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數據中心。所述數據中心包括多個同向設置的機柜組件,所述機柜組件包括機柜列、換熱體和封閉部件;所述機柜列和所述換熱體平行間隔設置,所述封閉部件設于所述機柜列和所述換熱體之間,用于封閉所述機柜列的背側出風口到所述換熱體之間的空間。該實施方式提高了數據中心中機柜組件的換熱效率并縮短了送冷路徑,大大降低數據中心能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冷卻
,具體涉及數據中心的冷卻
,尤其涉及用于存放數據處理設備、聯網設備和電信設備的數據中心。
技術介紹
隨著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在數據中心機房集中了大量的數據處理設備、聯網設備和電信設備,這些電子設備在工作中所產生的熱量會對設備組件的性能、穩定性和使用壽命產生不利的影響,特別是安裝在機柜內的設備更容易出現熱量積聚,從而影響設備的性能。然而,在現有的數據中心中,機柜均為背靠背方式的設置或面對面的方式設置,且通常采用精密空調或列間空調的制冷方式,但上述數據中心的氣流組織路徑較長,風機能耗巨大,且冷卻效率低,需要一種能夠可靠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成本的數據中心
技術實現思路
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改進的數據中心,來解決以上
技術介紹
部分提到的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數據中心,所述數據中心包括多個同向設置的機柜組件,所述機柜組件包括機柜列、換熱體和封閉部件;所述機柜列和所述換熱體平行間隔設置,所述封閉部件設于所述機柜列和所述換熱體之間,用于封閉所述機柜列背側出風口到所述換熱體之間的空間。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換熱體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表面,分別為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前表面與所述機柜列背側出風口相對,在所述后表面上設有由多個風扇組成的風扇墻。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換熱體的周邊與所述封閉部件相接,所述換熱體的高度與所述機柜列的高度相匹配,所述換熱體的寬度與所述機柜列的寬度相同。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換熱體包括相互冗余的兩組換熱件,所述兩組換熱件中的每一組換熱件中包括至少一路具有出口和入口的換熱管路,所述換熱管路中流通的是用于換熱的冷媒。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兩組換熱件分別與兩組相互獨立的冷媒裝置或環網設置的冷媒裝置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機柜內設有用于氣體移動的風扇單元,所述風扇單元的送風方向與所述風扇墻中的風扇的送風方向一致。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多個同向設置的機柜組件之間平行、相對設置。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換熱體的底端設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為上部開口的梯形槽。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機柜組件還包括傳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傳感器的傳感信息,根據所述傳感信息控制所述風扇墻的風扇。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傳感器包括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分別裝設于所述機柜、所述封閉部件內和換熱體上用于檢測所述機柜列、所述封閉部件內空氣的溫度以及換熱體出口空氣的溫度。本申請提供的數據中心,取消了傳統的精密空調或列間空調,每列機柜采用同向設置方式,通過將換熱體設置在兩列同向設置的機柜列中間,降低換熱體的風阻、縮短送冷路徑并實現前后機柜內設備本身風扇的接力,替代傳統空調風機大大降低了數據中心的能耗,封閉熱通道的設置,進一步提高了換熱的效率。附圖說明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申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圖1是本申請中由兩排機柜組件所構成數據中心的透視圖;圖2是本申請中組成數據中心的機柜組件的結構圖;圖3是根據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的數據中心的正視圖;圖4是根據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的數據中心的俯視圖;圖5是根據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的數據中心的示意圖;圖6是根據本申請的數據中心的換熱體的冷媒供冷的示例性結構圖;圖7是根據本申請的數據中心的一個應用場景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申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相關專利技術,而非對該專利技術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有關專利技術相關的部分。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申請。圖1示出了可以應用本申請的一種數據中心的實施例中由兩列機柜組件實現的數據中心的透視圖。如圖1所示,數據中心可以包括多個機柜組件10,其中,上述多個機柜組件10之間同向設置。圖2是上述機柜組件10的結構圖,如圖2所示,構成上述數據中心的機柜組件10包括:機柜列1、換熱體2和封閉部件3。上述機柜列1和上述換熱體2平行間隔設置;封閉部件3設于上述機柜列1和上述換熱體2之間,用于封閉上述機柜列1的背側出風口到上述換熱體2之間的空間;這里,上述封閉部件3通過連接裝置分別與上述機柜列1和上述換熱體2連接,連接后,上述機柜列1的背側出風口、換熱體2和封閉部件3組成熱空氣的封閉通道。上述機柜組件10中,還可以在封閉部件3的一側或兩側開設可進入上述封閉通道的門4。為了使機柜列1內聚集的熱量能夠排出,機柜列1的前部和后部可以不設柜門或者可以設置由穿孔的金屬片制成的前門和后門,以便空氣流入和流出機柜列1的內部區域。這里,上述機柜列1或換熱體2與上述封閉部件3可以通過上述連接裝置連接;上述連接裝置可以包括連接框架、填充物。上述連接框架與上述機柜列1和上述封閉部件3相連接,可以是通過焊接、鉚接或粘結的形式連接,還可以是通過螺栓等形式連接,或其他連接形式連接,如,可以通過合頁的形式連接;上述填充物填充上述連接框架與上述機柜列1、換熱體2、上述封閉部件3之間的空隙或空間。在本實施例中,上述封閉部件3可以是由隔熱材料制成的封閉的盒體;上述換熱體2是在不同溫度的兩種或兩種以上流體間實現物料之間熱量傳遞的熱量交換設備,使熱量由溫度較高的流體傳遞給溫度較低的流體,這里,換熱體2垂直地面設置,換熱體2的進風和排風與地面平行,上述機柜列1、上述換熱體2和上述封閉部件3所封閉空間內的熱空氣經過上述換熱體2后,被換熱體2冷卻,溫度降低。繼續參考圖3和圖4,圖3和圖4分別示出了本實施例中上述數據中心所布置的機柜組件的正視圖和俯視圖。如圖3和圖4所示,機柜組件10和機柜組件10′同向布置,其中,上述機柜組件10′與上述機柜組件10具有相同的結構;上述第一列機柜組件10中的機柜列1背側出風口排出的高溫排風進入上述機柜列1與上述換熱體2之間的熱通道13,熱通道13通過封閉部件3封閉,上述熱通道13內的高溫空氣通過上述熱通道13進入上述換熱體2,上述換熱體2內為雙路水冷卻或其他冷卻介質相變冷卻,吸收高溫空氣的熱量,使之溫度降低成為低溫空氣,此時低溫空氣處于上述換熱體2與第二列機柜組件10′的機柜列1′之間的冷通道12,在第二列機柜組件10′的機柜列1′內的設備所帶的風扇的驅動下,上述低溫空氣經過機柜列1′后冷卻機柜列1′內的設備,再次變為高溫空氣進入上述機柜列1′與第二列機柜組件10′的換熱體2′之間的熱通道13′,上述熱通道13′被封閉部件3′封閉,上述熱通道13′內的高溫空氣通過上述熱通道13進入上述換熱體2′,上述換熱體2′內為雙路水冷卻或其他冷卻介質相變冷卻,再次吸收高溫空氣的熱量使之溫度再次降低成為低溫空氣,并進入冷通道12′,用于冷卻下一列機柜設備,在機柜列內設備所帶的風扇的接力作用下,如此反復,實現冷卻數據中心中多個并排設置的機柜組件的機柜內的電子設備。在本實施例中,上述機柜列1可以是單個的機柜11,還可以是由多個外形規格一致的機柜11并排排列所構成的機柜列1;上述機柜列1和機柜列1′內設備的風扇是機柜內電子設備自帶的風扇,如,機柜內服務器自帶的風扇,將上述服務器自帶風扇的送風方向調整為與地面平行,且為由機柜列的前側向背側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數據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同向設置的機柜組件;所述機柜組件包括機柜列、換熱體和封閉部件;所述機柜列和所述換熱體平行間隔設置;所述封閉部件設于所述機柜列和所述換熱體之間,用于封閉所述機柜列背側出風口到所述換熱體之間的空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數據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同向設置的機柜組件;所述機柜組件包括機柜列、換熱體和封閉部件;所述機柜列和所述換熱體平行間隔設置;所述封閉部件設于所述機柜列和所述換熱體之間,用于封閉所述機柜列背側出風口到所述換熱體之間的空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體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表面,分別為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前表面與所述機柜列背側出風口相對,在所述后表面上設有由多個風扇組成的風扇墻。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數據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體的周邊與所述封閉部件相接,所述換熱體的高度與所述機柜列的高度相匹配,所述換熱體的寬度與所述機柜列的寬度相同。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數據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體包括相互冗余的兩組換熱件,所述兩組換熱件中的每一組換熱件中包括至少一路具有出口和入口的換熱管路,所述換熱管路中流通的是用于換熱的冷媒。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郝玉濤,張素麗,于昌慶,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