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樹梅的栽培技術及其方法,特征是按照選地整地,無性繁植、壓條定植、中耕除草,引縛上架,定期追肥施肥,修剪枝條留壯去劣,及時采收達到高產優質,果實味道酸甜,可食可入藥,抗病治病,強身健體,成本低,效益高。優點是:采用無性繁殖技術,分化快速培養,一株發多株苗,管理容易,省工省力,苗壯株粗,果實豐碩,高產穩產,適于山坡林地種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林果業,尤其是一種樹梅的栽培技術及其方法。
技術介紹
樹梅落葉灌木植物,樹高2~3米,其幼枝有白粉以及少數的倒剌,葉子為單葉、互生,葉片近圓形,掌狀深裂,中裂片菱狀卵形,基部近心形,邊緣有重鋸齒,兩面脈上有白色短柔毛;具葉柄、托葉,托葉線狀披針形,花兩性,單生于短技的頂端,花萼宿存,萼裂片兩面有短柔毛,雄蕊多數,花絲寬扁,花藥丁字著生,雄蕊多數且柔毛,著毛在凸起的花托上。樹梅是一種聚合果,有紅色,金色和黑色,球形,下垂,密生灰白色柔毛,在歐美作為水果。花期3-4個月,果期5-8個月,樹梅果實是一種常見的水果,味道酸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食用,可入藥,健身強體,益生養發,益陽提氣,補腎益精,果樹合理種植,高產,穩產,管理容易,生長良好,果實堅,味道好的一種樹梅的栽培技術及其方法。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樹梅的栽培技術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一)選地整地 :按生長習性選好地塊,荒坡地、閑置村頭園邊地,每畝施有機肥2000公斤,翻入地中,整地耙細,起畦;(二)繁殖方法 :1.無性繁殖:①于秋末初春挖取母株,將根系及地上頂端部分枝條修剪后,分成若干株,定值;②埋根繁殖用挖根苗時修剪下來的側根0.8厘米,截成長8厘米的根段,插入苗床,培育10個月后,帶根挖出,另行定植;③早春未萌芽剪取枝條,翌春扦插,將枝條剪成長12厘米的插條,用500毫克/升的萘乙酸快速處理8秒鐘,按行株距8×3厘米插入苗床,覆膜保溫,苗高48厘米出圃定植;④壓條繁殖選2年生植株作母株,在9月份將近地面的一年生枝條壓入土中,枝條入土部分割傷,長出新稍和不定根,下一年長出的幼苗截離母體,另行栽植;2.定植 :用帶狀法,行株距1.8~2.0ⅹ0.3米,每穴移栽壯苗1株,穴寬25厘米的帶,每穴施有機肥4公斤與底土拌后,栽苗,栽前幼苗剪成12厘米的短樁;(三)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移栽成活,每年中耥除草5次,第1次在萌芽時,第2次在年中,第三次在7月,第4次在9月,第5次在冬季,中朝時,挖深8厘米;.搭架引縛,應在4月上旬搭架引縛枝條上架。搭架引縛方法是:方法,單柱引縛法在靠近株叢地方立一根支柱,將枝條綁在支柱上 ;方法,雙柱引縛法在株叢之間豎立兩根支柱,把兩相鄰株叢各一半縛于支柱上;中后期的田間管理方法:.追肥在早春及幼果期結合中耕除草追肥,春夏秋施有機肥配以硫酸銨、尿素氮肥,冬放農家肥,施肥深溝18厘米,蓋土;.修剪分春夏秋冬不同,剪枝、留枝6個粗壯枝條,從枝條上25厘米留10個健壯枝條,空生枝要摘心;.秋剪在采集果完后,剪去枯、病枝,留健壯枝。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采用無性繁殖技術,分化快速培養,一株發多株苗,管理容易,省工省力,苗壯株粗,果實豐碩,高產穩產,適于山坡林地種植。具體實施方式下面應用最佳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描述。實施例1,(一)選地整地 :按生長習性選好地塊,另外田頭溝邊及荒坡等閑置地塊均可種植。每畝施腐熟農家肥2000公斤,翻入地中,整地耙細,起畦。(二)繁殖方法 :因種子繁殖較慢,一般采用無性繁殖。1.無性繁殖技術 :①根蘗繁殖樹梅地下莖段每年都萌發出一定數量的根蘗苗,幾年以后由一株變為一叢。于秋末至早春樹梅休眠期挖取母株,將根系及地上頂端部分枝條適當修剪后,分成若干株,假值或定值。②埋根繁殖利用挖根蘗苗時修剪下來的粗0.6厘米的側根,截成長10厘米左右的根段,插入苗床,當年即可生根發芽。培育1年后,帶根挖出,另行定植。③扦插繁殖在早春未萌芽前剪取枝條,或在秋末剪取后翌春扦插。為使插條粗壯,可于剪枝前幾天摘去頂芽,以促進嫩枝充實,有利成活。將枝條剪成長15~20厘米的插條,插條一端最好用500毫克/升的萘乙酸快速處理10秒鐘。然后按行株距10×5厘米插入苗床,在苗床上覆膜保溫,保持土壤濕潤。苗高50厘米即可出圃定植。④壓條繁殖選擇8~4年生已經開花、生長健壯的植株作母株,在8月份將近地面的一年生枝條壓入土中,枝條入土部分割傷,能長出新稍和不定根,第二年春季可將壓條長出的幼苗截離母體,另行栽植。2.定植 :樹梅在春、夏、秋均可栽植,以落葉前秋植成活率高。栽培方法有帶狀法和單株法。帶狀法行株距2—2.5X0.5米,每穴移栽壯苗1~3株,使之逐漸形成寬20~25厘米的帶,單株法行株距1.0~1.0X0.5米,每穴移栽壯苗1株。栽時在整好的地上,挖寬深各20~25厘米的穴,每穴施入雜肥4公斤與底土拌后,按不同方法栽苗。填細土壓實,澆定根水。栽前可把幼苗剪成長10~14厘米的短樁,以減少蒸發面,并刺激剪口下發出健壯新梢。(三)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移栽成活1年內,每年中耥除草1~2次,第1次在春季萌芽發出新葉時,第2次在4~5月,第三次在7~8月,第4次在秋末冬初進行。中朝時,根周圍宜淺,遠處可稍深,避免傷根,深度約4~6厘米。后期枝條密閉時,耍及時疏花及拔除雜草。每當雨后或灌水后,都要松土。松土時,應注意在植株根際培土。2.搭架引縛樹梅枝條柔軟,常因果實的重壓下垂到地面,弄臟果實,影響質量和產量。下垂枝條彼此遮蔽,不易管理和導致通風透光不良。應在4月下旬設立支架引縛枝條。實施例2,其具體搭架引縛的步驟是:步驟①,單柱引縛法在靠近株叢地方立一根支柱(高度視株大小而定),將枝條綁在支柱上 。步驟②,雙柱引縛法在株叢之間豎立兩根支柱,把相鄰兩株叢的各一半枝條綁扎在兩根柱子上,這種引縛法枝條受光通氣好,便于管理,產量高 。步驟③,籬架引縛法適于帶狀配置地塊,花費較大。在帶內隔4米設一立柱,在其上牽引2道鐵絲,把枝條均勻綁在鐵絲上。也可在離地1米高處拉一條鐵絲,將枝條引縛其上即可。步驟,追肥每年早春萌發后及幼果期都要結合中耕除草追肥。春、夏、秋施用腐熟的人畜糞水或硫酸銨、尿素等氮肥。冬季施用腐熟的廄肥或堆肥、火灰。方法是在行間開溝,溝深18厘米左右,施后蓋土。步驟,修剪整形分春剪夏剪和秋剪。春剪結合搭架引縛枝條進行。剪去頂部細弱、干枯部分,促進下部側芽萌發出強壯的結果枝。同時,剪去基部的斷枝、過密枝,病枝,保留7~9個粗壯枝條。夏剪,當萌發的基生枝長到25厘米時,每株保留9~11個均勻分布的健壯枝條,剪除其余枝條,對保留下來的基生枝要進行摘心。秋剪在果實采完后,結果枝開始干枯時進行,剪去結果后的枯枝,病、弱枝,疏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樹梅的栽培技術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一)選地整地?:按生長習性選好地塊,荒坡地、閑置村頭園邊地,每畝施有機肥2000公斤,翻入地中,整地耙細,起畦;(二)繁殖方法?:1)無性繁殖:①于秋末初春挖取母株,將根系及地上頂端部分枝條修剪后,分成若干株,定值;②埋根繁殖用挖根苗時修剪下來的側根0.8厘米,截成長8厘米的根段,插入苗床,培育10個月后,帶根挖出,另行定植;③早春未萌芽剪取枝條,翌春扦插,將枝條剪成長12厘米的插條,用500毫克/升的萘乙酸快速處理8秒鐘,按行株距8×3厘米插入苗床,覆膜保溫,苗高48厘米出圃定植;④壓條繁殖選2年生植株作母株,在9月份將近地面的一年生枝條壓入土中,枝條入土部分割傷,長出新稍和不定根,下一年長出的幼苗截離母體,另行栽植;2)定植?:用帶狀法,行株距1.8~2.0ⅹ0.3米,每穴移栽壯苗1株,穴寬25厘米的帶,每穴施有機肥4公斤與底土拌后,栽苗,栽前幼苗剪成12厘米的短樁;(三)田間管理?:.中耕除草移栽成活,每年中耥除草5次,第1次在萌芽時,第2次在年中,第三次在7月,第4次在9月,第5次在冬季,中朝時,挖深8厘米;.搭架引縛,應在4月上旬搭架引縛枝條上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樹梅的栽培技術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一)選地整地 :按生長習性選好地塊,荒坡地、閑置村頭園邊地,每畝施有機肥2000公斤,翻入地中,整地耙細,起畦;(二)繁殖方法 :1)無性繁殖:①于秋末初春挖取母株,將根系及地上頂端部分枝條修剪后,分成若干株,定值;②埋根繁殖用挖根苗時修剪下來的側根0.8厘米,截成長8厘米的根段,插入苗床,培育10個月后,帶根挖出,另行定植;③早春未萌芽剪取枝條,翌春扦插,將枝條剪成長12厘米的插條,用500毫克/升的萘乙酸快速處理8秒鐘,按行株距8×3厘米插入苗床,覆膜保溫,苗高48厘米出圃定植;④壓條繁殖選2年生植株作母株,在9月份將近地面的一年生枝條壓入土中,枝條入土部分割傷,長出新稍和不定根,下一年長出的幼苗截離母體,另行栽植;2)定植 :用帶狀法,行株距1.8~2.0ⅹ0.3米,每穴移栽壯苗1株,穴寬25厘米的帶,每穴施有機肥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寧,
申請(專利權)人:陳寧,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