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室內裝修施工升降平臺,包括底板,底板底部設有萬向輪,底板中部垂直設有方管,方管頂部設有電機減速機,方管左右兩側部沿垂直方向分別開設有一道導向孔,方管內沿垂直方向設有一根與電機減速機的主軸傳動連接的絲杠,絲杠上螺紋連接有螺母,方管外穿套有滑動框架,滑動框架左側和右側分別設有均沿方管側面上下滾動的左支撐滾輪和右支撐滾輪,滑動框架內部設有穿過導向孔并與螺母固定連接的左連接板和右連接板;滑動框架左側和右側分別固定連接有左折疊支撐架和右折疊支撐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安全可靠、升降方便快捷、并可折疊后減小存放空間,展開后提高施工作業的面積,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并可重復多次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種建筑室內裝修施工升降平臺。
技術介紹
在建筑室內裝修施工領域,廣泛使用的各種類型的腳手架,一般都存在著使用材料多、搭設時間長、平臺高度升降調節不便、安全施工隱患多等諸多問題;另外,對于平臺調節到一個高度后施工面積較小導致頻繁調節平臺高度以及每次施工都需要進行組裝,嚴重影響了施工效率、 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易于操作、自動化程度高、平臺面積大且便于折疊、安全可靠、能提高施工效率的建筑室內裝修施工升降平臺。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建筑室內裝修施工升降平臺,包括水平設置且呈矩形的底板,底板底部設有萬向輪和用于定位萬向輪的鎖緊結構,底板中部垂直設有方管,方管下部與底板表面之間設有下支撐筋板,方管頂部設有電機減速機,方管左右兩側部沿垂直方向分別開設有一道導向孔,方管內沿垂直方向設有一根與電機減速機的主軸傳動連接的絲杠,絲杠下端通過下推力軸承轉動連接在底板內,絲杠上端通過上推力軸承轉動連接在方管內,絲杠上螺紋連接有螺母,方管外穿套有滑動框架,滑動框架左側設有兩個均沿方管左側面上下滾動的左支撐滾輪,滑動框架右側設有兩個均沿方管右側面上下滾動的右支撐滾輪,滑動框架內部設有穿過左側的導向孔與螺母左側固定連接的左連接板,滑動框架內部設有穿過右側的導向孔與螺母右側固定連接的右連接板;滑動框架左側和右側分別固定連接有左折疊支撐架和右折疊支撐架,左折疊支撐架和右折疊支撐架構造相同且關于絲杠中心線左右對稱。左折疊支撐架包括均水平設置的固定平板和活動平板,固定平板右側邊沿與滑動框架左側固定連接,固定平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別與滑動框架左側之間設有上支撐筋板,固定平板左側邊沿與活動平板右側邊沿之間通過鉸鏈連接,固定平板和活動平板上表面均沿左右水平方向設有防滑加強筋,固定平板下表面左側設有兩個用于支撐活動平板的斜撐架。斜撐架包括水平支撐板和立桿,水平支撐板右側通過定位軸水平轉動連接在固定平板左側,定位軸下端設有用于限定水平支撐板的支撐塊,立桿上端與水平支撐板右側下表面固定連接,立桿下端與水平支撐板左側下表面之間設有斜撐桿,活動平板與水平支撐板之間通過沿垂直方向設置的插銷連接。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升降調節過程為:啟動電機減速電機,電機減速電機帶動絲杠轉動,由于方管左右兩側的導向孔阻擋了左連接板和右連接板的轉動,因此,與絲杠螺紋連接的螺母帶動滑動框架上下運動,左支撐滾輪和右支撐滾輪沿方管表面上下滾動,滑動框架左右兩側的左折疊支撐架和右折疊支撐架也隨著滑動框架上下運動上下移動,施工工人站在左折疊支撐架和右折疊支撐架上即可進行升降調節。本技術中各個部件的具體作用如下:左支撐滾輪和右支撐滾輪起到導向并防止左折疊支撐架和右折疊支撐架偏重而傾斜的作用。萬向輪用于在房間內移動本技術,移動到位后操作鎖緊機構將萬向輪定位。下支撐筋板用于加強方管與底板之間連接更加牢靠;上支撐筋板用于固定平板與滑動框架之間連接更加牢靠,提高安全性能。防滑加強筋起到防滑功能,并增強固定平板和活動平板在左右方向的受力強度。活動平板在使用時展開到水平位置由斜撐架支撐,并由插銷定位斜撐架,活動平板可大大提高施工面積;活動平板在不用可翻轉到固定平板上,并轉動斜撐架到固定平板下方,這樣可節約空間放置,便于搬運。綜上所述,本技術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安全可靠、升降方便快捷、并可折疊后減小存放空間,展開后提高施工作業的面積,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并可重復多次使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建筑室內裝修施工升降平臺,包括水平設置且呈矩形的底板1,底板1底部設有萬向輪2和用于定位萬向輪2的鎖緊結構(圖中未示意出來鎖緊機構,鎖緊結構為現有成熟技術,具體構造不再贅述),底板1中部垂直設有方管3,方管3下部與底板1表面之間設有下支撐筋板4,方管3頂部設有電機減速機5,方管3左右兩側部沿垂直方向分別開設有一道導向孔6,方管3內沿垂直方向設有一根與電機減速機5的主軸傳動連接的絲杠7,絲杠7下端通過下推力軸承8轉動連接在底板1內,絲杠7上端通過上推力軸承9轉動連接在方管3內,絲杠7上螺紋連接有螺母10,方管3外穿套有滑動框架11,滑動框架11左側設有兩個均沿方管3左側面上下滾動的左支撐滾輪12,滑動框架11右側設有兩個均沿方管3右側面上下滾動的右支撐滾輪13,滑動框架11內部設有穿過左側的導向孔6與螺母10左側固定連接的左連接板14,滑動框架11內部設有穿過右側的導向孔6與螺母10右側固定連接的右連接板15;滑動框架11左側和右側分別固定連接有左折疊支撐架和右折疊支撐架,左折疊支撐架和右折疊支撐架構造相同且關于絲杠7中心線左右對稱。左折疊支撐架包括均水平設置的固定平板16和活動平板17,固定平板16右側邊沿與滑動框架11左側固定連接,固定平板16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別與滑動框架11左側之間設有上支撐筋板18,固定平板16左側邊沿與活動平板17右側邊沿之間通過鉸鏈19連接,固定平板16和活動平板17上表面均沿左右水平方向設有防滑加強筋20,固定平板16下表面左側設有兩個用于支撐活動平板17的斜撐架。斜撐架包括水平支撐板21和立桿22,水平支撐板21右側通過定位軸23水平轉動連接在固定平板16左側,定位軸23下端設有用于限定水平支撐板21的支撐塊24,立桿22上端與水平支撐板21右側下表面固定連接,立桿22下端與水平支撐板21左側下表面之間設有斜撐桿25,活動平板17與水平支撐板21之間通過沿垂直方向設置的插銷26連接。本技術的升降調節過程為:啟動電機減速電機,電機減速電機帶動絲杠7轉動,由于方管3左右兩側的導向孔6阻擋了左連接板14和右連接板15的轉動,因此,與絲杠7螺紋連接的螺母10帶動滑動框架11上下運動,左支撐滾輪12和右支撐滾輪13沿方管3表面上下滾動,滑動框架11左右兩側的左折疊支撐架和右折疊支撐架也隨著滑動框架11上下運動上下移動,施工工人站在左折疊支撐架和右折疊支撐架上即可進行升降調節。本技術中各個部件的具體作用如下:左支撐滾輪12和右支撐滾輪13起到導向并防止左折疊支撐架和右折疊支撐架偏重而傾斜的作用。萬向輪2用于在房間內移動本技術,移動到位后操作鎖緊機構將萬向輪2定位。下支撐筋板4用于加強方管3與底板1之間連接更加牢靠;上支撐筋板18用于固定平板16與滑動框架11之間連接更加牢靠,提高安全性能。防滑加強筋20起到防滑功能,并增強固定平板16和活動平板17在左右方向的受力強度。活動平板17在使用時展開到水平位置由斜撐架支撐,并由插銷26定位斜撐架,活動平板17可大大提高施工面積;活動平板17在不用可翻轉到固定平板16上,并轉動斜撐架到固定平板16下方,這樣可節約空間放置,便于搬運。上述實施例并非對本技術的形狀、材料、結構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建筑室內裝修施工升降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設置且呈矩形的底板,底板底部設有萬向輪和用于定位萬向輪的鎖緊結構,底板中部垂直設有方管,方管下部與底板表面之間設有下支撐筋板,方管頂部設有電機減速機,方管左右兩側部沿垂直方向分別開設有一道導向孔,方管內沿垂直方向設有一根與電機減速機的主軸傳動連接的絲杠,絲杠下端通過下推力軸承轉動連接在底板內,絲杠上端通過上推力軸承轉動連接在方管內,絲杠上螺紋連接有螺母,方管外穿套有滑動框架,滑動框架左側設有兩個均沿方管左側面上下滾動的左支撐滾輪,滑動框架右側設有兩個均沿方管右側面上下滾動的右支撐滾輪,滑動框架內部設有穿過左側的導向孔與螺母左側固定連接的左連接板,滑動框架內部設有穿過右側的導向孔與螺母右側固定連接的右連接板;滑動框架左側和右側分別固定連接有左折疊支撐架和右折疊支撐架,左折疊支撐架和右折疊支撐架構造相同且關于絲杠中心線左右對稱。
【技術特征摘要】
1.建筑室內裝修施工升降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設置且呈矩形的底板,底板底部設有萬向輪和用于定位萬向輪的鎖緊結構,底板中部垂直設有方管,方管下部與底板表面之間設有下支撐筋板,方管頂部設有電機減速機,方管左右兩側部沿垂直方向分別開設有一道導向孔,方管內沿垂直方向設有一根與電機減速機的主軸傳動連接的絲杠,絲杠下端通過下推力軸承轉動連接在底板內,絲杠上端通過上推力軸承轉動連接在方管內,絲杠上螺紋連接有螺母,方管外穿套有滑動框架,滑動框架左側設有兩個均沿方管左側面上下滾動的左支撐滾輪,滑動框架右側設有兩個均沿方管右側面上下滾動的右支撐滾輪,滑動框架內部設有穿過左側的導向孔與螺母左側固定連接的左連接板,滑動框架內部設有穿過右側的導向孔與螺母右側固定連接的右連接板;滑動框架左側和右側分別固定連接有左折疊支撐架和右折疊支撐架,左折疊支撐架和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袁鐵鎖,劉傳亭,趙紅賓,張建設,張雙根,劉艷芳,曹超,王建,陶韶輝,徐文玉,丁妍,
申請(專利權)人:袁鐵鎖,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