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中藥浸膏泡騰片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中藥浸膏粉分別制成酸顆粒和堿顆粒,將經過超微粉碎的富馬酸微粉與所述酸顆粒、所述堿顆粒混合、壓片,得到中藥浸膏泡騰片。本申請所提供的中藥浸膏泡騰片制備方法,分別采用干法制粒的方法制備酸顆粒和堿顆粒再混合壓片的方法,該方法方便、簡單、易于操作,具有壓片過程中無粘沖現象等優點。所制備的泡騰片具有表面光滑亮潔、泡騰迅速、在高濕狀態(溫度26?30℃,相對濕度45%?55%)下具有良好的穩定性、攜帶方便等優點。并且,該方法制得的中藥泡騰片在普通聚乙烯塑料袋中密閉存放未發生吸潮分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中醫藥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中藥浸膏泡騰片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傳統泡騰片生產時多是物料混合后直接壓片或以濕法制粒的工藝將含酸源、堿源的物料分別與藥物及其它輔料混合后制成酸顆粒和堿顆粒,因堿源多使用碳酸氫鈉,在濕法制粒后烘干時如溫度高于55℃就會分解,烘干溫度偏低時又難以使物料水分滿足工藝要求。在傳統泡騰片生產過程中,因中藥浸膏粉、酸源(多為無水枸櫞酸)等物料極易吸潮,所以對環境的濕度要求較高,一般要求溫度低于25℃,相對濕度小于30%,否則會造成物料吸潮、粘沖、壓制成型的片芯產氣分解。并且,濕法制粒后得到的酸顆粒、堿顆粒,如果壓制成雙層片或三層片,需要特殊的多層壓片機,多層壓片機與普通壓片機相比,設備投資相對較高且生產效率相對較低。在傳統泡騰片生產過程中,為防止泡騰片生產過程中粘沖,有的產品采用在物料中添加硬脂酸鎂或在壓片過程中自動向壓片機沖頭上定量噴灑硬脂酸鎂的,該方法需要增加專用設備,且該方法生產的泡騰片崩解后,硬脂酸鎂漂浮在溶液表面會漂浮較多的褐色浮沫,影響感觀。有鑒于此,特提出本專利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藥浸膏泡騰片的制備方法,以解決現有泡騰片制備技術在壓片過程中產生粘沖現象的問題,分別采用干法制粒的方法制備酸顆粒和堿顆粒再混合壓片的方法,該方法方便、簡單、易于操作,具有壓片過程中無粘沖現象等優點。本專利技術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藥浸膏泡騰片,該中藥浸膏泡騰片不包含硬脂酸鎂,具有表面光滑亮潔、泡騰迅速、在高濕狀態(溫度26-30℃,相對濕度45%-55%)下具有良好的穩定性、攜帶方便等優點,并且在普通聚乙烯塑料袋中密閉存放未發生吸潮分解。為了實現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中藥浸膏泡騰片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中藥浸膏粉分別制成酸顆粒和堿顆粒,將經過超微粉碎的富馬酸微粉與所述酸顆粒、所述堿顆粒混合、壓片,得到中藥浸膏泡騰片。泡騰片是以泡騰物料為崩解劑制成的一種新劑型,投入水中后,其中的酸源和二氧化碳源(以下稱“堿源”)迅速反應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促使整個片劑在較短時間內溶解,具有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攜帶方便等特點,兼具有固體制劑和液體制劑的特點,目前泡騰片主要用于化學藥物和部分以化學藥物為主的保健食品的生產中,很少用于中藥浸膏片的生產。按《中國藥典》(2015年版)“通則0921崩解時限檢查法”規定,中藥浸膏片應該在60分鐘時內全部崩解,實際中藥浸膏片的崩解時限多在30分鐘以上,而加工成中藥浸膏泡騰片后,崩解時限可以縮短到10分鐘以內。本申請中藥浸膏泡騰片的成分中,不包含硬脂酸鎂,具有表面光滑亮潔、泡騰迅速、在高濕狀態(溫度26-30℃,相對濕度45%-55%)下具有良好的穩定性、攜帶方便等優點。泡騰片本身干燥不含水分,泡騰崩解劑中的兩種物質(酸源和堿源)未電離不能發生反應;但當泡騰片放入水中之后,有機酸和碳酸氫鈉在水的作用下電離,并發生復分解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使片劑迅速崩解和融化,有時崩解產生的氣泡還會使藥片在水中上下翻滾,加速其崩解和融化。其中,乳糖的添加份數與中藥浸膏粉相近,是作為填充劑使用,而富馬酸并不是作為酸源使用,而是作為潤滑劑使用,在壓片過程中起到阻濕、潤滑的作用,富馬酸本身具有不吸潮的特點,可以有效在干法制粒之后起到阻擋濕氣和潮氣的作用。優選的,所述酸顆粒的制備方法為:將中藥浸膏粉、藥用輔料和酸源混合均勻后干法制粒,得到酸顆粒。優選的,所述酸源包括枸櫞酸、檸檬酸和酒石酸中的一種,更優選的,所述酸源為枸櫞酸。優選的,所述堿顆粒的制備方法為:將中藥浸膏粉、藥用輔料和堿源混合均勻后干法制粒,得到堿顆粒。優選的,所述堿源為碳酸氫鈉。干法制粒可以有效減少壓片過程中的粘沖現象。優選的,所述藥用輔料包括填充劑、黏合劑、潤滑劑、矯味劑、甜味劑、和香精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的,所述填充劑包括乳糖、甘露醇、蔗糖和葡糖糖;優選的,所述黏合劑包括羥丙甲纖維素、乙醇和聚乙烯醇;優選的,所述潤滑劑包括硬脂酸鎂;優選的,所述矯味劑包括薄荷油、薄荷醇、人造香草和肉桂;優選的,所述甜味劑包括阿斯巴坦、葡糖糖和甜菊素;優選的,所述香精包括檸檬味香精、橙味香精、橘味香精、蘋果味香精和菠蘿味香精。優選的,按重量份計,制備酸顆粒的原料為:中藥浸膏粉400-450份、乳糖287.5-387.5份、無水枸櫞酸325-425份和7.5-17.5份甜味劑;制備堿顆粒的原料為:中藥浸膏粉400-450份、乳糖287.5-387.5份、450-550份碳酸氫鈉和7.5-17.5份甜味劑。中藥泡騰片以上述比例的混合可以得到光滑亮潔、泡騰迅速的泡騰片,并且具有很好的穩定性。優選的,所述酸顆粒和所述堿顆粒的粒徑為12目~40目。如上所述的中藥浸膏泡騰片的制備方法所制備的中藥浸膏泡騰片。將酸、堿顆粒分別過12目和40目篩,取其粒徑在這之間的中藥顆粒。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1)、本申請所提供的中藥浸膏泡騰片的制備方法,分別采用干法制粒的方法制備酸顆粒和堿顆粒再混合壓片的方法,該方法方便、簡單、易于操作,具有壓片過程中無粘沖現象等優點。2)、本申請所提供的中藥浸膏泡騰片,光滑亮潔、泡騰迅速、在高濕狀態(溫度26-30℃,相對濕度45%-55%)下具有良好的穩定性、攜帶方便。3)、本申請所提供的中藥浸膏泡騰片的制備方法所制備的泡騰片,在普通聚乙烯塑料袋中密閉存放未發生吸潮分解,適合批量生產和大范圍使用。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而不應視為限制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者,按照常規條件或制造商建議的條件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售購買獲得的常規產品。實施例1本實施例所提供的中藥浸膏泡騰片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將中藥浸膏粉、酸源、富馬酸、堿源和乳糖烘干粉碎,將400kg中藥浸膏粉、287.5kg乳糖、325kg酸源混合制粒,得到酸顆粒;將400kg中藥浸膏粉、287.5kg乳糖和450kg堿源混合制粒,得到堿顆粒;將經過超微粉碎的100kg富馬酸微粉與上述酸顆粒、堿顆粒混合壓片,得到中藥浸膏泡騰片。實施例2本實施例所提供的中藥浸膏泡騰片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1)、將中藥浸膏粉干燥至水分低于2%后粉碎過80目篩;無水枸櫞酸、乳糖和甜味劑粉碎后過80目篩;富馬酸經過超微粉碎后過100目篩,得到富馬酸微粉;碳酸氫鈉在50℃以下烘干至水分小于2%后,粉碎過80目篩;以上原料密封保存;(2)、將450kg中藥浸膏粉、337.5kg乳糖、7.5kg阿斯巴坦和425kg無水枸櫞酸采用三維混合機混合均勻后采用干法制粒機制粒,得到12-40目的酸顆粒;(3)、將450kg中藥浸膏粉、337.5kg乳糖、7.5kg阿斯巴坦和550kg碳酸氫鈉采用三維混合機混合均勻后采用干法制粒機制粒,得到12-40目的堿顆粒;(4)、將步驟(2)中的酸顆粒、步驟(3)中的堿顆粒與150kg富馬酸微粉采用三維混合機混合均勻后壓片,得到中藥浸膏泡騰片。實施例3本實施例所提供的中藥浸膏泡騰片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1)、將中藥浸膏粉干燥至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中藥浸膏泡騰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中藥浸膏粉分別制成酸顆粒和堿顆粒,將經過超微粉碎的富馬酸微粉與所述酸顆粒、所述堿顆粒混合、壓片,得到中藥浸膏泡騰片。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中藥浸膏泡騰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中藥浸膏粉分別制成酸顆粒和堿顆粒,將經過超微粉碎的富馬酸微粉與所述酸顆粒、所述堿顆粒混合、壓片,得到中藥浸膏泡騰片。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浸膏泡騰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顆粒的制備方法為:將中藥浸膏粉、藥用輔料和酸源混合均勻后干法制粒,得到酸顆粒。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藥浸膏泡騰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源包括枸櫞酸、檸檬酸和酒石酸中的一種,優選的,所述酸源為枸櫞酸。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浸膏泡騰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堿顆粒的制備方法為:將中藥浸膏粉、藥用輔料和堿源混合均勻后干法制粒,得到堿顆粒。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藥浸膏泡騰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優選的,所述堿源為碳酸氫鈉。6.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項所述的中藥浸膏泡騰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用輔料包括填充劑、黏合劑、潤滑劑、矯味劑、甜味劑、和香精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的,所述填充劑包括乳糖、甘露醇、蔗糖和葡糖糖;優選的,所述黏合劑包括羥丙甲纖維素、乙醇和聚乙烯醇;優選的,所述潤滑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禮,韋鮮花,
申請(專利權)人:張禮,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