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轎車發動機油底殼,包括油底殼本體,油底殼本體具有梯形截面槽體,在槽體上部設置有安裝邊緣,梯形槽體內表面涂覆有氧化鈦系涂層,梯形槽體外表面涂覆環氧改性有機硅樹脂涂料,通過在銅合金油底殼槽體內表面涂覆氧化鈦系涂層,提高耐蝕性能。對油底殼槽體外表面形成有機涂層有效提高耐候抗污性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一種轎車發動機油底殼,屬于汽車配件
技術介紹
油底殼是汽車發動機的重要組成部件,它安裝在發動機底部,用于收集、存儲潤滑油,并起到散熱、防止潤滑油氧化、封閉曲軸箱等作用。市場上的汽車發動機潤滑油油底殼多采用薄鋼板沖壓而成,金屬材料制作的汽車潤滑油油底殼的成本高,自身重,耗油量高,廢氣排放高、污染環境嚴重。此外,金屬油底殼研制周期長,開發費用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油底殼的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就是針對上述問題而提出的一種工藝簡單、成本低、耐蝕性性良好的轎車發動機油底殼。一種工藝簡單、成本低、耐蝕性性良好的轎車發動機油底殼,包括油底殼本體,油底殼本體具有梯形截面槽體,在槽體上部設置有安裝邊緣,梯形槽體內表面涂覆有氧化鈦系涂層,梯形槽體外表面涂覆環氧改性有機硅樹脂涂料,其特征在于:油底殼本體本體化學組成為(重量百分比):Si:5.3﹪,Al:2.4﹪,Zn:1.1﹪,Mg:0.83﹪,Ni:0.64﹪,W:0.44﹪,Cr:0.33﹪,V:0.12﹪,Sn:0.082﹪,Nb:0.034﹪,Ce:0.033﹪,Ta:0.012﹪,余量為Cu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油底殼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照上述比例配制合金,原料熔煉、澆注,脫模后,得到的鑄錠進行熱處理:首先將鑄錠進行加熱,升溫至500℃,升溫速率40℃/小時,保溫2小時,后降溫至400℃,降溫速率100℃/小時,保溫5小時,后升溫至450℃,升溫速率25℃/小時,保溫4小時,后再次降溫至300℃,降溫速率50℃/小時,保溫3小時,后再次降溫至200℃,降溫速率40℃/小時,保溫4小時,后空冷至室溫,鍛造:將鑄錠加熱至800℃保溫4小時,后進行鍛造,開鍛溫度800℃,將鑄錠豎直鐓粗,壓力機每壓下35mm停頓4s,終鍛溫度700℃,軋制:將鍛造后的坯料進行加熱,加熱溫度750℃,開坯軋制采用8道次,開坯時道次相對壓下率控制在12-15%,軋制速度控制在10mm/s,開坯后板坯在600℃進行保溫,保溫時間5小時,后升溫至700℃,保溫時間控制在4小時,然后對坯板進行熱軋,熱軋12道次,初軋道次相對壓下率8%,其他道次相對壓下率控制在10-15%,軋制速度控制在65mm/s,終軋溫度在550℃;板材厚度2.5mm,沖壓:將板材加熱至600℃進行沖壓,沖壓后空冷至室溫,得到油底殼本體,熱處理:油底殼本體加熱到550℃保溫3小時,后降溫至450℃,降溫速率30℃/小時,保溫3小時,后再次降溫至250℃,降溫速率60℃/小時,保溫1小時,后空冷至室溫,噴砂粗化:對油底殼本體中梯形槽體的內表面和外表面進行噴砂粗化處理,砂粒為石英砂,砂粒的大小為20目,噴砂壓力為0.4MPa,噴砂槍距工件距離為40mm,噴砂后用壓縮空氣吹凈;內表面涂覆:對油底殼槽體內表面進行涂覆氧化鈦系涂層;通過涂覆在油底殼槽體內表面形成氧化鈦系涂層,氧化鈦系材料層包括(重量):氧化鈦100份,氧化鋁24份,碳化鎢10份,將涂覆后的油底殼進行加熱,升溫至550℃,升溫速率75℃/小時,保溫3小時,后降溫至450℃,降溫速率50℃/小時,保溫4小時,后再次降溫至300℃,降溫速率30℃/小時,保溫7小時,后空冷至室溫,外表面涂覆:對油底殼槽體外表面進行涂覆環氧改性有機硅樹脂涂料,所述涂料包括(重量):環氧改性有機硅樹脂73份,納米級氧化鋁21份,二氧化硅6份,云母粉5份,硅酸鈉10份,乙二胺7份,氧化硼4份,磷酸鋅1份,乙醇50-60份,得到最終的油底殼。附圖說明圖1為油底殼本體截面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油底殼本體截面圖,油底殼本體,油底殼本體具有梯形截面槽體,在槽體上部設置有安裝邊緣3,梯形槽體內表面1涂覆有氧化鈦系涂層(未示出),梯形槽體外表面2涂覆環氧改性有機硅樹脂涂料(未示出),實施例1一種工藝簡單、成本低、耐蝕性性良好的轎車發動機油底殼,包括油底殼本體,油底殼本體具有梯形截面槽體,在槽體上部設置有安裝邊緣,梯形槽體內表面涂覆有氧化鈦系涂層,梯形槽體外表面涂覆環氧改性有機硅樹脂涂料,其特征在于:油底殼本體本體化學組成為(重量百分比):Si:5.3﹪,Al:2.4﹪,Zn:1.1﹪,Mg:0.83﹪,Ni:0.64﹪,W:0.44﹪,Cr:0.33﹪,V:0.12﹪,Sn:0.082﹪,Nb:0.034﹪,Ce:0.033﹪,Ta:0.012﹪,余量為Cu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油底殼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照上述比例配制合金,原料熔煉、澆注,脫模后,得到的鑄錠進行熱處理:首先將鑄錠進行加熱,升溫至500℃,升溫速率40℃/小時,保溫2小時,后降溫至400℃,降溫速率100℃/小時,保溫5小時,后升溫至450℃,升溫速率25℃/小時,保溫4小時,后再次降溫至300℃,降溫速率50℃/小時,保溫3小時,后再次降溫至200℃,降溫速率40℃/小時,保溫4小時,后空冷至室溫,鍛造:將鑄錠加熱至800℃保溫4小時,后進行鍛造,開鍛溫度800℃,將鑄錠豎直鐓粗,壓力機每壓下35mm停頓4s,終鍛溫度700℃,軋制:將鍛造后的坯料進行加熱,加熱溫度750℃,開坯軋制采用8道次,開坯時道次相對壓下率控制在12-15%,軋制速度控制在10mm/s,開坯后板坯在600℃進行保溫,保溫時間5小時,后升溫至700℃,保溫時間控制在4小時,然后對坯板進行熱軋,熱軋12道次,初軋道次相對壓下率8%,其他道次相對壓下率控制在10-15%,軋制速度控制在65mm/s,終軋溫度在550℃;板材厚度2.5mm,沖壓:將板材加熱至600℃進行沖壓,沖壓后空冷至室溫,得到油底殼本體,熱處理:油底殼本體加熱到550℃保溫3小時,后降溫至450℃,降溫速率30℃/小時,保溫3小時,后再次降溫至250℃,降溫速率60℃/小時,保溫1小時,后空冷至室溫,噴砂粗化:對油底殼本體中梯形槽體的內表面和外表面進行噴砂粗化處理,砂粒為石英砂,砂粒的大小為20目,噴砂壓力為0.4MPa,噴砂槍距工件距離為40mm,噴砂后用壓縮空氣吹凈;內表面涂覆:對油底殼槽體內表面進行涂覆氧化鈦系涂層;通過涂覆在油底殼槽體內表面形成氧化鈦系涂層,氧化鈦系材料層包括(重量):氧化鈦100份,氧化鋁24份,碳化鎢10份,將涂覆后的油底殼進行加熱,升溫至550℃,升溫速率75℃/小時,保溫3小時,后降溫至450℃,降溫速率50℃/小時,保溫4小時,后再次降溫至300℃,降溫速率30℃/小時,保溫7小時,后空冷至室溫,外表面涂覆:對油底殼槽體外表面進行涂覆環氧改性有機硅樹脂涂料,所述涂料包括(重量):環氧改性有機硅樹脂73份,納米級氧化鋁21份,二氧化硅6份,云母粉5份,硅酸鈉10份,乙二胺7份,氧化硼4份,磷酸鋅1份,乙醇50-60份,得到最終的油底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工藝簡單、成本低、耐蝕性性良好的轎車發動機油底殼,包括油底殼本體,油底殼本體具有梯形截面槽體,在槽體上部設置有安裝邊緣,梯形槽體內表面涂覆有氧化鈦系涂層,梯形槽體外表面涂覆環氧改性有機硅樹脂涂料,其特征在于:油底殼本體本體化學組成為(重量百分比):Si:5.3﹪,Al:2.4﹪,Zn:1.1﹪,Mg:0.83﹪,Ni:0.64﹪,W:0.44﹪,Cr:0.33﹪,V:0.12﹪,Sn:0.082﹪,Nb:0.034﹪,Ce:0.033﹪,Ta:0.012﹪,余量為Cu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油底殼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照上述比例配制合金,原料熔煉、澆注,脫模后,得到的鑄錠進行熱處理:首先將鑄錠進行加熱,升溫至500℃,升溫速率40℃/小時,保溫2小時,后降溫至400℃,降溫速率100℃/小時,保溫5小時,后升溫至450℃,升溫速率25℃/小時,保溫4小時,后再次降溫至300℃,降溫速率50℃/小時,保溫3小時,后再次降溫至200℃,降溫速率40℃/小時,保溫4小時,后空冷至室溫,鍛造:將鑄錠加熱至800℃保溫4小時,后進行鍛造,開鍛溫度800℃,將鑄錠豎直鐓粗,壓力機每壓下35mm停頓4s,終鍛溫度700℃,軋制:將鍛造后的坯料進行加熱,加熱溫度750℃,開坯軋制采用8道次,開坯時道次相對壓下率控制在12?15%,軋制速度控制在10mm/s,開坯后板坯在600℃進行保溫,保溫時間5小時,后升溫至700℃,保溫時間控制在4小時,然后對坯板進行熱軋,熱軋12道次,初軋道次相對壓下率8%,其他道次相對壓下率控制在10?15%,軋制速度控制在65mm/s,終軋溫度在550℃;板材厚度2.5mm,沖壓:將板材加熱至600℃進行沖壓,沖壓后空冷至室溫,得到油底殼本體,熱處理:油底殼本體加熱到550℃保溫3小時,后降溫至450℃,降溫速率30℃/小時,保溫3小時,后再次降溫至250℃,降溫速率60℃/小時,保溫1小時,后空冷至室溫,噴砂粗化:對油底殼本體中梯形槽體的內表面和外表面進行噴砂粗化處理,砂粒為石英砂,砂粒的大小為20目,噴砂壓力為0.4MPa,噴砂槍距工件距離為40mm,噴砂后用壓縮空氣吹凈;內表面涂覆:對油底殼槽體內表面進行涂覆氧化鈦系涂層;通過涂覆在油底殼槽體內表面形成氧化鈦系涂層,氧化鈦系材料層包括(重量):氧化鈦100份,氧化鋁24份,碳化鎢10份,將涂覆后的油底殼進行加熱,升溫至550℃,升溫速率75℃/小時,保溫3小時,后降溫至450℃,降溫速率50℃/小時,保溫4小時,后再次降溫至300℃,降溫速率30℃/小時,保溫7小時,后空冷至室溫,外表面涂覆:對油底殼槽體外表面進行涂覆環氧改性有機硅樹脂涂料,所述涂料包括(重量):環氧改性有機硅樹脂73份,納米級氧化鋁21份,二氧化硅6份,云母粉5份,硅酸鈉10份,乙二胺7份,氧化硼4份,磷酸鋅1份,乙醇50?60份,得到最終的油底殼。...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工藝簡單、成本低、耐蝕性性良好的轎車發動機油底殼,包括油底殼本體,油底殼本體具有梯形截面槽體,在槽體上部設置有安裝邊緣,梯形槽體內表面涂覆有氧化鈦系涂層,梯形槽體外表面涂覆環氧改性有機硅樹脂涂料,其特征在于:油底殼本體本體化學組成為(重量百分比):Si:5.3﹪,Al:2.4﹪,Zn:1.1﹪,Mg:0.83﹪,Ni:0.64﹪,W:0.44﹪,Cr:0.33﹪,V:0.12﹪,Sn:0.082﹪,Nb:0.034﹪,Ce:0.033﹪,Ta:0.012﹪,余量為Cu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油底殼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照上述比例配制合金,原料熔煉、澆注,脫模后,得到的鑄錠進行熱處理:首先將鑄錠進行加熱,升溫至500℃,升溫速率40℃/小時,保溫2小時,后降溫至400℃,降溫速率100℃/小時,保溫5小時,后升溫至450℃,升溫速率25℃/小時,保溫4小時,后再次降溫至300℃,降溫速率50℃/小時,保溫3小時,后再次降溫至200℃,降溫速率40℃/小時,保溫4小時,后空冷至室溫,鍛造:將鑄錠加熱至800℃保溫4小時,后進行鍛造,開鍛溫度800℃,將鑄錠豎直鐓粗,壓力機每壓下35mm停頓4s,終鍛溫度700℃,軋制:將鍛造后的坯料進行加熱,加熱溫度750℃,開坯軋制采用8道次,開坯時道次相對壓下率控制在12-15%,軋制速度控制在10mm/s,開坯后板坯在600℃進行保溫,保溫時間5小時,后升溫至700℃,保溫時間控制在4小時,然后對坯板進行熱軋,熱軋12道次,初軋道次相對壓下率8%,其他道次相對壓下率控制在10-15%,軋制速度控制在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旋,
申請(專利權)人:高旋,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西;1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