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箱掛耳快裝結構,包括第一構件和用于裝在水箱的第二構件,第一構件設有用于連接水箱的安裝載體的連接部和用于固定在水箱上的固定部,固定部夾緊在第二構件和水箱之間,且固定部設有供第二構件與水箱進行連接的讓位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免于用螺釘連接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從中簡化操作步驟,提高安裝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用戶體驗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隱藏水箱安裝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水箱掛耳快裝結構。
技術介紹
現有的隱藏水箱(不帶鐵架)固定在墻上的安裝方式比較麻煩,其一般是將塑料件和五金片采用螺釘連接在一起,然后將塑料件固定在水箱上,將五金片用膨脹螺栓固定在墻面上,操作較為繁瑣,安裝效率低,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水箱掛耳快裝結構,其免于用螺釘連接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克服了
技術介紹
所述的不足之處。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箱掛耳快裝結構,包括第一構件和用于裝在水箱的第二構件,第一構件設有用于連接水箱安裝載體的連接部和用于固定在水箱上的固定部,固定部夾緊在第二構件和水箱之間,且固定部設有供第二構件與水箱進行連接的讓位孔。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構件卡接在水箱上。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構件背面設有若干凸筋,該若干凸筋一一滑入并卡在水箱上對應設置的若干滑槽;或者,所述第二構件背面設有若干滑槽,該若干滑槽與水箱上對應設置的若干凸筋一一卡接配合。進一步的,所述凸筋和滑槽分別沿前后方向設置,所述第二構件背面的后部還設有彈性爪,其掛接在水箱上對應設置的凸臺,以限制凸筋和滑槽從前側分離。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構件背面設一滑塊,該滑塊相對的兩側分別設有所述凸筋,水箱上對應設有用于容納該滑塊且前端開口的容置槽,該容置槽相應的兩槽壁分別設有所述滑槽;所述彈性爪位于滑塊后側,所述凸臺位于容置槽后側。進一步的,水箱上設有凸塊,該凸塊相對的兩側分別設有所述凸筋,且凸塊的后部構成所述凸臺。進一步的,所述讓位孔包括用于對滑塊進行讓位的第一讓位孔,以及設在第一讓位孔前側和/或后側并用于對彈性爪進行讓位的第二讓位孔。進一步的,所述讓位孔的形狀與所述凸塊的形狀適配,以對所述凸塊進行讓位。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構件的連接部和固定部構成L字形結構,且安裝時,連接部后置或前置或上置。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構件的連接部設有安裝孔或掛孔。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構件為五金片,第二構件為塑料件。相較于現有技術,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第一構件的固定部夾緊在第二構件和水箱之間,且固定部設有供第二構件與水箱進行連接的讓位孔,免于用螺釘連接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從中簡化操作步驟,提高安裝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用戶體驗感。2、所述第二構件采用卡接的方式固定在水箱上,免于用螺釘連接第二構件和水箱,且卡接方式優選采用凸筋、彈性爪配合滑槽、凸臺來實現,具有連接可靠,操作方便、快捷等特點。3、所述第一構件的連接部和固定部構成L字形結構,且安裝時,連接部后置或前置或上置,使得水箱可以進行墻前安裝,可以進行墻內安裝,或者可以掛接在支架上。4、本技術通配于各種隱藏水箱。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技術的一種水箱掛耳快裝結構不局限于實施例。附圖說明圖1是實施例一本技術的分解示意圖;圖2是實施例一本技術的第一構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實施例一本技術的第二構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實施例一圖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5是實施例一本技術安裝在水箱上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實施例一水箱的一種安裝示意圖;圖7是實施例一水箱的另一種安裝示意圖;圖8是實施例二水箱在支架上的安裝示意圖;圖9是實施例二圖8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10是實施例三本技術的分解示意圖;圖11是實施例三本技術的第二構件的結構示意圖;圖12是實施例三圖10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請參見圖1-圖6所示,本技術的一種水箱掛耳快裝結構,包括第一構件1和用于裝在水箱3的第二構件2,第一構件1為五金片,第二構件2為塑料件。第一構件1設有用于連接水箱3的安裝載體(本實施例中,該安裝載體為墻體)的連接部11和用于固定在水箱3上的固定部12,固定部12夾緊在第二構件2和水箱3之間,且固定部12設有供第二構件2與水箱3進行連接的讓位孔。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所述第一構件1的連接部11和固定部12構成L字形結構。所述第一構件1的連接部11設有兩個安裝孔111,各安裝孔111分別呈長條形,其配合膨脹螺栓5使第一構件1固定在水箱3安裝墻體4的墻面上。所述第一構件1的固定部12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有外翻邊123,兩外翻邊123分別配合在第二構件2的上側和下側。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構件2卡接在水箱3側面。具體,如圖3、圖4所示,所述第二構件2背面設有若干沿前后方向設置的凸筋21,該若干凸筋21一一滑入并卡在水箱3側面相應設置的若干滑槽31;所述第二構件2背面的后部還設有彈性爪22,其掛接在水箱3側面設置的凸臺32,限制凸筋21向前滑出滑槽31。定義部件靠近使用者的一側/一端為前側/前端,遠離使用者的一側/一端則為后側/后端。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構件2背面設一滑塊23,該滑塊23相對的兩側分別設有所述凸筋21,水箱3側面對應設有用于容納該滑塊23且前端開口的容置槽33,該容置槽33相應的兩槽壁分別設有所述滑槽31。所述彈性爪22位于滑塊23后側,所述凸臺32位于所述容置槽33后側。本實施例中,所述讓位孔包括用于對滑塊23進行讓位的第一讓位孔121,以及設在第一讓位孔前側和后側并用于對彈性爪22進行讓位的第二讓位孔122。一個水箱配合兩組掛耳快裝結構,兩組掛耳快裝結構分別安裝在水箱3的左右兩側,安裝時,先將第一構件1的固定部12搭在第二構件2的背面,并使第一構件1的連接部11后置(第一構件1正向安裝),然后,將第二構件2的滑塊23從容置槽33的前端開口推入,滑塊23逐漸滑入容置槽33的同時,滑塊23上的兩凸筋21也逐漸滑入容置槽33上、下槽壁上的滑槽31,當彈性爪22觸及水箱3側面的凸臺32表面時,彈性爪22發生彈性形變以跨過凸臺32,并且,在兩凸筋21滑動到位時,彈性爪22也順利跨過凸臺32并通過彈性復位掛在凸臺32后側,以限制凸筋21從滑槽31前端滑出,如圖5所示。水箱3安裝掛耳后,可進行墻前安裝,如圖6所示,將水箱3左右兩側安裝的第一構件1的連接部11采用膨脹螺栓5鎖固在水箱3安裝墻體4的墻面上。所述第一構件1也可以反向安裝,安裝時,先將第一構件1的固定部12搭在第二構件2的背面,并使第一構件1的連接部11前置(第一構件1反向安裝),然后將第二構件2卡在水箱3側面。當第一構件1反向安裝時,水箱3適于進行墻內安裝,如圖7所示,水箱3嵌在墻體4中,第一構件1的連接部11位于墻體4外,并采用膨脹螺栓5鎖固在墻面上。實施例二請參見圖8、圖9所示,其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所述第一構件1的連接部11上設有掛孔112,安裝時,第一構件1的連接部11上置,即第一構件1的連接部11位于第二構件2上側。當第一構件1的連接部11上置時,水箱3適于采用掛接的方式進行安裝。如圖8所示,木質支架6的兩立桿的相對內側分別固接有掛片7,水箱3位于支架6的兩立桿之間,并通過第一構件1的連接部11設置的掛孔112與相應的掛片7掛接配合,實現水箱3的掛接安裝。實施例三請參見圖9-圖11所示,其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所述第二構件2的背面設有若干滑槽24,該若干滑槽24與水箱3上對應設置的若干凸筋34一一卡接配合。本實施例中,所述凸筋34和滑槽24分別沿前后方向設置,所述第二構件2的背面的后部還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箱掛耳快裝結構,包括第一構件和用于裝在水箱的第二構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構件設有用于連接水箱安裝載體的連接部和用于固定在水箱上的固定部,固定部夾緊在第二構件和水箱之間,且固定部設有供第二構件與水箱進行連接的讓位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箱掛耳快裝結構,包括第一構件和用于裝在水箱的第二構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構件設有用于連接水箱安裝載體的連接部和用于固定在水箱上的固定部,固定部夾緊在第二構件和水箱之間,且固定部設有供第二構件與水箱進行連接的讓位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掛耳快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構件卡接在水箱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箱掛耳快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構件背面設有若干凸筋,該若干凸筋一一滑入并卡在水箱上對應設置的若干滑槽;或者,所述第二構件背面設有若干滑槽,該若干滑槽與水箱上對應設置的若干凸筋一一卡接配合。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箱掛耳快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和滑槽分別沿前后方向設置,所述第二構件背面的后部還設有彈性爪,其掛接在水箱上對應設置的凸臺,以限制凸筋和滑槽從前側分離。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箱掛耳快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構件背面設一滑塊,該滑塊相對的兩側分別設有所述凸筋,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錦真,繆蕩蕩,甘加圣,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威迪亞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