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油冷卻器,尤其涉及一種圓筒型雙密封油冷卻器。
技術介紹
油冷卻器是液壓系統和潤滑系統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油冷卻設備。利用該設備可使具有一定溫差的兩種流體介質實現熱交換,從而達到降低油溫,保證系統正常運行的目的。目前市場上的普通油冷卻器大多數為光管或低翅組件,極大的占用了圓筒空間、換熱面積偏小,且換熱效率低,占地面積大。因此不適用在潤滑系統油壓高、小空間范圍內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圓筒型雙密封油冷卻器。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圓筒型雙密封油冷卻器,包括圓筒、換熱管和圓形翅片;圓筒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前端管箱和后端管箱;前端管箱和后端管箱分別通過固定板與圓筒連接;換熱管和圓形翅片均設置在圓筒內,多條換熱管均穿過圓形翅片,換熱管的兩端分別與圓筒兩端的固定板相連接;圓形翅片與換熱管相互垂直;圓筒內還設置有折流板,折流板與圓形翅片平行設置;折流板與圓筒相接的斷面形成油冷器的圓周密封裝置;圓周密封裝置包括弧形槽;弧形槽設置在折流板與圓筒相接的端面上,弧形槽內放置有密封膠輥;圓形翅片、換熱管和折流板通過物理液壓脹接形成換熱管束;圓形翅片與圓筒的軸向斷面兩側形成油冷器的軸向密封裝置;圓筒的上、下端對應處設置有排氣嘴。折流板為三個,中間一個折流板的下端與圓筒連接,兩側折流板的上端與圓筒連接。圓形翅片的中心邊緣兩側設置有兩道方形的開口槽,開口槽內設置有緊密配裝的方形密封條。圓筒的上方設置有兩個進出口。圓筒的上、下端和前端管箱、后端管箱均設置有檢查口。圓筒通過下方設置的支座安裝在機組平臺上。本技術提供的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圓筒型雙密封油冷卻器,包括圓筒(3)、換熱管(4)和圓形翅片(5);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筒(3)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前端管箱(1)和后端管箱(9);所述前端管箱(1)和后端管箱(9)分別通過固定板與圓筒(3)連接;所述換熱管(4)和圓形翅片(5)均設置在圓筒(3)內,多條換熱管(4)均穿過圓形翅片(5),換熱管(4)的兩端分別與圓筒兩端的固定板(2)相連接;所述圓形翅片(5)與換熱管(4)相互垂直;所述圓筒(3)內還設置有折流板(6),折流板(6)與圓形翅片(5)平行設置;所述折流板(6)與圓筒(3)相接的斷面形成油冷器的圓周密封裝置(12);所述圓周密封裝置(12)包括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設置在折流板(6)與圓筒相接的端面上,弧形槽內放置有密封膠輥;所述圓形翅片(5)、換熱管(4)和折流板(6)通過物理液壓脹接形成換熱管束;圓形翅片(5)與圓筒(3)的軸向斷面兩側形成油冷器的軸向密封裝置(13);圓筒(3)的上、下端對應處設置有排氣嘴(7)。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圓筒型雙密封油冷卻器,包括圓筒(3)、換熱管(4)和圓形翅片(5);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筒(3)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前端管箱(1)和后端管箱(9);所述前端管箱(1)和后端管箱(9)分別通過固定板與圓筒(3)連接;所述換熱管(4)和圓形翅片(5)均設置在圓筒(3)內,多條換熱管(4)均穿過圓形翅片(5),換熱管(4)的兩端分別與圓筒兩端的固定板(2)相連接;所述圓形翅片(5)與換熱管(4)相互垂直;所述圓筒(3)內還設置有折流板(6),折流板(6)與圓形翅片(5)平行設置;所述折流板(6)與圓筒(3)相接的斷面形成油冷器的圓周密封裝置(12);所述圓周密封裝置(12)包括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設置在折流板(6)與圓筒相接的端面上,弧形槽內放置有密封膠輥;所述圓形翅片(5)、換熱管(4)和折流板(6)通過物理液壓脹接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商少華,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熱力眾達換熱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