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欒樹的栽培方法。
技術介紹
欒樹是無患子科、欒樹屬植物,為落葉喬木或灌木,雖然抗低溫、抗風能力較強且對粉塵、二氧化硫和臭氧均有較強的抗性,但是由于欒樹每年的生長期較短且現有技術中栽培方法不科學,使得現有技術中欒樹生長緩慢。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解決欒樹每年的生長期較短且現有技術中栽培方法不科學,使得現有技術中欒樹生長緩慢的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欒樹的栽培方法:選擇耕層深厚、排灌方便的土地,翻地施用基肥,基肥包括:尿素22-32kg/畝、腐熟秸稈13-23kg/畝、葉臘石粉4-7kg/畝、廢糖蜜5-7kg/畝、硫酸銨8-17kg/畝、硝酸鉀13-19kg/畝、亞硒酸鈉6-12kg/畝、萘醋酸鈉4-9kg/畝、冬葵果粉6-14kg/畝、色甘酸二鈉3-8kg/畝、甘氨酸5-9kg/畝、月桂醇9-17kg/畝,施用基肥后將地整平,立春種植按照株間距1.5m、行間距2m樹苗;在夏至后小暑按照株間距2.5m、行間距3.5m移栽且每畝補施三硅酸鎂4-8 kg、硫酸錳6-13kg、四草酸鉀3-6 kg、硫酸鉀21-34kg、硫酸納7-17kg、海泡石粉7-15kg、硫酸鋅12-27kg、雜醇油9-14kg、過磷酸鈣7-13kg、油餅27-44kg,補施肥料的同時澆水除草;在白露至秋分前進行修枝,修枝后噴施15%氧樂果600~800倍液和15%噻霉酮500-700倍液。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本專利技術后,栽培方法合理,肥料配比科學,改善了土壤,欒樹能夠快速適應更為復雜的環境、即具有觀賞效果又可以作為綠化帶樹木進行栽培。具體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欒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選擇耕層深厚、排灌方便的土地,翻地施用基肥,基肥包括:尿素22?32kg/畝、腐熟秸稈13?23kg/畝、葉臘石粉4?7kg/畝、廢糖蜜5?7kg/畝、硫酸銨8?17kg/畝、硝酸鉀13?19kg/畝、亞硒酸鈉6?12kg/畝、萘醋酸鈉4?9kg/畝、冬葵果粉6?14kg/畝、色甘酸二鈉3?8kg/畝、甘氨酸5?9kg/畝、月桂醇9?17kg/畝,施用基肥后將地整平,立春種植按照株間距1.5m、行間距2m樹苗;在夏至后小暑按照株間距2.5m、行間距3.5m移栽且每畝補施三硅酸鎂4?8?kg、硫酸錳6?13kg、四草酸鉀3?6?kg、硫酸鉀21?34kg、硫酸納7?17kg、海泡石粉7?15kg、硫酸鋅12?27kg、雜醇油9?14kg、過磷酸鈣7?13kg、油餅27?44kg,補施肥料的同時澆水除草;在白露至秋分前進行修枝,修枝后噴施15%氧樂果600~800倍液和15%噻霉酮500?700倍液。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欒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選擇耕層深厚、排灌方便的土地,翻地施用基肥,基肥包括:尿素22-32kg/畝、腐熟秸稈13-23kg/畝、葉臘石粉4-7kg/畝、廢糖蜜5-7kg/畝、硫酸銨8-17kg/畝、硝酸鉀13-19kg/畝、亞硒酸鈉6-12kg/畝、萘醋酸鈉4-9kg/畝、冬葵果粉6-14kg/畝、色甘酸二鈉3-8kg/畝、甘氨酸5-9kg/畝、月桂醇9-17kg/畝,施用基肥后將地整平,立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施雷,張超,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鴻基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