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圖像處理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低照度彩色圖像增強方法。
技術介紹
圖像增強是圖像處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主要針對霧霾環境、偏色圖像、光照不均、低照度這四種環境情況處理。其中,低照度圖像是指在光照強度低、環境光微弱或者背景光昏暗的條件下獲得的圖像,具有灰度水平低、信息不明顯、細節模糊和顏色失真等特點。從直方圖上看,低照度圖像灰度值一般集中在低灰度級范圍內。為了使圖像滿足人類視覺系統對圖像感知的舒適度或滿足機器視覺系統中對輸入圖像的要求,需要對低照度圖像進行對比度拉伸和細節顏色校正,也就說,強調圖像中的某些信息,同時,抑制圖像中的另一些信息或者干擾。目前,圖像處理方法中的灰度變換法和頻域法,由于未考慮到低照度圖像受光照的影響,故其對退化程度高的低照度圖像增強效果不好。直方圖均衡化方法作為一種圖像增強的簡單有效的方法,具有速度快、自適應強等優點,但其也會導致細節信息丟失,放大噪聲、造成塊狀效應等問題。中心/環繞方法是基于照射反射模型的一種顏色恒常增強方法,會導致增強后的彩色圖像不清晰、噪聲被放大等問題。由此可見,現有技術中,存在圖像增強效果差、噪聲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處理速度快、圖像清晰、色域寬闊、色彩豐富的低照度彩色圖像增強方法。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出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低照度彩色圖像增強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根據待增強低照度彩色圖像的灰度級分布直方圖,將所述灰度級分布直方圖的灰度分為初始暗區與初始亮區兩個部分:初始暗區灰度等級為{1,k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低照度彩色圖像增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增強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根據待增強低照度彩色圖像的灰度級分布直方圖,將所述灰度級分布直方圖的灰度分為初始暗區與初始亮區兩個部分:初始暗區灰度等級為{1,k},初始亮區灰度等級為{k+1,m};其中,k為初始暗區與初始亮區的灰度等級臨界值;同時,對應獲取初始暗區的灰度均值k1、初始亮區的灰度均值k2;其中,k、k1、k2、m均為自然數;步驟2、將待增強低照度彩色圖像從RGB空間轉換到Lab空間,得到Lab空間模式下的待增強低照度彩色圖像;步驟3、將初始暗區的灰度均值k1、初始亮區的灰度均值k2分別作為暗區聚類中心c1初始值、亮區聚類中心c2初始值;設置計數器p=1;步驟4、根據每個像素點距離暗區聚類中心c1、亮區聚類中心c2的歐幾里德距離,將離暗區聚類中心c1較近的像素點分類至第p次中間暗區,將離亮區聚類中心c2較近的像素點分類至第p次中間亮區;步驟5、獲取分類至第p次中間暗區的像素點的暗區灰度均值kap、分類至第p次中間亮區的像素點的亮區灰度均值klp,并令c1=kap、c2=klp;步驟6、當p=1時,判斷kap=k1、klp=k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低照度彩色圖像增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增強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根據待增強低照度彩色圖像...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德強,張素妍,鄭珍,滿廣毅,馮晨晨,劉海,張國鵬,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礦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