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電動隔膜衛生泵及其工作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電動隔膜衛生泵包括:左側腔體、右側腔體、連接左、右兩側腔體的傳動軸;還包括:套在所述傳動軸上的滑塊、軸承、偏心軸、兩個氣彈簧,所述軸承安裝在偏心軸上,軸承與滑塊的內表面相切,偏心軸連接減速電機;所述氣彈簧一端分別固定于傳動軸兩端的軸套;另一端可伸縮,伸長與收縮時均與滑塊接觸。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方案可以實現背壓停機并能自動恢復輸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動隔膜泵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能實現背壓停機并能自動恢復輸送的電動隔膜衛生泵及其工作方法。
技術介紹
現有的電動隔膜泵是不允許用戶關閉管路閥門的。或者有的通過在泵的出口管路設置泄壓閥,以避免由于泵腔體壓力過高引起泵或者其他機械零部件損壞和破壞。由于泄壓閥清潔起來困難,因此對于衛生級要求的隔膜泵就不合適了。現有的電動隔膜泵只有偏心軸和傳動軸的運動機構,不具有實現背壓停機的機械結構。本專利利用機械運動的原理和結構設計,第一次將氣彈簧運用到電動隔膜泵的機械結構中,實現了在機械上實現背壓停機的功能,實現了泵能在背壓時自動停止輸送流體,當在壓力消除時又能自動恢復運行和輸送流體。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解決的問題是現有的電動隔膜泵不具有背壓停機功能;未解決所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電動隔膜衛生泵及其工作方法。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電動隔膜衛生泵,包括:左側腔體、右側腔體、連接左、右兩側腔體的傳動軸;還包括:套在所述傳動軸上的滑塊、軸承、偏心軸、兩個氣彈簧,所述軸承安裝在偏心軸上,軸承與滑塊的內表面相切,偏心軸連接減速電機;所述氣彈簧一端分別固定于傳動軸兩端的軸套;另一端可伸縮,伸長和收縮時均與滑塊接觸。進一步,所述氣彈簧的行程桿的長度等于或者大于軸承的偏心距。進一步,所述氣彈簧的行程桿伸長和收縮時接觸滑塊近鄰的表面。進一步,所述滑塊開有與傳動軸平行的兩個孔,所述孔與氣彈簧相匹配,氣彈簧置于所述孔內,以此減少軸向空間布置尺寸。進一步,還包括導向軸,滑塊穿過所述導向軸,導向軸與傳動軸平行。進一步,還包括泵體、分別位于所述泵體兩端的左腔體和右腔體;所述右腔體包括右內壓板、右膜片、右外壓板;所述右外壓板與傳動軸右端連接;右膜片位于右外壓板和右內壓板之間;左腔體與右腔體結構相同。進一步,還包括:連接氣彈簧與傳動軸軸套的彈簧座。本專利技術還提供所述電動隔膜衛生泵的工作方法,包括:步驟一、減速電機帶動軸承旋轉運動;步驟二、軸承旋轉帶動滑塊運動,滑塊帶動氣彈簧;步驟三、氣彈簧帶動腔體的內、外壓板運動,左腔體和右腔體一個吸收液體,另一個輸出液體;步驟四、左、右腔體壓力超過氣彈簧初始壓力值時,氣彈簧行程桿壓縮,滑塊與氣彈簧發生相對位移運動,滑塊與傳動軸之間發生相對運動關系,即傳動軸與軸套不發生運動,只有滑塊和氣彈簧行程桿發生運動。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包括:在兩側腔體工作時,由軸承帶動氣彈簧,從而帶動兩側腔體的內、外壓板工作,實現吸入液體或者輸出液體的功能;在腔體壓力過大,超過彈簧的初始壓力值時,啟動彈簧行程桿壓縮,滑塊打滑,軸承轉動不再對內、外壓板產生影響,左、右腔體內的液體不再發生變化,對電動隔膜泵形成保護。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提供的電動隔膜泵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文中,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闡述。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電動隔膜泵包括:偏心輪部件、滑塊部件、彈簧部件、傳動軸部件、膜片部件。偏心輪部件為輸入扭矩的部分,包括軸承5和偏心軸6,所述的軸承5和偏心輪6均與減速電機軸連接,減速電機軸傳遞扭矩。滑塊部件包括滑塊4;軸承5與偏心輪6安裝在滑塊4內,軸承5外表面與內表面相切。導向軸2和傳動軸3穿過滑塊4的孔中,導向軸2和傳動軸3同時也穿過中心體1中,將滑塊4安裝固定在中心體1中。彈簧部件主要有氣彈簧7與彈簧支架8。氣彈簧7與彈簧支架8用螺釘連接在一起,并裝在傳動軸3上。傳動軸部件主要有傳動軸3和軸套9,軸套9套在傳動軸3兩端。膜片部件主要有右外壓板10,右膜片11和右內壓板12;左外壓板,左膜片和左內壓板。右外壓板10、右內壓板12分別從相對的兩個表面與右膜片11貼合,并與泵體13右側圍成右腔體;左外壓板、左內壓板分別從相對的兩個表面與左膜片貼合,并與泵體13左側圍成左腔體。外壓板、膜片、和內壓板通過螺釘和傳動軸壓緊為一體。正常的工作過程是:軸承5安裝在偏心軸6上,當偏心軸6在減速電機減速箱的帶動下轉動的時候,軸承5在偏心距的范圍之內做旋轉運動,軸承5的圓周緊貼著滑塊4,滑塊4的中心有傳動軸3穿過,傳動軸3安裝在有中心孔的中心體1上,因此滑塊的運動受到軸的限制無法做圓周運動,滑塊4在傳動軸3的引導下,只能做左右的往復運動。當軸承5向右運動的時候,滑塊4推動氣彈簧7,并通過彈簧支架8把推力傳遞到軸套9上,軸套9推動了右外壓板10,右膜片11和右內壓板12。右膜片11向右運動,則使隔膜泵右邊的腔體開始輸出液體。由于右內、外壓板被螺釘固定在傳動軸3上,因此內外壓板帶動了傳動軸3一起向右運動。由于傳動軸3的向右運動,帶動了左邊的內外壓板10,12和膜片11向左運動,則使隔膜泵左邊的腔體開始抽吸液體。當軸承5向左運動的時候,滑塊4推動了左邊氣彈簧,同理以上步驟,隔膜泵的左邊腔體開始輸出液體,右邊的腔體開始抽吸液體。 因此軸承5推動滑動塊4作左右往復運動。隔膜泵的膜片11隨著軸一起做往復運動,完成隔膜泵的抽吸和輸出過程。繼續參考圖1,當管路中的閥門進行關閉或者關小,管路中的背壓突然或者慢慢增加時,來自泵腔體的壓力到達或者超過一定的數值時,比如4bar時,即作用在圖示右邊外壓板10上的壓力超過設定的正常值,滑塊繼續想通過氣彈簧7和彈簧氣彈簧支架8,并通過軸套9傳遞到內、外壓板,但是內、外壓板所受到的反作用力以相同的數值傳遞到氣彈簧7上。當這個力超過氣彈簧的初始壓力值的時候,氣彈簧的行程桿發生壓縮,這時候滑塊4繼續向右運動,但是由于氣彈簧的行程發生了壓縮,因為滑塊與傳動軸3之間發生相對滑動的運動,這時候發生了俗稱為打滑的運動。也就是說滑塊在運動,但是所作用的力傳遞不到外壓板上了。這個過程是個逐漸增加的過程,因為氣彈簧的壓縮力會隨著壓縮行程的增大不斷增加,外壓板的作用力繼續增加,直到達到氣彈簧的終止壓力為止。兩個力達到了平衡,這樣滑塊就徹底在進行打滑運動,膜片不會繼續發生運動,泵腔里面的液體也就不再增加壓力。此時膜片不再發生往復運動,泵體里面的流體就停止了輸送,這樣起到了保護泵體免受背壓的作用。繼續參考圖1,當腔體的閥門打開的時候,泵體的壓力得到了釋放,內外壓板10,11受到的壓力逐漸減少,減少到氣彈簧7的初始作用力的數值時,氣彈簧7作用在彈簧支座8上的力繼續推動了軸套9和內外壓板。使得膜片11重新進行工作,液體恢復了輸送,所述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電動隔膜泵具有自動恢復工作的功能。繼續參考圖1,通常滑塊4和傳動軸3之間沒有進行徑向的固定,為了防止滑塊在往復運動的過程中,發生翻轉運動,設置了第二根導向軸2。導向軸2可以防止由于意外情況中滑塊發生翻轉,進而與其他運動部件發生摩擦的現象。本專利技術雖然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并不是用來限定本專利技術,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內,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術實現思路
對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做出可能的變動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屬于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電動隔膜衛生泵,包括:左側腔體、右側腔體、連接左、右兩側腔體的傳動軸;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套在所述傳動軸上的滑塊、軸承、偏心軸、兩個氣彈簧,所述軸承安裝在偏心軸上,軸承與滑塊的內表面相切,偏心軸連接減速電機;所述氣彈簧一端分別固定于傳動軸兩端的軸套;另一端可伸縮,伸長和收縮時均與滑塊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1.電動隔膜衛生泵,包括:左側腔體、右側腔體、連接左、右兩側腔體的傳動軸;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套在所述傳動軸上的滑塊、軸承、偏心軸、兩個氣彈簧,所述軸承安裝在偏心軸上,軸承與滑塊的內表面相切,偏心軸連接減速電機;所述氣彈簧一端分別固定于傳動軸兩端的軸套;另一端可伸縮,伸長和收縮時均與滑塊接觸。2.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隔膜衛生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彈簧的行程桿的長度等于或者大于軸承的偏心距。3.依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隔膜衛生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彈簧的行程桿伸長和收縮時接觸滑塊近鄰的表面。4.依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隔膜衛生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開有與傳動軸平行的兩個孔,所述孔與氣彈簧相匹配,氣彈簧置于所述孔內。5.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隔膜衛生泵,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向軸,滑塊穿過所述導向軸,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德明,
申請(專利權)人:孫德明,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