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這種方便拆卸的油田地面集輸管線永磁防垢裝置,包括多段輸油管道,每一個輸油管道外都套設有外殼,在輸油管道外壁和外殼之間設有永磁本體,相鄰的永磁防垢裝置所在的地面輸油管道之間通過固定環連接,固定環的內壁上開設有兩條螺旋槽,管道的端部與螺旋槽旋接,通過固定環連接各段的輸油管道,能夠在一段輸油管道破損后及時更換,更換時只需旋轉輸油管道,使輸油管道與固定環分離,通過固定環來連接輸油管道方便拆卸,給石油的采集帶來極大的便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油田技術管線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方便拆卸的油田地面集輸管線永磁防垢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進步,石油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為人們的生活提供能源和生產材料,全國油田的開發程度和水平也變得越來越高,采集的石油通過集輸管線輸送至加工場所,但由于傳統的集輸管線設備在長期使用后,其內部會聚集較多的污垢,對集輸管線造成堵塞,影響石油的輸送效率,且集輸管線聚集較多的污垢后會由于化學作用對集輸管線造成腐蝕,導致集輸管線穿孔和破裂,使輸送的石油泄漏,造成能源的浪費和油田開發效率的降低,針對這一問題,石油行業采用在輸油管道上安裝永磁防垢裝置來清除污垢,但輸油管道之間的連接存在連接不緊密和難拆卸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容易造成石油泄露,引起環境污染并造成浪費能源。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解決現有的油田地面集輸管線永磁防垢裝置存在輸油管道的連接器難拆卸和連接不緊密的問題。為此,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方便拆卸的油田地面集輸管線永磁防垢裝置,包括多段輸油管道,每一個輸油管道外均套設有一外殼,輸油管道外壁和外殼內壁之間的環空內安裝有永磁本體,所述每一個輸油管道的一端為第一連接端,另外一端為第二連接端,相鄰兩個輸油管道的其中一個輸油管道的第一連接端與另外一個輸油管道的第二連接端之間通過固定環螺紋連接。所述第一連接端的端部設有凸起連接螺紋,第二連接端的端部設有凹槽連接螺口,凸起連接螺紋與凹槽連接螺口螺旋連接;固定環為圓環狀結構,固定環的內壁上沿周向開設有兩條螺槽,分別是第一螺槽和第二螺槽,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外表面均設有螺紋,第一連接端上的螺紋與第一螺槽螺旋連接,第二連接端上的螺紋與第二螺槽螺旋連接;所述固定環的外壁上焊接有第一螺紋套管,第一螺紋套管內螺紋連接有螺栓,螺栓的尾部連接有旋轉調塊,固定環的外壁上在與第一螺紋套管相對的位置安裝有連接片。所述第一螺槽和第二螺槽的螺槽內部均設有防滑墊。所述永磁本體的橫截面的寬度大于等于輸油管道橫截面寬度的四分之一。所述固定環的外壁上還焊接有第二螺紋套管,螺栓分別與第一螺紋套管和第二螺紋套管的內壁螺紋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提供的這種方便拆卸的油田地面集輸管線永磁防垢裝置,包括多段輸油管道,每一個輸油管道外都套設有外殼,在輸油管道外壁和外殼之間設有永磁本體,相鄰的永磁防垢裝置所在的地面輸油管道之間通過固定環連接,固定環的內壁上開設有兩條螺旋槽,管道的端部與螺旋槽旋接,通過固定環連接各段的輸油管道,能夠在一段輸油管道破損后及時更換,更換時只需旋轉輸油管道,使輸油管道與固定環分離,通過固定環來連接輸油管道方便拆卸,給石油的采集帶來極大的便利。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油田地面集輸管線永磁防垢裝置的組裝圖。圖2是輸油管道的示意圖。圖3是第一連接端的主視圖。圖4是第二連接端的主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輸油管道;2、中空不銹鋼制管道外殼;3、永磁本體;4、第一連接端;5、第二連接端;6、凸起連接螺紋;7、凹槽連接螺口;8、螺紋;9、固定環;10、第一螺紋套管;11、第二螺紋套管;12、螺栓;13、旋轉調塊;14、第一螺槽;15、第二螺槽;16、連接片。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本實施例提供了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方便拆卸的油田地面集輸管線永磁防垢裝置,包括多段輸油管道1,每一個輸油管道1外均套設有一外殼2,輸油管道1外壁和外殼2內壁之間的環空內安裝有永磁本體3,所述每一個輸油管道1的一端為第一連接端4,另外一端為第二連接端5,相鄰兩個輸油管道1的其中一個輸油管道1的第一連接端4與另外一個輸油管道1的第二連接端5之間通過固定環9螺紋連接。輸油管道1內的永磁防垢裝置即永磁本體3,是現有結構,其具體的結構不作為本實施例的保護點,在此不再作詳細的說明,永磁本體3位于輸油管道1和外殼2之間的環空內,相鄰的輸油管道1通過固定環9連接,如果某一段輸油管道1破損后,需要拆除時,只需要將輸油管道1從固定環9旋出即可,給石油的采集帶來極大的便利。實施例2: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第一連接端4的端部設有凸起連接螺紋6,第二連接端5的端部設有凹槽連接螺口7,凸起連接螺紋6與凹槽連接螺口7螺旋連接;如圖1所示,固定環9為圓環狀結構,固定環9的內壁上沿周向開設有兩條螺槽,分別是第一螺槽14和第二螺槽15,第一連接端4和第二連接端5外表面均設有螺紋8,第一連接端4上的螺紋8與第一螺槽14螺旋連接,第二連接端5上的螺紋8與第二螺槽15螺旋連接;所述固定環9的外壁上焊接有第一螺紋套管10,第一螺紋套管10內螺紋連接有螺栓12,螺栓12的尾部連接有旋轉調塊13,固定環9的外壁上在與第一螺紋套管10相對的位置安裝有連接片16,連接片16的作用是連接位于其兩端的兩個相鄰的輸油管道1,緊固相鄰的兩個輸油管道1。本實施例提供的方便拆卸的油田地面集輸管線永磁防垢裝置的工作過程和安裝過程如下:輸油管道1的兩端分別固定設有第一連接端4和第二連接端5,第一連接端4的端口上部設有凸起連接螺紋6,第一連接端4通過外表面的螺紋8與固定環9內的第一螺槽14螺旋連接,第二連接端5的端口上部設有凹槽連接螺口7,第二連接端5通過外表面的螺紋8與固定環9內的第二螺槽15螺旋連接,多段輸油管道1能夠通過與固定環9之間的螺紋作用連接在一起,當某段輸油管道1破裂時能夠及時的更換,凸起連接螺紋6位于第一連接端4的位置與凹槽連接螺口7位于第二連接端5的位置相對應,這樣能夠保證凸起螺紋6與凹槽連接螺口7能夠螺旋連接,增加裝置整體的結構強度,防止輸油管道1的內部壓力過大而造成的崩裂,固定環9的上端焊接有第一螺紋套管10,第一螺紋套管10與螺栓12螺紋連接,螺栓12的一端尾部連接有旋轉調塊13,固定環9的下端設有連接片16,當需要將各段輸油管道1連接在一起時,旋轉固定環9上端的旋轉調塊13,將螺栓12與第一螺紋套管10之間的螺旋力減小,再將第一連接端4與第二連接端5分別從第一螺槽14和第二螺槽15內旋轉出來即可,該裝置除了能夠防止輸油管道內部聚集污垢,又方便拆卸,給石油輸送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實施例3: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所述第一螺槽14和第二螺槽15的螺槽內部均設有防滑墊,防滑墊既能夠防止螺紋之間產生滑力而難以螺旋開啟,又能夠防止輸送的石油從螺紋間滲透出去。實施例4: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所述永磁本體3的橫截面的寬度大于等于輸油管道1橫截面寬度的四分之一,這樣能夠保證永磁本體3的磁場能夠覆蓋輸油管道1的全部,也能夠增加永磁本體3的壽命。實施例5: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所述固定環9的外壁上還焊接有第二螺紋套管11,螺栓12分別與第一螺紋套管10和第二螺紋套管11的內壁螺紋連接。本實施例提供的方便拆卸的油田地面集輸管線永磁防垢裝置的工作過程和安裝過程如下:輸油管道1的兩端分別固定設有第一連接端4和第二連接端5,第一連接端4的端口上部設有凸起連接螺紋6,第一連接端4通過外表面的螺紋8與固定環9內的第一螺槽14螺旋連接,第二連接端5的端口上部設有凹槽連接螺口7,第二連接端5通過外表面的螺紋8與固定環9內的第二螺槽15螺旋連接,多段輸油管道1能夠通過與固定環9之間的螺紋作用連接在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方便拆卸的油田地面集輸管線永磁防垢裝置,包括多段輸油管道(1),每一個輸油管道(1)外均套設有一外殼(2),輸油管道(1)外壁和外殼(2)內壁之間的環空內安裝有永磁本體(3),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個輸油管道(1)的一端為第一連接端(4),另外一端為第二連接端(5),相鄰兩個輸油管道(1)的其中一個輸油管道(1)的第一連接端(4)與另外一個輸油管道(1)的第二連接端(5)之間通過固定環(9)螺紋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方便拆卸的油田地面集輸管線永磁防垢裝置,包括多段輸油管道(1),每一個輸油管道(1)外均套設有一外殼(2),輸油管道(1)外壁和外殼(2)內壁之間的環空內安裝有永磁本體(3),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個輸油管道(1)的一端為第一連接端(4),另外一端為第二連接端(5),相鄰兩個輸油管道(1)的其中一個輸油管道(1)的第一連接端(4)與另外一個輸油管道(1)的第二連接端(5)之間通過固定環(9)螺紋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拆卸的油田地面集輸管線永磁防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端(4)的端部設有凸起連接螺紋(6),第二連接端(5)的端部設有凹槽連接螺口(7),凸起連接螺紋(6)與凹槽連接螺口(7)螺旋連接;固定環(9)為圓環狀結構,固定環(9)的內壁上沿周向開設有兩條螺槽,分別是第一螺槽(14)和第二螺槽(15),第一連接端(4)和第二連接端(5)外表面均設有螺紋(8),第一連接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博,李倩,張江,張平,范原搏,王萌,申芙蓉,王輝,鄧展飛,王昌堯,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長慶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