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鐵型覆砂鑄造生產線澆注工段的輥道裝置及輸送方法,它屬于機械類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包括輥道架和輥輪機構,輥輪機構安裝在輥道架上,該輥輪機構包括輥輪輪體、固定端蓋、軸套筒、輪軸、軸承座和軸承,輥輪輪體和固定端蓋連接,輥輪輪體和輪軸相連,輪軸與軸套筒匹配,該輪軸設置在軸承座內,軸承座固定安裝在輥道架上,軸承設置在軸承座內。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合理,輥道不會因澆注時上、下鐵型分型面泄漏出來的鐵水,造成輥輪卡死不能轉動,保證澆注工段輥道線正常的輸送,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裝置及輸送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鐵型覆砂鑄造生產線澆注工段的輥道裝置及輸送方法,它應用于鐵型覆砂鑄造生產線澆注工段用輸送,它屬于機械類領域。
技術介紹
鐵型覆砂鑄造屬特種鑄造之一,其鑄型是在金屬型內腔上覆上一薄層覆膜砂形成鑄型。鐵型覆砂鑄造生產時,一般采用熱固化酚醛樹脂砂,一般需要200℃左右的溫度,在鐵型覆砂鑄造生產過程中,一般鐵型都需加熱。鐵型覆砂鑄造生產一般采用生產線的方式組織生產,鐵型的輸送一般采用邊輥道輸送的方式,如圖1所示,即鐵型兩側的專門設置用于在邊輥道上運行的跑邊,鐵型的兩側的跑邊放置在邊輥道上的邊輥輪上,推動鐵型,隨著邊輥輪的轉動,鐵型就可向前或向后移動,從而完成鐵型在輥道線上的輸送作業。通用的鐵型覆砂生產線鐵型的輸送采用邊輥道輸送的方式,輥道中輥輪的轉動采用的是輥輪體8-8、軸承一7-7,輪軸一5-5安裝成一體,輥輪體8-8與軸承一7-7外圈相接觸,軸承一7-7內圈與輪軸一5-5相接觸,在工作狀態時,輥輪體8-8轉動,帶動軸承一7-7外圈轉動,軸承一7-7內圈不動,輥輪的輪軸一5-5在鐵型輸送過程中始終是固定不動的,即:輪軸一5-5插入輥道矩形管4-4中的內套筒2-2中,用端蓋1-1和螺絲釘固定在邊輥架上,邊輥輪是單側受力。這種類型的邊輥道用于鐵型覆砂生產線中澆注工段時,在鐵水澆注過程中,飛濺的鐵水以及鐵型分型面泄漏出來的鐵水很容易飛濺到邊輥輪體8-8,輥輪體8-8、軸承一7-7和輪軸一5-5與輥道架之間的間隙中,造成邊輥輪卡死不能轉動,如圖2—圖3,且一旦鐵水鉆入軸承一7-7等處,邊輥輪體8-8的維修拆卸非常麻煩,往往會導致輥輪的報廢。在鐵型覆砂鑄造生產線的澆注工段,當澆注鐵水時,因所用的鐵型因長期使用,產生了一定的變形,上、下鐵型合箱后,在上、下鐵型合箱后分型面往往會有一定的間隙,這樣鐵型在澆注過程中,有時鐵水會從兩者之間分型面的間隙中泄漏出來,泄漏出來的鐵水很容易被粘接到輥道架上的邊輥輪上,特別是當鐵水泄漏到邊輥輪的輪軸或軸承上,容易造成邊輥輪的卡死,整個邊輥輪報廢,造成澆注后的鐵型被卡在輸送輥道上不能完成輸送動作,如附圖2所示,造成澆注后的鐵型不能在輥道線上被正常輸送走,從而影響鐵型覆砂鑄造的正常生產。只能采用行車吊運或其它方式將鐵型搬離,嚴重影響生產線的生產效率,嚴重時甚至造成整個生產線的停運。公開日為2013年04月17日,公開號為103042201A的中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名稱為“防止溢出鐵水導致鋼結構變形的澆注段鑄造生產線”的專利技術專利。該專利包括支撐架、砂箱、輸送軌道、澆注平臺、耐火材料防護結構和積鐵槽,支撐架上端部設有輥輪,輥輪可相對支撐架自由旋轉,多個輥輪形成輸送軌道,砂箱由輸送軌道支撐,支撐架采用獨立支撐結構,獨立支撐結構由多塊豎直鐵條組成。雖然該專利解決了鐵型輸送段卡滯,影響生產線運行等問題,同時采用該結構具有支撐架不易積留鐵水,積鐵槽可自動收集溢出鐵水鐵塊等相應的優點。但是針對鐵型在輥道線上的輸送,上、下鐵型合箱后,在上、下鐵型合箱后分型面往往會有一定的間隙,鐵型在澆注過程中,鐵水會從兩者之間分型面的間隙中泄漏出來,易造成邊輥輪的卡死,整個邊輥輪報廢,造成澆注后的鐵型被卡在輸送輥道上不能完成輸送動作,因此該專利不適用于鐵型在輥道線上的輸送,故其還是存在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輥道不會因澆注時上、下鐵型分型面泄漏出來的鐵水,造成輥輪卡死不能轉動,保證澆注工段輥道線正常的輸送,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用于鐵型覆砂鑄造生產線澆注工段的輥道裝置及鐵型輸送方法。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用于鐵型覆砂鑄造生產線澆注工段的輥道裝置,包括輥道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輥輪機構,所述輥輪機構安裝在輥道架上,該輥輪機構包括輥輪輪體、固定端蓋、軸套筒、輪軸、軸承座和軸承,輥輪輪體和固定端蓋連接,輥輪輪體和輪軸相連,輪軸與軸套筒匹配,該輪軸設置在軸承座內,軸承座固定安裝在輥道架上,軸承設置在軸承座內;結構合理,采用軸承座和輪軸的結構方式,使鐵型輸送過程中輥輪輪軸等受力更為合理,延長了輥輪及輥道的使用壽命;本裝置可確保輥道在鐵水澆注過程中不會因鐵型分型面泄漏鐵水,造成輥輪卡死不能轉動,從而確保澆注工段鐵型輸送正常運行。作為優選,本專利技術輥輪機構還包括平鍵,所述輥輪輪體和輪軸通過平鍵固定;使輪軸與輥輪輪體之間不會產生相對轉動。作為優選,本專利技術輥輪機構還包括固定端蓋螺釘,所述輥輪輪體和固定端蓋通過固定端蓋螺釘連接;使得安裝和拆卸方便。作為優選,本專利技術所述輥輪輪體與輪軸配合后連為一體,形成一對邊輥輪結構;隨著輥輪輪體的轉動,輪軸隨之轉動。作為優選,本專利技術所述輥道架和軸承座位于邊輥輪結構之間。作為優選,本專利技術所述軸承座通過螺釘安裝在輥道架上平面上。作為優選,本專利技術所述輥道架采用矩形管或其它型材制成;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材料的選擇。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用于鐵型覆砂鑄造生產線澆注工段的輥道的鐵型輸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1)合箱后的下鐵型的下平面放置于輥道裝置的兩邊的輥輪輪體上,推動鐵型,兩側邊輥輪轉動,使鐵型沿著推動的方向前進;(2)輥輪輪體與輪軸安裝后成為一個整體,形成一對邊輥輪,隨著邊輥輪的轉動,輪軸隨之轉動,每對邊輥輪部件上的輪軸放置于兩個軸承座中,軸承座固定安裝在輥道架上,輥道架及軸承座位于邊輥輪之間;(3)輥輪機構位于輥輪內側下部,鐵型放置于輥道上時,輥輪機構位于鐵型平面下方,澆注時,澆注過程中飛濺出來的鐵水因鐵型平面的遮擋,不會飛濺到位于鐵型下方的輥輪機構上,使得澆注后的鐵型正常在輥道上完成輸送作業。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1、采用本專利技術的澆注輥道,可確保輥道在鐵水澆注過程中不會因鐵型分型面泄漏鐵水,造成輥輪卡死不能轉動,從而確保澆注工段鐵型輸送正常運行;2、采用軸承座、輪軸的結構方式,使鐵型輸送過程中輥輪輪軸等受力更為合理,延長了輥輪及輥道的使用壽命;3、輥道線中轉動部件的拆卸維修比較方便;4、本專利技術的輥道的輥輪直線度遠遠好于普通邊輥道,且生產加工成本也隨之下降,同時提高了輥道的使用壽命;5、本裝置可安裝驅動機構,如鏈輪傳動裝置,可實現機械化自動運行。附圖說明圖1是通用的鐵型覆砂邊輥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通用的鐵型覆砂生產線澆注工段輥道澆注過程示意圖一。圖3是通用的鐵型覆砂生產線澆注工段輥道澆注過程示意圖二。圖4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輥道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生產線澆注工段輥道澆注過程示意圖一 。圖6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生產線澆注工段輥道澆注過程示意圖二 。圖1-圖3中:端蓋1-1,套筒2-2,固定螺釘3-3,輥道矩形管4-4,輪軸一5-5,擋圈6-6,軸承一7-7,輥輪體8-8,澆注的鐵水一9-9,鐵型一10-10,輥輪一11-11。圖中:輥輪機構1,輥道架2,輥輪輪體11,輪軸12,軸承座13,軸承14,固定端蓋15,軸套筒16,平鍵17,固定端蓋螺釘18,鐵水19,鐵型20。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專利技術的解釋而本專利技術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實施例。參見圖4至圖6,本實施例用于鐵型覆砂鑄造生產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鐵型覆砂鑄造生產線澆注工段的輥道裝置,包括輥道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輥輪機構,所述輥輪機構安裝在輥道架上,該輥輪機構包括輥輪輪體、固定端蓋、軸套筒、輪軸、軸承座和軸承,輥輪輪體和固定端蓋連接,輥輪輪體和輪軸相連,輪軸與軸套筒匹配,該輪軸設置在軸承座內,軸承座固定安裝在輥道架上,軸承設置在軸承座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鐵型覆砂鑄造生產線澆注工段的輥道裝置,包括輥道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輥輪機構,所述輥輪機構安裝在輥道架上,該輥輪機構包括輥輪輪體、固定端蓋、軸套筒、輪軸、軸承座和軸承,輥輪輪體和固定端蓋連接,輥輪輪體和輪軸相連,輪軸與軸套筒匹配,該輪軸設置在軸承座內,軸承座固定安裝在輥道架上,軸承設置在軸承座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鐵型覆砂鑄造生產線澆注工段的輥道裝置,其特征在于:輥輪機構還包括平鍵,所述輥輪輪體和輪軸通過平鍵固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鐵型覆砂鑄造生產線澆注工段的輥道裝置,其特征在于:輥輪機構還包括固定端蓋螺釘,所述輥輪輪體和固定端蓋通過固定端蓋螺釘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鐵型覆砂鑄造生產線澆注工段的輥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輥輪輪體與輪軸配合后連為一體,形成一對邊輥輪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鐵型覆砂鑄造生產線澆注工段的輥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輥道架和軸承座位于邊輥輪結構之間。6.根據權利要求5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東杰,黃列群,夏小江,沈永華,高強,朱丹,朱恒斌,湯瑤,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省機電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