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機械連接預應力竹節方樁,包括混凝土樁體,混凝土樁體分為多段,分別為第一節樁體、過渡樁體、第二節樁體和第三節樁體,第一節樁體分別設置在混凝土樁體的兩端,第一節樁體與第二節樁體之間設有過渡樁體,第二節樁體與第三節樁體之間也設有過渡樁體,第二節樁體的直徑小于第三節樁體的直徑,第一節樁體的直徑與第三節樁體的直徑相同。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竹節式樁體,有效擴大了整體方樁的有效支撐面積,大幅度提高了方樁的承載能力,在相同地域用相同截面相同樁長,能夠充分發揮樁體的豎向抗壓強度,提高樁的抗壓、抗拔阻力,改善樁和土壤的相互作用;另外,將樁體的棱角設置成圓角,能夠使得樁體在運輸過程不易損壞邊角。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
,具體涉及一種機械連接預應力竹節方樁。
技術介紹
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建筑高度以及基坑深度在不斷增加,對建筑物基礎承載力要求越來越高;我國沿海江浙地區土體較為松軟,持力層較深,為了減小這種天然原因對基礎的影響,這些地區近年推廣使用了一種新型的預應力管樁——機械連接預應力混凝土竹節樁。這種預應力竹節樁的樁身進入土體之后,通過擠土效應,緊密牢固地與地下原始土咬合在一起,極大地增加了樁身與土體的摩擦力,大大提高了樁身整體承載力。在同等承載力的要求下,預應力竹節樁可以比普通預應力樁更細更短更經濟。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機械連接預應力竹節方樁。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機械連接預應力竹節方樁,包括混凝土樁體,樁體內設有鋼筋籠,所述鋼筋籠由主筋、方形箍筋和圓形箍筋構成,所述混凝土樁體分為多段,分別為第一節樁體、過渡樁體、第二節樁體和第三節樁體,所述第一節樁體分別設置在混凝土樁體的兩端,第一節樁體上設有縱向圓柱形螺孔,所述第一節樁體與第二節樁體之間設有過渡樁體,第二節樁體與第三節樁體之間也設有過渡樁體,所述第二節樁體的直徑小于第三節樁體的直徑,第一節樁體的直徑與第三節樁體的直徑相同。作為優選,所述第一節樁體的截面形狀為正方形,所述正方形的四個角中
為圓角的個數分別為一個、兩個、三個或四個。作為優選,所述過渡樁體的截面形狀為正四棱臺,所述正四棱臺的頂面的四個角中為圓角的個數分別為一個、兩個、三個或四個,所述正四棱臺的底面的四個角形狀分別與相對應的頂面一致。作為優選,所述第三節樁體的截面形狀為正方形,所述正方形的四個角中為圓角的個數分別為一個、兩個、三個或四個。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采用竹節式樁體,有效擴大了整體方樁的有效支撐面積,大幅度提高了方樁的承載能力,在相同地域用相同截面相同樁長,能夠充分發揮樁體的豎向抗壓強度,提高樁的抗壓、抗拔阻力,改善樁和土壤的相互作用;另外,本專利技術將樁體的棱角設置成圓角,能夠使得混凝土方樁在運輸過程不易損壞樁體的邊角而影響使用。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2的一個角為圓角的結構示意圖;圖4(a)、圖4(b)是圖2的兩個角為圓角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2的三個角為圓角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2的四個角為圓角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1的A-A截面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7的一個角為圓角的結構示意圖;圖9(a)、圖9(b)是圖7的兩個角為圓角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圖7的三個角為圓角的結構示意圖;圖11是圖7的四個角為圓角的結構示意圖;圖12是圖1的B-B截面結構示意圖;圖13是圖12的一個角為圓角的結構示意圖;圖14(a)、圖14(b)是圖12的兩個角為圓角的結構示意圖;圖15是圖12的三個角為圓角的結構示意圖;圖16是圖12的四個角為圓角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1-第一節樁體,2-過渡樁體,3-第二節樁體,4-第三節樁體,5-縱向圓柱形螺孔,6-方形箍筋,7-圓形箍筋,8-主筋。具體實施方式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如圖1所示,機械連接預應力竹節方樁,包括混凝土樁體,樁體內設有鋼筋籠,所述鋼筋籠由主筋8、方形箍筋6和圓形箍筋7構成,所述混凝土樁體分
為多段,分別為第一節樁體1、過渡樁體2、第二節樁體3和第三節樁體4,所述第一節樁體1分別設置在混凝土樁體的兩端,第一節樁體1上設有縱向圓柱形螺孔5,所述第一節樁體1與第二節樁體3之間設有過渡樁體2,第二節樁體3與第三節樁體4之間也設有過渡樁體2,所述第二節樁體3的直徑小于第三節樁體4的直徑,第一節樁體1的直徑與第三節樁體4的直徑相同。如圖2至圖6所示,所述第一節樁體1的截面形狀為正方形,所述正方形的四個角中為圓角的個數分別為一個、兩個、三個或四個。其中,圖4(a)、圖4(b)分別為兩個圓角的兩種不同結構示意圖。如圖7至圖11所示,所述過渡樁體2的截面形狀為正四棱臺,所述正四棱臺的頂面的四個角中為圓角的個數分別為一個、兩個、三個或四個,所述正四棱臺的底面的四個角形狀分別與相對應的頂面一致。其中,圖9(a)、圖9(b)分別為兩個圓角的兩種不同結構示意圖。如圖11至圖16所示,所述第二節樁體3的截面形狀為正方形,所述正方形的四個角中為圓角的個數分別為一個、兩個、三個或四個。其中,圖14(a)、圖14(b)分別為兩個圓角的兩種不同結構示意圖。本專利技術在實際制作時,每節樁體的直徑和長度范圍為200-800mm,我廠現生產的一款為:第一節樁體1的直徑為225mm,長度為850mm,第二節樁體3的直徑為200mm,長度為660mm,第三節樁體4的直徑為225mm,長度為450mm,過渡樁體2的長度為220mm。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的竹節方樁的樁體的四條棱角可以分別設置成圓角,且其有多種組合方式,另外本專利技術的竹節結構并不僅限于本實施例,還適用于其他各種樁型,如實心方樁、空心方樁等。本專利技術的竹節式預應力方樁適用于地質軟弱和抗拔要求較高的工程。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擴展到任何在本說明書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過程的步驟或任何新的組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機械連接預應力竹節方樁,包括混凝土樁體,樁體內設有鋼筋籠,所述鋼筋籠由主筋、方形箍筋和圓形箍筋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樁體分為多段,分別為第一節樁體、過渡樁體、第二節樁體和第三節樁體,所述第一節樁體分別設置在混凝土樁體的兩端,第一節樁體上設有縱向圓柱形螺孔,所述第一節樁體與第二節樁體之間設有過渡樁體,第二節樁體與第三節樁體之間也設有過渡樁體,所述第二節樁體的直徑小于第三節樁體的直徑,第一節樁體的直徑與第三節樁體的直徑相同。
【技術特征摘要】
1.機械連接預應力竹節方樁,包括混凝土樁體,樁體內設有鋼筋籠,所述鋼筋籠由主筋、方形箍筋和圓形箍筋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樁體分為多段,分別為第一節樁體、過渡樁體、第二節樁體和第三節樁體,所述第一節樁體分別設置在混凝土樁體的兩端,第一節樁體上設有縱向圓柱形螺孔,所述第一節樁體與第二節樁體之間設有過渡樁體,第二節樁體與第三節樁體之間也設有過渡樁體,所述第二節樁體的直徑小于第三節樁體的直徑,第一節樁體的直徑與第三節樁體的直徑相同。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連接預應力竹節方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節樁體的截面形狀為正方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械連接預應力竹節方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形的四個角中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卓達,
申請(專利權)人:卓達,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