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摔健康水杯,外殼內設有玻璃或陶瓷制作的內膽,內膽帶有向上的開口,外殼包括上下連接的外上殼和外下殼,外上殼上下通透,外下殼帶有向上的開口,內膽固定設置在外上殼和外下殼內;外上殼的下端口帶有外下殼連接螺紋,外下殼的開口端帶有外上殼連接螺紋,外上殼與外下殼通過外下殼連接螺紋和外上殼連接螺紋螺紋連接;內膽的開口端外徑小于其膽身的外徑,外上殼上端口的內徑小于其殼身的內徑。外上殼的側壁開設有縱橫排列的圓形或方形通孔。外上殼的側壁截面為波浪形。外上殼的側壁截面中部向內彎曲成為弧形。外上殼的外壁周圈沿其高度方向向內凹陷形成凹槽,外上殼的內壁周圈沿其高度方向一體固定連接有突條,內膽位于突條圍成的空間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水杯,尤其涉及一種抗摔健康水杯。
技術介紹
水杯是一種大多數情況下用來盛載液體的器皿,通常用塑膠、玻璃、瓷或不銹鋼制造,杯體多呈圓柱形,上面開口,中空,以供盛物。因杯體開口,杯體內液體易被四周塵埃污染,故當長時間放置,多用杯蓋遮掩。盛載熱飲的水杯還有手柄,方便使用。塑料水杯因具有造型多變、色澤艷麗、價格低廉、摔打也不易碎等優點,受到許多人,特別是兒童、青少年和外出活動人員,例如農機手、施工人員和建筑工人的喜愛。但專家提醒:長期使用塑料水杯飲水不安全,不提倡使用塑料水杯。其理由如下:一是塑料屬于高分子化學材料,常含有聚丙乙烯或PVC聚氯乙烯等有毒的化學物質。用塑料水杯飲水,不可避免的用來裝熱水或開水。當用塑料水杯裝熱水,特別是裝開水時,塑料中有毒的化學物質很容易析入水中,長期飲用這樣的水,必然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二是塑料水杯易生細菌,且不易洗凈。這是因為看似表面光滑的塑料并不光滑,內部微觀構造有很多小的孔隙,這些小的空隙易藏污納垢,并且用常規的方法無法清洗掉。三是市場上出售的塑料水杯大多是用聚碳酸酯制造的,雙酚A是生產聚碳酸酯塑料的主要原料之一,而雙酚A是國際上公認的可提高癌癥風險的物質,與乳腺癌、前列腺癌和性早熟有關。它對人體的危害類似吸煙,攝入人體后,難以分解,有積累效應,還會遺傳給下一代。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實驗顯示:喝塑料瓶裝的飲料,吃用塑料容器存放的食物,是人體攝入雙酚A的主要來源。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安全衛生的抗摔健康水杯。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抗摔健康水杯,包括塑料或金屬制作的外殼,外殼內設有玻璃或陶瓷制作的內膽,內膽帶有向上的開口,其特征是,外殼包括上下連接的外上殼和外下殼,外上殼上下通透,外下殼帶有向上的開口,內膽固定設置在外上殼和外下殼內;外上殼的下端口帶有外下殼連接螺紋,外下殼的開口端帶有外上殼連接螺紋,外上殼與外下殼通過外下殼連接螺紋和外上殼連接螺紋螺紋連接;內膽的開口端外徑小于其膽身的外徑,外上殼上端口的內徑小于其殼身的內徑。根據所述的抗摔健康水杯,其特征是,所述外上殼的側壁開設有縱橫排列的圓形或方形通孔。根據所述的抗摔健康水杯,其特征是,所述外上殼的側壁截面為波浪形。根據所述的抗摔健康水杯,其特征是,所述外上殼的側壁截面中部向內彎曲成為弧形。根據所述的抗摔健康水杯,其特征是,所述外上殼的外壁周圈沿其高度方向向內凹陷形成凹槽,外上殼的內壁周圈沿其高度方向一體固定連接有突條,所述內膽位于突條圍成的空間內。根據所述的抗摔健康水杯,其特征是,所述外上殼的橫向截面為正方形。根據所述的抗摔健康水杯,其特征是,所述外上殼的側壁內側固定連接有半圓形的開口向外的中空的立柱。根據所述的抗摔健康水杯,其特征是,所述外下殼與所述內膽之間設有襯墊,襯墊上表面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凹坑,內膽底部位于凹坑內。根據所述的抗摔健康水杯,其特征是,所述外下殼與所述內膽之間設有襯墊,襯墊中間開設有上下通透的穿孔,穿孔上端的襯墊邊緣向外固定連接有擋板,內膽底部位于擋板圍成的空間內。根據所述的抗摔健康水杯,其特征是,所述外上殼的上端口外面帶有連接上蓋的杯口連接螺紋,外上殼外面固定連接有把手。本專利技術將水杯分為內外層結構,外殼采用塑料或金屬,內膽采用玻璃或陶瓷,通過玻璃、陶瓷、塑料、金屬等各種不同材質的優勢互補,形成一種隔熱防燙、防摔碎、透明、健康的水杯,因此使用安全衛生。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中內膽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中外下殼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中外上殼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中外上殼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中外上殼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中外上殼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專利技術中外上殼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專利技術中外上殼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本專利技術中外上殼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1是一種圖1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12是圖11中外上殼的結構示意圖;圖13是另一種圖1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14是另一種圖1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15是本專利技術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6是本專利技術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7是圖15中襯墊的結構示意圖;圖18是圖16中襯墊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1、杯口連接螺紋;2、外上殼;3、內膽;4、外下殼連接螺紋;5、外上殼連接螺紋;6、外下殼;7、襯墊;8、通孔;9、把手;10、凹槽;11、突條;12、立柱;13、凹坑;14、擋板;15、穿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一種抗摔健康水杯,如圖1至圖18所示,包括塑料或金屬制作的外殼,外殼內設有玻璃或陶瓷制作的內膽3,內膽3帶有向上的開口,外殼包括上下連接的外上殼2和外下殼6,外上殼2上下通透,外下殼6帶有向上的開口,內膽3固定設置在外上殼2和外下殼6內;外上殼2的下端口帶有外下殼連接螺紋4,外下殼6的開口端帶有外上殼連接螺紋5,外上殼2與外下殼6通過外下殼連接螺紋4和外上殼連接螺紋5螺紋連接;內膽3的開口端外徑小于其膽身的外徑,外上殼2上端口的內徑小于其殼身的內徑。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外上殼2的側壁開設有縱橫排列的圓形或方形通孔8。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外上殼2的側壁截面為波浪形。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外上殼2的側壁截面中部向內彎曲成為弧形。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外上殼2的外壁周圈沿其高度方向向內凹陷形成凹槽10,外上殼2的內壁周圈沿其高度方向一體固定連接有突條11,所述內膽3位于突條11圍成的空間內。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外上殼2的橫向截面為正方形。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外上殼2的側壁內側固定連接有半圓形的開口向外的中空的立柱1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外下殼6與所述內膽3之間設有襯墊7,襯墊7上表面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凹坑13,內膽3底部位于凹坑13內。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外下殼6與所述內膽3之間設有襯墊7,襯墊7中間開設有上下通透的穿孔15,穿孔15上端的襯墊7邊緣向外固定連接有擋板14,內膽3底部位于擋板14圍成的空間內。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外上殼2的上端口外面帶有連接上蓋的杯口連接螺紋1,外上殼2外面固定連接有把手9。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專利技術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中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專利技術請求保護的
技術實現思路
,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本專利技術所述水杯為雙層結構,雙層設置可隔熱防燙,內層材質為玻璃或陶瓷或硅膠等健康材質,陶瓷是餐具材料中最健康的,玻璃材料透明度高,遇酸性或堿性物質不會釋放出有害物質,玻璃和陶瓷使用壽命長。硅膠無毒,不含雙酚A,不含有害物質,柔軟,打不破,經濟耐用。外層材質為塑料或不銹鋼等質硬不易碎材質。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有:1、隔熱防燙。2、玻璃或陶瓷或硅膠等經久耐用,易清洗。3、防摔碎,耐摔。4、容易觀察水杯內容物情的況。5、內外雙層可以分開,形成兩個單獨的水杯使用。6、內膽可以單獨沸煮消毒。在本專利技術中,水杯的外殼材質為塑料或不銹鋼等質硬不易碎材質,能防止摔碎和因摔碎刺傷皮膚的危險,外殼可為全封閉,也可設置帶圓形或橢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抗摔健康水杯,包括塑料或金屬制作的外殼,外殼內設有玻璃或陶瓷制作的內膽(3),內膽(3)帶有向上的開口,其特征是,外殼包括上下連接的外上殼(2)和外下殼(6),外上殼(2)上下通透,外下殼(6)帶有向上的開口,內膽(3)固定設置在外上殼(2)和外下殼(6)內;外上殼(2)的下端口帶有外下殼連接螺紋(4),外下殼(6)的開口端帶有外上殼連接螺紋(5),外上殼(2)與外下殼(6)通過外下殼連接螺紋(4)和外上殼連接螺紋(5)螺紋連接;內膽(3)的開口端外徑小于其膽身的外徑,外上殼(2)上端口的內徑小于其殼身的內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抗摔健康水杯,包括塑料或金屬制作的外殼,外殼內設有玻璃或陶瓷制作的內膽(3),內膽(3)帶有向上的開口,其特征是,外殼包括上下連接的外上殼(2)和外下殼(6),外上殼(2)上下通透,外下殼(6)帶有向上的開口,內膽(3)固定設置在外上殼(2)和外下殼(6)內;外上殼(2)的下端口帶有外下殼連接螺紋(4),外下殼(6)的開口端帶有外上殼連接螺紋(5),外上殼(2)與外下殼(6)通過外下殼連接螺紋(4)和外上殼連接螺紋(5)螺紋連接;內膽(3)的開口端外徑小于其膽身的外徑,外上殼(2)上端口的內徑小于其殼身的內徑。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摔健康水杯,其特征是,所述外上殼(2)的側壁開設有縱橫排列的圓形或方形通孔(8)。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摔健康水杯,其特征是,所述外上殼(2)的側壁截面為波浪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摔健康水杯,其特征是,所述外上殼(2)的側壁截面中部向內彎曲成為弧形。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摔健康水杯,其特征是,所述外上殼(2)的外壁周圈沿其高度方向向內凹陷...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朝元,張歡,于秀月,
申請(專利權)人:于秀月,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