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浮盤式海洋能發電機,由全封閉防水外殼、發電機、左右雙動力線軸、固定軸承、動力纜線、液壓馬達、高壓液體逆向傳感器、磁傳動齒輪泵、高壓儲油桶、低壓回流桶、回旋渦輪葉片、渦輪葉片桶、垂直軸、水平軸、多頭海底錨、頂面防水薄膜光伏板、整流穩壓板、防水接線栓、纜線防滑壓板螺栓組成,其特征在于:其外殼底部左右設有兩個順流凹型槽,其凹型槽中部設置有動力線軸,軸上纏繞有纜線,一頭與海底錨固定,一頭與動力線軸連接軸中間防滑壓板和螺栓固定,動力線軸兩頭用軸承,油封與外殼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設計簡潔而實用,結構簡單,利用海浪動能和潮汐動能和地球引力的作用力達到發電并網的目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利用海浪和潮汐發電的發電機,其特點為所用能源為海洋能是一種可再生,無污染的綠色能源,是一種節能型的環保發電的機電產品。
技術介紹
目前,已知的發電設備基本是利用煤、油、太陽能、風能、核能等多種形式的能源來產生電能,但不可再生能源存量有限,而可再生資源的使用往往伴隨著高成本、高風險或其它受制約的因素。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海浪和潮汐發電的綠色浮盤式海洋能發電機。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浮盤式海洋能發電機,由全封閉防水外殼、發電機、動力線軸、繞線軸固定軸承、軸承油封、磁傳動齒輪泵、動力纜線、渦輪葉片、渦輪軸、動力回轉軸、回轉錐形輪、纜繩防滑壓板、多頭海底固定錨、太陽能光伏板、整流穩壓板、高壓油路下落傳感器逆向筏以及防水接線栓組成,其特征在于:其外殼底部左右兩頭設有凹型槽,在凹型槽安裝有可正反向旋轉的動力線軸并用軸承固定在凹型槽軸承座上,并與渦輪葉片軸聯結,在動力線軸一頭用纜繩和多頭海底錨連接,并在軸上纏繞數圈后,纜繩另一頭與動力軸用壓板聯結成死扣。所述的防水外殼的材質選用:玻璃鋼、塑料、木材、水泥、橡膠 或不銹鋼。所述的發電機采用低轉速、大功率的永磁或礪磁發電機。所述的動力線軸由45號以上的工具鋼或不銹鋼加工制成,其軸中間設有固定纜線的鐵板和螺栓。所述的磁傳動齒輪泵選用高強度不銹鋼制作,其傳動采用磁傳動的靜態密封,保證了長壽命、高封閉和海水不接觸的運動狀態。所述的多頭海底固定錨選用普通鋼鐵制作。所述的動力纜線可選用鋼絲繩,海中使用的麻繩、棕繩、尼龍繩等。所述的太陽能光伏板為多晶硅或單晶硅太陽能電池板薄膜串連組成。所述的浮盤式海洋能發電機可以通過裝有鋼絲的2芯防水電纜串聯幾個以上,依次串聯漂浮于海面。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如下:1、本專利技術發電的能源來自于海浪潮汐,是國家大力提倡支持的新能源環保項目。2、本專利技術設計簡潔而實用,結構簡單,零部件少,主要組件采用國家已定型成熟的技術產品部件,滑動部分全部裝有軸承,屬于免維修、長壽命、一次性投資、長期受益的產品。3、本專利技術在浮盤底部左右兩側設計有凹型槽,在海中可根據海浪的流向自動調整最佳迎浪角度,以獲得最大動能。4、本專利技術在海中由2個以上的浮盤串連組成長蛇狀的發電機組,克服了單個發電機組的電流電壓的間斷性,在同組共用電纜的直流電可 達到連續平穩的電流電壓的目的。5、本專利技術在封閉的浮盤內設有整流穩壓板,發出的交流電經整流穩壓后成高壓直流電,由海底電纜輸送到岸上的并網逆變器并入電網,由于采用了高壓直流輸入,達到了電阻小,損耗低的目的。6、本專利技術的動力線軸中間纏繞數圈的纜線,一頭和海底多頭固定錨連結,一頭與動力軸用螺絲和壓板連結,當海浪或潮汐使海平面發生變化時,在浮力和重力作用下,迫使動力線軸轉動,帶動發電機工作達到發電目的。7、本專利技術在動力線軸的一頭位置設有一固定纜繩的鏍絲壓板,使纜繩在海水運動中無法打滑,增強了動力,加大了反復旋轉的動能,發電效果更佳。8、本專利技術的浮盤殼體,采用防水材料設計,可分為上下合體或封蓋式的全封閉的圓盤狀組成,材料可選范圍廣,結構簡單,制造安裝方便快捷。9、本專利技術在浮盤上面粘貼有封閉式防水太陽能薄膜光伏板,可綜合利用太陽能加大發電力度。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的主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剖視圖;圖3防水接線栓的結構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海中安裝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至圖4所示:浮盤主體外部為全封閉玻璃鋼防水外殼5,下 部左右兩側設有順流迎浪凹型槽41,其槽中間設有動力線軸42,纜線27在動力線軸42中間用壓板和螺絲43固定,一頭與多頭錨28聯結,當海浪來到殼體底部時,殼體5在浮力的作用下上升,多頭錨28固定的纜線27拉動動力線軸42正向順時針旋轉,帶動動力軸磁力齒輪泵10轉動,經磁力齒輪泵10產生高壓液體,經高壓輸出接口11通過高壓管6將壓力傳遞給液壓馬達8的高壓輸入口13,使液壓馬達8產生圓周運動帶動發電機1工作產生電流,經輸入電線29至整流穩壓板3整流后的直流電經直流高壓電線30經固定在殼體上的輸出線防水接口31和海底電纜32與并網逆變器34聯結后,將逆變成交流380V-400V的交流電與電網35并網聯結。當動力線軸42正向順時針旋轉時,同時將纜線27在動力線軸上收緊,在殼體5進入浪底時,纜線27在殼體5下降時松動,在整個殼體5的重力拉動下向下運動迫使渦輪葉片25旋轉,經回旋垂直軸24將力經回旋軸頭22與錐形齒輪盤19傳遞給水平回旋軸20,再經軸頭26齒輪盤18使左右兩根動力纜線軸42逆時針旋轉收緊纜,以備下次波浪來時浮體5上升時繼續作功。本專利技術的電流電壓是這樣實現的:固定在全封閉防水外殼5中的凹型槽41中的動力線軸42在纏繞在軸中的纜線27和聯結海底多頭固定錨28和及配置在圓桶44內的渦輪葉片25垂直軸24及軸頭22及回旋軸20的上下反復拉動中正反向旋轉。而使磁力傳動齒輪泵10不停的工作,產生的高壓液體由高壓輸出口11通過逆向筏9和高壓管路6向高壓儲油桶4內儲入,由于儲油桶4是由橡膠內胎外壁為45#以上的碳鋼組成,可承受8KG的壓力,可將來浪時左右兩根動力纜線軸42所產生的動能轉換成高壓液體能量,儲存在高壓儲油桶4內,而經液 壓馬達8將能量均勻地運轉帶動發電機1,使發電機1在海浪和潮汐中不停地運轉產生電流電壓。本專利技術連續平穩電流電壓是這樣實現的:由于采用了順流串聯組方式,使海浪在多個浮盤式海洋能發電機下經過時,形成不同時間內都有發電機1產生電流電壓,整流后在同一條輸出線上匯集達到不間斷、連續、平穩的高壓直流電流電壓的目的。本專利技術在低海浪狀態下也能正常發電是這樣實現的:由于在全封閉防水外殼5凹型槽41中的動力線軸42兩頭裝有固定軸承45,減小了摩擦阻力,增強了滑動,使動力纜線軸42在經固定板43纏繞的纜線27隨著海平面的波動上下拉動使動力線軸正反向旋轉帶動齒輪泵10旋轉使發電機1運轉。而無風三尺浪的大海永不會平息,在浪高30CM以上和每天潮漲潮落時都可滿足本專利技術發電機1的全負荷發電效果。本專利技術在設計中考慮到大海的惡劣環境,其浮盤主體全部由玻璃鋼防水外殼5全封閉制成。即便在高海浪中整體被波浪淹沒也不影響其發電功能。只要做到錨鏈的固定牢固,即可在狂風巨浪中正常工作。同時,由于海底電纜32裝有鋼絲繩的電纜在多個纜錨33的固定下而不移位達到正常輸電的目的。本專利技術在海中用于電纜32連接的防水接線栓36的密封絕緣是這樣實現的。如圖2所示,需連接電纜32穿入接線栓羅帽37和密封錐型橡膠套38及接線栓36后。在羅帽37和接線栓體36之間的旋轉壓力下密封套38被擠壓縮緊,達到密封絕緣的目的。如圖3所示,由裝有鋼絲的2芯防水電纜32串聯成組的浮盤式 海洋能發電機5在多頭海底錨28和錨鏈27的固定下,在大海永不停息的波浪46中隨波變換高低位置,而浮盤內的發電機1在動力線軸42正反向旋轉的帶動下,齒輪泵產生高壓液體帶動液壓馬達8啟動發電機1。經安裝在浮盤中的整流穩壓板3整流成高壓直流電流,通過附在多頭海底錨鏈28上的海底電纜32輸入到岸上的并網逆變器34逆變成380V~400V交流電并入電網3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浮盤式海洋能發電機,包括全封閉防水玻璃鋼外殼(5)、發電機(1)、動力纜線軸(42)、固定軸承(45)、磁傳動齒輪泵(10)、纜線(27)、錨鏈(28)、液體逆向傳感器(9)、液壓馬達(8)、高壓儲油桶(4)、低壓回油桶(7)、回旋渦輪圓桶(44)、渦輪葉片(25)、渦輪桶排水口(15)、高壓油路管(6)、低壓回流管路(16)、整流板(3)、水平回旋軸(20)、垂直渦輪軸(24)、垂直軸錐軸頭(22)、水平軸受力錐齒盤(19)、水平軸軸頭(26)、動力軸齒盤(18)、太陽能多晶或單晶硅薄膜光伏板(2)整流穩壓板(3)、防水接線栓(36),其特征在于:外殼(5)底部左右兩邊設有順流迎浪凹槽(41),凹槽(41)中部設置有動力線軸(42),通過錨鏈(27)和多頭海底錨(28)連接固定,動力線軸(42)兩頭設有軸承(45),動力線軸(42)中間有固定錨鏈防打滑的固定板(43),錨鏈(28)一端錨線(27)在動力線軸(42)上纏繞后,其另一端與多頭海底錨(28)連接,動力線軸(42)通過齒輪泵、液壓馬達(8),并通過高壓儲油桶(4)與液壓馬達(8)和發電機(1)連接,使發電機(1)在海浪的起伏中連續工作。...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浮盤式海洋能發電機,包括全封閉防水玻璃鋼外殼(5)、發電機(1)、動力纜線軸(42)、固定軸承(45)、磁傳動齒輪泵(10)、纜線(27)、錨鏈(28)、液體逆向傳感器(9)、液壓馬達(8)、高壓儲油桶(4)、低壓回油桶(7)、回旋渦輪圓桶(44)、渦輪葉片(25)、渦輪桶排水口(15)、高壓油路管(6)、低壓回流管路(16)、整流板(3)、水平回旋軸(20)、垂直渦輪軸(24)、垂直軸錐軸頭(22)、水平軸受力錐齒盤(19)、水平軸軸頭(26)、動力軸齒盤(18)、太陽能多晶或單晶硅薄膜光伏板(2)整流穩壓板(3)、防水接線栓(36),其特征在于:外殼(5)底部左右兩邊設有順流迎浪凹槽(41),凹槽(41)中部設置有動力線軸(42),通過錨鏈(27)和多頭海底錨(28)連接固定,動力線軸(42)兩頭設有軸承(45),動力線軸(42)中間有固定錨鏈防打滑的固定板(43),錨鏈(28)一端錨線(27)在動力線軸(42)上纏繞后,其另一端與多頭海底錨(28)連接,動力線軸(42)通過齒輪泵、液壓馬達(8),并通過高壓儲油桶(4)與液壓馬達(8)和發電機(1)連接,使發電機(1)在海浪的起伏中連續工作。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盤式海洋能發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外殼(5)的材質選自塑料、木材、陶瓷、水泥、橡膠或玻璃鋼中的一種。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盤式海洋能發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線軸(42)由45號以上的工具鋼或不銹鋼加工制作,并用軸 承(45)固定在底部設有凹型槽的防水密封外殼(5)上,其中間設有固定纜線(27)。并用固定板和螺栓(43)將纜繩(27)一頭固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臨生,高芳,趙錚,
申請(專利權)人:楊臨生,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西;1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