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機械加工工作臺,包括工作臺本體、一對工作臺側板、多個轉動連接螺栓、四根臺面支撐腿、切割工作臺、切割槽體、多個連接合頁、一對側防塵板、一對防塵板連桿、一對移動手把、移動滑槽、頂部安裝架及頂部防塵罩;切割工作臺通過連接合頁裝在工作臺本體內,切割槽體設在切割工作臺上,工作臺側板、移動滑槽、側防塵板設在工作臺本體上,臺面支撐腿通過轉動連接螺栓連工作臺側板,防塵板連桿連移動滑槽、側防塵板及移動手把,頂部防塵罩通過頂部安裝架設在工作臺本體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折疊收納,體積小,便于攜帶;能安裝各種機械加工工具,便于機械加工作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電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機械加工工作臺。
技術介紹
機械加工是指通過一種機械設備對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進行改變的過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別可分為切削加工和壓力加工。機械加工大多需要在流水線、工作臺等專業設備上完成,現有技術的機械加工臺結構簡單,使用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提供一種機械加工工作臺,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機械加工工作臺,包括工作臺本體、一對工作臺側板、多個轉動連接螺栓、四根臺面支撐腿、切割工作臺、切割槽體、多個連接合頁、一對側防塵板、一對防塵板連桿、一對移動手把、移動滑槽、頂部安裝架及頂部防塵罩;所述的工作臺本體的中部設有鏤空部,所述的切割工作臺通過所述的多個連接合頁適配嵌裝在所述的工作臺本體的鏤空部內,所述的切割工作臺通過所述的多個連接合頁翻轉;所述的切割槽體設置在所述的切割工作臺的中部,所述的切割槽體為長條狀通槽結構;所述的一對工作臺側板分別對稱設置在所述的工作臺本體上,位于所述的工作臺本體的兩側底部,所述的四根臺面支撐腿的上端分別通過所述的多個轉動連接螺栓與所述的一對工作臺側板的兩端連接,所述的四根臺面支撐腿通過所述的多個轉動連接螺栓翻轉;所述的移動滑槽設置在所述的工作臺本體的一側端面上,所述的移動滑槽沿所述的工作臺本體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的一對防塵板連桿的中部分別嵌裝在所述的移動滑槽內,并沿所述的移動滑槽水平滑動,所述的一對側防塵板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的一對防塵板連桿的上端并與所述的一對防塵板連桿同步滑動,所述的一對側防塵板豎直設置在所述的工作臺本體上,所述的一對移動手把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的一對防塵板連桿的下端;所述的頂部安裝架呈倒“U”形結構并固定設置在所述的工作臺本體上,所述的頂部防塵罩連接在所述的頂部安裝架的中部,所述的頂部防塵罩面向所述的切割槽體。上述的機械加工工作臺,其中,位于所述的一對工作臺側板一側的兩根臺面支撐腿之間通過一根支撐連桿固定連接且同步轉動,位于所述的一對工作臺側板另一側的兩根臺面支撐腿之間通過一根支撐連桿固定連接且同步轉動。上述的機械加工工作臺,其中,連接在其中一塊所述的工作臺側板上的兩根臺面支撐腿之間通過一根伸縮連桿連接并相對轉動,連接在另一塊所述的工作臺側板上的兩根臺面支撐腿之間通過一根伸縮連桿連接并相對轉動。上述的機械加工工作臺,其中,所述的頂部安裝架與所述的頂部防塵罩之間連接有彈力伸縮桿,所述的頂部防塵罩通過所述的彈力伸縮桿移動或扭轉。上述的機械加工工作臺,其中,所述的四根臺面支撐腿的內側上部分別設有多個凸起部,擋板水平置于所述的多個凸起部上。本技術可折疊收納,體積小,便于攜帶;能安裝各種機械加工工具,便于機械加工作業。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機械加工工作臺的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機械加工工作臺的工作臺本體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實施例。請參見附圖1及附圖2所示,一種機械加工工作臺,包括工作臺本體1、一對工作臺側板2、多個轉動連接螺栓3、四根臺面支撐腿4、切割工作臺5、切割槽體6、多個連接合頁7、一對側防塵板8、一對防塵板連桿9、一對移動手把10、移動滑槽11、頂部安裝架12及頂部防塵罩13;所述的工作臺本體1的中部設有鏤空部,所述的切割工作臺5通過所述的多個連接合頁7適配嵌裝在所述的工作臺本體1的鏤空部內,所述的切割工作臺5通過所述的多個連接合頁7翻轉;所述的切割槽體6設置在所述的切割工作臺5的中部,所述的切割槽體6為長條狀通槽結構;所述的一對工作臺側板2分別對稱設置在所述的工作臺本體1上,位于所述的工作臺本體1的兩側底部,所述的四根臺面支撐腿4的上端分別通過所述的多個轉動連接螺栓3與所述的一對工作臺側板2的兩端連接,所述的四根臺面支撐腿4通過所述的多個轉動連接螺栓3翻轉;所述的移動滑槽11設置在所述的工作臺本體1的一側端面上,所述的移動滑槽11沿所述的工作臺本體1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的一對防塵板連桿9的中部分別嵌裝在所述的移動滑槽11內,并沿所述的移動滑槽11水平滑動,所述的一對側防塵板8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的一對防塵板連桿9的上端并與所述的一對防塵板連桿9同步滑動,所述的一對側防塵板8豎直設置在所述的工作臺本體1上,所述的一對移動手把10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的一對防塵板連桿9的下端;所述的頂部安裝架12呈倒“U”形結構并固定設置在所述的工作臺本體1上,所述的頂部防塵罩13連接在所述的頂部安裝架12的中部,所述的頂部防塵罩13面向所述的切割槽體6。位于所述的一對工作臺側板2一側的兩根臺面支撐腿4之間通過一根支撐連桿14固定連接且同步轉動,位于所述的一對工作臺側板2另一側的兩根臺面支撐腿4之間通過一根支撐連桿14固定連接且同步轉動,能加強四根臺面支撐腿4的支撐強度,保持工作時本技術的整體穩定。連接在其中一塊所述的工作臺側板2上的兩根臺面支撐腿4之間通過一根伸縮連桿15連接并相對轉動,連接在另一塊所述的工作臺側板2上的兩根臺面支撐腿4之間通過一根伸縮連桿15連接并相對轉動,起到輔助支撐的作用,同時不影響兩根臺面支撐腿4的翻轉收納。所述的頂部安裝架12與所述的頂部防塵罩13之間連接有彈力伸縮桿16,所述的頂部防塵罩13通過所述的彈力伸縮桿16移動或扭轉,可用于調節頂部防塵罩13的位置和方向。所述的四根臺面支撐腿4的內側上部分別設有多個凸起部17,擋板18水平置于所述的多個凸起部17上,可用于支撐固定在切割工作臺5底部的機械加工工具,如切割機等,防止切割機砸落到地面上。使用時,將四根臺面支撐腿4通過多個轉動連接螺栓3展開并水平支撐工作臺本體1,將切割工作臺5通過多個連接合頁7翻起可在其底部安裝機械加工工具,如切割機等,切割刀的邊緣處通過切割槽體6延伸到切割工作臺5的上方即可對機械零件進行切割;切割的時候,可沿移動滑槽11移動一對移動手把10,使一對防塵板連桿9帶動一對側防塵板8移動到切割槽體6的兩側,同時將頂部防塵罩13罩在切割槽體6的上方,起到防塵的作用。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部”、“上端”、“兩側”、“內”、“上”、“底部”、“兩端”、“一側”、“長度”、“側”、“豎直”、“下端”、“頂部”、“另一側”、“上部”、“內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嵌裝”、“連接”、“固定”、“支撐”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綜上所述,本技術可折疊收納,體積小,便于攜帶;能安裝各種機械加工工具,便于機械加工作業。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內容所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機械加工工作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本體、一對工作臺側板、多個轉動連接螺栓、四根臺面支撐腿、切割工作臺、切割槽體、多個連接合頁、一對側防塵板、一對防塵板連桿、一對移動手把、移動滑槽、頂部安裝架及頂部防塵罩;所述的工作臺本體的中部設有鏤空部,所述的切割工作臺通過所述的多個連接合頁適配嵌裝在所述的工作臺本體的鏤空部內,所述的切割工作臺通過所述的多個連接合頁翻轉;所述的切割槽體設置在所述的切割工作臺的中部,所述的切割槽體為長條狀通槽結構;所述的一對工作臺側板分別對稱設置在所述的工作臺本體上,位于所述的工作臺本體的兩側底部,所述的四根臺面支撐腿的上端分別通過所述的多個轉動連接螺栓與所述的一對工作臺側板的兩端連接,所述的四根臺面支撐腿通過所述的多個轉動連接螺栓翻轉;所述的移動滑槽設置在所述的工作臺本體的一側端面上,所述的移動滑槽沿所述的工作臺本體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的一對防塵板連桿的中部分別嵌裝在所述的移動滑槽內,并沿所述的移動滑槽水平滑動,所述的一對側防塵板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的一對防塵板連桿的上端并與所述的一對防塵板連桿同步滑動,所述的一對側防塵板豎直設置在所述的工作臺本體上,所述的一對移動手把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的一對防塵板連桿的下端;所述的頂部安裝架呈倒“U”形結構并固定設置在所述的工作臺本體上,所述的頂部防塵罩連接在所述的頂部安裝架的中部,所述的頂部防塵罩面向所述的切割槽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機械加工工作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本體、一對工作臺側板、多個轉動連接螺栓、四根臺面支撐腿、切割工作臺、切割槽體、多個連接合頁、一對側防塵板、一對防塵板連桿、一對移動手把、移動滑槽、頂部安裝架及頂部防塵罩;所述的工作臺本體的中部設有鏤空部,所述的切割工作臺通過所述的多個連接合頁適配嵌裝在所述的工作臺本體的鏤空部內,所述的切割工作臺通過所述的多個連接合頁翻轉;所述的切割槽體設置在所述的切割工作臺的中部,所述的切割槽體為長條狀通槽結構;所述的一對工作臺側板分別對稱設置在所述的工作臺本體上,位于所述的工作臺本體的兩側底部,所述的四根臺面支撐腿的上端分別通過所述的多個轉動連接螺栓與所述的一對工作臺側板的兩端連接,所述的四根臺面支撐腿通過所述的多個轉動連接螺栓翻轉;所述的移動滑槽設置在所述的工作臺本體的一側端面上,所述的移動滑槽沿所述的工作臺本體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的一對防塵板連桿的中部分別嵌裝在所述的移動滑槽內,并沿所述的移動滑槽水平滑動,所述的一對側防塵板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的一對防塵板連桿的上端并與所述的一對防塵板連桿同步滑動,所述的一對側防塵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韜,
申請(專利權)人:王韜,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