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外循環磨粉機,包括斜擺式磨粉主機和主機外循環分級系統,所述主機外循環分級系統包括主機提升機、分級提升機、外循環高效分級器和粉體收集器,磨粉主機底部的出料口通過管路連通分級提升機的進料口,分級提升機的出料口通過管路連通外循環高效分級器的進料斗,外循環高效分級器的下料斗出口通過管路連通主機提升機的進料口,主機提升機的出料口通過管路連通斜擺式磨粉主機頂部的給料口,外循環高效分級器的合格產品出料管連通粉體收集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外循環高效分級器進行主機外粉體分級,大幅度提高了磨粉機的工作效能,且結構簡單、成本低、制造加工容易,為新一代磨粉機的首選設備。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粉體加工設備,具體說是一種外循環磨粉機。
技術介紹
:磨粉機是礦粉行業廣泛應用的設備。在粉體傳統內循環分級的基礎上,磨粉機已經發展到粉體外循環分級階段,即在磨粉主機內碾磨的粉體通過底座落料口進入機外分級系統。所述機外分級系統常規上包括分級提升機、返料提升機、分級機和旋風分離器,所述的分級機安裝在帶有回風箱的罩筒上,分級機不合格產品的出料口為罩筒底部的料斗,通常情況,從分級機進料口進入的粉料是粘連在一起的,即使在風力的作用下,粉料在下落過程中很難形成粉塵狀,大部分的粉料直接從罩筒底部的料斗返回返料提升機參與磨粉主機的重新碾磨,如此造成分級機的工作效能低,最終導致磨粉機的產能低下。為此,本申請人單位提出了兩種改善性分級機,分別為申請號為2015209957812的《外置式粉體分級器》和申請號為2015209954104的《外循環磨粉機粉體分級器》,通過加裝在傳動機構帶動下旋轉的打粉盤,將進入的粉料打散成粉塵狀,以提高分級機的工作效能。但兩種粉體分級器中,由于分級器自身的結構,打粉盤只能設置在分級篩筒的下方,形成的粉塵隨氣流上升后才能到達分級篩筒的分級區域,因而分級機的工作效能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為此,本技術提出了一種采用外循環高效分級器的外循環磨粉機,以進一步提高磨粉機的工作效能。本技術外循環磨粉機,包括磨粉主機和主機外循環分級系統,所述主機外循環分級系統包括主機提升機、分級提升機、外循環高效分級器和粉體收集器,所不同的是:1、所述磨粉主機的底座內孔底部中央安裝中心軸架,所述底座內孔上部安裝磨環,底座上部端面安裝罩殼,主機給料口開設于罩殼的罩蓋上,主機主軸下部設于中心軸架內并向下伸出底座連接傳動機構,主機主軸上端安裝定輥架,圍繞主機主軸圓周均布設有磨輥裝置,所述磨輥裝置包括磨輥套、磨輥和磨輥軸,所述磨輥套通過鉸鏈機構向內下方斜吊于定輥架上,所述磨輥于磨輥套下方安裝于磨輥軸并斜靠于磨環上大下小的錐形碾磨面上;所述定輥架與刮鏟架連接,所述刮鏟架與中心軸架同軸套裝,定輥架上方設有同軸轉動的均料盤,主機出料口于中心軸架旁開設于底座內孔底部,對應于主機出料口設置圓周均布安裝于刮鏟架上的刮鏟板。2、所述外循環高效分級器,包括分級機,所述分級機包括同軸設于罩筒內并由傳動軸帶動的分級篩筒,所述傳動軸伸出罩筒的上蓋與左側或右側設置的傳動機構連接,分級機的合格產品出料管通出上蓋并設于傳動機構的另一側,所述分級機的進料口開設于上蓋,所述進料口為直徑大于分級篩筒的前、后兩段弧形槽口,對應于進料口于罩筒內同軸設置由傳動軸帶動并與分級篩筒套裝的環形均料盤,所述均料盤上圓周均布設有徑向或螺旋狀甩料槽,對應于甩料槽的出料槽口設有安裝于上蓋底部圓周分布的撞粉板,于上蓋上設置前、后導料管,前、后導料管的下端分別連通前、后弧形槽口,前、后導料管的上端高于傳動機構和合格產品出料管并連通上方設置的進料斗的前、后出料口,所述分級機通過罩筒安裝于回風箱上而使分級篩筒高于回風箱,或取消罩筒而將上蓋直接安裝在回風箱上而使分級篩筒置于回風箱內,所述回風箱的底部連通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出口為分級機的不合格產品出料口。3、所述主機出料口通過管路連通分級提升機的進料口,所述分級提升機的出料口通過管路連通外循環高效分級器的進料斗,外循環高效分級器的下料斗出口通過管路連通主機提升機的進料口,主機提升機的出料口通過管路連通主機給料口,外循環高效分級器的合格產品出料管連通粉體收集器。為增加碾磨能力,所述定輥架上設有同軸轉動并作用于磨輥裝置上以提高碾磨力的加力機構,所述加力機構包括加力杠桿、加力缸和壓縮彈簧,所述加力杠桿對應于各磨輥套圓周均布設置,各加力杠桿的外端固連在對應磨輥套鉸連部位上方的套體上,所述加力缸于均料盤與加力杠桿之間圓周均布設置,各加力缸的活塞桿向下通過套件或桿件頂壓在對應的加力杠桿內端,所述壓縮彈簧套裝于活塞桿及套件或桿件并預壓在加力缸與加力杠桿之間。為使進料斗順利導料,所述進料斗內設有塔形均料器,所述塔形均料器的前、后塔面上設有向進料斗的前、后出料口導料的前、后均料槽,塔形均料器的上方設有由傳動軸帶動并向前、后均料槽均勻分配粉料的甩料盤。本技術的有益效果:1、本技術外循環磨粉機采用的外循環高效分級器中,對應于分級篩筒設置均粉盤和撞粉板,對進入的粉料進行均勻分料并打散而直接在分級篩筒周圍形成粉塵,減少了粉塵的揚程,進一步提高了分級器的分級效率。2、本技術采用機外循環分離成品,便于設備維修;特別是配置有外循環高效分級器,大幅度提高了磨粉機的工作效能;且結構簡單、成本低、制造加工容易,為新一代磨粉機的首選設備。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實施方式中的外循環高效分級器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2中實施方式中的外循環高效分級器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3、圖4中的A向視圖。圖號標識:1、外循環高效分級器;2、罩筒;3、傳動軸;4、分級篩筒;5、上蓋;6、傳動機構;7、合格產品出料管;8、進料口;9、均粉盤;10、撞粉板;11、導料管;12、進料斗;13、回風箱;14、機架;15、下料斗;16、塔形均料器;17、加力缸;18、磨粉主機;19、底座;20、中心軸架;21、磨環;22、罩殼;23、主機給料口;24、罩蓋;25、主機主軸;26、定輥架;27、磨輥套;28、磨輥;29、刮鏟架;30、均料盤;31、主機出料口;32、鏟料板;33、分級提升機;34、主機提升機;35、加力杠桿;36、加力板;37、壓縮彈簧;38、甩粉盤;39、出料口;40、立柱。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所示實施方式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本技術外循環磨粉機包括磨粉主機18,以及由外循環高效分級器1、主機提升機34、分機提升機33和粉體收集器構成的主機外循環分級系統。所述外循環高效分級器1,其主體為分級機,所述分級機通過其罩筒2安裝在回風箱13上,使罩筒2內同軸設置的分級篩筒4高于回風箱13,或取消罩筒2,而將罩筒2頂部的上蓋5直接安裝在回風箱13,使分級篩筒4全部置于回風箱13內,所述回風箱13通過機架14支撐安裝,回風箱13的底部安裝下料斗15,所述下料斗15的出口為分級機的不合格產品出料口,如圖3、圖4所示。所述分級篩筒4安裝于傳動軸3上,所述傳動軸3向上伸出罩筒2頂部的上蓋5并與上蓋5右側的(皮帶輪)傳動機構6連接,分級機1的合格產品出料管7通出上蓋5并設于(皮帶輪)傳動機構6的另一側(即左側);所述上蓋5上方前、后分別設有直徑大于分級篩筒4的兩節弧形導料管11,前、后弧形導料管11的下端管口分別于上蓋5上開設的前、后進料口8連通,所述進料口8為同軸的弧形槽口,前、后弧形導料管11的上端管口高于(皮帶輪)傳動機構6和合格產品出料管7并相向靠攏縮小間距,前、后弧形導料管11的上端管口分別連通上方設置的筒狀進料斗12的前、后出料口39,所述進料斗12內設有塔形均料器16,所述塔形均料器16的前、后塔面上分別設有前、后均料槽,前、后均料槽分別連通進料斗12的前、后出料口39,塔形均料器16的上方設有由傳動軸3帶動并向前、后均料槽均勻分配粉料的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外循環磨粉機,包括磨粉主機(18)和主機外循環分級系統,所述主機外循環分級系統包括主機提升機(34)、分級提升機(33)、外循環高效分級器(1)和粉體收集器,其特征在于:①、所述磨粉主機(18)的底座(19)內孔底部中央安裝中心軸架(20),所述底座(19)內孔上部安裝磨環(21),底座(19)上部端面安裝罩殼(22),主機給料口(23)開設于罩殼(22)的罩蓋(24)上,主機主軸(25)下部設于中心軸架(20)內并向下伸出底座(19)連接傳動機構,主機主軸(25)上端安裝定輥架(26),圍繞主機主軸(25)圓周均布設有磨輥裝置,所述磨輥裝置包括磨輥套(27)、磨輥(28)和磨輥軸,所述磨輥套(27)通過鉸鏈機構向內下方斜吊于定輥架(26)上,所述磨輥(28)于磨輥套(27)下方安裝于磨輥軸并斜靠于磨環(21)上大下小的錐形碾磨面上;所述定輥架(26)與刮鏟架(29)連接,所述刮鏟架(29)與中心軸架(20)同軸套裝,定輥架(26)上方設有同軸轉動的均料盤(30),主機出料口(31)于中心軸架(20)旁開設于底座(19)內孔底部,對應于主機出料口(31)設置圓周均布安裝于刮鏟架(29)上的刮鏟板(32);②、所述外循環高效分級器(1),包括分級機,所述分級機包括同軸設于罩筒(2)內并由傳動軸(3)帶動的分級篩筒(4),所述傳動軸(3)伸出罩筒(2)的上蓋(5)與左側或右側設置的傳動機構(6)連接,分級機的合格產品出料管(7)通出上蓋(5)并設于傳動機構(6)的另一側,所述分級機的進料口(8)開設于上蓋(5),所述進料口(8)為直徑大于分級篩筒(4)的前、后兩段弧形槽口,對應于進料口(8)于罩筒(2)內同軸設置由傳動軸(3)帶動并與分級篩筒(4)套裝的環形均粉盤(9),所述均粉盤(9)上圓周均布設有徑向或螺旋狀甩料槽,對應于甩料槽的出料槽口設有安裝于上蓋(5)底部圓周分布的撞粉板(10),于上蓋(5)上設置前、后導料管(11),前、后導料管(11)的下端分別連通前、后弧形槽口,前、后導料管(11)的上端高于傳動機構(6)和合格產品出料管(7)并連通上方設置的進料斗(12)的前、后出料口(39),所述分級機通過罩筒(2)安裝于回風箱(13)上而使分級篩筒(4)高于回風箱(13),或取消罩筒(2)而將上蓋(5)直接安裝于回風箱(13)上而使分級篩筒(4)置于回風箱(13)內,所述回風箱(13)的底部連通下料斗(15),所述下料斗(15)的出口為分級機的不合格產品出料口;③、所述主機出料口(31)通過管路連通分級提升機(33)的進料口,所述分級提升機(33)的出料口通過管路連通外循環高效分級器(1)的進料斗(12),外循環高效分級器(1)的下料斗(15)出口通過管路連通主機提升機(34)的進料口,主機提升機(34)的出料口通過管路連通主機給料口(23),外循環高效分級器(1)的合格產品出料管(7)連通粉?體收集器。...
【技術特征摘要】
1.外循環磨粉機,包括磨粉主機(18)和主機外循環分級系統,所述主機外循環分級系統包括主機提升機(34)、分級提升機(33)、外循環高效分級器(1)和粉體收集器,其特征在于:①、所述磨粉主機(18)的底座(19)內孔底部中央安裝中心軸架(20),所述底座(19)內孔上部安裝磨環(21),底座(19)上部端面安裝罩殼(22),主機給料口(23)開設于罩殼(22)的罩蓋(24)上,主機主軸(25)下部設于中心軸架(20)內并向下伸出底座(19)連接傳動機構,主機主軸(25)上端安裝定輥架(26),圍繞主機主軸(25)圓周均布設有磨輥裝置,所述磨輥裝置包括磨輥套(27)、磨輥(28)和磨輥軸,所述磨輥套(27)通過鉸鏈機構向內下方斜吊于定輥架(26)上,所述磨輥(28)于磨輥套(27)下方安裝于磨輥軸并斜靠于磨環(21)上大下小的錐形碾磨面上;所述定輥架(26)與刮鏟架(29)連接,所述刮鏟架(29)與中心軸架(20)同軸套裝,定輥架(26)上方設有同軸轉動的均料盤(30),主機出料口(31)于中心軸架(20)旁開設于底座(19)內孔底部,對應于主機出料口(31)設置圓周均布安裝于刮鏟架(29)上的刮鏟板(32);②、所述外循環高效分級器(1),包括分級機,所述分級機包括同軸設于罩筒(2)內并由傳動軸(3)帶動的分級篩筒(4),所述傳動軸(3)伸出罩筒(2)的上蓋(5)與左側或右側設置的傳動機構(6)連接,分級機的合格產品出料管(7)通出上蓋(5)并設于傳動機構(6)的另一側,所述分級機的進料口(8)開設于上蓋(5),所述進料口(8)為直徑大于分級篩筒(4)的前、后兩段弧形槽口,對應于進料口(8)于罩筒(2)內同軸設置由傳動軸(3)帶動并與分級篩筒(4)套裝的環形均粉盤(9),所述均粉盤(9)上圓周均布設有徑向或螺旋狀甩料槽,對應于甩料槽的出料槽口設有安裝于上蓋(5)底部圓周分布的撞粉板(10),于上蓋(5)上設置前、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先成,
申請(專利權)人:桂林晟興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