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連棟溫室,尤其涉及一種內保溫可全開啟智能連棟溫室。
技術介紹
采用溫室培育植物的技術已經存在很多年,對于降低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起到重大的意義,改變了傳統農業的種植形式。其中連棟溫室是溫室的一種升級存在,其實就是一種超級大溫室,把原有的獨立單間溫室,用科學的手段、合理的設計、優秀的材料將原有的獨立單間模式溫室連起來。其具有以下特點:1、利用空間與傳統溫室相比,以連棟形式存在的溫室、大棚比傳統溫室的利用空間是一個亮點,其利用面積遠大于傳統溫室;2、管理方面較傳統溫室更統一、操作更科學、節約時間、提高效率。但現有溫室普遍通風、除濕不方便,且智能化低。尤其在針對經濟林的連棟溫室,有時需要透光要好,有時又需要遮光性要好;有時需要通風除濕好。有時又需要保溫要好。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保溫可全開啟智能連棟溫室,利用屋頂電機通過主推桿、屋頂推桿將可開啟屋面頂開,利用傳動電機通過齒輪齒條推動立面主推桿,帶動立面推桿將可開啟立面頂開,利用內保溫體、內遮陽體、立面遮陽保溫體進行遮陽保溫,即可實現保溫、遮陽的功能,又可實現透光、通風的功能。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全開啟智能連棟溫室包括:主推桿,屋頂推桿,可開啟屋面,屋頂電機,內保溫體,內遮陽體,傳動電機,溫室立柱支架,立面遮陽保溫體,立面主推桿,立面推桿,可開啟立面。所述主推桿與溫室立柱支架形成移動副;所述屋頂推桿通過鉸鏈連接在主推桿上,同時通過鉸鏈連接可開啟屋面;所述可開啟屋面通過鉸鏈固定在溫室立柱支架上;所述屋頂電機通過齒輪齒條機構推動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內保溫可全開啟智能連棟溫室,包括內保溫體(9)、內遮陽體(10)、溫室立柱支架(12)、立面遮陽保溫體(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推桿(1)與溫室立柱支架(12)形成移動副;所述左側屋頂推桿(2)通過鉸鏈連接在第一主推桿(1)上,同時通過鉸鏈連接左側可開啟屋面(3);所述左側可開啟屋面(3)通過鉸鏈固定在溫室立柱支架(12)上;所述第一屋頂電機(7)通過齒輪齒條機構推動第一主推桿(1)左右移動;所述第二主推桿(6)與溫室立柱支架(12)形成移動副;所述右側屋頂推桿(5)通過鉸鏈連接在第二主推桿(6)上,同時通過鉸鏈連接右側可開啟屋面(4);所述右側可開啟屋面(4)通過鉸鏈固定在溫室立柱支架(12)上;所述第二屋頂電機(8)通過齒輪齒條機構推動第二主推桿(6)左右移動;所述立面主推桿(14)與溫室立柱支架(12)形成移動副;所述立面推桿(15)通過鉸鏈連接在立面主推桿(14)上,同時通過鉸鏈連接可開啟立面(16);所述可開啟立面(16)通過鉸鏈固定在溫室立柱支架(12)上;所述第一傳動電機(11)通過齒輪齒條機構推動立面主推桿(6)上下移動;所述第二傳動電機(17)通過齒輪齒條機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內保溫可全開啟智能連棟溫室,包括內保溫體(9)、內遮陽體(10)、溫室立柱支架(12)、立面遮陽保溫體(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推桿(1)與溫室立柱支架(12)形成移動副;所述左側屋頂推桿(2)通過鉸鏈連接在第一主推桿(1)上,同時通過鉸鏈連接左側可開啟屋面(3);所述左側可開啟屋面(3)通過鉸鏈固定在溫室立柱支架(12)上;所述第一屋頂電機(7)通過齒輪齒條機構推動第一主推桿(1)左右移動;所述第二主推桿(6)與溫室立柱支架(12)形成移動副;所述右側屋頂推桿(5)通過鉸鏈連接在第二主推桿(6)上,同時通過鉸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吉建章,肖寶祥,杜雙田,段鵬,
申請(專利權)人:楊凌雨露節水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