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打磨
,具體為一種建筑用機械零件自動夾緊打磨機。
技術介紹
目前,在建筑機械的加工領域,有許多的金屬小零件,這些金屬小零件與建筑大型的機械零件相連接,小零件的質量也影響著機械的性能,在現有的技術中,小零件鑄做完成后,表面不夠光滑,菱角也有較多的毛刺,而傳統的打磨機,對毛刺的打磨效率低,效果差,對于大小不同的小零件還需要人工進行調試夾緊才能進一步使用,工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用機械零件自動夾緊打磨機,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建筑用機械零件自動夾緊打磨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固定連接有伸縮裝置,所述伸縮裝置由套筒和套桿組成,且套筒的外表面設置有相對稱的定位塊,所述套筒的內部套接有套桿,所述套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伸縮桿,所述第二伸縮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電機軸,且電機軸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打磨塊;所述伸縮裝置的一側設置有打磨臺,且打磨臺位于打磨塊的正下方,所述打磨臺的頂部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部的兩端均活動連接有相對稱的滑塊,且兩個所述滑塊的底端均與第三伸縮桿連接,兩個所述滑塊的頂端均固定連接有夾板,所述伸縮裝置的一側面開設有條形通孔,所述第二伸縮桿的底部活動 連接有伸拉桿,且伸拉桿的另一端穿過條形通孔與夾板連接。優選的,所述套桿的外表面開設有與定位塊相對應的等距離排列的定位孔,且定位孔的數量不少于十個。優選的,所述打磨塊的外表面開設有防滑紋。優選的,兩個所述夾板的一側面均設置有制動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建筑用機械零件自動夾緊打磨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伸縮裝置(2),所述伸縮裝置(2)由套筒(18)和套桿(19)組成,且套筒(18)的外表面設置有相對稱的定位塊(3),所述套筒(18)的內部套接有套桿(19),所述套桿(19)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板(20),所述連接板(20)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伸縮桿(7),所述第二伸縮桿(7)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電機(8),所述電機(8)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電機軸(9),且電機軸(9)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打磨塊(10);所述伸縮裝置(2)的一側設置有打磨臺(11),且打磨臺(11)位于打磨塊(10)的正下方,所述打磨臺(11)的頂部開設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內部的兩端均活動連接有相對稱的滑塊(14),且兩個所述滑塊(14)的底端均與第三伸縮桿(15)連接,兩個所述滑塊(14)的頂端均固定連接有夾板(13),所述伸縮裝置(2)的一側面開設有條形通孔(6),所述第二伸縮桿(7)的底部活動連接有伸拉桿(5),且伸拉桿(5)的另一端穿過條形通孔(6)與夾板(13)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筑用機械零件自動夾緊打磨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伸縮裝置(2),所述伸縮裝置(2)由套筒(18)和套桿(19)組成,且套筒(18)的外表面設置有相對稱的定位塊(3),所述套筒(18)的內部套接有套桿(19),所述套桿(19)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板(20),所述連接板(20)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伸縮桿(7),所述第二伸縮桿(7)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電機(8),所述電機(8)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電機軸(9),且電機軸(9)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打磨塊(10);所述伸縮裝置(2)的一側設置有打磨臺(11),且打磨臺(11)位于打磨塊(10)的正下方,所述打磨臺(11)的頂部開設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內部的兩端均活動連接有相對稱的滑塊(1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桂花,
申請(專利權)人:南安達泰衛浴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