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空調器逆向循環除霜控制方法,所述空調器包括壓縮機、四通閥、室外換熱器、節流裝置、室內換熱器和冷媒管道,所述壓縮機、室外換熱器、節流裝置和室內換熱器通過冷媒管道依次連通,其中所述除霜控制方法,當開始除霜時,四通閥切換至制冷模式,壓縮機輸出的制冷劑進入室外換熱器,制冷劑對所述室外換熱器進行化霜后保持原狀態返回壓縮機。由于冷媒不在系統內進行節流降壓,所以不會在室內換熱器中吸收室內熱量,對室內溫度影響較小,同時不會使室內換熱器由于熱脹冷縮產生異響,增加空調器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空調器控制方法
,特別是涉及一種空調器逆向循環除霜控制方法。
技術介紹
空氣源熱泵系統結霜化霜問題是空調的關鍵技術問題,對制熱性能和舒適性影響顯著。在室外環境溫度低于5℃,空調易結霜,性能迅速衰減,導致制熱量不足。目前空調普遍采用常規逆向循環除霜,除霜過程中,空調制冷模式運行,蒸發器內管溫度迅速下降至-30℃以下,從室內吸收大量的熱,使房間內溫度迅速降低6~8℃,嚴重影響用戶使用舒適度,且隨著制冷、制熱模式的不斷轉換,室內機流經冷媒頻繁的進行高低溫切換,造成室內機部分結構體因熱脹冷縮而產生頻繁的異響噪音。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目前的空調器除霜過程中所存在的影響室內溫度和室內機異響噪音的問題,提供一種對室內溫度影響小、室內機不會因熱脹冷縮產生異響噪音的空調器逆向循環除霜控制方法。上述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空調器逆向循環除霜控制方法,所述空調器包括壓縮機、四通閥、室外換熱器、節流裝置、室內換熱器和冷媒管道,所述壓縮機、室外換熱器、節流裝置和室內換熱器通過冷媒管道依次連通,其中所述除霜控制方法,當開始除霜時,四通閥切換至制冷模式,壓縮機輸出的制冷劑進入室外換熱器,制冷劑對所述室外換熱器進行化霜后保持原狀態返回壓縮機。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制冷劑對所述室外換熱器進行化霜后通過節流裝置和室內換熱器返回壓縮機,當開始除霜時,所述節流裝置關閉節流降壓功能。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節流裝置為電子膨脹閥,所述電子膨脹閥全開以關閉節流降壓功能。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制冷劑對所述室外換熱器進行化霜后繞過節流裝置,通過室內換熱器返回壓縮機。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節流裝置的兩端并聯有短路管道,所述短路管道上設置有第一短路開關閥,當開始除霜時,所述第一短路開關閥打開。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制冷劑對所述室外換熱器進行化霜后繞過節流裝置和室內換熱器返回壓縮機。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節流裝置的進口端與室內換熱器的出口端并聯有短路管道,所述短路管道上設置有第一短路開關閥,當開始除霜時,所述第一短路開關閥打開。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節流裝置的進口處設置有第二短路開關閥,當開始除霜時,所述第二短路開關閥關閉。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短路開關閥和第二短路開關閥為電磁閥。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節流裝置為電子膨脹閥、毛細管或電子膨脹閥與毛細管的串聯組合。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空調器逆向循環除霜控制方法在除霜過程中,壓縮機輸出的高溫高壓冷媒通過四通閥進入室外換熱器,利用冷媒自身的熱量對室外換熱器進行除霜,除霜后的冷媒保持原狀態返回壓縮機的進氣端,即不在系統內進行節流降壓,由于冷媒不進行節流降壓,所以不會在室內換熱器中吸收室內熱量,對室內溫度影響較小,同時不會使室內換熱器由于熱脹冷縮產生異響,增加空調器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空調器逆向循環除霜控制方法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空調器逆向循環除霜控制方法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空調器逆向循環除霜控制方法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空調器逆向循環除霜控制方法實施例四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00-壓縮機;200-四通閥;300-室外換熱器;400-節流裝置;500-室內換熱器;600-冷媒管道;700-短路管道;710-第一短路開關閥;720-第二短路開關閥。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空調器逆向循環除霜控制方法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參見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空調器逆向循環除霜控制方法的第一種實施例,空調器包括壓縮機100、四通閥200、室外換熱器300、節流裝置400、室內換熱器500和冷媒管道600,壓縮機100、室外換熱器300、節流裝置400和室內換熱器500通過冷媒管道600依次連通,節流裝置400采用電子膨脹閥。當開始除霜時,四通閥200切換至制冷模式,壓縮機100輸出的高溫高壓制冷劑通過四通閥200進入室外換熱器300,制冷劑在室外換熱器300中放熱對其進行除霜作業,放熱后的制冷劑通過節流裝置400和室內換熱器500后返回壓縮機100。在除霜過程開始時,將作為節流裝置400的電子膨脹閥全開以關閉節流降壓功能,制冷劑在流經節流裝置400時保持原狀態,而不會節流降壓,因此在經過室內換熱器500時,不會從室內換熱器500吸收室內熱量,減小對室內溫度的影響。除霜結束后,四通閥200換向轉為制熱模式,調節電子膨脹閥使其恢復節流功能,進行正常的系統循環供熱。參見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空調器逆向循環除霜控制方法的第二種實施例,空調器包括壓縮機100、四通閥200、室外換熱器300、節流裝置400、室內換熱器500和冷媒管道600,壓縮機100、室外換熱器300、節流裝置400和室內換熱器500通過冷媒管道600依次連通,節流裝置400的兩端并聯有短路管道700,短路管道700上設置有第一短路開關閥710。當開始除霜時,四通閥200切換至制冷模式,第一短路開關閥710打開,壓縮機100輸出的高溫高壓制冷劑通過四通閥200進入室外換熱器300,制冷劑在室外換熱器300中放熱對其進行除霜作業,放熱后的制冷劑通過短路管道700繞過節流裝置400,再通過室內換熱器500返回壓縮機100。由于制冷劑不通過節流裝置400,在經過室內換熱器500時不會被節流降壓,不會從室內換熱器500吸收室內熱量,減小對室內溫度的影響。除霜結束后,四通閥200換向轉為制熱模式,關閉第一短路開關閥710使冷媒通過節流裝置400進行節流降壓,進行正常的系統循環供熱。參見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空調器逆向循環除霜控制方法的第三種實施例,第三種實施例與第二種實施例的區別在于,短路管道700的兩端連接在節流裝置400的入口端和室內換熱器500的出口端。當開始除霜時,四通閥200切換至制冷模式,短路管道700上的第一短路開關閥710打開,壓縮機100輸出的高溫高壓制冷劑通過四通閥200進入室外換熱器300,制冷劑在室外換熱器300中放熱對其進行除霜作業,放熱后的制冷劑通過短路管道700繞過節流裝置400和室內換熱器500,返回壓縮機100。由于制冷劑不通過節流裝置400和室內換熱器500,不會被節流降壓,也不會從室內換熱器500吸收室內熱量,減小對室內溫度的影響。除霜結束后,四通閥200換向轉為制熱模式,關閉第一短路開關閥710使冷媒通過室內換熱器500放熱,再通過節流裝置400進行節流降壓,進行正常的系統循環供熱。參見圖4所示,本專利技術空調器逆向循環除霜控制方法的第四種實施例,第四種實施例與第二種實施例的區別在于,在節流裝置400的進口處設置有第二短路開關閥720。當開始除霜時,四通閥200切換至制冷模式,第一短路開關閥710打開,第二短路開關閥720關閉,壓縮機100輸出的高溫高壓制冷劑通過四通閥200進入室外換熱器300,制冷劑在室外換熱器300中放熱對其進行除霜作業,放熱后的制冷劑通過短路管道700繞過節流裝置400,再通過室內換熱器500返回壓縮機100。由于制冷劑不通過節流裝置400,在經過室內換熱器500時不會被節流降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空調器逆向循環除霜控制方法,所述空調器包括壓縮機(100)、四通閥(200)、室外換熱器(300)、節流裝置(400)、室內換熱器(500)和冷媒管道(600),所述壓縮機(100)、室外換熱器(300)、節流裝置(400)和室內換熱器(500)通過冷媒管道(600)依次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控制方法,當開始除霜時,四通閥(200)切換至制冷模式,壓縮機(100)輸出的制冷劑進入室外換熱器(300),制冷劑對所述室外換熱器(300)進行化霜后保持原狀態返回壓縮機(10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空調器逆向循環除霜控制方法,所述空調器包括壓縮機(100)、四通閥(200)、室外換熱器(300)、節流裝置(400)、室內換熱器(500)和冷媒管道(600),所述壓縮機(100)、室外換熱器(300)、節流裝置(400)和室內換熱器(500)通過冷媒管道(600)依次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控制方法,當開始除霜時,四通閥(200)切換至制冷模式,壓縮機(100)輸出的制冷劑進入室外換熱器(300),制冷劑對所述室外換熱器(300)進行化霜后保持原狀態返回壓縮機(10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劑對所述室外換熱器(300)進行化霜后通過節流裝置(400)和室內換熱器(500)返回壓縮機(100),當開始除霜時,所述節流裝置(400)關閉節流降壓功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節流裝置(400)為電子膨脹閥,所述電子膨脹閥全開以關閉節流降壓功能。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劑對所述室外換熱器(300)進行化霜后繞過節流裝置(400),通過室內換熱器(500)返回壓縮機(100)。5.根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明劍,江倩,王春,高玉平,袁前,鐘振棠,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