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便于掛置廣告布的圍擋結構,包括上橫梁、下橫梁、擋板、第一廣告布和第二廣告布,所述擋板的兩端分別與上橫梁和下橫梁固接,所述上橫梁和下橫梁均設有第一固定部,與所述第一固定部相應設置有第二固定部,通過可拆卸的第一緊固結構將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一廣告布固定端和第二固定部固為一體,使第一廣告布平整地掛置于所述圍擋,所述上橫梁頂部和下橫梁底部均設有連接部,通過可拆卸的第二緊固結構將第二廣告布固定端與連接部固為一體,所述第一廣告布和第二廣告布布置于擋板的兩側。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和牢固的優點,它拆裝方便,第一廣告布能平整地與擋板平面貼合,掛置效果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圍擋
,特別是一種便于掛置廣告布的圍擋結構。
技術介紹
廣告布能達到宣傳的作用,通常將廣告布通過膠水粘貼在圍擋表面,而這樣的方式不僅粘貼工作量大,并且粘貼后難以將廣告布和圍擋分離。現有技術中,還有其他的將廣告布掛置于圍擋的圍擋結構,而這些結構較為復雜,成本較高,掛置效果不佳,不方便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和牢固的便于掛置廣告布的圍擋結構,它拆裝方便,能同時掛置兩個廣告布,增加宣傳效果,并且掛置效果好。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它包括上橫梁、下橫梁、擋板、第一廣告布和第二廣告布,所述擋板的兩端分別與上橫梁和下橫梁固接,所述上橫梁和下橫梁均設有第一固定部,與所述第一固定部相應設置有第二固定部,通過可拆卸的第一緊固結構將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一廣告布固定端和第二固定部固為一體,使第一廣告布平整地掛置于所述圍擋,所述上橫梁頂部和下橫梁底部均設有連接部,通過可拆卸的第二緊固結構將第二廣告布固定端與連接部固為一體,所述第一廣告布和第二廣告布布置于擋板的兩側。使用時,通過可拆卸的第一緊固結構將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一廣告布固定端和第二固定部固為一體,使第一廣告布平整地掛置于所述圍擋,再通過可拆卸的第二緊固結構將第二廣告布固定端與連接部固為一體,所述第一廣告布和第二廣告布布置于擋板的兩側。本技術采用這樣的掛置方式,結構簡單,拆裝方便,能同時掛置兩個廣告布,增加宣傳效果,并且掛置效果好。進一步,所述上橫梁和下橫梁均設有第一凹槽,所述擋板的上下兩端端部的外部輪廓分別與兩個第一凹槽相配合,所述擋板的上下兩端分別與兩個第一凹槽固接。進一步,所述第二固定部為角鋼,所述角鋼包括呈水平設置的第一連接片和呈豎直設置的第二連接片,所述第一固定部設有與所述角鋼內沿相配合的垂直部,所述垂直部與所述擋板之間所成容置空間的厚度與所述第二連接片的厚度和兩倍于所述第一廣告布的厚度之和相配。進一步,所述第一廣告布的固定端位于角鋼和垂直部之間。進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一廣告布的固定端均設有通孔,所述第一緊固結構為膨脹螺栓,所述膨脹螺栓與三個通孔配合使用。進一步,所述第一凹槽側邊上設置有相對于第一凹槽側邊迂回的延伸段。進一步,所述第一緊固結構的數量為3個。進一步,所述第二緊固結構包括設于連接部的第二凹槽和將第二廣告布卡緊于第二凹槽內的O型膠條。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和牢固的優點,它拆裝方便,第一廣告布能平整地與擋板平面貼合,掛置效果好。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中上橫梁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中上橫梁的立體圖。圖3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中A的放大圖。圖5是圖3中B的放大圖。圖中,1、上橫梁;2、下橫梁;3、擋板;4、第一廣告布;5、第二廣告布;6、第一固定部;7、第一緊固結構;8、連接部;9、第二緊固結構;10、第一凹槽;11、角鋼;12、垂直部;13、膨脹螺栓;14、延伸段;15、第二凹槽;16、O型膠條。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技術。如圖1-3所示,本技術包括上橫梁1、下橫梁2、擋板3、第一廣告布4和第二廣告布5,所述擋板3的兩端分別與上橫梁1和下橫梁2固接,所述上橫梁1和下橫梁2均設有第一固定部6,與所述第一固定部6相應設置有第二固定部,通過可拆卸的第一緊固結構7將所述第一固定部6、第一廣告布4固定端和第二固定部固為一體,使第一廣告布4平整地掛置于所述圍擋,所述上橫梁1頂部和下橫梁2底部均設有連接部8,通過可拆卸的第二緊固結構9將第二廣告布5固定端與連接部8固為一體,所述第一廣告布4和第二廣告布5布置于擋板的兩側。使用時,通過可拆卸的第一緊固結構7將所述第一固定部6、第一廣告布4固定端和第二固定部固為一體,使第一廣告布4平整地掛置于所述圍擋,再通過可拆卸的第二緊固結構9將第二廣告布5固定端與連接部8固為一體,所述第一廣告布4和第二廣告布5布置于擋板的兩側。本技術采用這樣的掛置方式,結構簡單,拆裝方便,能同時掛置兩個廣告布,增加宣傳效果,并且掛置效果好。如圖1和4所示,所述上橫梁1和下橫梁2均設有第一凹槽10,所述擋板3的上下兩端端部的外部輪廓分別與兩個第一凹槽10相配合,所述擋板3的上下兩端分別與兩個第一凹槽10固接。如圖1、2和4所示,所述第二固定部為角鋼11,所述角鋼11包括呈水平設置的第一連接片和呈豎直設置的第二連接片,所述第一固定部6設有與所述角鋼11內沿相配合的垂直部12,所述垂直部12與所述擋板3之間所成容置空間的厚度與所述第二連接片的厚度和兩倍于所述第一廣告布4的厚度之和相配。如圖4所示,所述第一廣告布4的固定端位于角鋼11和垂直部12之間。如圖4所示,所述第一固定部6、第二固定部和第一廣告布4的固定端均設有通孔,所述第一緊固結構7為膨脹螺栓13,所述膨脹螺栓13與三個通孔配合使用。除了膨脹螺栓13,還可以使用其他緊固結構,比如螺栓和螺母。如圖1和4所示,為增強結構強度,所述第一凹槽10側邊上設置有相對于第一凹槽10側邊迂回的延伸段14。所述延伸段14相對于第一凹槽10側邊可以呈一開口,也可以是閉口。作為具體實施例,為增強結構強度,所述第一緊固結構7的數量為3個。如圖5所示,所述第二緊固結構9包括設于連接部8的第二凹槽15和將第二廣告布5卡緊于第二凹槽15內的O型膠條16。具體地,先將第二廣告布5固定端置于第二凹槽15內,按壓O型膠條16,縮小O型膠條16的體積,將其放入第二凹槽15內。隨著O型膠條16的膨脹,O型膠條16將第二廣告布5卡緊于第二凹槽15內。以上僅為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便于掛置廣告布的圍擋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橫梁、下橫梁、擋板、第一廣告布和第二廣告布,所述擋板的兩端分別與上橫梁和下橫梁固接,所述上橫梁和下橫梁均設有第一固定部,與所述第一固定部相應設置有第二固定部,通過可拆卸的第一緊固結構將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一廣告布固定端和第二固定部固為一體,使第一廣告布平整地掛置于所述圍擋,所述上橫梁頂部和下橫梁底部均設有連接部,通過可拆卸的第二緊固結構將第二廣告布固定端與連接部固為一體,所述第一廣告布和第二廣告布布置于擋板的兩側。
【技術特征摘要】
1.便于掛置廣告布的圍擋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橫梁、下橫梁、擋板、第一廣告布和第二廣告布,所述擋板的兩端分別與上橫梁和下橫梁固接,所述上橫梁和下橫梁均設有第一固定部,與所述第一固定部相應設置有第二固定部,通過可拆卸的第一緊固結構將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一廣告布固定端和第二固定部固為一體,使第一廣告布平整地掛置于所述圍擋,所述上橫梁頂部和下橫梁底部均設有連接部,通過可拆卸的第二緊固結構將第二廣告布固定端與連接部固為一體,所述第一廣告布和第二廣告布布置于擋板的兩側。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掛置廣告布的圍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橫梁和下橫梁均設有第一凹槽,所述擋板的上下兩端端部的外部輪廓分別與兩個第一凹槽相配合,所述擋板的上下兩端分別與兩個第一凹槽固接。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掛置廣告布的圍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為角鋼,所述角鋼包括呈水平設置的第一連接片和呈豎直設置的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洪生,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市涪陵區遠晉鋼結構廠,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50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