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高楓楊芽接核桃成活率的方法,將核桃芽接穗嫁接到楓楊砧木切口上,保證砧穗一側緊密接觸后,在用薄膜捆扎之前,采用膠帶對套皮嵌合的砧穗底端和緊密接觸的一側邊粘住。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可形成L型愈合面,防止愈合過程中因砧木生長過快造成接穗底端和一側愈合不好的縫隙。可以形成由木質部輸送養分水分往上,而光合作用產物由韌皮部往下的暢通回路,從而提高嫁接成活率和保有率,嫁接之后的成活率為90%以上,保有率為85%以上。研究證明,成活的核桃樹的結果時間及結果率與原核桃樹基本相同。可以為濕地當地的人民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提高楓楊芽接核桃成活率的方法。
技術介紹
在我國南方的江、河、湖邊,沿水系廣泛種植著一種稱之為楓楊的防護林樹種。楓楊,又稱之為坪柳(Pterocarya stenoptera DC.),俗稱河柳、鬼柳,為落葉喬木,喜生長于河溪兩旁或較低濕地方,根系發達,生長快,適應性強,壽命長,是用作防浪林、綠化林、蓄水林和薪炭林的速生樹種,也是長防林工程的重要樹種。但是,對于濕地當地的人民來說,這種樹種的經濟價值極低。核桃是一種珍貴的果品,營養價值高。經分析,核桃仁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及無機鹽類,尤以蛋白質和脂肪含量為其它果品所不及。由于脂肪含量多,出油率高,又是優良的油料植物。此外,核桃仁還有醫療保健作用,可以順氣補血,止咳化痰,潤肝補腎,助消化,潤皮膚,是一種常用的中藥補品,同時核桃仁在國際市場上也很受歡迎。楓楊嫁接核桃雖然在我國古書早有記載,但該技術僅以春季枝接為主,存活率和保有率都很低。目前,常用的將核桃嫁接到本砧上的方法是套皮芽接,并采用薄膜捆扎,一般將砧木去皮和核桃取芽的長度取為一致即可(用現有的套皮芽接刀具切取接穗和砧木時,其長度一般是相同的,但其寬度很難相同,所以側邊一般都有縫隙)。但用核桃套皮芽接到楓楊的實驗發現,愈合解膜后,其接口處嫁接芽兩端及兩側與砧木韌皮均有縫隙,系楓楊生長過快造成。楓楊和核桃同科不同屬,其枝條的生長(變粗變長)速度不同,差異較大;特別是進行套皮芽接最佳溫度25-35℃條件下,楓楊的生長速度明顯遠快于核桃,甚至楓楊的生長速度可能是核桃的數倍,因此采用此方法將核桃嫁接到楓楊上,其愈合的只是木質部,韌皮部位有縫隙,愈合不好,成活率不高(約為30%左右),即使成活,也會造成生長緩慢和假活現象,后期容易衰亡,保有率僅為10%左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提高楓楊芽接核桃成活率的方法,所嫁接的核桃成活率高,保有率高。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提高楓楊芽接核桃成活率的方法,將核桃芽接穗嫁接到楓楊砧木切口上,保證砧穗一側緊密接觸后,在用薄膜捆扎之前,采用膠帶對套皮嵌合的砧穗底端和緊密接觸的一側邊(可為左側或右側)粘住。其他與現有技術相同。采用膠帶對套皮嵌合的砧穗底端和緊密接觸的一側邊(可為左側或右側)粘住后,優選在25-35℃保持10-15天,待其愈合、萌動后,解除膜和膠帶。所述膠帶優選為對植物韌皮部無腐蝕作用的膠帶,更優選有抑菌和促進組織愈合作用的園藝專用膠帶。采用本專利技術,可形成L型愈合面,防止愈合過程中因砧木生長過快造成接穗底端和一側愈合不好的縫隙。可以形成由木質部輸送養分水分往上,而光合作用產物由韌皮部往下的暢通回路,從而提高嫁接成活率和保有率,嫁接之后的成活率為90%以上,保有(即成活后能繼續生長并結果)率為85%以上。研究證明,成活的核桃樹的結果時間及結果率與原核桃樹基本相同。可以為濕地當地的人民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附圖說明圖1為嫁接之前的砧木和接穗圖;圖2為砧木和接穗緊密接觸的圖片;圖3為采用膠帶對套皮嵌合的砧穗底端和緊密接觸的一側邊(左側)粘住的圖片;圖4為用薄膜捆扎之后的圖片;圖5為嫁接15天后,除去薄膜和膠帶的圖片。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1本實施例之提高楓楊芽接核桃成活率的方法,將核桃芽接穗嫁接到楓楊砧木切口上,保證砧穗左側緊密接觸后,在用薄膜捆扎之前,采用園藝專用膠帶對套皮嵌合的砧穗底端和左側粘住。在25℃保持15天,待其愈合、萌動后,解除膜和膠帶。采用本專利技術,可形成L型愈合面,防止愈合過程中因砧木生長過快造成接穗底端和一側愈合不好的縫隙。可以形成由木質部輸送養分水分往上,而光合作用產物由韌皮部往下的暢通回路,從而提高嫁接成活率和保有率,嫁接之后的成活率為92%,保有率為90%(嫁接100棵樹,成活的為92棵,成活后保有的為90棵)。研究證明,成活的核桃樹的結果時間及結果率與原核桃樹基本相同。可以為濕地當地的人民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實施例2本實施例之提高楓楊芽接核桃成活率的方法,將核桃芽接穗嫁接到楓楊砧木切口上,保證砧穗右側緊密接觸后,在用薄膜捆扎之前,采用園藝專用膠帶對套皮嵌合的砧穗底端和緊密接觸的右側粘住。在30℃保持10天,待其愈合、萌動后,解除膜和膠帶。采用本專利技術,可形成L型愈合面,防止愈合過程中因砧木生長過快造成接穗底端和一側愈合不好的縫隙。可以形成由木質部輸送養分水分往上,而光合作用產物由韌皮部往下的暢通回路,從而提高嫁接成活率和保有率,嫁接之后的成活率為93%以上,保有率為91%以上(嫁接100棵樹,成活的為93棵,成活后保有的為91棵)。研究證明,成活的核桃樹的結果時間及結果率與原核桃樹基本相同。可以為濕地當地的人民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提高楓楊芽接核桃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核桃芽接穗嫁接到楓楊砧木切口上,保證砧穗一側緊密接觸后,在用薄膜捆扎之前,采用膠帶對套皮嵌合的砧穗底端和緊密接觸的一側邊粘住。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提高楓楊芽接核桃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核桃芽接穗嫁接到楓楊砧木切口上,保證砧穗一側緊密接觸后,在用薄膜捆扎之前,采用膠帶對套皮嵌合的砧穗底端和緊密接觸的一側邊粘住。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楓楊芽接核桃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側邊為左側或右側。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楓楊芽接核桃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永涂,劉勁,
申請(專利權)人:劉勁,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