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筒形結構的液壓機,以管件作為連接機架,主油缸設置在管件一端,主油缸活塞桿前端設置沖頭或擠壓頭,成型模具設置在管件另一端或者管件中部位置,進料腔設置在成型模具前部,位于主油缸與成型模具之間,主油缸和模具的中心軸均位于同一條水平或鉛直直線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管件取代現有技術中的多支導柱結構,將油缸或者模具直接固定在管件端部或中部,利用螺紋、卡鍵或者法蘭的連接方式也取代了現有技術的上下梁結構,形成筒形結構的液壓機,從而節省了大量的零部件,尤其是加工成本很高的大直徑導柱與兩端油缸鏈接梁,液壓機的整套設備體積顯著地縮小,結構更為緊湊,運輸與安裝維護更為方便,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液壓機械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筒形結構的液壓機。
技術介紹
液壓機是常見的壓力設備,例如屑餅機、棒材擠壓機、型材擠出機、液壓沖床等,基本結構是由機架連接兩端的梁,在梁上布置有油缸或者模具,液壓機可以是立式或者臥式設備。以屑餅機為例,屑餅機用于將各種密度疏松的黑色或有色金屬切削卷絲、殘屑等在液壓沖頭的作用下壓制為密度致密的餅塊,從而方便了運輸與倉儲,最終可以將這些屑餅投入金屬熔爐,熔煉后進行金屬材料的回收利用?,F有的屑餅機的機架形式有U型結構(或稱C型結構),或雙導柱的門框結構,也有三導柱或四導柱結構。U型結構的臥式屑餅機為開口結構,兩側在擠壓受力后容易發生膨脹張開,導致擠壓中心軸鼓起,因而不能用于大型的擠壓設備。中國專利“201420040167.6---一種臥式液壓屑餅機的送料成型機構”公開的臥式液壓屑餅機包括四支導柱,兩兩分為上下兩排,所有導柱的兩端均設于機座內,這種機型結構在壓餅時,所有壓力由四支導柱承擔,因此需要導柱具有很高的強度,故直徑較粗,而導柱本身又需要進行精密加工以保證導向性能,加工成本很高。以棒材擠壓機為例,棒材擠壓機用于將金屬塊擠壓出棒材、線材或管材,中國專利“201510123812.X---一種用實心棒材擠壓成型的方法及其冷擠壓裝置”公開的銅棒擠壓機上梁設置有主油缸,中部工作臺面上設置有擠壓模具,下梁配置頂料油缸;上梁與下梁之間采用多支立柱進行連接,增加的這些立柱同時要滿足導向進度與高壓強度的需求,因而直徑需要較粗,加工精度較高。同樣,型材擠出機與液壓沖床一端為主油缸,另一端為型材截面形狀的模具或沖壓件模具,其中機架多見為多導柱結構。由于主油缸本身壓力較大,直徑比較大,再在油缸外周布置粗壯的多支導柱,且必須配置兩端鏈接梁,故現有屑餅機、擠壓機、擠出機、液壓沖床的整套設備體積龐大,重量笨重,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液壓設備體積龐大,成本較高等缺點,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筒形結構的液壓機,從而極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設備體積更為緊湊、設備受力合理,可靠性與使用壽命得到提高。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筒形結構的液壓機,以管件作為連接機架,主油缸設置在管件一端,主油缸活塞桿前端設置沖頭或擠壓頭,成型模具設置在管件另一端或者管件中部位置,進料腔設置在成型模具前部,位于主油缸與成型模具之間,主油缸和模具的中心軸均位于同一條水平或鉛直直線上。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成型模具設置在管件中部位置,管件另一端設置有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為功率與主油缸相當的副油缸或者功率遠小于主油缸的輔助油缸。所述管件為圓形管或方管,可以采用鑄造或擠壓、軋制工藝成型,也可以采用鋼板彎曲或拼接焊接組合。所述主油缸或第二油缸位于活塞桿一端的油缸外周加工有外螺紋與精加工面,所述管件兩端的內周或轉接件內周加工有內螺紋,通過內外螺紋的嚙合安裝油缸,同時使用并帽并緊。所述主油缸或第二油缸位于活塞桿一端通過法蘭與緊固件安裝于所述連接部件兩端。所述管件的中部位于進料腔位置開設進料孔,在進料孔位置設置有進料機構,U型進料腔位于壓餅模具前部,開口朝向料斗一側。位于卸料空間下方開設有出料孔。為屑餅機,管件兩端分別設置有左油缸與右油缸,油缸活塞桿前端設置沖頭,模具設置在管件中部,左油缸與模具之間設置有進料腔。為棒材擠壓機或液壓沖床,管件兩端設置有主油缸與輔助油缸,主油缸活塞桿前端設置擠壓頭或沖頭,在管件中部設置有進料腔與模具,主油缸利用模具對進料腔內的物料加壓成型,成型后利用頂出油缸進行脫模。為型材擠出機,主油缸與擠出模具設置在管件的兩端,主油缸活塞桿前端設置擠壓頭,擠出模具具有型材截面形狀,擠出模具前部設置有連通進料腔的進料機構,主油缸將進料腔內的物料擠入擠出模具形成型材。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術采用管件取代現有技術中的多支導柱結構,將油缸或者模具直接固定在管件端部或中部,利用螺紋、卡鍵或者法蘭的連接方式也取代了現有技術的上下梁結構,形成筒形結構的液壓機,從而節省了大量的零部件,尤其是加工成本很高的大直徑導柱與兩端油缸鏈接梁,液壓機的整套設備體積顯著地縮小,結構更為緊湊,運輸與安裝維護更為方便,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只要工藝的生產工作臺面小于筒型受力主油缸鏈接筒的內徑如上述例舉的多種液壓設備均可以適應本技術的簡潔實用的結構。本技術采用管件結構,管件或者轉接套等容易加工,利用車床等常規設備即可保證較高的加工精度,對于設備的同心度等都能得到較好的保證。整體結構的管件受力平衡、剛性較好,設備可靠性好、使用壽命長,同時提高了被加工的產品質量。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屑餅機的立體圖。圖2為本技術的管件的立體圖。圖3為圖1的仰視圖。圖4為圖3中A-A截面的剖視圖。圖5為圖3中B-B截面的剖視圖。圖中:1、管件;2、左油缸;3、右油缸;4、并帽;5、推料油缸;6、料斗;7、進料腔;8、模具;9、推料沖頭;11、內螺紋;12、進料孔;13、底腳; 14、出料孔;21、左油缸活塞桿;22、左沖頭;31、右油缸活塞桿;32、右沖頭。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屑餅機:如圖1所示,具有本技術所述的筒形結構的液壓機的屑餅機包括管件1與設置在管件1兩端的左油缸2和右油缸3,管件1可以使用如圖2所示的圓形管,也可以是方管,圓管或者方管可以采用鑄造或者擠壓、軋制等成型,也可以采用鋼板彎曲或者拼接焊接組合,管件1底部設置有底腳13。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在圓形管件1兩端內周加工有內螺紋11,同時在左油缸2和右油缸3位于活塞桿一端的油缸外周加工有外螺紋與精加工面,內外螺紋嚙合后,即可以將油缸旋入管件1的端部,因為螺紋配合存在間隙,故在管件1的內周成型配合面,或者增加內嵌件,與油缸外周的精加工面配合實現徑向定位,然后通過并帽4旋緊對左油缸2和右油缸3進行軸向限位。安裝完成后,左油缸2與右油缸3位于同一中心軸線,左油缸2的左油缸活塞桿21前端設置左沖頭22,右油缸3的右油缸活塞桿31前端設置右沖頭32,左沖頭22與右沖頭32之間,在管件1的內周固定有壓餅模具8。壓餅模具8為左右兩端開放的環形結構,模具8內徑與左右沖頭的外徑間隙配合,模具8的中心軸與左右沖頭的中心軸一致,模具8與左油缸2之間,設置有進料腔7。模具8與右油缸3之間設置有卸料空間,位于卸料空間下方的管件1管壁上開設有出料孔14。當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將油缸固定在管件1兩段,例如在油缸上設置有法蘭、卡鍵或固定螺紋孔,在管件1上設置有法蘭、鍵槽或者直接在管件1的壁厚上設置螺紋孔,通過螺栓等緊固件利用法蘭進行連接。或者設置專用的轉接固定套固定油缸。例如如果管件1采用方管,只要通過設置例如外方內圓的轉接套,也可以方便地實現油缸的固定。本技術的管件1的直徑尺寸與油缸直徑沒有直接關系,如上例所示管件1的直徑大于油缸外周,如此可以利用螺紋配合安裝油缸;當采用法蘭連接時,管件1的直徑可以近似或小于油缸直徑。管件1作為取代現有技術中導柱或者機架的連接部件,僅需要滿足基本的結構功能,例如安裝油缸、模具或進料機構即可。管件1的中部開設進料孔12,在進料孔12位置設置有進料機構,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進料機構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筒形結構的液壓機,其特征在于:以管件作為連接機架,主油缸設置在管件一端,主油缸活塞桿前端設置沖頭或擠壓頭,成型模具設置在管件另一端或者管件中部位置,進料腔設置在成型模具前部,位于主油缸與成型模具之間,主油缸和模具的中心軸均位于同一條水平或鉛直直線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筒形結構的液壓機,其特征在于:以管件作為連接機架,主油缸設置在管件一端,主油缸活塞桿前端設置沖頭或擠壓頭,成型模具設置在管件另一端或者管件中部位置,進料腔設置在成型模具前部,位于主油缸與成型模具之間,主油缸和模具的中心軸均位于同一條水平或鉛直直線上。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形結構的液壓機,其特征在于:成型模具設置在管件中部位置,管件另一端設置有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為功率與主油缸相當的副油缸或者功率遠小于主油缸的輔助油缸。3.按照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筒形結構的液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為圓形管或方管,可以采用鑄造或擠壓、軋制工藝成型,也可以采用鋼板彎曲或拼接焊接組合。4.按照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筒形結構的液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缸或第二油缸位于活塞桿一端的油缸外周加工有外螺紋與精加工面,所述管件兩端的內周或轉接件內周加工有內螺紋,通過內外螺紋的嚙合安裝油缸,同時使用并帽并緊。5.按照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筒形結構的液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缸或第二油缸位于活塞桿一端通過法蘭與緊固件安裝于所述連接部件兩端。6.按照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棋君,
申請(專利權)人:江陰市瑞豐液壓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