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可調式鉆孔封孔器,它包括外套管、內套管、膨脹膠管、外箍、進水/出氣管、出水/進氣管,外套管內管壁與內套管外管壁緊密接觸,前端中部布置進水/出氣管并通過上部的旋鈕1、轉桿、齒輪、外套管管壁內部的正時皮帶與內套管外壁的直齒輪相連,外套管右側管壁內部布置正時皮帶、齒輪,齒輪與旋桿連接。通過外套管管壁內皮帶帶動齒輪轉動可自由調節內套管伸出外套管進入鉆孔得距離以及實現注水封孔、抽放瓦斯封孔兩用功能的轉化。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除具備注水封孔、瓦斯抽放封孔的功能外,還可自由伸縮調節封孔器進入鉆孔深度。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勞動強度小且可以實現深孔或淺孔注水封孔、抽放瓦斯封孔兩用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煤礦井下瓦斯及煤塵防治
,特別是一種可調式鉆孔封孔器。
技術介紹
我國是世界上的產煤大國,豐富的煤炭資源給我們創造巨大經濟利益的同時,頻繁的礦井災害事故卻嚴重威脅著我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煤塵和瓦斯均為是礦井五大災害之一,煤層壁注水和抽放瓦斯是采煤作業當中防治煤塵和瓦斯的有效途徑,但目前采用的注水封孔裝置封孔壓力都是預先設計好的,即使封孔過程中不能達到封孔要求也不能立刻進行調整,同時這些裝置又普遍存在易滑出鉆孔、注水時間長、工作效率低;當煤層軟硬度不一時,鉆孔大小會在封孔過程中變化使得封孔器回收困難;當需要深部封孔時,由于封孔器自身長短問題往往達不到預期封孔效果等問題。最后,現有的封孔設備大多只局限于注水或抽放瓦斯單一使用,缺少能夠集注水封孔、瓦斯抽放封孔的一體化的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可調式鉆孔封孔器。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調式鉆孔封孔器由外套管、內套管、膨脹膠管、外箍、進水/出氣管、出水/進氣管組成;外套管呈中間凹兩端高,前端布置進水/出氣管,外套管內管壁與內套管外管壁緊密接觸,外套管前端上部通過旋鈕1、鉗形開口扳手、螺栓、轉桿、齒輪、外套管管壁內部的正時皮帶與內套管外壁的直齒輪相連,外套管右側管壁內部布置正時皮帶、齒輪,齒輪與旋桿連接;內套管前端呈“漏斗狀”,后端布置“尖嘴狀”的出水/進氣管,內套管外側管壁布置復位彈簧。膨脹膠管位于外套管外壁的凹槽內且一端密布三角狀的凸起, 一端有開口。外套管內腔被中間隔板分為兩個腔室,中間以小孔溝通,小孔下布置滑槽。前部腔室壁上存在4個小孔,孔的外邊緣布置連接橡膠球的調壓彈簧。后部腔室壁上存在4個小孔,孔內邊緣也有連接橡膠球的調壓彈簧,腔室內布置類“X”形可旋轉連桿,兩側4個連桿端部有拖住橡膠球的球拖,中間布置調壓彈簧連接的橡膠球。外套管內壁上部、下部布置有擋板,套管管體內的上、下、右側均布置皮帶槽。上部、下部皮帶通過齒輪與封孔器前端的八棱柱狀轉桿連接,轉桿可被開口扳手卡住、固定,且轉桿端部連接旋鈕1。右側設置的皮帶前部通過齒輪旋鈕2連接。內套管外壁上布置直齒輪和擋板。進水/出氣管既可以外接高壓水源,又可連接外部抽氣管路。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設計科學合理,可自由調節封孔器進入鉆孔深度及實現注水封孔與抽放瓦斯封孔功能的相互轉化。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結構簡單、勞動強度低、封孔效果好等特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縱向剖面圖。圖2為本技術橫向剖面圖。圖3為本技術圖1的前部腔室、后部腔室截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鉆孔封孔器前端的轉桿、齒輪、開口扳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內套管外壁上的齒輪裝配圖。圖中:1、外套管;2、內套管;3、膨脹膠管;4、開口;5、凸起;6、外箍;7、進水/出氣管;8、出水/進氣管;9、小孔;10、旋鈕1;11、旋鈕2;12、轉桿;13、開口扳手;14、螺栓;15、齒輪;16、正時皮帶;17、直齒輪;18、擋板;19、復位彈簧;20、旋桿;21、調壓彈簧;22、橡膠球; 23、滑槽;24、連桿;25、球托。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5所示,本技術包括外套管、內套管、膨脹膠管、外箍、進水/出氣管、出水/進氣管;外套管中間凹槽布置膨脹膠管,外套管內管壁與內套管外管壁緊密接觸,前端中部布置進水/出氣管,上部則通過旋鈕1、鉗形開口扳手、螺栓、轉桿、齒輪、外套管管壁內部的正時皮帶與內套管外壁的直齒輪相連,外套管右側管壁內部布置正時皮帶、齒輪,齒輪與旋桿連接;內套管前端呈“漏斗狀”,后端布置“尖嘴狀”的出水/進氣管,內套管外側管壁布置復位彈簧。在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可調式鉆孔封孔器,可實現深、淺部鉆孔注水封孔、抽放瓦斯封孔的功能。具體來說當需要注水封孔時,首先轉動旋鈕2(11)帶動皮帶(16)、旋桿(20)轉動使得連桿(24)前端調壓彈簧(21)連接的橡膠球(22)頂住小孔(9),封閉前后兩個腔室。然后進水/出氣管(7)外接高壓水源,高壓水首先在前部腔室里匯集達到一定壓力后先頂開外套管(1)外壁的4個調壓彈簧(21),膨脹膠管(3)里開始充水膨脹使膨脹膠管(3)外壁與鉆孔壁緊貼,達到封孔效果,當繼續注水,膠管(3)內壓力繼續增大到一定值會會頂開內套管(2)內壁的4個調壓彈簧(21),后部腔室進水并通過出水/進氣管(8)噴射到鉆孔內。當需要深部鉆孔注水時,只需轉動桿體旋鈕1(10)帶動轉桿(12)、皮帶(16)、齒輪(15)轉動,使內套管(2)可以自由伸縮進入鉆孔。若注水達到需要深度時,可通過螺栓(14)前后移動開口扳手(13)卡住八棱柱狀轉桿(12)達到固定轉桿效果,進而將內套管(2)固定在特定位置。內套管兩側彈簧孔內的復位彈簧(19)支撐擋板有助于內套管(2)向外移動恢復原位。完成注水封孔時,取下高壓水管,打開膨脹膠管前部的開口(4),膠管(3)內的水會由此流出,使得膠管(3)脫離鉆孔壁,繼而可回收封孔器。若要進行抽放瓦斯封孔時,轉動旋鈕2(11),帶動調壓彈簧(21)連接的橡膠球(22)旋轉至小球下部的滑槽(23)內,同時轉桿的兩側連桿(24)頂部的球托(25)會托住內套管內部的4個調壓彈簧(21)連接的橡膠球(22),這樣便溝通了前后兩個腔室,同時外套管(1)與膠管(3)之間的通道孔被封閉,此時將膨脹膠管(3)前部開口打開外接高壓水管,使得膨脹膠管(3)膨脹達到封孔效果,進水/出氣管(7)與外部抽氣管路連接就可以進行抽放瓦斯。當需要深部抽放瓦斯時可通過調節旋鈕1(10)實現。抽放瓦斯結束后,只需把膨脹管(3)開口(4)處高壓水管取下,等膠管(3)內水流出后即可將封孔器取出鉆孔。上述實施方式并非是對本技術的限制,本技術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調式鉆孔封孔器,由外套管(1)、內套管(2)、膨脹膠管(3)、外箍(6)、進水/出氣管(7)、出水/進氣管(8)組成;外套管(1)呈中間凹兩端高,前端中部布置進水/出氣管(7),外套管內管壁與內套管(2)外管壁緊密接觸,外套管前端上部通過旋鈕1(10)、鉗形開口扳手(13)、螺栓(14)、轉桿(12)、齒輪(15)、外套管管壁內部的正時皮帶(16)與內套管外壁的直齒輪(17)相連,外套管右側管壁內部布置正時皮帶(16)、齒輪(15),齒輪與旋桿(20)連接;內套管(2)前端呈“漏斗狀”,后端布置“尖嘴狀”的出水/進氣管(8),內套管外側管壁布置復位彈簧(19)。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調式鉆孔封孔器,由外套管(1)、內套管(2)、膨脹膠管(3)、外箍(6)、進水/出氣管(7)、出水/進氣管(8)組成;外套管(1)呈中間凹兩端高,前端中部布置進水/出氣管(7),外套管內管壁與內套管(2)外管壁緊密接觸,外套管前端上部通過旋鈕1(10)、鉗形開口扳手(13)、螺栓(14)、轉桿(12)、齒輪(15)、外套管管壁內部的正時皮帶(16)與內套管外壁的直齒輪(17)相連,外套管右側管壁內部布置正時皮帶(16)、齒輪(15),齒輪與旋桿(20)連接;內套管(2)前端呈“漏斗狀”,后端布置“尖嘴狀”的出水/進氣管(8),內套管外側管壁布置復位彈簧(1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式鉆孔封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膠管(3)位于外套管(1)外壁的凹槽部位,膠管一端密布許多三角狀的凸起(5), 另一端有開口(4)。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式鉆孔封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內腔被中間隔板分為兩個腔室,中間以小孔(9)溝通,前部腔室壁上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韋先麗,張新,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科技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