板體部3,兩者要粘貼牢固,不得起泡、空鼓,然后采用專用粘接膠的黏膠層23將其固定在阻燃層22上,整個造型完成安裝。其中,木飾面板體部3的板體單元31之間需要在工廠根據設計色溫及造型進行定尺加工,且預留“子母”口,使得兩塊木飾面塊可以扣接安裝。以上所述的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木飾面插槽式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層部,其固定安裝于建筑墻面上;木飾面板體部,其包括多塊板體單元,相鄰的兩塊所述板體單元之間,其中一塊所述板體單元的連接側具有凸起部,另外一塊所述板體單元的連接側具有凹槽部,相鄰的兩塊所述板體單元之間通過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槽部進行拼接。
【技術特征摘要】
1.木飾面插槽式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層部,其固定安裝于建筑墻面上;木飾面板體部,其包括多塊板體單元,相鄰的兩塊所述板體單元之間,其中一塊所述板體單元的連接側具有凸起部,另外一塊所述板體單元的連接側具有凹槽部,相鄰的兩塊所述板體單元之間通過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槽部進行拼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飾面插槽式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的兩側為一側高而相對的另一側低的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飾面插槽式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頂部形成向所述凸起部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于凱歌,張浩,周長春,周勇,王華,戴辰東,高景景,李隆,張偉,馬有興,周勝虎,郝蘇文,王加春,張玉良,張宏飛,施亞軍,曹秋風,邱洪全,孫愛健,朱峰,馬子騰,孟郁郁,吳祚林,許剛寶,陳志惠,張金華,陳森林,
申請(專利權)人:金螳螂精裝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