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antique buildings, provides a support structure 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antique building seismic strengthening,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a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antique buildings,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columns, a beam and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beam and beam connection a supporting column, between the adjacent columns connected by the original wall, the support beam and the adjacent beam through the connection, an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upport beam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rod, the supporting rod away from the support beam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ull rod, both ends of the pull rod are respectively fixe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two opposite support colum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仿古建筑的支撐結構。
技術介紹
秦磚漢瓦,雕梁畫棟等獨具中國特色的建筑雄獅,使中國古建筑在國際建筑史上占有獨特的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因此,在我國存在有彰顯民族特色的仿古建筑,仿古建筑大多以磚木結構形式的居多,隨著社會生產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中仿古建筑的抗震加固已成為城市改造工程的薄弱環節。這就需要尋找一種新的支撐結構,使這些仿古建筑能夠起到抗震加固的作用。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專利技術在于提供一種仿古建筑的支撐結構,通過使用支撐柱、支撐梁、支撐桿、橫梁以及拉桿,支撐梁與橫梁對支撐柱產生的作用力,能夠被支撐桿與拉桿抵消,達到對仿古建筑抗震加固的作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仿古建筑的支撐結構,包括若干個支撐柱、一個橫梁以及若干個用于連接橫梁與支撐柱的支撐梁,所述相鄰的支撐柱之間通過原墻連接,所述相鄰的支撐梁通過所述橫梁連接,所述的支撐梁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遠離支撐梁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拉桿,所述的拉桿的兩端分別與兩個相對的支撐柱固定連接。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橫梁通過重力的作用對支撐梁施加下壓力,支撐梁將下壓力傳遞到支撐柱和支撐桿上,并對支撐柱產生往遠離支撐梁方向移動的正作用力,同時,支撐桿將下壓力傳遞到拉桿上,拉桿對支撐柱產生往靠近支撐梁方向移動的反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大小等于正作用力,從而使支撐柱可以放置穩定,對橫梁以及支撐梁具有較好的支撐作用,從而能夠對仿古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加固的作用。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支撐桿包括呈相交設置的第一支撐段和第二支撐段,所述的第一支撐段和第二支撐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仿古建筑的支撐結構,包括若干個支撐柱(92)、一個橫梁(1)以及若干個用于連接橫梁(1)與支撐柱(92)的支撐梁(2),所述相鄰的支撐柱(92)之間通過原墻(91)連接,所述相鄰的支撐梁(2)通過所述橫梁(1)連接,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撐梁(2)連接有支撐桿(3),所述支撐桿(3)遠離支撐梁(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拉桿(81),所述的拉桿(81)的兩端分別與兩個相對的支撐柱(92)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仿古建筑的支撐結構,包括若干個支撐柱(92)、一個橫梁(1)以及若干個用于連接橫梁(1)與支撐柱(92)的支撐梁(2),所述相鄰的支撐柱(92)之間通過原墻(91)連接,所述相鄰的支撐梁(2)通過所述橫梁(1)連接,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撐梁(2)連接有支撐桿(3),所述支撐桿(3)遠離支撐梁(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拉桿(81),所述的拉桿(81)的兩端分別與兩個相對的支撐柱(92)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仿古建筑的支撐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撐桿(3)包括呈相交設置的第一支撐段(31)和第二支撐段(32),所述的第一支撐段(31)和第二支撐段(32)分別與相鄰的兩個支撐梁(2)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仿古建筑的支撐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支撐段(31)與第二支撐段(32)靠近拉桿(81)的一端通過固定桿(5)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仿古建筑的支撐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撐梁(2)包括左右對稱的第一承重段(21)、第二承重段(22)以及用于連接第一承重段(21)與第二承重段(22)的支撐板(23),所述的第一承重段(21)、第二承重段(22)均通過螺栓與支撐板(23)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仿古建筑的支撐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撐板(23)靠近橫梁(1)的一側固定有限位板(24),所述限位板(24)遠離支撐板(23)的一端往遠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祥法,殷曉佳,費燕飛,費金燕,羊晨杰,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鎏增古建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