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組合定位旋蓋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4295280 閱讀: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01:07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組合定位旋蓋,用于沿旋合軸線與容器體旋合而形成密封容器,包括:內蓋,所述內蓋具有沿所述旋合軸線延伸的柱形的內蓋蓋壁,所述內蓋蓋壁的內側與所述容器體旋合,所述內蓋蓋壁的外側具有沿周向設置的內蓋卡齒;外蓋,所述外蓋具有沿所述旋合軸線延伸的柱形的外蓋蓋壁,所述外蓋蓋壁的內側具有沿周向設置的外蓋卡齒;所述內蓋和所述外蓋具有互相配合的扣位結構,以使二者組裝成沿所述旋合軸線固定,且設置內蓋卡齒和外蓋卡齒的齒形以使二者卡合并允許所述外蓋相對于所述內蓋沿所述組合定位旋蓋旋緊的方向單向地轉動。可以順利裝卸旋蓋,還能夠方便地調整該旋蓋相對容器體的指向,并較好地保證容器密封性等常規功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包裝
    ,特別涉及一種能夠手動調節方向從而相對于容器體定位的組合定位旋蓋
    技術介紹
    在包裝
    ,通常會用到旋蓋,通過旋蓋與容器體(比如塑料軟管、鋁管、塑料管、罐等)配合而封閉容器內部。旋蓋是包裝中最常見的密封配件,由于方便使用,操作簡單,因此運用非常廣泛。有些旋蓋(例如旋翻蓋、異形旋蓋、或有標識的旋蓋等),尤其是有方向差異的旋蓋在與容器體相配合的過程中,需要指向容器體的特定方位。旋蓋通常借助自身的螺紋與容器體的螺紋相旋合,但是由于旋蓋的螺紋起點位與容器體上的螺紋起點位各有差別,隨機分布,因而封閉完成的包裝容器的旋緊固定好的旋蓋方位各不相同。這直接導致旋蓋不能指向容器體的特定方位,影響包裝的美觀性及使用的方便性。下面以旋翻蓋為例進行說明。請參考圖1,圖1為現有技術的旋翻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在現有
    中,通常做法是在生產旋蓋100以及包裝容器的容器體時使得旋蓋蓋壁101的與容器體配合的螺紋起點位以及容器體的螺紋起點位定位,嚴格規范旋蓋的螺紋起點位與容器體的螺紋起點位的位置,且在加蓋操作時嚴格控制加蓋扭矩的偏差范圍。這種操作方式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的可能較大,因此最終定位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容易導致容器密封性等的功能性問題。因而,本
    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旋蓋,能夠方便地調整該旋蓋相對容器體的指向,并較好地保證容器密封性等常規功能。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合定位旋蓋,其能夠方便地調整該組合定位旋蓋相對容器體的指向,并較好地保證容器密封性等常規功能。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組合定位旋蓋,用于沿旋合軸線與容器體旋合而形成密封容器,所述組合定位旋蓋包括:內蓋,所述內蓋具有沿所述旋合軸線延伸的柱形的內蓋蓋壁,所述內蓋蓋壁的內側與所述容器體旋合,所述內蓋蓋壁的外側具有沿周向設置的內蓋卡齒;外蓋,所述外蓋具有沿所述旋合軸線延伸的柱形的外蓋蓋壁,所述外蓋蓋壁的內側具有沿周向設置的外蓋卡齒;所述內蓋和所述外蓋具有互相配合的扣位結構,以使二者組裝成沿所述旋合軸線固定,且設置所述內蓋卡齒和所述外蓋卡齒的齒形以使二者卡合并允許所述外蓋相對于所述內蓋沿所述組合定位旋蓋旋緊的方向單向地轉動。優選地,所述內蓋卡齒與所述外蓋卡齒相對轉動過程中相接觸的各齒側,以及所述內蓋卡齒與所述外蓋卡齒相對轉動過程中相背離的各齒側均沿周向傾斜設置,且方向相反以形成尖形齒頂。優選地,所述外蓋卡齒整周地布置在所述外蓋蓋壁內側,所述內蓋卡齒均勻分散地布置在所述內蓋蓋壁外側。優選地,所述內蓋蓋壁具有四個布置有所述內蓋卡齒的區域。優選地,所述內蓋卡齒和所述外蓋卡齒的長度分別為所述內蓋蓋壁和所述外蓋蓋壁的長度的1/3至1/2。優選地,所述扣位結構包括沿所述內蓋蓋壁的外側均等分布的凸緣,以及沿所述外蓋蓋壁的內側整周形成的凹槽。優選地,所述內蓋和所述外蓋組裝完畢后,所述凸緣和所述凹槽分別沿所述旋合軸線位于所述內蓋卡齒和所述外蓋卡齒的軸向上方。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提供的該技術方案不影響旋蓋的正常使用,可以順利裝卸旋蓋,還能夠方便地調整旋蓋相對容器體的指向,并較好地保證容器密封性等常規功能。這種組合定位旋蓋設計適用于塑料軟管、鋁管、塑料瓶、罐等包裝類型,該包裝特別適用于使用翻蓋、異形蓋、有標記蓋等具有形狀或方位差別的旋蓋,即可通過簡單的操作方式對旋蓋進行定位,使包裝物更加美觀。同時消費者也可以通過旋轉調整旋蓋的方位,達到標識、互動趣味的使用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的旋翻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根據本技術的旋翻蓋的外蓋的剖視圖;圖3為根據本技術的旋翻蓋的外蓋的俯視圖;圖4為根據本技術的旋翻蓋的內蓋的剖視圖;圖5為根據本技術的旋翻蓋的內蓋的俯視圖;圖6為根據本技術的旋翻蓋的外蓋和內蓋組裝完畢的剖視圖;圖7為根據本技術的旋翻蓋與容器體組裝的剖視圖;圖8為根據本技術的異形旋蓋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根據本技術的帶標識的旋翻蓋與帶標識的容器體組裝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現有技術:旋蓋100,蓋壁101;本技術:外蓋200,外蓋蓋壁201,外蓋卡齒202,凹槽203,內蓋300,內蓋蓋壁301,內蓋卡齒302,凸緣303,旋合軸線500,容器體600。應當了解,所附附圖并非按比例地顯示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的圖示性的各種特征的略微簡化的畫法。本文所公開的本技術的具體設計特征包括例如具體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將部分地由具體所要應用和使用的環境來確定。具體實施方式現在將對本技術的各個實施方式詳細地作出引用,這些實施方式的實例被顯示在附圖中并描述如下。盡管本技術將與示例性實施方式相結合進行描述,但是應當意識到,本說明書并非旨在將本技術限制為那些示例性實施方式。相反,本技術旨在不但覆蓋這些示例性實施方式,而且覆蓋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之內的各種選擇形式、修改形式、等價形式及其它實施方式。本技術主要以一種常見的旋翻蓋為例進行說明要求保護的組合定位旋蓋,其它類似的旋蓋,如異形旋蓋等,其原理與旋翻蓋相類似。請參考圖2至圖5,圖2為根據本技術的旋翻蓋的外蓋200的剖視圖;圖3為根據本技術的旋翻蓋的外蓋200的俯視圖;圖4為根據本技術的旋翻蓋的內蓋300的剖視圖;圖5為根據本技術的旋翻蓋的內蓋300的俯視圖。本技術提供一種旋蓋,其用于沿旋合軸線500與容器體600旋合而形成密封容器,該旋蓋包括:內蓋300,所述內蓋300具有沿所述旋合軸線500延伸的柱形的內蓋蓋壁301,所述內蓋蓋壁301的內側與所述容器體600旋合,所述內蓋蓋壁301的外側具有沿周向設置的內蓋卡齒302;外蓋200,所述外蓋200具有沿所述旋合軸線500延伸的柱形的外蓋蓋壁201,所述外蓋蓋壁201的內側具有沿周向設置的外蓋卡齒202;所述內蓋300和所述外蓋200具有互相配合的扣位結構,以使二者組裝成沿所述旋合軸線500固定,且設置所述內蓋卡齒302和所述外蓋卡齒202的齒形以使二者卡合并允許所述外蓋200相對于所述內蓋300沿所述旋蓋旋緊的方向單向地轉動。將該旋蓋安裝至容器體600的過程如下:首先,將外蓋200套在內蓋300外部,二者通過扣位結構組裝而沿旋合軸線500固定,并且各外蓋卡齒202與各內蓋卡齒302嚙合;之后,將所述內蓋300安裝至容器體600,所述內蓋蓋壁301的內側具有螺紋,該螺紋與容器體600口部的相應的螺紋旋合,使得內蓋300相對于容器體600固定;最后,可通過手動沿螺紋旋緊方向繼續旋動外蓋200,使外蓋200沿旋緊方向單向轉動達到所需要角度,外蓋的旋轉角度不受限制,可以超過360°(如圖9所示,帶標識的旋翻蓋可以旋轉至與帶標識的容器體相對應)。同樣,將旋蓋從容器體600拆卸的步驟與上述類似。其中,由于旋蓋的相對轉動方向需要一定的扭矩且是不可逆的,因而如需要拆卸旋蓋,和普通旋蓋操作相同,即沿螺紋旋緊的反方向旋轉,而內蓋300和外蓋200由于相互嚙合且不產生相對轉動而被一起卸蓋。可見,本技術提供的該技術方案不影響旋蓋的正常使用,可以順利裝卸旋蓋,還能夠方便地調整該旋蓋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組合定位旋蓋,用于沿旋合軸線(500)與容器體(600)旋合而形成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定位旋蓋包括:內蓋(300),所述內蓋(300)具有沿所述旋合軸線(500)延伸的柱形的內蓋蓋壁(301),所述內蓋蓋壁(301)的內側與所述容器體(600)旋合,所述內蓋蓋壁(301)的外側具有沿周向設置的內蓋卡齒(302);外蓋(200),所述外蓋(200)具有沿所述旋合軸線(500)延伸的柱形的外蓋蓋壁(201),所述外蓋蓋壁(201)的內側具有沿周向設置的外蓋卡齒(202);所述內蓋(300)和所述外蓋(200)具有互相配合的扣位結構,以使二者組裝成沿所述旋合軸線(500)固定,且設置所述內蓋卡齒(302)和所述外蓋卡齒(202)的齒形以使二者卡合并允許所述外蓋(200)相對于所述內蓋(300)沿所述組合定位旋蓋旋緊的方向單向地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組合定位旋蓋,用于沿旋合軸線(500)與容器體(600)旋合而形成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定位旋蓋包括:內蓋(300),所述內蓋(300)具有沿所述旋合軸線(500)延伸的柱形的內蓋蓋壁(301),所述內蓋蓋壁(301)的內側與所述容器體(600)旋合,所述內蓋蓋壁(301)的外側具有沿周向設置的內蓋卡齒(302);外蓋(200),所述外蓋(200)具有沿所述旋合軸線(500)延伸的柱形的外蓋蓋壁(201),所述外蓋蓋壁(201)的內側具有沿周向設置的外蓋卡齒(202);所述內蓋(300)和所述外蓋(200)具有互相配合的扣位結構,以使二者組裝成沿所述旋合軸線(500)固定,且設置所述內蓋卡齒(302)和所述外蓋卡齒(202)的齒形以使二者卡合并允許所述外蓋(200)相對于所述內蓋(300)沿所述組合定位旋蓋旋緊的方向單向地轉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定位旋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蓋卡齒(302)與所述外蓋卡齒(202)相對轉動過程中相接觸的各齒側,以及所述內蓋卡齒(302)與所述外蓋卡齒(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偉謝學成
    申請(專利權)人:愛索爾廣州包裝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老色鬼|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无码|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专区|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粉嫩高中生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粉嫩大学生无套内射无码卡视频 | 无码色AV一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曰产无码久久久久久精品|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东京热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无码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小泽玛丽无码视频一区| 东京热HEYZO无码专区|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日韩AV高清无码| 夜夜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