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立式膠囊拋光機,屬于膠囊拋光設備技術領域,拋光筒內壁設有若干層圓環狀的擋板,擋板從外到內存在向下的傾斜坡度,動力裝置包括電機,電機上設有轉動軸,轉動軸上設有若干層圓環狀的拋光板,拋光板從內到外存在向上的傾斜坡度,拋光板上設有拋光過濾孔,拋光板上表面還設有毛刷,拋光板與擋板交錯布置;拋光筒底部設有傾斜的過濾網,過濾網與拋光筒最低的連接點上側設有膠囊出口,過濾網與拋光筒最高的連接點下側設有粉塵出口,拋光后的膠囊通過膠囊出口排出,粉塵則通過吸塵器吸出,本發明專利技術膠囊拋光從上到下依次經過多次拋光處理,拋光效果好,大批量膠囊拋光處理可同時進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膠囊拋光設備
,特別涉及一種可同時拋光大量膠囊的立式膠囊拋光機,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立式膠囊拋光機的使用方法。
技術介紹
在生產中膠囊的外表面在灌裝后都會帶有若干細粉,這些細粉對膠囊的重量檢驗及藥品的后續包裝都有很大影響,如鋁塑泡罩包裝機在包裝時由于藥粒外表面附著大量的細粉,致使鋁箔與塑料之間的粘合效果大大下降,達不到藥品包裝的要求,造成藥品質量不合格或報廢。膠囊拋光機是膠囊專用拋光設備,能除去膠囊表面上的粉塵,提高表面光潔度,適合于各種膠囊生產。目前最為常用的膠囊拋光機為臥式膠囊拋光機,其靠中心滾軸固定的毛刷,帶著膠囊旋轉,毛刷不斷觸碰膠囊使膠囊表面的粉塵脫落,再通過吸塵器脫落的粉塵回收。臥式拋光機存在占用面積大、滾軸容易卡死等問題,影響了拋光效率和拋光質量。為解決上述臥式膠囊拋光機的缺陷,一些廠家生產了立式膠囊拋光機,該拋光機從拋光筒下側進料,膠囊通過一運動軌道板向上運輸,同時采用轉動軸上的毛刷對膠囊進行拋光處理,該立式拋光機很好地解決了臥式拋光機設備占用面積大,滾軸易卡死的問題,但通過運動軌道板向上運輸膠囊存在一次性膠囊運輸量有限,運輸速度慢的問題,其不適用于大批量膠囊同時進行拋光的情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拋光機設備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占地面積少、拋光效果好、拋光速度快的立式膠囊拋光機。為了達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為:本專利技術涉及的一種立式膠囊拋光機包括拋光筒、動力裝置和回收裝置,所述的拋光筒設在一工作臺上,拋光筒內壁設有若干層圓環狀的擋板,擋板從外到內呈向下的傾斜坡度,所述的動力裝置包括電機,電機上設有轉動軸,轉動軸上設有若干層圓環狀的拋光板,拋光板從內到外呈向上的傾斜坡度,拋光板上設有拋光過濾孔,拋光板上表面還設有毛刷,拋光板與擋板交錯布置;拋光筒底部設有傾斜的過濾網,過濾網四周與拋光筒內壁焊接連接,過濾網與拋光筒最低的連接點上側設有膠囊出口,膠囊出口連接膠囊回收通道,過濾網與拋光筒最高的連接點下側設有粉塵出口;所述的回收裝置包括負風壓裝置和吸塵器,負風壓裝置通過負風壓裝置管道與膠囊回收通道連接,吸塵器通過吸塵器管道與粉塵出口連接;所述的拋光筒上側還設有筒帽,筒帽上設有進料口。作為優選,所述的拋光板的傾斜坡度為24.5°~35.5°,每一層拋光板的傾斜坡度均相同,拋光板與拋光筒內壁存在間隙,間隙大小大于兩倍的膠囊粒徑大小,但不大于拋光筒內徑的1/4。作為優選,所述的每一層拋光板的傾斜坡度也可均不相同,拋光板從上至下傾斜坡度依次變大或依次變小。不同的拋光坡度可使拋光力度的及拋光點有略微不同,適用于對各種粒徑、各種質量的膠囊拋光,且能使拋光效果更好。作為優選,所述的每一層擋板的傾斜坡度均與其上側一層或下側一層拋光板的傾斜坡度相同,擋板的內圈與轉動軸之間存在間隙,間隙大小大于兩倍的膠囊粒徑大小,但大于拋光筒內徑的1/4。作為優選,所述的過濾網的傾斜角度為28.5°~37.5°,過濾網設有網孔,網孔的直徑不得大于膠囊的粒徑,防止膠囊穿過網孔與粉塵一起被吸塵器吸入。作為優選,所述的拋光筒的內壁還設橡膠圈,橡膠圈外圈與拋光筒內壁粘貼連接。橡膠圈起到保護膠囊的作用,當膠囊由于離心作用被甩出拋光板后有可能撞擊到拋光筒側壁上,橡膠圈可防止由于沖擊力過大導致膠囊破碎的隱患。作為優選,所述的拋光筒的側壁上也設有若干粉塵出口,粉塵出口通過吸塵器管道與吸塵器連接,粉塵出口處的橡膠圈上設有不規則的微孔。部分脫落的粉塵在拋光筒中就被吸塵器吸入,使粉塵能更好地被吸收完全。作為優選,所述的筒帽的上表面還設有把手。通過把手可將筒帽掀開,對拋光筒內部進行清洗。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上述立式膠囊拋光機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1)將未拋光的膠囊從進料口倒入拋光筒中;(2)啟動電機,電機帶動轉動軸轉動,轉動軸又帶動拋光板轉動,膠囊上的粉塵在毛刷的作用下從膠囊上脫離,部分粉塵通過拋光過濾孔進入下一層拋光板,直至穿過過濾網后被吸塵器吸入;(3)拋光板上的膠囊及殘余的粉塵由于轉動產生離心力,從拋光板外圓與拋光筒內壁的間隙內掉落至擋板上,又由于膠囊自身重力的作用落入下一層拋光板上進行下一次拋光處理;(4)反復上述步驟2和步驟3,直至膠囊落入過濾網上,在過濾網的作用下膠囊被隔離在過濾網上側,粉塵則落入過濾網下側被吸塵器吸入。作為優選,膠囊由于重力原因滾落至膠囊出口后進入膠囊回收通道,在負風壓裝置的作用下,剩余的粉塵及不合格的膠囊由于重量較輕被負風壓裝置吸收,合格的膠囊則從膠囊回收通道排出。采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涉及的立式膠囊拋光機占用面積小,膠囊拋光從上到下依次經過多次拋光處理,拋光效果好,大批量膠囊拋光處理可同時進行,拋光過程中不會出現轉動軸卡死的現象。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立式膠囊拋光機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拋光板與拋光筒、轉動軸的位置關系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擋板與拋光筒、轉動軸的位置關系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立式膠囊拋光機結構示意圖。示意圖中的標注說明:1拋光筒,2筒帽,3工作臺,4電機,5負風壓裝置,6吸塵器,7膠囊回收通道,8膠囊回收箱,11橡膠圈,12擋板,13膠囊出口,14粉塵出口,15過濾網,21進料口,22把手,31廢料收集箱,41轉動軸,42拋光板,51負風壓裝置管道,61吸塵器管道,421拋光過濾孔。具體實施方式為進一步了解本專利技術的內容,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實施例一結合圖1,本專利技術涉及的一種立式膠囊拋光機包括拋光筒1、動力裝置和回收裝置,所述的回收裝置包括負風壓裝置5和吸塵器6。所述的拋光筒1為圓柱體筒體結構,其設在一工作臺3上,拋光筒1內壁設有一圈橡膠圈11,以防止膠囊在拋光過程中撞擊拋光筒1內壁而導致膠囊破碎,拋光筒1內壁上設有若干層圓環狀的擋板12(本實施例中設有5層擋板12),擋板12外圈與拋光筒內壁焊接,擋板12從外到內存在向下的傾斜坡度,本實施例中擋板的傾斜坡度均為29.3°。所述的電機4設置在工作臺3的內部,電機4設有一貫穿工作臺3的轉動軸41,轉動軸41上設有與擋板12相互錯開設置的拋光板42(本實施例中設有6層拋光板42),拋光板42也為圓環形狀,拋光板42從內到外均呈29.3°的傾斜坡度向上傾斜,拋光板42上設有毛刷(圖中未標注)和拋光過濾孔421,拋光過濾孔421的孔徑小于所拋光的膠囊粒徑。如圖2和圖3所示,擋板12與轉動軸41之間存在間隙,拋光板42外圈與拋光筒之間存在間隙,間隙大小均為所拋光膠囊粒徑的3~5倍,但不得大于拋光筒直徑的1/4。拋光筒1上側設有一筒帽2,筒帽2上設有進料口21和把手22,筒帽2與拋光筒1頂部采用卡扣連接,拋光機不使用時操作人員可握住把手22打開筒帽2,對拋光筒1內側進行清理。拋光筒1底部設有傾斜坡度為31.3°的過濾網15(傾斜坡度可根據所拋光的膠囊的重量和粒徑調整,重量越大則傾斜坡度越小,以此控制膠囊進入膠囊回收通道7的速度,速度過快則可能導致后續不合格膠囊剔除不徹底,速度過慢則影響了拋光效率),過濾網15上設有直徑小于拋光膠囊粒徑的網孔(圖中未標注),膠囊落在過濾網15上時,粉塵可穿過網孔而膠囊隔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立式膠囊拋光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拋光筒、動力裝置和回收裝置,所述的拋光筒設在一工作臺上,拋光筒內壁設有若干層圓環狀的擋板,擋板從外到內呈向下的傾斜坡度,所述的動力裝置包括電機,電機上設有轉動軸,轉動軸上設有若干層圓環狀的拋光板,拋光板從內到外呈向上的傾斜坡度,拋光板上設有拋光過濾孔,拋光板上表面還設有毛刷,拋光板與擋板交錯布置;拋光筒底部設有傾斜的過濾網,過濾網四周與拋光筒內壁焊接連接,過濾網與拋光筒最低的連接點上側設有膠囊出口,膠囊出口連接膠囊回收通道,過濾網與拋光筒最高的連接點下側設有粉塵出口;所述的回收裝置包括負風壓裝置和吸塵器,負風壓裝置通過負風壓裝置管道與膠囊回收通道連接,吸塵器通過吸塵器管道與粉塵出口連接;所述的拋光筒上側還設有筒帽,筒帽上設有進料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立式膠囊拋光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拋光筒、動力裝置和回收裝置,所述的拋光筒設在一工作臺上,拋光筒內壁設有若干層圓環狀的擋板,擋板從外到內呈向下的傾斜坡度,所述的動力裝置包括電機,電機上設有轉動軸,轉動軸上設有若干層圓環狀的拋光板,拋光板從內到外呈向上的傾斜坡度,拋光板上設有拋光過濾孔,拋光板上表面還設有毛刷,拋光板與擋板交錯布置;拋光筒底部設有傾斜的過濾網,過濾網四周與拋光筒內壁焊接連接,過濾網與拋光筒最低的連接點上側設有膠囊出口,膠囊出口連接膠囊回收通道,過濾網與拋光筒最高的連接點下側設有粉塵出口;所述的回收裝置包括負風壓裝置和吸塵器,負風壓裝置通過負風壓裝置管道與膠囊回收通道連接,吸塵器通過吸塵器管道與粉塵出口連接;所述的拋光筒上側還設有筒帽,筒帽上設有進料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式膠囊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拋光板的傾斜坡度為24.5°~35.5°,每一層拋光板的傾斜坡度均相同,拋光板與拋光筒內壁存在間隙,間隙大小不大于拋光筒內徑的1/4。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立式膠囊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層拋光板的傾斜坡度也可均不相同,拋光板從上至下傾斜坡度依次變大或依次變小。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立式膠囊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層擋板的傾斜坡度均與其上側一層或下側一層拋光板的傾斜坡度相同,擋板的內圈與轉動軸之間存在間隙,間隙大小不大于拋光筒內徑的1/4。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式膠囊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濾網的傾斜角度為28.5°~37.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章國林,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益立膠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