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易拉蓋傳輸線,設置于易拉蓋沖壓裝置的出料端與易拉蓋密封膠注膠機的進料端之間,包括接蓋裝置、傳送帶裝置、傳輸軌道、傳輸軌道切換裝置和出蓋裝置,所述接蓋裝置、傳送帶裝置、傳輸軌道和出蓋裝置依次連接;接蓋裝置用于將易拉蓋沖壓裝置沖壓成形的易拉蓋分配至傳送帶裝置上,傳輸軌道包括第一傳輸軌道、第二傳輸軌道、加蓋槽與收蓋槽,傳輸軌道切換裝置用于切換軌道的連接通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易拉蓋傳輸裝置設置于易拉蓋傳輸裝置,可實現多種接連通路,可在易拉蓋沖壓機或注膠故障時繼續工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易拉罐加工
,特別是涉及一種易拉蓋傳輸線。
技術介紹
傳統的易拉罐是由頂蓋、底蓋和側圍板壓合而成,其中,易拉罐的頂蓋和底蓋簡稱為易拉蓋。易拉蓋是經由落料、沖壓等工序后成形,為了保證易拉蓋與側圍板之間的密封性,在成形的頂蓋與罐體壓合前,需要在蓋體的周向的凹槽內涂上一層密封膠。由于易拉蓋的生產數量大,為了保證各工序間的有效銜接,在現有的技術中,是通過易拉蓋傳輸線連接易來蓋沖壓裝置的出料端與易拉蓋密封膠注膠機,實現易拉蓋的自動傳輸。該技術方案雖可提高易拉蓋的傳輸效率,但要求易拉蓋密封膠注膠機與易拉蓋沖壓裝置以同等速率工作,并且在易拉蓋沖壓裝置故障時,會導致易拉蓋密封膠注膠機空轉或必須停機;而在易拉蓋密封膠注膠機故障時,更是會導致易拉蓋擁堵在傳輸線內。因此,現有的易拉蓋傳輸方案亟需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易拉蓋傳輸線,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易拉蓋沖壓裝置與易拉蓋密封膠注膠裝置必須同步運轉,否則就會出現注膠機斷供或傳輸線堵塞的問題。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易拉蓋傳輸線,包括傳輸軌道、傳輸軌道切換裝置和出蓋裝置;所述傳輸軌道包括第一傳輸軌道、第二傳輸軌道、加蓋槽與收蓋槽,第一傳輸軌道和第二傳輸軌道分別為由三根以上相互平行設置的導向管圍成的截面為圓形傳輸軌道;所述加蓋槽包括半圓形長槽以及連接于半圓形長槽末端的加蓋軌道,加蓋軌道為由三根以上相互平行的導向管圍成的截面為圓形傳輸軌道,所述加蓋槽43的出蓋軌道傾斜向下設置;所述收蓋槽包括半圓形長槽以及連接于半圓形長槽末端的收蓋軌道,收蓋軌道為由三根以上相互平行設置的導向管圍成的截面為圓形傳輸軌道;所述第一傳輸軌道的進料端與易拉蓋沖壓裝置的出料端連接,第二傳輸軌道斜向上延伸,并且第二傳輸軌道的出料端豎直向下與出蓋裝置連接;所述加蓋槽的加蓋軌道末端與第一傳輸軌道的出料端齊平,收蓋槽的收蓋軌道末端與第二傳輸軌道的進料端齊平,第一傳輸軌道和第二傳輸軌道上分別設置有易拉蓋推進器;所述傳輸軌道切換裝置包括設置于第一液壓缸和第二液壓缸;所述第一液壓缸設置于第一傳輸軌道的出料端,用于推動第一傳輸軌道的出料端與第二傳輸軌道的進料端對接或與收蓋槽的進料端對接;所述第二液壓缸設置于加蓋槽的出料端,用于推動加蓋槽的出料端與第二傳輸軌道的進料端對接或與收蓋槽的進料端對接;所述出蓋裝置包括下蓋套筒、分蓋輪和兩根以上導向柱,所述下蓋套筒豎直設置,下蓋套筒的上端面設置有連接法蘭,所述導向柱間隔的設立于所述連接法蘭的圓周上,所述分蓋輪的個數為兩個,分蓋輪以下蓋套筒的中軸線為對稱軸,對稱的設置于下蓋套筒的底端,至少一個所述導向柱上設置有防旋轉壓塊,所述防旋轉壓塊與圓形蓋片的接觸面設置有阻尼材料。進一步的,所述傳輸軌道切換裝置還包括第一霍爾傳感器和第二霍爾傳感器;所述第一霍爾傳感器設置于第一傳輸軌道側面,所述第二霍爾傳感器設置于第二傳輸軌道側面。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傳輸軌道、第二傳輸軌道、出蓋軌道和收蓋軌道分別由四個所述的導向管圍成。進一步的,防旋轉壓塊為矩形塊,防旋轉壓塊上設置有通孔和安裝角度調節孔,所述通孔沿豎直方向延伸,防旋轉壓塊通過所述通孔套設于導向柱上,所述安裝角度調節孔與通孔正交并與通孔連通,在所述安裝角度調節孔內設置有固定螺栓。進一步的,所述防旋轉壓塊上還設置有豎直方向延伸了阻尼材料安裝槽,所述阻尼材料安裝槽為圓弧形內凹槽。進一步的,在第一傳輸軌道和第二傳輸軌道的兩端以及中部等間隔的設置有多個加固環。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傳輸軌道的出料端和加蓋槽的加蓋軌道的出料端分別設置有電磁鐵。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包括接蓋裝置、傳送帶裝置、傳輸軌道、傳輸軌道切換裝置和出蓋裝置,實現了易拉蓋沖壓裝置與傳輸軌道對接,傳輸軌道與易拉蓋密封膠注膠機對接,從而將易拉蓋沖壓裝置與易拉蓋密封膠注膠機連接起來,使易拉蓋直接從易拉蓋沖壓裝置的出料端直接傳輸至易拉蓋密封膠注膠機的進料端進行注膠,提高易拉蓋加工效率,并且在本技術中,所述傳輸軌道包括第一傳輸軌道、第二傳輸軌道、加蓋槽與收蓋槽,在第一傳輸軌道的出料端和第二傳輸軌道的進料端分別設置了切換裝置,可切換第一傳輸軌道與第二傳輸軌道或收蓋槽對接,以及切換第二傳輸軌道與加蓋槽對接,從而可有效解決易拉蓋沖壓裝置故障時易拉蓋密封膠注膠機無易拉蓋進料的問題,和易拉蓋密封膠注膠機故障時傳輸軌道堵塞的問題,有效保障了易拉蓋傳輸線穩定、持續工作,提高了易拉蓋加工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方式易拉蓋傳輸裝置中各組成部分的連接示意圖;圖2為易拉蓋傳輸裝置中接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易拉蓋傳輸裝置中接蓋裝置的俯視圖;圖4a為第一傳輸軌道與第二傳輸軌道對接時的軌道連接示意圖;圖4b為第一傳輸軌道與收蓋槽對接時的軌道連接示意圖;圖4c為第二傳輸軌道與收蓋槽對接時的軌道連接示意圖;圖5為加蓋槽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出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出蓋裝置中防旋轉壓塊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一實施方式中傳輸軌道切換裝置的組成及連接示意圖。標號說明:1、易拉蓋沖壓裝置;2、接蓋裝置;3、傳送帶裝置;4、傳輸軌道;5、易拉蓋推進器;6、出蓋裝置;7、易拉蓋密封膠注膠機;10、易拉蓋;21、滑板;22、滑槽;41、第一傳輸軌道;42、第二傳輸軌道;43、加蓋槽;44、收蓋槽;51、第一液壓缸;52、第二液壓缸;411、半圓形長槽;412、加蓋軌道;61、下蓋套筒;62、連接法蘭;63、導向柱;64、分蓋輪;65、防旋轉壓塊;651、阻尼材料;652、通孔。具體實施方式為詳細說明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請參閱圖1,本技術實施方式一種易拉蓋傳輸裝置,該易拉蓋傳輸裝置設置于易拉蓋沖壓裝置1的出料端與易拉蓋密封膠注膠機7的進料端之間,用于將易拉蓋沖壓裝置1沖壓成形的圓形易拉蓋10傳輸至易拉蓋密封膠注膠機7的進料端進行注膠。該易拉蓋傳輸裝置包括:包括接蓋裝置2、傳送帶裝置3、傳輸軌道4、傳輸軌道切換裝置和出蓋裝置6,所述接蓋裝置、傳送帶裝置、傳輸軌道和出蓋裝置依次連接。請參閱圖2和圖3,所述接蓋裝置2用于將易拉蓋沖壓裝置1沖壓成形的易拉蓋10分配至傳送帶裝置3上。所述接蓋裝置2包括傾斜設置的滑板21以及設置于滑板21上的滑槽22,所述滑槽22的寬度大于易拉蓋10的直徑,所述滑槽22的頂端連接于易拉蓋沖壓裝置1的出料口,滑槽22的底端連接于所述傳送帶裝置3的進料端,在所述滑槽22上設置有與所述滑槽相適配的透明蓋板。易拉蓋10從沖壓裝置1的出料口出來經滑槽22向下滑行至傳送帶裝置3,再由傳送帶裝置3的出料端傳輸至傳輸軌道4上。所述傳輸軌道4包括第一傳輸軌道41、第二傳輸軌道42、加蓋槽43與收蓋槽44,所述第一傳輸軌道41和第二傳輸軌道42分別為由三根以上相互平行設置的導向管圍成的截面為圓形傳輸軌道。請參閱圖5,所述加蓋槽43用于往第二傳輸軌道42內增加易拉蓋(在沖壓裝置故障時),其包括半圓形長槽411以及連接于半圓形長槽411末端的加蓋軌道412,加蓋軌道412為由三根以上相互平行設置的導向管圍成的截面為圓形傳輸軌道。所述加蓋軌道412用于與第二傳輸軌道42的進料端對接(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易拉蓋傳輸線,其特征在于,包括傳輸軌道、傳輸軌道切換裝置和出蓋裝置;所述傳輸軌道包括第一傳輸軌道、第二傳輸軌道、加蓋槽與收蓋槽,第一傳輸軌道和第二傳輸軌道分別為由三根以上相互平行設置的導向管圍成的截面為圓形傳輸軌道;所述加蓋槽包括半圓形長槽以及連接于半圓形長槽末端的加蓋軌道,加蓋軌道為由三根以上相互平行的導向管圍成的截面為圓形傳輸軌道,所述加蓋槽(43)的出蓋軌道傾斜向下設置;所述收蓋槽包括半圓形長槽以及連接于半圓形長槽末端的收蓋軌道,收蓋軌道為由三根以上相互平行設置的導向管圍成的截面為圓形傳輸軌道;所述第一傳輸軌道的進料端與易拉蓋沖壓裝置的出料端連接,第二傳輸軌道斜向上延伸,并且第二傳輸軌道的出料端豎直向下與出蓋裝置連接;所述加蓋槽的加蓋軌道末端與第一傳輸軌道的出料端齊平,收蓋槽的收蓋軌道末端與第二傳輸軌道的進料端齊平,第一傳輸軌道和第二傳輸軌道上分別設置有易拉蓋推進器;所述傳輸軌道切換裝置包括設置于第一液壓缸和第二液壓缸;所述第一液壓缸設置于第一傳輸軌道的出料端,用于推動第一傳輸軌道的出料端與第二傳輸軌道的進料端對接或與收蓋槽的進料端對接;所述第二液壓缸設置于加蓋槽的出料端,用于推動加蓋槽的出料端與第二傳輸軌道的進料端對接或與收蓋槽的進料端對接;所述出蓋裝置包括下蓋套筒、分蓋輪和兩根以上導向柱,所述下蓋套筒豎直設置,下蓋套筒的上端面設置有連接法蘭,所述導向柱間隔的設立于所述連接法蘭的圓周上,所述分蓋輪的個數為兩個,分蓋輪以下蓋套筒的中軸線為對稱軸,對稱的設置于下蓋套筒的底端,至少一個所述導向柱上設置有防旋轉壓塊,所述防旋轉壓塊與圓形蓋片的接觸面設置有阻尼材料。...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易拉蓋傳輸線,其特征在于,包括傳輸軌道、傳輸軌道切換裝置和出蓋裝置;所述傳輸軌道包括第一傳輸軌道、第二傳輸軌道、加蓋槽與收蓋槽,第一傳輸軌道和第二傳輸軌道分別為由三根以上相互平行設置的導向管圍成的截面為圓形傳輸軌道;所述加蓋槽包括半圓形長槽以及連接于半圓形長槽末端的加蓋軌道,加蓋軌道為由三根以上相互平行的導向管圍成的截面為圓形傳輸軌道,所述加蓋槽(43)的出蓋軌道傾斜向下設置;所述收蓋槽包括半圓形長槽以及連接于半圓形長槽末端的收蓋軌道,收蓋軌道為由三根以上相互平行設置的導向管圍成的截面為圓形傳輸軌道;所述第一傳輸軌道的進料端與易拉蓋沖壓裝置的出料端連接,第二傳輸軌道斜向上延伸,并且第二傳輸軌道的出料端豎直向下與出蓋裝置連接;所述加蓋槽的加蓋軌道末端與第一傳輸軌道的出料端齊平,收蓋槽的收蓋軌道末端與第二傳輸軌道的進料端齊平,第一傳輸軌道和第二傳輸軌道上分別設置有易拉蓋推進器;所述傳輸軌道切換裝置包括設置于第一液壓缸和第二液壓缸;所述第一液壓缸設置于第一傳輸軌道的出料端,用于推動第一傳輸軌道的出料端與第二傳輸軌道的進料端對接或與收蓋槽的進料端對接;所述第二液壓缸設置于加蓋槽的出料端,用于推動加蓋槽的出料端與第二傳輸軌道的進料端對接或與收蓋槽的進料端對接;所述出蓋裝置包括下蓋套筒、分蓋輪和兩根以上導向柱,所述下蓋套筒豎直設置,下蓋套筒的上端面設置有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佘華峰,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鼎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